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型木料漂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0355发布日期:2018-10-16 21:5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型木料漂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木材漂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球型木料漂白装置。



背景技术:

当木材做木制饰品时,必须用漂白的方法除去木材的天然不均匀颜色及由其它原因所引起的污斑。木材漂白的方法大多用化学药物涂刷在木材表面。现有的木材漂白技术往往不经清洗就将木料成堆一起漂白,导致木料表面粘有污垢,并且木料互有磕碰,往往导致漂白不均匀、不充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型木料漂白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球型木料漂白装置,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上方设有机盖,所述机盖上端面设有开口向上的物料槽,所述机盖靠近左侧的底部端面上开有第一盖槽,所述机盖靠近右侧的底部端面上开有第二盖槽,所述第一盖槽与所述物料槽相连通设有落料孔,所述第一盖槽和所述第二盖槽的顶部端壁用以与所述主机体顶部端面接触配合连接,所述主机体靠近左侧顶部端面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滑接槽,所述滑接槽内设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开口向上设置的清洗腔,所述清洗腔的顶部端与所述滑接槽的右侧端相连通设置,所述清洗腔右侧的主机体内设有漂白腔,所述漂白腔右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废液槽,所述滑接槽、清洗腔和漂白腔后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动力腔,所述滑接槽、清洗腔、漂白腔和废液槽前侧的所述主机体内设有传动腔,所述清洗腔和所述漂白腔内均设有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包括前后延伸设置的清洗轮,所述清洗轮前后延伸末端分别与所述清洗腔和所述漂白腔的前后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清洗轮内设有前后贯穿设置的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壁上环设有多组等距排布设置的活塞孔,所述活塞孔远离所述活塞腔一侧与所述清洗腔相连通设置,所述活塞腔内的右上方设有活塞转轮,所述活塞转轮的前侧端面上环绕设有多组等距排布设置的销钉,所述活塞孔内滑动配合连接设有活塞,所述活塞靠近所述活塞腔一侧末端转动配合连接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活塞一侧与所述销钉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清洗腔与所述动力腔之间的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前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清洗腔内且与所述清洗腔内的所述活塞转轮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后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动力腔内且与所述动力腔的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漂白腔与所述动力腔之间的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前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漂白腔内且与所述漂白腔内的所述活塞转轮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后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动力腔内且与固定嵌于所述动力腔后侧端壁内的主电机动力配合连接,位于所述动力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上周向固设有第一皮带轮,位于所述动力腔内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周向固设有第二皮带轮,位于所述第二皮带轮后侧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周向固设有第三皮带轮,所述传动腔内设有第四皮带轮,所述第四皮带轮后部端面与所述清洗腔内的所述清洗轮前部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四皮带轮右侧位于所述传动腔内设有第五皮带轮,所述第五皮带轮后部端面与所述漂白腔内的所述清洗轮前部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五皮带轮右侧位于所述传动腔内设有第六皮带轮,所述废液槽内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一辊筒,所