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拌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0640发布日期:2019-10-19 02:44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拌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刨花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拌胶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产刨花板的拌胶机多为滚筒式,且滚筒的直径一般都较大,滚筒转动所引起的振动也较大,使得整套设备只能安装于地面,为了与后续的铺装机进行对接,就需要选用长距离、大倾角的皮带运输机以将拌胶后的刨花运输到铺装机上进行后续的铺装操作,在运输过程中,刨花表面的胶液就可能粘附在运输机上,造成胶液损失。

更为严重的是,在连续生产过程中,刨花从干燥机到拌胶机的时间是比较短的,刨花会带有一定的热量,在长距离的运输过程中,这部分热量会使胶液的水分散发到空气中,且干燥后刨花的含水率很低,本身就容易吸附胶液中的水分;一旦胶液中的水分不足,就会导致拌胶刨花表面粘度下降,严重影响后续刨花板的压合成型,进而降低成品刨花板的质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拌胶机,以解决上述问题,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拌胶机,该拌胶机可以直接安装于铺装机的上方,并与铺装机相对接,以省却拌胶后刨花的长距离转运过程,可减少胶液以及胶液中水分的损失,有利于保证成品刨花板的质量;且出料口能够沿横向往复摆动,以形成近似矩形的料堆,更便于定量下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拌胶机,包括:壳体,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螺旋推进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以对所述进料口的来料进行搅拌、并推动至所述出料口;往复运动机构,包括转动组件和往复驱动组件,二者均与所述壳体相连,且所述往复驱动组件能够对所述壳体进行驱动,以使所述壳体的出料口绕所述转动组件沿横向进行往复摆动;工作状态下,所述拌胶机能够安装于所述铺装机的上方,并以所述出料口与所述铺装机的进料组件相衔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拌胶机,其采用螺旋推进机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滚筒式结构,重量上获得大幅减轻,且运行过程不易产生振动,在工作时,可以直接将其安装于铺装机的上方,并以出料口与铺装机的进料组件相衔接,使得拌胶后的刨花能够直接进入铺装机,可避免长距离的运输,以及由此而造成的胶液损失、胶液含水量的下降,有利于后续刨花板的压合成型,进而可保证成品刨花板的质量。

此外,上述拌胶机还设置有往复运动机构,使得出料口可以绕转动组件沿横向进行往复摆动,以在铺装机的进料组件上(铺装仓)形成近似矩形的料堆,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定点下料所形成的锥形料堆,更便于定量下料;同时,也能够减少铺装机的扫平耙的运行阻力,以降低能耗。

可选地,所述螺旋推进机构包括沿横向间隔设置的两转轴,两所述转轴的外壁面均安装有沿预设螺旋线间隔设置的若干拌胶爪,且两所述转轴的所述预设螺旋线的旋向相反。

可选地,各所述转轴的所述预设螺旋线均包括旋向相反的正推螺线段和反推螺线段,所述正推螺线段的前端、所述反推螺线段的后端均与所述出料口相对。

可选地,沿所述来料的推进方向,同一所述转轴中,至少靠近所述进料口的部分轴段的相邻两所述拌胶爪的轴向间距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拌胶爪的一端设有弧形缺口,并通过该弧形缺口与所述转轴相固定,且所述拌胶爪的外部轮廓呈流线型。

可选地,所述转轴的所述拌胶爪与横向同侧的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20mm,且所述壳体的侧壁位于所述转轴的所述拌胶爪以上部分的高度大于来料抛起高度。

可选地,沿所述来料的推进方向,两所述转轴均逐渐向下倾斜设置;和/或,沿所述来料的推进方向,所述壳体的底壁逐渐向下倾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转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进料端部的下方,包括支撑轴、第一轴承和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设置,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一轴承座;所述支撑轴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相连。

可选地,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导向单元和联动单元,所述联动单元与所述壳体的出口端部相连,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联动单元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壳体的出口端部进行动作,所述导向单元能够对所述壳体的动作进行导向。

可选地,所述联动单元包括联动板,所述驱动单元通过所述联动板与所述壳体传动连接;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导轨和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联动板,另一端设有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能够沿所述导轨进行滑动。

可选地,所述导轨为直线轨,所述联动单元还包括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均设有关节轴承,并通过所述关节轴承与所述壳体、所述联动板相连。

