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木质藤条使用性能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6746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木质藤条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木质藤条使用性能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木质藤椅包括葛藤、山藤、鸡血藤等藤条,相比竹制藤椅承重能力更强,但是由于容易开裂,需要对其进行严密的保养,同时木质藤椅由于芯材有较甜的味道,是一些虫子的食物,因此,如果木质藤椅在长时间放置的情况下特别容易生虫,以上问题都限制了木质藤条的使用,因此,需要对木质藤条进行专门的加工,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木质藤条使用性能的加工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提高木质藤条使用性能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采集木质藤条10天前,用沼液对木质藤植株进行浇灌,每株施用量为20-30ml/株;(2)将采集后的木质藤条打磨修整处理后,用热风风干至其含水量为12-16%,热风风干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热风风速为2.86-3.06m/s,温度为60℃;第二阶段,热风风速为1.45-1.65m/s,温度为65℃;(3)将上述风干后的木质藤条放到温度为1-4℃的条件下冷藏40分钟,取出后用处理液浸泡80分钟,取出后用热风风干至其含水量为45-50%,用65-70℃的热蒸汽对藤条保湿1-1.5小时,然后再次用热风风干至其含水量为25-30%,再次用65-70℃的热蒸汽对藤条保湿1-1.5小时,第三次用热风风干至其含水量为12-16%;所述处理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小米水35-40份、委陵菜提取液4-7份、聚氨酯水溶液8-15份、硫酸化蓖麻油1-4份、椰油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2-4份、烷醇酰胺1-2份、全氟丁基磺酸钾1-3份;(4)重复步骤(3)1-2次,完成后按照常规方法对其表面进行处理即可进行编制。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沼液的养分含量如下:ph6.8-7.2,铵态氮180-200mg/l,硝态氮15.5-17.5mg/l,速效磷1.2-1.3mg/l,水溶性钾32.5-33.5mg/l。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蒸汽的温度为65-75℃。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处理液的浸泡温度在浸泡过程中由15℃匀速上升到70℃后,保持温度,继续浸泡20分钟。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米水为将小米炒熟后在避光条件下用水浸泡8-10小时,过滤小米后得到。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用于浸泡小米水的水温为65-70℃。其中步骤(4)中对步骤(3)重复的次数,由木质藤植株的粗度决定,直径大于等于8mm的重复2次,直径小于8mm的重复1次。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通过在采集前,用沼液对木质藤植株进行处理,提高所采集藤条的耐候性,避免在处理过程中由于反复冷藏或加热使其损坏;然后分步风干后用处理液对其反复处理,对藤条维管束密度和纤维进行作用,提高木质藤条的拉伸和抗弯性能。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中对山藤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处理,所选藤条为6-7mm。实施例1一种提高木质藤条使用性能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采集木质藤条10天前,用沼液对木质藤植株进行浇灌,每株施用量为25ml/株;(2)将采集后的木质藤条打磨修整处理后,用热风风干至其含水量为14%,热风风干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热风风速为2.96m/s,温度为60℃;第二阶段,热风风速为1.55m/s,温度为65℃;(3)将上述风干后的木质藤条放到温度为1-4℃的条件下冷藏40分钟,取出后用处理液浸泡80分钟,取出后用热风风干至其含水量为47%,用65-70℃的热蒸汽对藤条保湿1-1.5小时,然后再次用热风风干至其含水量为28%,再次用68℃的热蒸汽对藤条保湿1-1.5小时,第三次用热风风干至其含水量为14%;所述处理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小米水38份、委陵菜提取液6份、聚氨酯水溶液12份、硫酸化蓖麻油3份、椰油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3份、烷醇酰胺2份、全氟丁基磺酸钾2份;(4)重复步骤(3)1次,完成后按照常规方法对其表面进行处理即可进行编制。