一种速生杨集成材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650774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速生杨集成材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材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为增加木材供应而大力推进速生丰产林建设,但是,生长迅速的速生林木材虽然有效缓解了我国木材供需的矛盾,但是材质疏松、易开裂变形和不耐腐朽等缺点,也使其很难用于高档家具及木制品上,而只能用在低档制品及人造板制造方面,速生林木材的应用范围和档次都受到了极大限制;如果对速生林木材进行改性处理,将使木材本身的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使木材及其制品具备更多的功效性,如防潮、防开裂变形、防腐防虫、防火阻燃等,同时,经过改性的木材改性产品,其强度、硬度、颜色、材质、手感、气味等甚至可与市场上的高档木材相媲美,这将大大提高速生林木材的附加值,扩大其使用范围,从而有效提高林业经营者的收入和种植速生树木的积极性,促进生态林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速生杨集成材制备方法;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速生杨集成材制备方法由基础材料速生杨12通过选材1、制材2、堆码3、一次干燥4、改性处理5、二次干燥6、断料7、粗刨8、疏齿9、指接10等工艺步骤完成;选材1步骤挑选优质的原材料速生杨12 ;制材2步骤完成选选材1步骤后根据要求尺寸将速生杨12锯成段,然后通过原木开板生产线锯成板材11 ;堆码3步骤完成制材2步骤后把锯好的板材11码成堆;一次干燥4步骤完成堆码3步骤后将成堆的板材11放入干燥室中采用蒸汽干燥;改性处理5步骤完成干燥4步骤后将干燥好的板材11放入改性缸中先进行真空,再加入兑有改性剂的水浸泡四小时;二次干燥6步骤完成改性处理5步骤后将浸泡好的板材11移至干燥房中进行干燥;断料7步骤完成二次干燥6步骤后采用优先锯对板材11进行断料作业;粗刨8步骤完成断料7步骤后对成段的板材11进行粗刨作业;疏齿9步骤完成粗刨8步骤后采用疏齿机对板材11进行疏齿作业;指接10步骤完成疏齿9步骤后对疏有齿的两块板材11进行指接作业即成为成速生杨集成材。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较好的实现了其发明目的,其生产的速生杨集成材的强度、密度、硬度指标都能到达或超出同类产品。


说明书附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说明书附图2是附图标记中标记11的合成平面示意图。说明书附图的标记名称的说明详单见本说明书第5页。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由附图可知一种速生杨集成材制备方法由基础材料速生杨12通过选材1、制材2、 堆码3、一次干燥4、改性处理5、二次干燥6、断料7、粗刨8、疏齿9、指接10等工艺步骤完成;选材1步骤挑选优质的原材料速生杨12 ;制材2步骤完成选选材1步骤后根据要求尺寸将速生杨12锯成段,然后通过原木开板生产线锯成板材11 ;堆码3步骤完成制材2步骤后把锯好的板材11码成堆;一次干燥4步骤完成堆码3步骤后将成堆的板材11放入干燥室中采用蒸汽干燥;改性处理5步骤完成干燥4步骤后将干燥好的板材11放入改性缸中先进行真空,再加入兑有改性剂的水浸泡四小时;二次干燥6步骤完成改性处理5步骤后将浸泡好的板材11移至干燥房中进行干燥;断料7步骤完成二次干燥6步骤后采用优先锯对板材11进行断料作业;粗刨8步骤完成断料7步骤后对成段的板材11进行粗刨作业;疏齿9步骤完成粗刨8步骤后采用疏齿机对板材11进行疏齿作业;指接10步骤完成疏齿9步骤后对疏有齿的两块板材11进行指接作业即成为成速生杨集成材。本发明所述的选材1是指一个选材的工艺步骤。把有个别虫眼、死结、活结、弯曲度过大的木材分选出来,并按生产需要制订长度,要求所选木材直径不小于16cm。本发明所述的制材2是指一个工艺步骤;①把选好的木材用叉车(或抓车)运送到备料平台上,先去掉下底(3-10CM),②自动分开底与待加部分用600*600型卧式带锯,③ 用600*600型卧式带锯根据生产需要削去上面多余部分,人工分拣多余部分,④用500*500 的立式带锯削正左面(按输送方向)人工分拣余料,⑤按生产需要的尺寸,用500*500的立式带锯削多余部分,人工分拣余料,⑥用双头卧式带锯000*400型)剖削木材,⑦用多片锯把剖削的木材按生产需要分片,⑧堆码,⑨加工所剩的余料通过运输带集中到一起用 400*400的卧式带锯按生产需再加工。目的原木的出材率70%以上合格率95%以上降低了用工量,劳动强度,化解了职工的技术要求。本发明所述的堆码3是指一个工艺步骤;把按生产需要加工好的木材,按干燥要求,适时堆码,目的减小了占地面积,保证了加工后木材的质量,层高2M层与层之间以40CM
