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料深加工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6715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料深加工处理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料深加工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切削加工是指用切削工具(包括刀具、磨具和磨料)把坯料或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层切去使之成为切屑,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目前,切削加工多用于机械制造、机电修配和家具制造,虽然毛坯制造精度不断提高,精铸、精锻、挤压,粉末冶金等加工工艺应用日广,但由于切削加工的适应范围广,且能达到很高的精度和很低的表面粗糙度,仍占有重要地位。切削加工的工艺特征决定于切削工具的结构以及切削工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形式。

按工艺特征,切削加工一般可分为:车削、铣削、钻削、镗削、铰削、刨削、插削、拉削、锯切、磨削、研磨、珩磨、超精加工、抛光、齿轮加工、蜗轮加工、螺纹加工、超精密加工、钳工和刮削等。传统的家具制造行业中使用到最多的工艺便是刨削、锯切、磨削和抛光,在家具制造的几道工序中切削为成品组装提供各类部件。一般地切割结构为固定不动,切削加工时大多通过人工或是机械将木材送往刀具,此种加工工艺的最大缺陷便是切削时木材需不停的移动以加工不同的面,当遇到大且重的木料时操作麻烦,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还有就是夹持装置将木料固定不动,由切割结构移动对木料进行加工,但是切割结构的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晃动,会直接导致木料的加工面上出现畸形或是明显的凹陷或是凸起,大大降低了木料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通过设置一种木料深加工处理结构,来解决切削不同面位难和切割结构在移动切割处理过程中会晃动等问题,保证木料加工的的稳定性以及提高加工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

本发明包括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导轨、气缸和支撑座,支撑座上固定有驱动座,驱动座一侧设置有刀具,驱动座另一侧通过连杆与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支撑座下表面开有倒置的t字型槽,所述t字型槽的水平段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t字型槽的竖直段内设置有转轴,且在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弹性的滚轮,且在导轨上表面开有两个滑槽,滚轮能在所述滑槽内自由移动;还包括两个轴套,在所述t字型槽的竖直段两侧壁上开有盲孔,轴套固定在盲孔内,且在所述轴套内壁上设置有两个轴承,转轴的两端分别间隔设置有两个由固体自润滑材料制成的随动环,且所述随动环分别与与之对应的轴承间隙配合。本发明工作时,将木料固定在夹持装置上,然后启动气缸,气缸的输出端通过推动支撑底座来促使驱动座在导轨上自由滑动,由驱动座上的刀具对木料进行加工处理;驱动座在导轨上自由移动时以及刀具直接作用到木料上时,驱动座与导轨之间、刀具与木料之间因为相互作用会产生一定的晃动,进而导致木料的加工精度下降,而本发明中在支撑座的下表面开设有倒置的t字型槽,通过t字型槽竖直段内的滚轮在滑槽内自由滑动,即在刀具与木料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作用应力传递至支撑座中,弹性的滚轮通过一定的弹性形变和弹性回复来将该作用应力消除,同时将支撑座与导轨之间的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减小支撑座与导轨之间的磨损的同时,避免了驱动座在移动过程中以及在切割加工过程中产生晃动而降低木料的加工精度。

进一步地,在支撑座长时间的来回移动过程中,转轴的两端在t字型槽竖直段内壁上的磨损较大,即减小了t字型槽竖直段下端面与导轨之间的间隙,使得导轨与支撑座发生硬性接触以及严重的摩擦,而本发明在t字型槽竖直段内壁上开设盲孔,在盲孔内安装轴套,通过两个轴承来与转轴接触,并且在转轴的两个端部还安装有固体自润滑材料构成的随动环,在转轴转动时,随动环作为转轴与轴承之间的连接部件,固体自润滑材料的摩擦系数极低,能够将随动环与轴承之间的磨损程度降至最低,进而避免转轴的直接受损,而通过设置两个轴承以及与之配套的随动环,保证在一个随动环磨损过度后,另一个还能继续使用,即直接延长支撑座的使用寿命。

在所述转轴中部转动设置有多个调节辊筒,所述调节辊筒的外圆壁与所述导轨上表面接触,且所述滚轮的外径大于所述调节辊筒的外径。在转轴中部设置多个调节辊筒,使得滚轮作为支撑座、驱动座以及刀具的主支撑件,而多个调节辊筒作为辅助支撑件,使得在刀具与木料之间产生的作用应力达到最大时,增加支撑座与导轨之间的接触点,避免转轴上承载的压力负荷过大而导致其受损断裂,进而达到延长支撑座使用寿命的目的。

多个所述调节辊筒等距间隔分布在转轴上。作为优选,多个调节辊筒作为支撑座、驱动座以及刀具在导轨上的辅助支撑点,均匀分布后能使得转轴各部分受力均匀,防止转轴上局部应力集中而导致转轴折断。