可选地,所述导轨的外壁面为圆柱面,所述第一导向轮的轮面为与所述导轨外壁面相匹配的内凹的弧形面,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导向轮的轮面能够与所述导轨的外壁面相贴合;所述导向单元还包括第二导向杆和与所述导轨同向延伸的底座,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底座,且所述底座的外壁面为方形柱面,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联动板,另一端设有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能够贴合所述底座的纵向侧壁进行滑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导向杆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导向杆分别位于所述导轨的纵向两侧,多个所述第二导向杆也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二导向杆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纵向两侧。

可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链与所述联动板相连,以带动所述联动板沿所述导轨进行滑动。

可选地,所述往复运动机构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若干行走轮,各所述行走轮均设置于所述壳体,以在所述壳体进行往复摆动时对所述壳体进行支撑。

可选地,还包括位置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壳体的出料口的摆动位置,并依据所述摆动位置向所述驱动单元发送控制信号,所述驱动单元能够接收并响应所述控制信号以调整自身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所述位置传感器为接近开关,所述壳体的横向两侧均设有两个所述接近开关,两所述接近开关中,一者用于向驱动单元发送减速信号,另一者用于向驱动单元发送停止信号和换向信号,且所述停止信号和所述换向信号之间具有设定时间间隔。

可选地,所述往复运动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用于限定所述壳体的出料口的摆动极限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拌胶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a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b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拌胶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壳体与转动组件、支撑组件的连接结构图;

图6为往复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联动单元和导向单元的连接结构图;

图8为往复运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9为联动单元和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轮的连接结构图;

图10为联动单元的俯视图。

图1-10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壳体、11进料口、12出料口、13垫块;

2螺旋推进机构、21转轴、211预设螺旋线、211a正推螺线段、211b反推螺线段、22拌胶爪、22a本部、22b连接端部、221弧形缺口;

3往复运动机构、31转动组件、311支撑轴、312第一轴承、312a推力球轴承、312b深沟球轴承、313第一轴承座、32往复驱动组件、321驱动单元、321a驱动电机、321b传动链、322导向单元、322a导轨、322b第一导向杆、322c第一导向轮、322d底座、322e第二导向杆、322f第二导向轮、323联动单元、323a联动板、323a-1连接部、323b联动杆、323c关节轴承、33支撑组件、34限位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若干”是指数量不确定的多个,通常为两个以上;且当采用“若干”表示某几个部件的数量时,并不表示这些部件的数量相同。

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相同或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部件,并不表示对顺序的某种特殊限定。

本文中,以转轴的轴向为纵向,该纵向也称前后方向,若以图1、图2为参照,图中左向为前,右向为后;在水平面内,与该纵向相垂直的方向为横向;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为高度方向。

请参考图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拌胶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a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b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图4为拌胶爪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拌胶机,包括:壳体1,具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螺旋推进机构2,设于壳体1内,为了与螺旋推进机构2相匹配,壳体1可以设置为长筒形,进料口11可以设置于该壳体1轴向一端的上壳壁、出料口12可以设置于该壳体1轴向另一端的下壳壁,螺旋推进机构2能够对进料口11的来料(刨花和胶液)进行搅拌,并将搅拌后的来料推动至出料口12。

相比于滚筒式结构的拌胶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拌胶机,其采用了螺旋推进机构2,在重量上获得大幅减轻,且运行过程不易产生振动,在工作时,可以直接将其安装于铺装机的上方,并以出料口12与铺装机的进料组件相衔接,使得拌胶后的刨花能够直接进入铺装机。

如此,就可以省却长距离的运输设备,能够大幅缩减刨花板生产设备的占地面积以及总的成本;而且,由于无需长距离的转运,拌胶后刨花表面的胶液还不易损失,胶液中水分的蒸发量也可以大幅减少,使得胶液的含水量可以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有利于后续刨花板的压合成型,进而可保证成品刨花板的质量。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拌胶后的刨花在运输至铺装机进行卸料时,都是采用定点下料,这种下料方式所形成的料堆呈锥形,不利于下料量的测定,难以进行定量下料。

