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工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1776阅读:15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材,具体涉及一种木工板。



背景技术:

木工板是家居中的必需品,木工板一般都为多层,通过胶水粘合,胶水会放出大量的甲醛,危害人的健康,目前去除木工板中甲醛的方式均为通风去除,该方法耗时太长,且去除甲醛不彻底。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木工板,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吸收甲醛的木工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木工板,包括板芯(1)、中板(2)、表板(3),所述中板(2)粘贴在所述中板(2)上下两侧,所述表板(3)粘贴在所述中板(2)的外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芯(1)上下表面均设置有多条间隔均匀的开口(11);

所述中板(2)和所述板芯(1)通过第一胶层(4)进行粘贴,其中第一胶层(4)渗入到所述开口(11)中;

所述中板(2)上设置有多个中板凹槽(21),所述表板(3)相对所述中板凹槽(21)设置有表板凹槽(31),所述中板凹槽(21)和表板凹槽(31)之间设置有活性炭(6),所述活性炭(6)的厚度大于所述中板凹槽(21)和表板凹槽(31)凹槽的深度之和,所述中板(2)和表板(3)通过第二胶层(5)粘贴;

所述活性炭(6)、中板(2)、第一胶层(4)之间还设置有多个通孔(7),所述通孔(7)从所述第一胶层(4)底部贯穿至所述活性炭(6)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11)为设置在所述板芯(1)表面的等腰直角横槽。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11)之间间隔的距离为所述等腰直角横槽直角底边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板芯(1)为压缩纤维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胶层(4)和第二胶层(5)均为白乳胶。

进一步的,所述中板(2)为杨木板。

进一步的,所述表板(3)为柞木表板。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木工板通过在芯板在开始了多个开口,能够将板芯和中板粘贴的更加紧密;

(2)本实用新型木工板中设置有活性炭,能够吸收胶层释放出的甲醛;

(3)本实用新型木工板中设置有活性炭、中板、第一胶层,之间设置有了通孔,使得活性炭对胶层的吸收更加彻底。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板芯;11-开口;2-中板;21-中板凹槽;3-表板;31-表板凹槽;4-第一胶层;5-第二胶层;6-活性炭;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木工板,包括板芯1、中板 2、表板3,所述中板2粘贴在所述中板2上下两侧,所述表板3粘贴在所述中板2的外侧,

所述板芯1上下表面均设置有多条间隔均匀的开口11;

所述中板2和所述板芯1通过第一胶层4进行粘贴,其中第一胶层4渗入到所述开口11中;

所述中板2上设置有多个中板凹槽21,所述表板3相对所述中板凹槽21设置有表板凹槽31,所述中板凹槽21和表板凹槽31之间设置有活性炭6,所述活性炭6的厚度大于所述中板凹槽21和表板凹槽31凹槽的深度之和,所述中板2和表板3通过第二胶层5粘贴;

所述活性炭6、中板2、第一胶层4之间还设置有多个通孔7,所述通孔7 从所述第一胶层4底部贯穿至所述活性炭6顶部。

-所述开口11为设置在所述板芯1表面的等腰直角横槽。

-所述开口11之间间隔的距离为所述等腰直角横槽直角底边的距离。

-所述板芯1为压缩纤维板。

-所述第一胶层4和第二胶层5均为白乳胶。

-所述中板2为杨木板。

-所述表板3为柞木表板。

改木工板的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将板芯的上下表面通过直角锉刀,形成多条直角开口,将板芯和中板通过第一胶层进行粘贴,在中板和表面上开设凹槽,将活性炭放入到中板凹槽中,在中板出去中板凹槽的其他地方涂膜第二胶层,将表板放置到中板上进行压合。

该木工板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木工板通过在芯板在开始了多个开口,能够将板芯和中板粘贴的更加紧密;

(2)本实用新型木工板中设置有活性炭,能够吸收胶层释放出的甲醛;

(3)本实用新型木工板中设置有活性炭、中板、第一胶层,之间设置有了通孔,使得活性炭对胶层的吸收更加彻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