所述调节辊筒为弹性橡胶辊筒。作为优选,选用弹性橡胶辊筒,在为转轴提供更多支撑点的同时,还能通过自身的形变以及回复来对传递至支撑座上的作用应力进行消除,以降低滚轮以及转轴的载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以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t字型槽竖直段内的滚轮在滑槽内自由滑动,即在刀具与木料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作用应力传递至支撑座中,弹性的滚轮通过一定的弹性形变和弹性回复来将该作用应力消除,同时将支撑座与导轨之间的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减小支撑座与导轨之间的磨损的同时,避免了驱动座在移动过程中以及在切割加工过程中产生晃动而降低木料的加工精度;

2、本发明在转轴中部设置多个调节辊筒,使得滚轮作为支撑座、驱动座以及刀具的主支撑件,而多个调节辊筒作为辅助支撑件,使得在刀具与木料之间产生的作用应力达到最大时,增加支撑座与导轨之间的接触点,避免转轴上承载的压力负荷过大而导致其受损断裂,进而达到延长支撑座使用寿命的目的;

3、本发明采用多个调节辊筒作为支撑座、驱动座以及刀具在导轨上的辅助支撑点,均匀分布后能使得转轴各部分受力均匀,防止转轴上局部应力集中而导致转轴折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轨的截面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支架、2-滑槽、3-导轨、4-刀具、5-驱动座、6-支撑座、7-连杆、8-气缸、9-滚轮、10-转轴、11-调节辊筒、12-t字型槽、13-轴套、14-轴承、15-随动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支架1,在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导轨3、气缸8和支撑座6,支撑座6上固定有驱动座5,驱动座5一侧设置有刀具4,驱动座5另一侧通过连杆7与气缸8的输出端连接,支撑座6下表面开有倒置的t字型槽12,所述t字型槽12的水平段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3上,t字型槽12的竖直段内设置有转轴10,且在转轴10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弹性的滚轮9,且在导轨3上表面开有两个滑槽2,滚轮9能在所述滑槽2内自由移动;还包括两个轴套13,在所述t字型槽12的竖直段两侧壁上开有盲孔,轴套13固定在盲孔内,且在所述轴套13内壁上设置有两个轴承14,转轴10的两端分别间隔设置有两个由固体自润滑材料制成的随动环15,且所述随动环15分别与与之对应的轴承14间隙配合。

工作时,将木料固定在夹持装置上,然后启动气缸8,气缸8的输出端通过推动支撑底座来促使驱动座5在导轨3上自由滑动,由驱动座5上的刀具4对木料进行加工处理;驱动座5在导轨3上自由移动时以及刀具4直接作用到木料上时,驱动座5与导轨3之间、刀具4与木料之间因为相互作用会产生一定的晃动,进而导致木料的加工精度下降,而在支撑座6的下表面开设有倒置的t字型槽12,通过t字型槽12竖直段内的滚轮9在滑槽2内自由滑动,即在刀具4与木料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作用应力传递至支撑座6中,弹性的滚轮9通过一定的弹性形变和弹性回复来将该作用应力消除,同时将支撑座6与导轨3之间的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减小支撑座6与导轨3之间的磨损的同时,避免了驱动座5在移动过程中以及在切割加工过程中产生晃动而降低木料的加工精度。

进一步地,在支撑座6长时间的来回移动过程中,转轴10的两端在t字型槽12竖直段内壁上的磨损较大,即减小了t字型槽12竖直段下端面与导轨3之间的间隙,使得导轨3与支撑座6发生硬性接触以及严重的摩擦,而在t字型槽12竖直段内壁上开设盲孔,在盲孔内安装轴套13,通过两个轴承14来与转轴10接触,并且在转轴10的两个端部还安装有固体自润滑材料构成的随动环15,在转轴10转动时,随动环15作为转轴10与轴承14之间的连接部件,固体自润滑材料的摩擦系数极低,能够将随动环15与轴承14之间的磨损程度降至最低,进而避免转轴10的直接受损,而通过设置两个轴承14以及与之配套的随动环15,保证在一个随动环15磨损过度后,另一个还能继续使用,即直接延长支撑座6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转轴10中部转动设置有多个调节辊筒11,所述调节辊筒11的外圆壁与所述导轨3上表面接触,且所述滚轮9的外径大于所述调节辊筒11的外径。在转轴10中部设置多个调节辊筒11,使得滚轮9作为支撑座6、驱动座5以及刀具4的主支撑件,而多个调节辊筒11作为辅助支撑件,使得在刀具4与木料之间产生的作用应力达到最大时,增加支撑座6与导轨3之间的接触点,避免转轴10上承载的压力负荷过大而导致其受损断裂,进而达到延长支撑座6使用寿命的目的。

作为优选,多个调节辊筒11作为支撑座6、驱动座5以及刀具4在导轨3上的辅助支撑点,均匀分布后能使得转轴10各部分受力均匀,防止转轴10上局部应力集中而导致转轴10折断。

作为优选,选用弹性橡胶辊筒,在为转轴10提供更多支撑点的同时,还能通过自身的形变以及回复来对传递至支撑座6上的作用应力进行消除,以降低滚轮9以及转轴10的载重。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