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棕榈藤材染色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0835发布日期:2018-11-07 07:17阅读:8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棕榈藤材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棕榈藤材染色的方法。

背景技术

棕榈藤,棕榈科藤类植物,藤茎是制作家具及工艺品的理想材料。由于我国使用藤家具的历史悠久,且制品精美适用,因此产品畅销国际市场。在我国,已有多种藤类植物被开发利用,其中白藤、黄藤、单叶省藤等已栽培成功。在海南,人工种植棕榈藤,不仅有利于生态的保护,而且顺应了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现在,当地农民大量种植棕榈藤,并初步取得了经济效益。现有技术中编制成型的棕榈藤类家具,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色牢度较差,容易出现掉色变白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棕榈藤类家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棕榈藤材染色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棕榈藤材染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采收后的棕榈藤自然风干处理15天以上后,然后放入42-46℃的烘箱中,持续烘烤处理20-24小时;

(2)然后将棕榈藤放入漂白液中,浸泡处理30-40min后,取出,洗净,其中漂白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次氯酸钠17-22份、n-辛基二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1-4份、乙二胺基丙磺酸钠0.6-0.8份、水160-200份;

(3)将棕榈藤材放入汽蒸加热设备中,0.18-0.20mpa压力下,114-118℃的过热饱和蒸汽处理40-60min后,取出,再将棕榈藤放入染色液中,浸泡处理10-12小时后,再将棕榈藤材放入汽蒸加热设备中,0.18-0.20mpa压力下,114-118℃的过热饱和蒸汽处理15-20min后,烘干处理,染色完成,其中染色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染料1-3份、n,n-二辛基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11-16份、五硼酸铵5-9份、水260-280份。

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漂白液浸泡处理时的温度为55-60℃。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染料为活性嫩黄、活性枣红、活性绿色、活性黄棕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烘干处理时的温度为77-80℃,烘干处理的时间为3-4小时。

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棕榈藤材染色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染色后的棕榈藤材,色牢度等级高,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脱色的现象,极大地延长了棕榈藤材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先将棕榈藤材漂白处理,除去棕榈藤材本身带有的色素,防止其对棕榈藤材的染色产生不利的影响;本发明提供的漂白液,漂白效果显著,不会对棕榈藤材本身的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本发明中,先是将棕榈藤材进行汽蒸处理,棕榈藤材中部分半纤维素溶解成流体状态,纤维素无定形区分子链上游离羟基具有极强的活性,能有效的吸附染色液中的染料分子,极大地增强了染色的效果;染色后再次进行汽蒸处理,能进一步的增强染料分子的流动性,进一步的提升了染色的效果;n,n-二辛基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五硼酸铵协同作用后,能增加染料分子中活性基团的数目,增强染料分子与棕榈藤材内部分子之间的结合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这些举例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棕榈藤材染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采收后的棕榈藤自然风干处理16天,然后放入42℃的烘箱中,持续烘烤处理20小时;

(2)然后将棕榈藤放入漂白液中,浸泡处理30min后,取出,洗净,其中漂白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次氯酸钠17份、n-辛基二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1份、乙二胺基丙磺酸钠0.6份、水160份;

(3)将棕榈藤材放入汽蒸加热设备中,0.18mpa压力下,114℃的过热饱和蒸汽处理40min后,取出,再将棕榈藤放入染色液中,浸泡处理10小时后,再将棕榈藤材放入汽蒸加热设备中,0.18mpa压力下,114℃的过热饱和蒸汽处理15min后,烘干处理,染色完成,其中染色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染料1份、n,n-二辛基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11份、五硼酸铵5份、水260份。

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漂白液浸泡处理时的温度为55℃。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染料为活性嫩黄。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烘干处理时的温度为77℃,烘干处理的时间为3小时。

实施例2

一种棕榈藤材染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采收后的棕榈藤自然风干处理18天,然后放入44℃的烘箱中,持续烘烤处理22小时;

(2)然后将棕榈藤放入漂白液中,浸泡处理35min后,取出,洗净,其中漂白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次氯酸钠20份、n-辛基二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3份、乙二胺基丙磺酸钠0.7份、水180份;

(3)将棕榈藤材放入汽蒸加热设备中,0.19mpa压力下,116℃的过热饱和蒸汽处理50min后,取出,再将棕榈藤放入染色液中,浸泡处理11小时后,再将棕榈藤材放入汽蒸加热设备中,0.19mpa压力下,116℃的过热饱和蒸汽处理18min后,烘干处理,染色完成,其中染色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染料2份、n,n-二辛基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13份、五硼酸铵7份、水270份。

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漂白液浸泡处理时的温度为58℃。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染料为活性枣红。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烘干处理时的温度为78℃,烘干处理的时间为3.5小时。

实施例3

一种棕榈藤材染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采收后的棕榈藤自然风干处理20天,然后放入46℃的烘箱中,持续烘烤处理24小时;

(2)然后将棕榈藤放入漂白液中,浸泡处理40min后,取出,洗净,其中漂白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次氯酸钠22份、n-辛基二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4份、乙二胺基丙磺酸钠0.8份、水200份;

(3)将棕榈藤材放入汽蒸加热设备中,0.20mpa压力下,118℃的过热饱和蒸汽处理60min后,取出,再将棕榈藤放入染色液中,浸泡处理12小时后,再将棕榈藤材放入汽蒸加热设备中,0.20mpa压力下,118℃的过热饱和蒸汽处理20min后,烘干处理,染色完成,其中染色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染料3份、n,n-二辛基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16份、五硼酸铵9份、水280份。

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漂白液浸泡处理时的温度为60℃。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染料为活性黄棕。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烘干处理时的温度为80℃,烘干处理的时间为4小时。

对比例1

步骤(2)中的漂白液为清水,其余的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比例2

步骤(3)中染色前后不采用汽蒸处理,其余操作步骤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

对比例3

步骤(3)中的染色液中不含有n,n-二辛基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五硼酸铵成分,其余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

分别用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方法对相同材质的棕榈藤材进行染色处理,然后测得各组染色处理后的棕榈藤材的色牢度,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棕榈藤材的色牢度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