4为间距摆放专用格条25MM*30MM*1M,便利于气干,减少了干燥的周期。本发明所述的一次干燥4是指一个工艺步骤;为了减小所生产的产品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必须对所要加工的木材进行干燥处理,使木材内外部的含水率趋于一致,达到终含水率。干燥窑内的干燥程序为木材预热、窑内温、湿度的调节、干燥过程的进行、中间处理、终了处理;为使木料沿整个厚度升高到一定温度,便于深处水分向表层传导,首先须对木料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期间,干燥窑的进、排气口要关紧密封,喷蒸管打开,风机启动,其温度要比所选用的干燥基准第一阶段的温度高8 10°C ;预热后,即转入按已经选好的干燥基准进行操作。此时,木料进入蒸发水分的干燥阶段,在此阶段,干燥室内空气的温、湿度按基准表规定的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当干燥持续一段时间后,即木料含水率稍高于或接近纤维饱和点时,须暂时停止木料的水分蒸发,而对木料进行中期处理,即喷蒸处理,以减弱含水率梯度和内部应力。喷蒸处理的温度比此时基准规定的温度高6 10°C,湿度与木材此时的平衡含水率相适应。当木料的含水率和质量都满足要求时,还须对木料进行终了处理,以消除内部的残余应力。终了处理温度比干燥基准最后阶段温度高5 10°C,湿度与高出木料终含水率 4 6%的含水率相平衡。继续干燥到使终含水率(8 10%)沿木材断面分部均勻,至此, 干燥过程结束。木材虽经干燥处理,但经加工处理会使内部的应力释放出来而产生变形,整体材料越长、越大则变形量也越大,将木材指接的目的除了充分利用短小木材、去除缺陷木材外,防止大块木材加工后的木质产品变形也是其主要目的之一;干燥后的板枋材经存放15 天左右进行时效改性处理后,本发明所述的改性处理5是指用叉车将干燥后的板枋材运至浸渍罐前的装车棚,由人工码堆至处理小车上,并用扣件固定好,然后将处理小车沿轨道推入处理罐中,关上罐门,抽真空排除罐内的空气,启动泵将预先调制好的改性剂泵入罐内,排出罐中改性剂至贮液池内(池内改性剂可重复使用),打开罐门,将处理小车拉出卸料,由叉车送入下道工序;按照产量要求,本工程选用三个30立方米的处理罐进行木材改性处理,每罐次处理时间约为4小时;改性剂是指由三聚氰胺、甲醛、尿素、甲醇、树脂合成的改性组合料。本发明所述的二次干燥6是指一个工艺步骤;使木材内外部的含水率趋于一致, 达到平衡含水率。经增强改性处理的木材由叉车装入窑内进行干燥。本发明所述的断料7是指一个工艺步骤;把干燥过程中会出现少量端裂、瓦弯等现象的木材分割出来,减小恶性加工,节约加工成本,提开产品质量,提高木材的利用率。本发明所述的粗刨8是指一个工艺步骤;把成段的板材通过四面刨进行加工平整,便利于梳齿。本发明所述的疏齿9是指一个工艺步骤;为进一步提高木材的有效利用率,把段料接长,同时不影响产品的美观,对粗刨的段料进行V字型梳齿,V字型梳齿的特点是对接接触面大,粘接牢固。本发明所述的指接10是指一个工艺步骤;把梳齿的段料根据生产的需要采用自动指接机接长。
权利要求
1. 一种速生杨集成材制备方法由基础材料速生杨(1 加工而成,其特征是采用了选材(1)、制材(2)、堆码(3)、一次干燥(4)、改性处理(5)、二次干燥(6)、断料(7)、粗刨(8)、 疏齿(9)、指接(10)等工艺步骤完成;选材(1)步骤挑选优质的原材料速生杨(12);制材( 步骤完成选选材(1)步骤后根据要求尺寸将速生杨(1 锯成段,然后通过原木开板生产线锯成板材(11);堆码( 步骤完成制材( 步骤后把锯好的板材(11)码成堆; 一次干燥(4)步骤完成堆码C3)步骤后将成堆的板材(11)放入干燥室中采用蒸汽干燥;改性处理( 步骤完成干燥4步骤后将干燥好的板材(11)放入改性缸中先进行真空,再加入兑有改性剂的水浸泡四小时;二次干燥(6)步骤完成改性处理(5)步骤后将浸泡好的板材(11)移至干燥房中进行干燥;断料(7)步骤完成二次干燥(6)步骤后采用优先锯对板材(11)进行断料作业; 粗刨(8)步骤完成断料(7)步骤后对成段的板材(11)进行粗刨作业; 疏齿(9)步骤完成粗刨(8)步骤后采用疏齿机对板材(11)进行疏齿作业; 指接(10)步骤完成疏齿(9)步骤后对疏有齿的两块板材(11)进行指接作业即成为速生杨集成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生杨集成材制备方法由基础材料速生杨(12)通过加工而成,采用了选材(1)、制材(2)、堆码(3)、一次干燥(4)、改性处理(5)、二次干燥(6)、断料(7)、粗刨(8)、疏齿(9)、指接(10)等工艺步骤完成;其生产的速生杨指接板的强度、密度、硬度指标都能到达或超出同类产品。
文档编号B27M1/08GK102241041SQ201110196830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4日
发明者谢志武 申请人:湖南万森木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