针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拌胶机还包括往复运动机构3,该往复运动机构3包括转动组件31和往复驱动组件32,二者均与壳体1相连,其中,转动组件31与壳体1的连接处形成壳体1的转动中心,往复驱动组件32能够对壳体1进行驱动,壳体1的出料口12能够绕转动组件31沿横向进行往复摆动,以在铺装机的进料组件(铺装仓)内形成近似矩形的料堆。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定点下料所形成的锥形料堆,矩形的料堆更便于测定下料量,以实现于定量下料;同时,所形成的矩形料堆也能够减少铺装机的扫平耙的运行阻力,以降低扫平耙的运行能耗。

在具体的方案中,如图2、图3所示,螺旋推进机构2可以包括沿横向间隔设置的两转轴21,两转轴21可以大致平行,两转轴21的外壁面均可以安装有沿预设螺旋线211间隔设置的若干拌胶爪22,且两转轴21的预设螺旋线211的旋向可以相反。

采用这种结构,在螺旋推进机构2开始运行时,两转轴21可以相向转动,刨花自进料口11进入时,一部分受到高速旋转的拌胶爪22的向心作用力,可形成螺旋式的涡流,能够更好地与胶液相碰撞,尤其是靠近壳体1横向侧壁处的刨花能够被完全扬起,以与胶液碰撞形成胶斑;另一部分刨花则可以受到高速旋转的拌胶爪22的推进作用力,分布在两转轴21之间的空间,与已拌胶的刨花相碰撞,使得自身表面也形成胶斑;当所有刨花的表面均覆盖有胶斑时(理想状态下),拌胶完成。

在设计制造时,可以根据拌胶完成时刨花的理论推进行程来调整壳体1、转轴21的轴向长度,使得拌胶完成后的刨花可以接近出料口12,进而直接在出料口12进行下料,以避免拌胶完成后的刨花在拌胶机内停留过多时间而造成胶液损失。

同时,还可以对壳体1的侧壁进行加高,以避免刨花在抛起时与壳体1的顶壁相撞击。详细而言,如图3所示,可将转轴21转动时,安装于其上的拌胶爪22与壳体1顶壁之间的垂向最短距离H设定为大于来料抛起高度;该来料抛起高度具体与转轴21的转速、刨花的重量等有关,其具体值在此不作限定,实施时,可以通过相关的模拟实验或者理论计算而得出。

各转轴21的预设螺旋线211可以不是一条连续的螺旋线,换而言之,其可以包括旋向相反的正推螺线段211a和反推螺线段211b,且正推螺线段211a的前端、反推螺线段211b的后端均可以与出料口12相对。结合图1,正推螺线段211a为设置于转轴21左旋螺旋线,能够对来料产生由进料口11朝向出料口12的正向推进力;反推螺线段211b则为设置于转轴21的右旋螺旋线,其自转轴21的前端向后端延伸,且其后端位于出料口12的上方,以对积聚在壳体1前端部的刨花产生向后的反向推进力。通过这两个螺线段的配合,可以使得拌胶完成后的刨花都能够移动至出料口12的位置进行下料,可较大程度地避免刨花在壳体1内的积聚以及下料不彻底的情形。

可以理解,将预设螺旋线211设置为两段,仅是为了实现彻底下料的一种手段,其并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拌胶机的实施范围的限定;事实上,该预设螺旋线211也可以为一条连续的螺旋线,此时,可以将出料口12贴靠壳体1的前端壁设置,以尽可能地消除壳体1内位于出料口12前方富余空间的存在,然后可以将预设螺旋线211的前部终止于出料口12的上方,如此,也能够较大程度地避免拌胶后刨花下料不彻底的情形。

进一步地,沿来料的推进方向,同一转轴21中,至少靠近进料口11的部分轴段的相邻两拌胶爪22的轴向间距逐渐增大,即该预设螺旋线211至少在靠近进料口11的一段可以具有渐变渐大的螺距,以增大刨花的推进速度,使得沿推进方向,拌胶后刨花的运动速度可以越来越快,以便于快速出料;且快速运动的刨花,也可以为后续的来料留出更大的空间,以便于后续刨花的拌胶。

更进一步地,沿来料的推进方向,两转轴21均可以逐渐向下倾斜设置,和/或,壳体1的底壁也可以逐渐向下倾斜设置,以提高拌胶后刨花排出的流畅性,避免拌胶后刨花在壳体1内部的积聚而造成堵料。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轴21以及壳体1底壁的倾斜设置是同步实现的,即通过壳体1的倾斜设置来实现转轴21的倾斜设置;具体而言,如图1a、图1b所示,可以通过在壳体1的前后两个端部设置呈楔形的垫块13,来保证壳体1以及转轴21的整体倾斜设置。

