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面板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87343发布日期:2019-12-13 17:1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饰面板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饰面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饰面板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家具造型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饰面板在现代室内装饰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饰面板一般以胶合板和细木工板为基板,用经浸渍改性脲醛树脂或者三聚氰胺树脂为表层胶膜纸,经热压固化而成,表面的胶膜纸起到保护和装饰的作用。在传统的饰面板生产过程中,基板表面除尘、基板表面贴膜、热压、饰面板修边及冷却等相关工序都是通过人工或者不同机器分开完成的,因此在生产时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生产车间占地面积大,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饰面板生产线。

一种饰面板生产线,饰面板包括基板及贴附在所述基板表面上的胶膜纸;该饰面板生产线包括依次对接设置的上料装置、第一除尘装置、移料装置、贴膜台、热压装置及后处理设备;所述上料装置用于将基板输送至第一除尘装置中;所述第一除尘装置用于对基板的表面进行除尘;所述移料装置用于将除尘后的基板输送至所述贴膜台上;在所述贴膜台上对基板的表面进行贴附胶膜纸;所述热压装置用于将胶膜纸热压在基板上形成饰面板;所述后处理设备用于对饰面板进行修边、冷却、除尘及下料处理。

上述饰面板生产线包括依次对接设置的上料装置、第一除尘装置、移料装置、贴膜台、热压装置及后处理设备,实现对基板表面除尘、基板表面贴膜、热压、饰面板修边、饰面板冷却、饰面板除尘及饰面板下料工序的一体化进行,有利于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和人工参与量,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饰面板的生产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处理设备包括依次对接设置的转移装置、修边装置、冷却装置、第二除尘装置以及下料装置,所述转移装置一端与所述热压装置的出料端对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翻转机构、第二翻转机构和输料机构;所述机架的两端分别对接所述修边装置和所述第二除尘装置设置,所述第一翻转机构与所述第二翻转机构相对设置,所述输料机构位于所述机架靠近所述第二除尘装置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料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转杆、套设在所述转杆上的多个转轮、以及用于所述驱动转杆转动的动力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架、及用于所述驱动翻转架做翻转运动的驱动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架包括活动设置所述机架上的转轴、及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的多个支杆,多个所述支杆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膜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动辊和从动辊、套设在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上的传送带、以及连接所述主动辊的电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底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的撑料板、及推料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料机构包具有活塞杆的气缸、连接所述活塞杆的推杆、连接所述推杆的推动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胶膜纸贴附至基板上的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方式的饰面板生产线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饰面板生产线的暂存装置、上料装置及第一除尘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饰面板生产线的去掉暂存装置后的右视图;

图5为图2的饰面板生产线的贴膜台的立体图;

图6为图2的饰面板生产线的冷却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中各编号的含义为:

饰面板200,基板210,胶膜纸220,

上料装置10,底板11,升降机构12,撑料板13,第一辊轮组130,推料机构14,导向杆15,气缸16,活塞杆160,推杆17,推动组件18,转接件180,推料爪181,连接块182,安装板183,贯穿孔184;

第一除尘装置20,进料口21;

移料装置30;

贴膜台40,主动辊41,从动辊42,传送带43;

热压装置50,后处理设备60,第二除尘装置65,下料装置66,转移装置70,修边装置80;

冷却装置90,机架91,容置槽910,第一翻转机构92,翻转架920,驱动机构921,转轴922,支杆923,第二翻转机构93,输料机构94,转杆940,转轮941,动力机构942;

暂存装置19,放置台190,第二辊轮组19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请参考图2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饰面板生产线,用于生产如图1所示的饰面板200。饰面板200包括基板210及贴附在基板210表面上的胶膜纸220,在本实施例中,只对基板210一侧的表面进行贴胶膜纸220,另一表面不贴胶膜纸22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对基板210两侧的表面均进行贴胶膜纸220。需要说明的是,该饰面板生产线特别适应生产快装领域且长度为3.0m-3.1m饰面板200,也可生产长度为2.44m的饰面板。

请参考图2,饰面板生产线包括依次对接设置的上料装置10、第一除尘装置20、移料装置30、贴膜台40、热压装置50及后处理设备60。上料装置10的一端与第一除尘装置20的进料端对接,上料装置10用于将基板210输送至第一除尘装置20中;第一除尘装置20用于对基板210的表面进行除尘;移料装置30与第一除尘装置20的出料端22对接,移料装置30用于将除尘后的基板210输送至贴膜台40上;在贴膜台40上对基板210的表面进行贴附胶膜纸220,且贴膜台40与热压装置50的进料端对接;热热压装置50用于将胶膜纸220热压在基板210上形成饰面板200;后处理设备60的一端与热压装置50的出料端对接,后处理设备60用于对饰面板200进行修边、冷却、除尘及下料处理。