述第一辊筒向后延伸末端与所述废液槽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辊筒向前延伸末端穿过所述废液槽和所述传动腔之间的壁体并伸入所述传动腔内且与所述第六皮带轮动力配合连接,且所述第一辊筒与所述废液槽和所述传动腔之间的壁体转动配合连接,位于所述第一辊筒右侧的所述废液槽内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二辊筒,所述第二辊筒向后延伸末端与所述废液槽后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辊筒向前延伸末端与所述废液槽前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漂白腔和所述废液槽之间相连通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一辊筒的上侧位置,靠近上侧的所述清洗腔与所述漂白腔之间相连通设有连通口,所述废液槽底部端面固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出料口上方位于所述主机体的右侧端面上固设有报警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报警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上转动配合连接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是筛网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滑接槽内的推拉滑块,所述推拉滑块内设有前后贯通设置的齿轮槽,位于所述齿轮槽右侧的所述推拉滑块内设有上下贯通设置的取料孔,所述齿轮槽内设有半齿轮,所述齿轮槽上下端壁上对称设有齿条,所述齿轮槽左右端壁上对称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半齿轮用以与上下的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半齿轮内固设有第一齿轮轴,所述滑接槽与所述传动腔之间的壁上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二齿轮轴后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齿轮轴前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轴前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传动腔内并周向固设有第七皮带轮,所述滑接槽与所述动力腔之间的壁上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三齿轮轴,所述第三齿轮轴前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齿轮轴后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轴后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动力腔内并周向固设有第八皮带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皮带轮周向设有第一皮带槽和第二皮带槽,所述第五皮带轮周向设有第三皮带槽和第四皮带槽,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所述第三皮带轮与所述第八皮带轮之间、所述第七皮带轮与第一皮带槽之间、所述第二皮带槽与所述第四皮带槽之间和所述第三皮带槽与所述第六皮带轮之间均通过皮带动力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清洗腔底部位于所述主机体内相连通设有第一排液管,所述第一排液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漂白腔底部位于所述主机体内相连通设有第二排液管,所述第二排液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废液槽右侧端壁内相连通设有第三排液管,所述第三排液管上设有第三阀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球型木料漂白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图2中c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发明一种球型木料漂白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球型木料漂白装置,包括主机体6,所述主机体6上方设有机盖7,所述机盖7上端面设有开口向上的物料槽71,所述机盖7靠近左侧的底部端面上开有第一盖槽73,所述机盖7靠近右侧的底部端面上开有第二盖槽74,所述第一盖槽73与所述物料槽71相连通设有落料孔72,所述第一盖槽73和所述第二盖槽74的顶部端壁用以与所述主机体6顶部端面接触配合连接,所述主机体6靠近左侧顶部端面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滑接槽66,所述滑接槽66内设有送料机构5,所述送料机构5右侧的所述主机体6内设有开口向上设置的清洗腔4,所述清洗腔4的顶部端与所述滑接槽66的右侧端相连通设置,所述清洗腔4右侧的主机体6内设有漂白腔3,所述漂白腔3右侧的所述主机体6内设有废液槽2,所述滑接槽66、清洗腔4和漂白腔3后侧的所述主机体6内设有动力腔8,所述滑接槽66、清洗腔4、漂白腔3和废液