在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转轴21和/或壳体1底壁的倾斜角度,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通常而言,该倾斜角度不宜过大,以避免影响刨花的拌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采用与水平面呈1.8-2.2度的倾斜角。

需要指出,除了采用垫块13等形式的固定件对壳体1进行支撑以获得上述倾斜设置的方案外,还可以采用在线调高组件,其同样能够实现转轴21和/或壳体1的倾斜设置;但是,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拌胶机是安装在铺装机的上方,其整体为悬空设置,设置过多的调节装置有可能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采用的是通过垫块13等形式的固定件来实现壳体1的倾斜设置。

如图4所示,拌胶爪22的一端可以设有弧形缺口221,并通过该弧形缺口221与转轴21相固定,具体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为便于描述,可将拌胶爪22分为本部22a和连接端部22b,上述的弧形缺口221可以设置于连接端部22b,且连接端部22b的尺寸可以相对本部22a较大,也就可以设置相对较大的弧形缺口221,更有利于保证拌胶爪22与转轴21的连接可靠性;本部22a主要用于对来料进行搅拌和推进。

拌胶爪22的外部轮廓整体可以呈流线型,即拌胶爪22的外表面可以为光滑曲面,本部22a沿远离转轴21的方向可以为渐缩的锥形杆,其与连接端部22b之间可以平滑过渡。采用这种结构,拌胶爪22能够较为容易的拨开层层堆叠的刨花,可更好地对刨花进行分散、扬起,以便与胶液碰撞形成胶斑;且拌胶后的刨花还不易粘连在拌胶爪22上,可更大程度地避免胶液的损失。

按照生产刨花板的原料刨花的尺寸,可以将刨花分为三类:Ⅰ类为大刨花,其长度大于120mm,宽度大于20mm,厚度大于0.6mm;Ⅱ类为普通刨花,其长度在80-120mm之间,宽度在5-20mm之间,厚度大致为0.6mm;Ⅲ类为细料刨花,其长度在20-80mm之间,宽度在2-5mm之间,厚度小于0.6mm。在拌胶阶段,上述的三类刨花均存在,为避免拌胶机中的刨花与转动的拌胶爪22产生卡滞,进而影响螺旋推进机构2的正常运转,可以对拌胶爪22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

具体而言,横向一侧的转轴21的拌胶爪22与横向同侧的壳体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20mm,上述距离是指转动过程中拌胶爪22与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以图3为视角,即左侧(右侧)转轴21在转动时,安装于其上的拌胶爪22与壳体1左(右)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可以大于20mm,也就是大于Ⅰ类刨花的宽度。如此,拌胶爪22与壳体1侧壁之间即可具有足够的间隙,以容纳各种类别刨花的通过,而不易产生堵塞。

以上主要是对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1内的螺旋推进机构2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以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用新型点——往复运动机构3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5-10,图5为壳体与转动组件、支撑组件的连接结构图,图6为往复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联动单元和导向单元的连接结构图,图8为往复运动机构的俯视图,图9为联动单元和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轮的连接结构图,图10为联动单元的俯视图。

如图5所示,并结合图1,转动组件31可以安装于壳体1的进料端部(设有进料口11的端部)的下方,即转动中心可以位于进料口11处。如此,在壳体1的出料口12沿横向进行往复摆动时,进料口11的位置可以基本不变,以避免影响进料口11与上游设备的对接。

优选地,进料口11可以为圆形,采用这种结构,在出料口12进行往复摆动时,相对于上游设备,进料口11的位置、面积、所包围的空间范围等均没有变化,也就不会产生错位、漏料的情形,可避免因壳体1的来回摆动而对正常进料造成影响。

转动组件31可以包括支撑轴311、第一轴承312和第一轴承座313,第一轴承座313可以固定设置,具体可以固定于铺装机的机架上,第一轴承312可以安装于第一轴承座313内;支撑轴311可以竖直设置,其一端可以与壳体1相连,另一端可以插装于第一轴承312内。在设备运行时,第一轴承座313不动,壳体1能够通过支撑轴311相对第一轴承座313进行转动。

