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旧家具结构的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7112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旧家具再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旧家具结构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研究,旧家具的再利用设计也得到广泛关注。目前,旧家具在结构上的修复设计方法很多,有一种解决方案是使用家具接合偶件进行于旧家具的改制,特征在于旧家具坏损的零部通过该接合偶件来实现,而接合偶件与零部件的间接则通过钉、螺钉或粘胶。这种修复方式在使用时存在如下问题:装配工艺复杂,即接合偶件与家具本体的连接还需通过附加的钉、螺钉或粘胶实现;接合偶件本身结构复杂;美观性差,通过接合偶件的连接丧失了家具原本的造型特征,降低了美观性,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旧家具结构的修复设计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旧家具结构的修复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首先将家具本体坏损端一、家具本体坏损端二分别加工榫槽;然后配制树脂状连接件,所述树脂状连接件通过环氧树脂与硬化剂依照3:1.5的质量比混合形成,家具本体坏损端通过树脂状连接件在固化过程中产生的较强粘接力与其融为一体,家具本体坏损端通过树脂状连接件3在固化过程中产生的较强粘接力与其融为一体;最后树脂状连接件固化成型,固化成型时间为20至24小时,固化成型的温度条件控制在28至35摄氏度。

所述硬化剂选择脂环胺。

所述榫槽结构需依据旧家具受损部分的特征进行选择。

所述配制树脂状连接件的用量应根据旧家具结构修复要求一次性配比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合理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配制比例,然后经固化形成的树脂状连接件具有耐水、耐化学腐蚀、晶莹剔透之特点,可保证旧家具修复后使用的可靠性;此外,该材质经过简单的表面处理工艺即可达到自然、柔和的半透明质感,与木质家具相融合,达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视觉感受。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专利所提供的旧家具结构的修复设计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创新点更加明确,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专利所提供的旧家具结构的修复设计方法示意图。

本发明专利所提供的旧家具结构的修复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首先将家具本体坏损端一、家具本体坏损端二分别加工形成十字形榫槽;然后配制树脂状连接件,所述树脂状连接件通过环氧树脂与硬化剂依照3:1.5的质量比混合形成,家具本体坏损端通过树脂状连接件在固化过程中产生的较强粘接力与其融为一体,家具本体坏损端通过树脂状连接件3在固化过程中产生的较强粘接力与其融为一体;最后树脂状连接件固化成型,固化成型时间为20至24小时,固化成型的温度条件控制在28至35摄氏度。所述硬化剂选择脂环胺。

所述实施例中,由环氧树脂和固化剂配制的树脂状连接件3在初始状态为液态,可流动至所述家具本体坏损端1与家具本体坏损端2通过加工形成的十字形榫槽内,再经固化后,形成十字形榫头,与家具述家具本体坏损端1与家具本体坏损端2融为一体,提高了可靠性。

所述树脂状连接件3经固化后具有耐水、耐化学腐蚀、晶莹剔透的特性。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在旧家具受损的结构件间形成坚固的树脂状连接件,且可根据具体的修复情况使用一定的榫卯结构与原家具本体融为一体,且树脂状连接件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能,可通过一定的表面处理工艺,宜为用户提供自然、舒适的体验,提高了旧家具修复的效率。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所做出的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