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藤条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15738阅读:32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藤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藤条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藤条是一种天然编织材料,其质地坚韧、身条极长,外皮色泽光润,手感平滑,弹性极佳,使用藤条制成编制品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工艺,藤编制品主要有席、筐、篓、簸箕、笆斗、藤条箱、笸箩、花篮、家具等。

藤编制品以藤条为主要原料,但是藤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生虫和发生霉腐,造成编织品使用寿命缩短。因此,目前藤条在使用前大多需要进行处理,但现有技术经过处理后其防虫、防霉效果不理想,有些甚至多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浸泡处理,往往毒性较强,残留较严重,在编织品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造成毒性残留物外泄,影响使用者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虫、防霉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无毒副作用的藤条处理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藤条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藤条清洗干净,用70-80℃的水浸泡8-10h,放置在温度为40-50℃的空间内待用,保持含水量10-15%;(2)将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混合加水煎煮2-3小时,滤掉药渣,得到处理液,天冬10-12份、百叶7-8份、延胡索10-15份、夏枯草5-8份、麦冬1-3份、川穹6-10份、贯众2-5份、苦参10-13份、马齿苋3-7份;(3)将上述步骤(1)的藤条浸泡在处理液中2-3天,取出在阴凉处晾干至含水率20-25%即可。

本发明藤条处理方法使用中药成分的中药液作为处理液,通过前期工艺的处理,藤条能充分吸收其有效成分,杀死藤条内的寄生虫和细菌,增强藤条的防腐能力,处理后的藤条防虫防霉效果有所提高,而且其色泽依然鲜亮,韧性显著增强,藤条抗弯曲能力明显提高,不会产生对人体危害的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藤条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藤条清洗干净,用70℃的水浸泡8-10h,放置在温度为50℃的空间内待用,保持含水量10%;(2)将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混合加水煎煮2-3小时,滤掉药渣,得到处理液,天冬10份、百叶7份、延胡索15份、夏枯草8份、麦冬3份、川穹10份、贯众5份、苦参13份、马齿苋7份;(3)将上述步骤(1)的藤条浸泡在处理液中2-3天,取出在阴凉处晾干至含水率25%即可。

实施例2

本发明藤条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藤条清洗干净,用80℃的水浸泡10h,放置在温度为40℃的空间内待用,保持含水量15%;(2)将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混合加水煎煮2-3小时,滤掉药渣,得到处理液,天冬12份、百叶8份、延胡索10份、夏枯草5份、麦冬1份、川穹6份、贯众2份、苦参13份、马齿苋3份;(3)将上述步骤(1)的藤条浸泡在处理液中2-3天,取出在阴凉处晾干至含水率20%即可。

实施例3

本发明藤条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藤条清洗干净,用75℃的水浸泡8-10h,放置在温度为50℃的空间内待用,保持含水量13%;(2)将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混合加水煎煮2-3小时,滤掉药渣,得到处理液,天冬11份、百叶7份、延胡索13份、夏枯草6份、麦冬2份、川穹8份、贯众4份、苦参12份、马齿苋5份;(3)将上述步骤(1)的藤条浸泡在处理液中2-3天,取出在阴凉处晾干至含水率23%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藤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藤条清洗干净,用70‑80℃的水浸泡8‑10h,放置在温度为40‑50℃的空间内待用,保持含水量10‑15%;(2)将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混合加水煎煮2‑3小时,滤掉药渣,得到处理液,天冬10‑12份、百叶7‑8份、延胡索10‑15份、夏枯草5‑8份、麦冬1‑3份、川穹6‑10份、贯众2‑5份、苦参10‑13份、马齿苋3‑7份;(3)将上述步骤(1)的藤条浸泡在处理液中2‑3天,取出在阴凉处晾干至含水率20‑25%即可。本发明防虫、防霉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无毒副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蒙东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宾阳县东弘五金工艺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0
技术公布日:2018.0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