第一轴承312可以包括推力球轴承312a和深沟球轴承312b,其中,推力球轴承312a可以设置为两组,以承载来源于垂直方向的搅拌机的重力,而深沟球轴承312b则可以设置为一组,用于承载往复方向的惯性冲击。可以理解,上述关于第一轴承312组成结构的描述仅为示例,其并不能够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搅拌机的实施范围的限定,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组成结构的第一轴承312对支撑轴311进行转动支撑。

再如图6、图8所示,往复驱动组件32可以包括驱动单元321、导向单元322和联动单元323,联动单元323可以与壳体1的出口端部(设有出料口12的端部)相连,驱动单元321可以与联动单元323传动连接,以通过联动单元323来带动壳体1的出口端部进行横向往复摆动。在这个过程中,导向单元322能够对壳体1的动作进行导向,以提高壳体1动作的稳定性。可以知晓,壳体1的出料口12的运动轨迹为弧线型,如图8所示,该弧线的半径大致为出料口12的中心到转动组件31中轴线的距离,出料口12则可在左极限位置L和右极限位置R之间进行往复的摆动。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联动单元323可以仅包括联动板323a,联动板323a可以直接与壳体1相固定,此时,联动板323a实际上相当于壳体1与驱动单元321的转接部,联动板323a也可以具有前述弧线型的运动轨迹。

在该实施方式中,导向单元322可以具有弧线型的导轨322a,联动板323a可以与该导轨322a滑动配合,以通过导轨322a的形状来限定壳体1的运动轨迹;驱动单元321可以为能够适应弧线型运动轨迹的驱动件,例如,两端铰接的气缸或者油缸等。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也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所给出的实施方式,联动板323并不直接与壳体1相连,联动单元323还可以包括联动杆323b,联动杆323b的两端均可以设有关节轴承323c,并通过关节轴承323c与壳体1、联动板323a相连;如图9、图10所示,联动杆323b的两端均可以设有螺纹,以便与关节轴承323c之间的拆装。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关节轴承323c的存在,联动杆323b与联动板323a之间、联动杆323b与壳体1之间均可以相对转动,联动杆323b能够通过自身的转动来吸收联动板323a与壳体1转动轨迹间的差异,也就是说,联动板323a与壳体1可以具有不同的转动轨迹。

如此,导向单元322的导轨322a可以设置为直线轨,导向单元322还可以包括第一导向杆322b,第一导向杆322b的一端可以固定于联动板323a,另一端可以设有第一导向轮322c,第一导向轮322c能够沿导轨322a进行滑动,以驱使联动板323a进行直线位移。采用这种方式,导向单元322的结构可以大幅简化,联动板323a的运动形式也可以简单化,且由于为直线位移,联动板323a与导轨322a之间也不容易产生卡滞。

比较而言,上述两种方案均可以实现对壳体1运动的导向,但第二种实施方式对于导向单元322的要求较低,导向过程也较为稳定,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且在后文中,均是以该方案为示例来对往复运动机构3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详细地,如图7所示,并结合图9,导轨322a的外壁面可以为圆柱面,即导轨322a可以为圆钢导轨或者圆管导轨,第一导向轮322c的轮面可以为内凹的弧形面,其具体可以通过轴承安装于第一导向杆322b,弧形面则可以与导轨322a的外壁面相匹配。在工作状态下,第一导向轮322c的轮面能够与导轨322a的外壁面相贴合,以沿导轨322a的延伸方向(轴向)进行滚动,进而导引联动板323a的位移。

导向单元322还可以包括与第二导向杆322e和与导轨322a同向延伸的底座322d,导轨322a可以安装于底座322d,且底座322d的外壁面可以为方形柱面,即底座322d可以为方钢或者方形管。第二导向杆322e的一端可以固定于联动板323a,另一端可以设有第二导向轮322f,第二导向轮322f能够贴合于底座322d的纵向侧壁进行滑动。上述第二导向轮322f可以为普通的滑轮,也可以直接采用滚动轴承。

