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挤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44159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双塔挤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新型涉及一种双塔挤压装置。所述双塔挤压装置包括机座、固定于机座上端的第一挤压塔及第二挤压塔、位于机座中部的主压区及与第一挤压塔及第二挤压塔连通设置的料仓,所述第一挤压塔包括第一填料塔及位于第一填料塔上方的第一填料油缸,所述第二挤压塔包括第二填料塔及位于第二填料塔上方的第二填料油缸,所述主压区包括位于第一挤压塔及第二挤压塔下方的模仓,所述模仓包括模腔,所述模腔包括分别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一填料塔及第二填料塔正对且连通设置的第一腔部及第二腔部。
【专利说明】双塔挤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木料加工的挤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木料加工的双塔挤
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外在运输造纸木片等木材下脚料时,通常采用散装海运的形式,木料所占体积大,导致运输成本高。为此,如何减小木料所占体积成为业界的首要问题。
[0003]为解决此问题,业界研制出了如图1及图2所示的单塔挤压装置。所述单塔挤压装置包括填料油缸10a、填料塔10b、模腔10c、料仓10d、主压油缸IOf。所述填料油缸IOa位于所述填料塔IOb的上方,所述填料塔IOb与所述模腔IOc相互连通且前后位置设置。木料自料仓IOd进入填料塔10b,经填料油缸IOa竖直方向的压缩后,进入模腔10c。然而,由于木料经竖直方向压缩后,通常无法填满模腔IOc的上部,如此,进入模腔IOc的木料在主压油缸IOf水平方向的挤压成成品木块IOg后,容易导致出现木块前端厚度不一、分层的问题,进而导致成品木块IOg码垛困难的问题。如此,如何形成形状规则、厚度均匀、尺寸规整的木料成为行业函待解决一大难题。
[0004]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形成形状规则、厚度均匀、尺寸规整的木料的双塔挤压装置。
[0006]其中,所述双塔挤压装置,包括机座、固定于机座上端的第一挤压塔及第二挤压塔、位于机座中部的主压区及与第一挤压塔及第二挤压塔连通设置的料仓,所述第一挤压塔包括第一填料塔及位于第一填料塔上方的第一填料油缸,所述第二挤压塔包括第二填料塔及位于第二填料塔上方的第二填料油缸,所述主压区包括位于第一挤压塔及第二挤压塔下方的模仓,所述模仓包括模腔,所述模腔包括分别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一填料塔及第二填料塔正对且连通设置的第一腔部及第二腔部。
[0007]本新型中,因模腔的第一腔部及第二腔部竖直方向上分别与第一填料塔及第二填料塔正对且连通设置,如此,未经压缩的木片自第一填料塔及第二填料塔可沿竖直方向直接压缩填入第一模腔及第二模腔,如此,一级压缩的木块可直接填满第一模腔及第二模腔的各处,如此,可以保障经二级压缩后的木块各处厚度统一、均匀,形状规整,方便码垛。
[0008]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现有技术的单塔挤压装置沿某一视角的剖视图。
[0010]图2是现有技术的单塔挤压装置沿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0011]图3是本新型双塔挤压装置的主视图。
[0012]图4是图3所示双塔挤压装置沿B-B剖面的剖视图。
[0013]图5是本新型双塔挤压装置的左视图。[0014]图6是图5所示双塔挤压装置沿A-A剖面的剖视图。
[001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6]填料油缸IOa
[0017]填料塔IOb
[0018]模腔IOc
[0019]料仓10d、90 [0020]主压油缸10f、71
[0021]成品木块10g、83
[0022]机座10
[0023]第一挤压塔 30
[0024]第一填料塔 31
[0025]第一填料油缸 33
[0026]第二挤压塔 50
[0027]第二填料塔 51
[0028]第二填料油缸 53
[0029]主压仓70
[0030]模仓73
[0031]二级压缩腔75
[0032]摩擦装置 77
[0033]反推油缸 79
[0034]初级木块 80
[0035]中级木块 81
[0036]模腔731
[0037]模腔油缸 733
[0038]第一腔部7311
[0039]第二腔部7312
[004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41]请参阅图3及图4,本新型的双塔挤压装置包括一机座10、固定于机座10上端的第一挤压塔30及第二挤压塔50、位于机座10中部的主压区70及位于主压区70上方并与第一挤压塔30及第二挤压塔50连通设置的料仓90。
[0042]所述机座10呈矩形,其底部固定在目标区域,如机台或地面上,用于支撑位于其上的元件。
[0043]所述第一挤压塔30与第二挤压塔50并排且间隔设置且位于主压区70上方。所述第一挤压塔30包括一第一填料塔31及位于第一填料塔31上方的第一填料油缸33。所述第一填料塔31为内空的筒体。所述第二挤压塔50的结构与第一挤压塔30相同,包括一第二填料塔51及位于第二填料塔51上方的第二填料油缸53。所述第二填料塔51为内空的筒体。[0044]请同时参阅图5及图6,所述主压区70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布的主压油缸71、与主压油缸71相连的模仓73、与模仓73连通的二级压缩腔75、与二级压缩腔75在水平方向上远离模仓的一端连通设置的摩擦腔77及与摩擦腔77远离二级压缩腔的一端沿水平方向相连并固定于摩擦腔77的反推油缸79。