其中,所述沼液的养分含量如下:ph6.8-7.2,铵态氮180-200mg/l,硝态氮15.5-17.5mg/l,速效磷1.2-1.3mg/l,水溶性钾32.5-33.5mg/l;所述处理液的浸泡温度在浸泡过程中由15℃匀速上升到70℃后,保持温度,继续浸泡20分钟。其中,所述小米水为将小米炒熟后在避光条件下用水浸泡8-10小时,过滤小米后得到;所述用于浸泡小米水的水温为65-70℃。实施例2一种提高木质藤条使用性能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采集木质藤条10天前,用沼液对木质藤植株进行浇灌,每株施用量为20ml/株;(2)将采集后的木质藤条打磨修整处理后,用热风风干至其含水量为12-16%,热风风干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热风风速为2.86m/s,温度为60℃;第二阶段,热风风速为1.65m/s,温度为65℃;(3)将上述风干后的木质藤条放到温度为1-4℃的条件下冷藏40分钟,取出后用处理液浸泡80分钟,取出后用热风风干至其含水量为45%,用65-70℃的热蒸汽对藤条保湿1-1.5小时,然后再次用热风风干至其含水量为25%,再次用65-70℃的热蒸汽对藤条保湿1-1.5小时,第三次用热风风干至其含水量为16%;所述处理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小米水35份、委陵菜提取液7份、聚氨酯水溶液8份、硫酸化蓖麻油4份、椰油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2份、烷醇酰胺2份、全氟丁基磺酸钾1份;(4)重复步骤(3)1次,完成后按照常规方法对其表面进行处理即可进行编制。实施例3一种提高木质藤条使用性能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采集木质藤条10天前,用沼液对木质藤植株进行浇灌,每株施用量为30ml/株;(2)将采集后的木质藤条打磨修整处理后,用热风风干至其含水量为12-16%,热风风干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热风风速为3.06m/s,温度为60℃;第二阶段,热风风速为1.45m/s,温度为65℃;(3)将上述风干后的木质藤条放到温度为1-4℃的条件下冷藏40分钟,取出后用处理液浸泡80分钟,取出后用热风风干至其含水量为50%,用65-70℃的热蒸汽对藤条保湿1-1.5小时,然后再次用热风风干至其含水量为30%,再次用65-70℃的热蒸汽对藤条保湿1-1.5小时,第三次用热风风干至其含水量为12%;所述处理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小米水40份、委陵菜提取液4份、聚氨酯水溶液15份、硫酸化蓖麻油4份、椰油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2份、烷醇酰胺1份、全氟丁基磺酸钾3份;(4)重复步骤(3)1次,完成后按照常规方法对其表面进行处理即可进行编制。设置对照组1,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设置对照组2,将步骤(1)省去,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设置空白组,不对藤条进行处理;参照gb/t1938-2009《木材顺纹抗拉强度试验方法》,利用sans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各组藤条进行拉伸测试,试验加载速度为30mm/min,试验中,对上、下夹具间的拉伸位移作为拉伸形变,在顺纹拉伸应力的作用下会发生纤维脆裂或撕裂破坏,每组选择20个有效试验,对各组破坏形式进行统计,得到以下结果:表1组别撕裂个数(个)脆裂个数(个)实施例1137实施例2137实施例3146对照组1416通过分析各组实验数据可知,本发明中处理后能提高藤条的抗拉极限值,相比现有技术有更好的塑性和柔韧性,加工性能优良,其中,在采集木质藤条前对木质藤植株的管理如果省略,在处理过程中,木质藤条的破坏率达到75%以上,不能进行正常的实验。对各组拉和竖纹抗拉强度、伸弹性模量进行检测,得到以下数据:表2组别顺纹抗拉强度(mpa)脆拉伸弹性模量(mpa)实施例168.4544.6实施例269.5542.8实施例368.8543.5对照组56.2478.9空白组35.4287.74通过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中处理方法相比现有技术有了明显提高,显著增强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