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饰面定向刨花板的铺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05744发布日期:2019-08-10 00:21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刨花板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定向刨花板,具体涉及一种可饰面定向刨花板的铺装工艺。



背景技术:

定向刨花板是刨花板新品种之一,经干燥、施胶、定向铺装和热压成型。刨花铺装成型时,定向刨花板的上下两个表层将拌胶刨花按其纤维方向纵行排列,而芯层刨花横向排列,组成三层结构板胚,进而热压制成定向刨花板。

现有的定向刨花板的铺装工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陷:不能通过一套设备同时生产可饰面定向刨花板和定向刨花板,成本较高;铺装作业复杂,铺装效率低;在铺装定向刨花板时定向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饰面定向刨花板的铺装工艺。本发明可以实现以下发明目的:本发明的铺装工艺使用5台铺装机,可以在不改变厂房设施的前提下,有选择性的生产可饰面定向刨花板和定向刨花板,方便切换,不需要改建厂房设施,降低成本;铺装作业简化且更为规范,能大幅度地提高铺装工效;铺装夹角在90±10°的范围内的刨花占比高,定向率高,定向效果优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饰面定向刨花板的铺装工艺,依次包括下细料层铺装工序、下表层铺装工序、芯层铺装工序、上表层铺装工序和上细料层铺装工序;

所述铺装工艺,各层铺装的下料量之比为:下细料层15-20%,下表层15-20%,芯层40-20%,上表层15-20%,上细料层15-20%。

所述的芯层铺装工序中,鳍式铺装头用于芯层刨花的铺装,使得物料沿垂直于生产方向铺装;芯层鳍式铺装头由13个铺装辊组成,每个铺装辊上分布有垂直于生产方向分布的叶片,每个铺装辊12-14个叶片,每组叶片的高度为14-16cm。

铺装面密度根据实际需要板材的密度及板材厚度进行设定,在厚度为18mm的可饰面定向刨花板中,可饰面定向刨花板的密度为640kg/m³时,铺装面密度为11-12kg/㎡;

所述铺装计量仓料位不低于60%料位,保证铺装密度和面重量的平稳,铺装完成后得到板坯。

铺装后板坯的含水率为:表层板坯8-12%,芯层板坯3-5%,细表层板坯10-15%。

所述铺装,铺装机工艺参数如下: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铺装工艺,使用5台铺装机,可以在不改变厂房设施的前提下,有选择性的生产可饰面定向刨花板和定向刨花板,方便切换,不需要改建厂房设施,降低成本;铺装作业简化且更为规范,能大幅度地提高铺装工效。

(2)本发明的铺装工艺,芯层刨花与表层刨花的铺装夹角在90±10°的范围内的刨花占比为85%,定向率85%,定向效果优异。

(3)本发明的铺装工艺所制备的板材,性能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18mm厚的可饰面定向刨花板,平行静曲强度达到28.77-33.11mpa,垂直静曲强度达到14.56-18.95mpa;内结合强度为0.65-0.89mpa;弯曲弹性模量达到4038-4300mpa,甲醛释放量为0.15-0.5mg/100g。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可饰面定向刨花板的铺装工艺

一种可饰面定向刨花板的铺装工艺,所述铺装工艺依次包括下细料层铺装工序、下表层铺装工序、芯层铺装工序、上表层铺装工序和上细料层铺装工序。

所述铺装工艺中,下细料层铺装、下表层铺装、芯层铺装、上表层铺装和上细料层铺装的下料量之比为:下细料层15-20%,下表层15-20%,芯层40-20%,上表层15-20%,上细料层15-20%。

本发明实施例1-3的下料量之比如表1所示:

表1:

(1)下细料层铺装工序

下细料层刨花经刮板运输机运输到细料层刨花暂存料仓,细料层刨花暂存料仓底部设有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将下细料层刨花输送至下细料层计量料仓,由下细料层计量料仓计算下细料层铺装的下料量,通过计量料仓底部的皮带输送到打散辊,打散辊将物料均匀分散,落到下细料层铺装机上,下细料层铺装机用钻石辊铺装头进行铺装,铺装完毕后由铺装带输送至下表层铺装工序。

(2)下表层铺装工序

下表层刨花经刮板运输机运输到表层刨花暂存料仓,表层刨花暂存料仓底部设有分料臂,分料臂将下表层刨花输送至下表层计量料仓,由下表层计量料仓计算下表层铺装的下料量,通过计量料仓底部的皮带输送到打散辊,打散辊将物料均匀分散,落到下表层铺装机上,下表层铺装机用盘式铺装头进行铺装,铺装完毕后由铺装带输送至芯层铺装工序;

所述的盘式铺装头用于表层刨花的铺装,物料从料仓的前端出料,通过盘式辊将物料沿生产方向铺装;下表层的盘式铺装辊数量为20个,每个盘式铺装辊上面套设有圆盘,圆盘高度为10cm,圆盘作为定向盘对物料进行铺装。