[0045]请再次参见图4,所述模腔的一侧固定有用于推动模腔沿机座移动而使第一腔部及第二腔部分别在竖直方向正对且连通第一填料塔及第二填料塔或位于第一填料塔与第二填料塔之间且水平方向与主压油缸正对的模腔油缸733 ;具体的,所述模仓73包括可相对于机座10水平移动的一模腔731及连接于模腔731 —端的一模腔油缸733。所述模腔731包括相互间隔的一第一腔部7311及一第二腔部7312。所述模腔油缸733推动所述模腔731移动,从而使第一腔部7311及第二腔部7312分别竖直方向正对且连通第一填料塔31及第二填料塔51或位于第一填料塔31与第二填料塔51之间且水平方向与主压油缸正对。所述二级压缩腔75、摩擦腔77、第一腔部7311及第二腔部7312沿竖直方向的高度相
坐寸ο
[0046]所述双塔挤压装置加工木料的工艺为纯物理挤压,在加工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胶粘剂,既保证木块成型,又不破坏木材纤维。
[0047]请再次参阅图4及图6,所述双塔挤压装置挤压木片的过程如下所述:将未经压缩的木片通过输送设备(图未示)输送入料仓90,然后木片通过料仓90底部的螺旋输送系统(图未示)进入第一填料塔31,此时,模腔731的第一腔部7311正对第一填料塔31的底部,第二腔部7312位于第一填料塔31与第二填料塔51之间的位置。然后启动第一填料油缸33,使第一填料油缸33竖直向下挤压第一填料塔31中的木片,将这些木片压入第一腔部7311而完成木片的一级压缩而形成初级木块80。然后模腔油缸733推动模腔731沿机座10移动,直至第二腔部7312的顶部正对其连通第二填料塔51的底部,此时,第一腔部7311与第一填料塔31分离而位于第一填料塔31与第二填料塔51之间而位于与主压油缸71水平方向对应的位置处。然后,将未经压缩的木片经过料仓90底部的螺旋输送系统(图未示)进入第二填料塔51,然后启动第二填料油缸53,使第二填料油缸53竖直向下挤压第二填料塔51中的木片,将这些木片压入第二腔部7312而完成木片的一级压缩而形成初级木块80。与此同时,主压油缸71沿水平方向将第一腔部7311中的初级木块80挤压入二级压缩腔75并完成二级压缩而形成位于二级压缩腔75内的中级木块81,此时第一腔部7311内部空置;然后通过模腔油缸733拉动模腔731移动,使第二腔部7312与第二填料塔51分离而位于第一填料塔31与第二填料塔51之间与主压油缸71对应的位置,然后重复如第一腔部7311中初级木块80的二级压缩的步骤对第二腔部7312内的初级木块80进行二级压缩而形成中级木块81。此时,先形成的中级木块81被后形成的中级木块81推入摩擦腔77中,在摩擦腔77与反推油缸79共同提供的反作用力下,中级木块81被反向进一步压缩,从而形成成品木块83,成品木块83由主压区70前端的出口推出。然后多次重复上述步骤,从而生产形成多个成品木块83。所述成品木块83与未压缩的木片的体积比为1:5。
[0048]本新型中,因未经压缩的木片自第一填料塔31及第二填料塔51沿竖直方向直接压缩填入第一腔部7311及第二腔部7312,如此,一级压缩的初级木块80可直接填满第一腔部7311及第二腔部7312的各处,如此,可以保障经二级压缩后的中级木块81各处厚度统一、均匀,形状规整,方便码垛。并且,本新型中,中级木块81进一步被反推力压紧,从而,使成品木块83各处更加紧致而避免了分层问题的出现。而且,本新型中,通过第一挤压塔30与第二挤压塔50的交替进料及主压油缸71交替的挤压第一腔部7311及第二腔部7312内的中级木块81而实现了木片的一级压缩与二级压缩的同时进行,使木片压缩产能提高了30% -50%。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塔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固定于机座上端的第一挤压塔及第二挤压塔、位于机座中部的主压区及与第一挤压塔及第二挤压塔连通设置的料仓,所述第一挤压塔包括第一填料塔及位于第一填料塔上方的第一填料油缸,所述第二挤压塔包括第二填料塔及位于第二填料塔上方的第二填料油缸,所述主压区包括位于第一挤压塔及第二挤压塔下方的模仓,所述模仓包括模腔,所述模腔包括分别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一填料塔及第二填料塔连通设置的第一腔部及第二腔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压区还包括主压油缸,所述主压油缸与所述模仓相连并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塔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的一侧固定有用于推动模腔沿机座移动而使第一腔部及第二腔部分别在竖直方向正对且连通第一填料塔及第二填料塔或位于第一填料塔与第二填料塔之间且水平方向与主压油缸正对的模腔油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塔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压区还包括沿水平方向与模仓连通的二级压缩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塔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压缩腔水平方向上远离模仓的一端连通设置有摩擦腔,所述摩擦腔远离二级压缩腔的一端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反推油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塔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压缩腔、摩擦腔、第一腔部及第二腔部沿竖直方向的高度相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塔与第二挤压塔并排且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塔及第二填料塔均为内空的筒体。
【文档编号】B27M1/02GK203738951SQ201320794442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刘博杨 申请人:盛威机械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