请参考图3,上料装置10包括底板11、安装在底板11上的升降机构12、安装在升降机构12上的撑料板13、及推料机构14;升降机构12用于驱动撑料板13进行升降运动,撑料板13用于放置层叠基板210,推料机构14用于将放置在撑料板13上的层叠基板210逐一从第一除尘装置20的进料口21推送至第一除尘装置20中;可以理解地,上料装置10输送基板210时,升降机构12上升以使层叠基板210最上端的一基板210与第一除尘装置20的进料口21对应,推料机构14将与第一除尘装置20的进料口21对应的一基板210推送至第一除尘装置20中。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12为气缸或液缸;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机构12还可以是丝杆电机。在本实施例中,撑料板13上设置有第一辊轮组130,第一辊轮组130的数量为三组,三第一辊轮组130间隔设置,第一辊轮组130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活动辊轮;层叠基板210放置在第一辊轮组130上,有利于减少层叠基板210底部的接触面积,即减少层叠基板210与撑料板1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便于将层叠基板210放置至撑料板13上。

请参考图4,推料机构14包括导向杆15、具有活塞杆160的气缸16、连接活塞杆160的推杆17、连接推杆17的推动组件18;导向杆15的第一除尘装置20连接,进一步地,导向杆15的一端与第一除尘装置20的进料端连接,导向杆15用于导向推动组件18;气缸16安装在导向杆15与第一除尘装置20连接的一端上,活塞杆160及推杆17均与导向杆15平行设置。推动组件18包括连接推杆17的转接件180及安装在转接件180上的推料爪181,转接件180包括连接块182及与连接块182连接的安装板183,连接块182上设有贯穿孔184,贯穿孔184活动套设导向杆15,即气缸16通过活塞杆160及推杆17带动转接件180运动时,转接件180通过贯穿孔184沿导向杆15做直线往复运动,即可防止在转接件180运动发生偏移,以保证推料爪181将基板210准确推入第一除尘装置20中。推料爪181呈l形设置,推料爪181用于推动基板210,即推料时,推料爪181与基板210远离第一除尘装置20的一端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推料爪18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推料爪181间隔设置,可防止基板210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歪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除尘装置20中设置有输送机构,第一除尘装置20中的输送机构用于将基板210从第一除尘装置20输送至移料装置30上。

请参考图5,贴膜台4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动辊41和从动辊42、套设在主动辊41和从动辊42上的传送带43、以及连接主动辊41的电机(图未示);当基板210输送至传送带43上时,将胶膜纸220贴附在基板210的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人工将胶膜纸220贴附在基板210的表面上;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贴膜装置将胶膜纸220贴附在基板210的表面上;当胶膜纸220贴附完毕后,电机启动,电机通过主动辊41和从动辊42带动传送带43运动,传送带43将贴附有胶膜纸220的基板210输送至热压装置50中。

需要说明的是,热压装置50中也设置有输送机构,热压装置50中的输送机构用于将饰面板200从热压装置50中输送至后处理设备60上。

请再次参考图2,后处理设备60包括依次对接设置的转移装置70、修边装置80、冷却装置90、第二除尘装置65以及下料装置66,转移装置70一端与热压装置50的出料端对接,可以理解地,饰面板200进行热压后,热压装置50中的输送机构将饰面板200从热压装置50的出料端输送至转移装置70上,转移装置70用于将饰面板200转移至修边装置80中;修边装置80的进料端与接转移装置70远离热压装置50的一端对接,修边装置80用于修剪饰面板200的边料,即修边装置80用于将胶膜纸220超出基板210边缘的部分进行裁切;冷却装置90的一端与修边装置80的出料端对接,冷却装置90用于对修边后的饰面板200进行冷却,使基板210与胶膜纸220之间的粘胶快速固化。第二除尘装置65的进料端与冷却装置90的另一端对接,第二除尘装置65用于对冷却后的饰面板200表面进行除尘;下料装置66的一端与第二除尘装置65的出料端对接,下料装置66用于从第二除尘装置65输送出来的饰面板200转移至仓库。

需要说明的是,修边装置80中也设置有输送机构,修边装置80的输送机构用于将饰面板200输送至冷却装置90上;第二除尘装置65中也设置有输送机构,第二除尘装置65的输送机构用于将饰面板200输送至下料装置66上。