(3)芯层铺装工序

芯层刨花经刮板运输机运输到芯层刨花暂存料仓,芯层刨花暂存料仓底部设有分料臂,分料臂将芯层刨花输送至芯层计量料仓,由芯层计量料仓计算芯层铺装的下料量,通过计量料仓底部的皮带输送到打散辊,打散辊将物料均匀分散,落到芯层铺装机上,芯层铺装机用鳍式铺装头进行铺装,铺装完毕后由铺装带输送至上表层铺装工序;

所述的鳍式铺装头用于芯层刨花的铺装,使得物料沿垂直于生产方向铺装;芯层鳍式铺装头由13个铺装辊组成,每个铺装辊上分布有垂直于生产方向分布的叶片,每个铺装辊12-14个叶片,每组叶片的高度为14-16cm。

实施例1-3的鳍式铺装头的铺装辊的叶片数及叶片高度如表2所示:

表2:

(4)上表层铺装工序

上表层刨花经刮板运输机运输到表层刨花暂存料仓,表层刨花暂存料仓底部设有分料臂,分料臂将上表层刨花输送至上表层计量料仓,由上表层计量料仓计算上表层铺装的下料量,通过计量料仓底部的皮带输送到打散辊,打散辊将物料均匀分散,落到上表层铺装机上,上表层铺装机用盘式铺装头进行铺装,铺装完毕后由铺装带输送至上细料层铺装工序;

所述的盘式铺装头用于表层刨花的铺装,物料从料仓的前端出料,通过盘式辊将物料沿生产方向铺装;上表层的盘式铺装辊数量为20个,每个盘式铺装辊上面套设有圆盘,圆盘高度为9-11cm,圆盘作为定向盘对物料进行铺装。

实施例1-3的圆盘高度如表3所示:

表3:

(5)上细料层铺装工序

上细料层刨花经刮板运输机运输到细料层刨花暂存料仓,细料层刨花暂存料仓底部设有螺旋输送机;

螺旋输送机将上细料层刨花输送至上细料层计量料仓,由上细料层计量料仓计算上细料层铺装的下料量;

通过计量料仓底部的皮带输送到打散辊,打散辊将物料均匀分散,落到上细料层铺装机上;

上细料层铺装机用钻石辊铺装头进行铺装,铺装完毕后由铺装带输送至预压步骤。

在具体生产中,铺装的五个铺装机均同时工作,由铺装输送带输送:

下细料层铺装机处形成下细料层的平整铺装料;

接着,下细料层的平整铺装料到达下表层铺装机处时,在下表层铺装机处形成下表层的平整铺装料;

接着,下表层的平整铺装料,到达芯层铺装机处时,在芯层铺装机处形成芯层的平整铺装料;

接着,芯层的平整铺装料到达上表层铺装机处时,在上表层铺装机处形成上表层的平整铺装料;

接着,上表层的平整铺装料到达上细料层铺装机处时,在上细料层铺装机处形成上细料层的平整铺装料;

随后,铺装完成后将板坯输送至压机热压,在此过程中铺装带上配有皮带秤对板坯密度进行在线检测;并配备有金属探测仪,当存在金属时,在线板坯进行排废;

最后在铺装输送带的前部预压部位由压辊预压成板坯及后续热压等工序制成成品。

铺装面密度根据实际需要板材的密度及板材厚度进行设定,在厚度为18mm的可饰面定向刨花板中,可饰面定向刨花板的密度为640kg/m³时,铺装面密度为11-12kg/㎡。

所述铺装计量仓料位不低于60%料位,保证铺装密度和面重量的平稳,铺装完成后得到板坯。

铺装后板坯的含水率为:表层板坯8-12%,芯层板坯3-5%,细表层板坯10-15%。

根据压机速度适当控制干料仓下料速度,压机速度快了需要加大下料量,慢了需要减少下料量,避免堵料。保证施胶均匀,减少铺装面重量波动。

所述铺装工艺,铺装机辊的速度如表4所示:

表4:

铺装工艺中,铺装机的铺装头高度,如表5所示:

表5:

芯层刨花与上下表层刨花的铺装夹角在90±10°的范围内的刨花占比为85%,定向率85%;

铺装完成后的板坯依次经过橡胶辊预压、板坯齐边锯、金属报警剔除步骤后得到素板。

根据素板称设定素板重量,18mm板重量偏差范围为±5kg。

本发明一种可饰面定向刨花板的铺装工艺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铺装工艺,使用5台铺装机,可以在不改变厂房设施的前提下,有选择性的生产可饰面定向刨花板和定向刨花板,方便切换,不需要改建厂房设施,降低成本;铺装作业简化且更为规范,能大幅度地提高铺装工效。

(2)本发明的铺装工艺,铺装后的含水率:表层板坯:8-12%,芯层板坯:3-5%,细表层板坯:10-15%;

(3)本发明的铺装工艺,所述芯层刨花与表层刨花的铺装夹角在90±10°的范围内的刨花占比为85%,定向率85%,定向效果优异;

(4)本发明的铺装工艺,得到的板材力学性能指标高,五层板材中细料层和表层中没有大刨花,层与层之间的连接处不具有明显的分界线,各层刨花相互渗透,粘接牢固,各层之间没有断层,不存在脱胶现象;

(5)采用本发明的铺装工艺得到的18mm厚的定向刨花板,力学性能指标如表6所示:

表6: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重量百分数,本发明所述的比例,均为质量比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