槽2前侧的所述主机体6内设有传动腔9,所述清洗腔4和所述漂白腔3内均设有清洗组件400,所述清洗组件400包括前后延伸设置的清洗轮41,所述清洗轮41前后延伸末端分别与所述清洗腔4和所述漂白腔3的前后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清洗轮41内设有前后贯穿设置的活塞腔42,所述活塞腔42内壁上环设有多组等距排布设置的活塞孔411,所述活塞孔411远离所述活塞腔42一侧与所述清洗腔4相连通设置,所述活塞腔42内的右上方设有活塞转轮43,所述活塞转轮43的前侧端面上环绕设有多组等距排布设置的销钉433,所述活塞孔411内滑动配合连接设有活塞412,所述活塞412靠近所述活塞腔42一侧末端转动配合连接设有连接杆44,所述连接杆44远离所述活塞412一侧与所述销钉433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清洗腔4与所述动力腔8之间的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一转轴434,所述第一转轴434的前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清洗腔4内且与所述清洗腔4内的所述活塞转轮43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34的后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动力腔8内且与所述动力腔8的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漂白腔3与所述动力腔8之间的壁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334,所述第二转轴334的前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漂白腔3内且与所述漂白腔3内的所述活塞转轮43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334的后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动力腔8内且与固定嵌于所述动力腔8后侧端壁内的主电机89动力配合连接,位于所述动力腔8内的所述第二转轴334上周向固设有第一皮带轮81,位于所述动力腔8内的所述第一转轴434上周向固设有第二皮带轮82,位于所述第二皮带轮82后侧的所述第一转轴434上周向固设有第三皮带轮83,所述传动腔9内设有第四皮带轮92,所述第四皮带轮92后部端面与所述清洗腔4内的所述清洗轮41前部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四皮带轮92右侧位于所述传动腔9内设有第五皮带轮93,所述第五皮带轮93后部端面与所述漂白腔3内的所述清洗轮41前部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五皮带轮93右侧位于所述传动腔9内设有第六皮带轮94,所述废液槽2内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一辊筒21,所述第一辊筒21向后延伸末端与所述废液槽2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辊筒21向前延伸末端穿过所述废液槽2和所述传动腔9之间的壁体并伸入所述传动腔9内且与所述第六皮带轮94动力配合连接,且所述第一辊筒21与所述废液槽2和所述传动腔9之间的壁体转动配合连接,位于所述第一辊筒21右侧的所述废液槽2内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二辊筒22,所述第二辊筒22向后延伸末端与所述废液槽2后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辊筒22向前延伸末端与所述废液槽2前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漂白腔3和所述废液槽2之间相连通设有出料口64,所述出料口64位于所述第一辊筒21的上侧位置,靠近上侧的所述清洗腔4与所述漂白腔3之间相连通设有连通口65,所述废液槽2底部端面固设有压力传感器100,所述出料口64上方位于所述主机体的右侧端面上固设有报警器200,所述压力传感器100和所述报警器200电连接。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第一辊筒21和所述第二辊筒22上转动配合连接设有传送带23,所述传送带23是筛网结构,可以滤除球型木料上的水渍。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送料机构5包括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滑接槽66内的推拉滑块50,所述推拉滑块50内设有前后贯通设置的齿轮槽51,位于所述齿轮槽51右侧的所述推拉滑块50内设有上下贯通设置的取料孔52,所述齿轮槽51内设有半齿轮53,所述齿轮槽51上下端壁上对称设有齿条54,所述齿轮槽51左右端壁上对称设有半圆形凹槽55,所述半齿轮53用以与上下的所述齿条54啮合连接,所述半齿轮53内固设有第一齿轮轴56,所述滑接槽66与所述传动腔9之间的壁上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二齿轮轴57,所述第二齿轮轴57后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齿轮轴56前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轴57前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传动腔9内并周向固设有第七皮带轮91,所述滑接槽66与所述动力腔8之间的壁上转动配合连接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三齿轮轴58,所述第三齿轮轴58前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齿轮轴56后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轴58后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动力腔8内并周向固设有第八皮带轮84。