请再次参考图6,具体地,冷却装置90包括机架91、及安装在机架91上的第一翻转机构92、第二翻转机构93和输料机构94。机架91的两端分别对接修边装置80的出料端和第二除尘装置65的进料端设置;第一翻转机构92与第二翻转机构93相对设置,且第一翻转机构92靠近修边装置80设置,第二翻转机构93靠近第二除尘装置65设置,输料机构94位于机架91靠近第二除尘装置65的一端;工作时,修边装置80的输送机构将饰面板200输送至第一翻转机构92上,第一翻转机构92带动饰面板200朝第二翻转机构93方向翻转,同时,第二翻转机构93朝第一翻转机构92方向翻转,当饰面板200放置到第二翻转机构93上时,第一翻转机构92复位,即第一翻转机构92背离第二翻转机构93方向翻转,第二翻转机构93复位,即第二翻转机构93带动饰面板200背离第一翻转机构92翻转;当饰面板200与输料机构94接触时,输料机构94将饰面板200输送至第二除尘装置65中,第一翻转机构92和第二翻转机构93对饰面板200进行翻转转移过程中,饰面板200的两表面均可与空气充分接触,饰面板200上的热量快速散发至空气中,达到快速冷却饰面板200的目的。

进一步地,机架91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容置槽910;第一翻转机构92包括翻转架920、及用于驱动翻转架920做翻转运动的驱动机构921。翻转架920包括活动设置机架91上的转轴922、及一端与转轴922固定连接的多个支杆923;转轴922设置在机架91的中间位置;多个支杆923间隔设置,有利于加快饰面板200的热量散发;在本实施例中,支杆923的数量为三个,支杆923的一端与转轴922套设,且支杆923与容置槽910一一对应,当支杆923接料或者放料时,支杆923位于容置槽910内。在本实施例中,各支杆923上还设置有滚轮924,通过滚轮924与饰面板200的表面接触,使饰面板200表面更多的面积与空气接触,加快饰面板200的热量散发。驱动机构921的一端与一支杆923连接,驱动机构921通过支杆923带动转轴922转动,从而带动其他的支杆923转动,实现对饰面板200的翻转;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921为气缸。第二翻转机构93的结构与第一翻转机构92相同。

输料机构94包括活动设置在机架91上的转杆940、套设在转杆940上的多个转轮941、以及用于驱动转杆940转动的动力机构942;在本实施例中,转轮941的数量为四。动力机构942安装在机架91上,动力机构942通过驱动转杆940带动转轮941朝第二除尘装置65方向转动,从而转轮941将饰面板200输送至第二除尘装置65中。

饰面板生产线还包括位于上料装置10一侧的暂存装置19,暂存装置19用于暂存层叠基板210,当上料装置10上的基板210输送完后,可即刻将暂存装置19上的层叠基板210转移至上料装置10上。暂存装置19包括放置台190及设置在放置台190上的第二辊轮组191,层叠基板210放置于第二辊轮组191上,有利于减少层叠基板210底部与暂存装置19的接触面积,即减少层叠基板210的摩擦力,便于转移层叠基板21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辊轮组19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二辊轮组191间隔设置;第二辊轮组191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辊轮。当暂存装置19上的基板210需要转移至上料装置10上时,升降机构12驱动撑料板13下降,以使撑料板13的上端与放置台190的上端对齐,然后将放置台190上的基板210推移至撑料板13上。

饰面板的生产工艺,基于上述的饰面板生产线;该饰面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基板210和胶膜纸220;

上料:上料装置10将一基板210输送第一除尘装置20中;

除尘:第一除尘装置20对基板210的表面进行除尘;

贴膜:移料装置30将除尘后的基板210输送至贴膜台40上,将胶膜纸220贴附在基板210的表面上;

热压:将贴有胶膜纸220的基板210输送至热压装置50中,热压装置50对胶膜纸220和基板210进行热压处理得到饰面板200,其中热压温度为175℃-190℃,热压压力为10-14kg/cm2,热压时间为38-42s;

修边;对饰面板200的边料进行剪切;

冷却:对饰面板200进行冷却;

除尘:对饰面板200的表面进行除尘处理;及

下料。

本实用新型的饰面板生产线包括依次对接设置的上料装置10、第一除尘装置20、移料装置30、贴膜台40、热压装置50及后处理设备60,实现对基板210表面除尘、基板210表面贴膜、热压、饰面板200修边、饰面板200冷却、饰面板200除尘及饰面板200下料工序的一体化进行,有利于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和人工参与量,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饰面板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