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第四皮带轮92周向设有第一皮带槽921和第二皮带槽922,所述第五皮带轮93周向设有第三皮带槽931和第四皮带槽932,所述第一皮带轮81与第二皮带轮82之间、所述第三皮带轮83与所述第八皮带轮84之间、所述第七皮带轮91与第一皮带槽921之间、所述第二皮带槽922与所述第四皮带槽932之间和所述第三皮带槽931与所述第六皮带轮94之间均通过皮带动力配合连接。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清洗腔4底部位于所述主机体6内相连通设有第一排液管61,所述第一排液管61上设有第一阀门611,所述漂白腔3底部位于所述主机体6内相连通设有第二排液管62,所述第二排液管62上设有第二阀门621,所述废液槽2右侧端壁内相连通设有第三排液管63,所述第三排液管63上设有第三阀门631。

装置运行前,所述主机体6与所述机盖7分离,所述半齿轮53位于所述齿轮槽51内最左端,所述第一阀门611、所述第二阀门621和所述第三阀门631处于开启状态,所述清洗腔4和所述漂白腔3内未注入任何液体。

启动装置前准备工作,关闭所述第一阀门611、所述第二阀门621和所述第三阀门631,朝所述清洗腔4内注入没过一半腔体的清水,朝所述漂白腔3内注入没过一半腔体的漂白液,将所述机盖7正确安置在所述主机体6上方,使所述机盖7与所述主机体6完成配合,朝所述物料槽71内填充球型木料。

装置传动过程,所述主电机89转动依次带动所述第二转轴334、所述第一皮带轮81和漂白腔内的所述活塞转轮43转动,所述第一皮带轮81转动依次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82、所述第一转轮轴434、所述第三皮带轮83和清洗腔内的所述活塞转轮43转动,所述第三皮带轮83转动依次带动所第八皮带轮84、所述第三齿轮轴58、所述第一齿轮轴56、所述半齿轮53、所述第二齿轮轴57和所述第七皮带轮91转动,所述第七皮带轮91转动依次带动所述第四皮带轮92和清洗腔内的所述清洗轮41转动,所述第四皮带轮92转动依次带动所述第五皮带轮93和漂白腔内的所述清洗轮41转动,所述第五皮带轮93带动依次带动所述第六皮带轮94、所述第一辊筒21、所述传送带23和所述第二辊筒22转动,所述清洗轮41和所述活塞转轮43同步转动,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保持一致,通过所述活塞转轮43和所述清洗轮41的转动带动所述活塞412在所述活塞缸411内滑动。

装置运行时,球型木料从所述物料槽71落入所述落料孔72,所述半齿轮53带动所述送料机构5向左移动,所述取料孔52与所述落料孔72相连通,球型木料从所述落料孔72落入所述取料孔52,所述半齿轮53带动所述送料机构5向右移动,球型木料从所述取料孔52经所述清洗腔4落入清洗腔内的所述活塞缸411内,清洗腔内的所述清洗轮41转动带动所述球型木料逆时针转动,球型木料在清洗腔内的所述清洗轮41转动的过程中被清水洗涤干净,当包含球型木料的清洗腔内的所述活塞缸411转动到与所述连通口68相连通的位置时,清洗腔内的所述活塞412将球型木料推出清洗腔内的所述活塞缸411外,球型木料经所述连通口68和漂白腔3落入漂白腔内的所述活塞缸311内,漂白腔内的所述清洗轮41转动带动所述球型木料逆时针转动,球型木料在漂白腔内的所述清洗轮41转动的过程中被清水洗涤干净,当包含球型木料的漂白腔内的所述活塞缸311转动到与所述出料口64相连通的位置时,漂白腔内的所述活塞312将球型木料推出漂白腔内的所述活塞缸311外,球型木料经所述出料口64落到所述传送带23上,之后经传送带23沥干送出,当所述废液槽2收集到一定的废液后,所述压力传感器100受到压力超过阈值导致所述蜂鸣器报警2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球型木料从物料槽落入落料孔,半齿轮带动送料机构向左移动,取料孔与落料孔相连通,球型木料从落料孔落入取料孔,半齿轮带动送料机构向右移动,球型木料从取料孔经清洗腔落入清洗腔内的活塞缸内,清洗腔内的清洗轮转动带动球型木料逆时针转动,球型木料在清洗腔内的清洗轮转动的过程中被清水洗涤干净,当包含球型木料的清洗腔内的活塞缸转动到与连通口相连通的位置时,清洗腔内的活塞将球型木料推出清洗腔内的活塞缸外,球型木料经连通口和漂白腔落入漂白腔内的活塞缸内,漂白腔内的清洗轮转动带动球型木料逆时针转动,球型木料在漂白腔内的清洗轮转动的过程中被清水洗涤干净,当包含球型木料的漂白腔内的活塞缸转动到与出料口相连通的位置时,漂白腔内的活塞将球型木料推出漂白腔内的活塞缸外,球型木料经出料口落到传送带上,之后经传送带沥干送出,使球型木料一个一个地经过洗涤、漂白和沥干的过程,解决了传统漂白机器中有磕碰、漂白不均匀、漂白不充分等问题,同时,传送带是筛网结构,可以滤除球型木料上的水渍,同时,因为安装了四片密封片可以防止清洗腔和漂白腔渗水导致机器损坏,同时,当废液槽收集到一定的废液后,蜂鸣器报警,可以避免废液溢出,同时提醒工人更换清水和漂白液。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