如图7所示,第一导向杆322b、第二导向杆322e均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导向杆322b可以分为两组,每一组至少可以包括一个第一导向杆322b,两组第一导向杆322b可以分别位于导轨322a的纵向两侧,以通过在纵向两侧的第一导向轮322c与导轨322a相贴合;同样地,多个第二导向杆322e也可以分为两组,每一组至少可以包括一个第二导向杆322e,两组第二导向杆322e可以分别位于底座322d的纵向两侧,以通过在纵向两侧的第二导向轮322f与底座322d的纵向两侧壁相贴合。如此设置,两组第一导向轮322c可以与导轨322a相配合,以对联动板323a的动作进行导向,而两组第二导向轮322f可以与底座322d的纵向两侧壁相配合,在进行导向的同时还可以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以避免联动板323a在沿导轨322a滑动时的前后摆动。

结合图1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杆322b的数量可以为四个,四个第一导向杆322b中两两为一组,分别位于导轨322a的纵向两侧;第二导向杆322e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第二导向杆322e可以分别底座322d的纵向两侧。当然,第一导向杆322b以及第二导向杆322e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值,具体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驱动单元321可以包括驱动电机321a,驱动电机321a可以通过传动链321b与联动板323a相连,以带动联动板323a沿滑轨322a进行滑动。具体来说,如图6所示,联动板323a的横向两端均可以设有连接部323a-1,该驱动电机321a可以设置于导轨322a的横向一侧,其驱动轴可以设置有链轮,该链轮为主动链轮,导轨322a的横向另一侧还可以设有从动链轮,传动链321b可以绕接于上述的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并以其首尾两端一一对应地与两个连接部323a-1相连,且传动链321b可处于张紧状态;在驱动电机321a开始运转时,传动链321b可以驱使联动板323a进行动作。

进一步地,该往复运动机构3还可以包括支撑组件33,支撑组件33可以包括若干行走轮,各行走轮均可以设置于壳体1,以在壳体1进行往复摆动时对壳体1进行支撑,进而保证壳体1动作的稳定。

如图5、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行走轮的数量可以为四个,其中,两个行走轮可以设置于壳体1的进料端部,并分别设置于转动组件31的横向两侧,另外两个行走轮可以设置于壳体1的出料端部,并分别位于联动单元323的横向两侧,各行走轮滚动的轨迹可以与出料口12往复摆动的轨迹相平行,以避免对壳体1的正常动作造成卡滞。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拌胶机还可以设有位置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用于监测壳体1的摆动位置,并依据测得的摆动位置向驱动单元321发送控制信号,驱动单元321能够接收并响应控制信号以调整自身的工作状态,从而保证壳体1的出料口12是在左极限位置L和右极限位置R之间进行摆动,以较大程度地避免摆动过量的情形。

具体而言,该位置传感器可以为接近开关。如图8所示,以出料口12向左运动至左极限位置L的过程为例,在靠近该左极限位置L处可以至少设置两个接近开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接近开关可以选用磁性接近开关,当出料口12运动至第一个接近开关时,该接近开关能够向驱动单元321发送减速信号,以控制驱动单元321降低驱动速度;当出料口12运动至第二个接近开关时,该接近开关可向驱动单元321发送停止信号和换向信号,在接收到停止信号时,驱动单元321可以停止转动,而在接收到换向信号时,驱动单元321可以反向转动,以驱使壳体1的出料口12向右摆动,进入下一个往复循环;在停止信号和换向信号之间可以具有设定时间间隔,即在停止信号发出一段时候之后才会发出换向信号,如此,壳体1的出料口12就可以在左极限位置L多停留一段时间,以使得铺装仓横向两侧的料量可以多一点,这样,更有利于形成矩形的料堆,同时,在通过扫平耙扫平后可以弥补因为料口面积不能全覆盖铺装机仓体横向宽度的缺陷。同样地,在靠近右极限位置R处也可以设置两个接近开关,两接近开关的功能以及响应顺序与上述类似,在此不做重复。

对于上述的设定时间间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限定,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拌胶机的下料速度等参数进行确定。通常来说,该设定时间间隔并不会很长,例如,可以为1-2s,以避免出现局部下料过多的情形。

可以理解,除上述接近开关形式的位置传感器外,该位置传感器也可以采用红外或者超声波形式的距离检测部件,以通过对距离的检测来判断壳体1的运动位置,同样能够实现控制壳体1摆动行程的目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可以设置限位组件34,该限位组件34具体可以为设置在出料口12运动轨迹的左右极限位置处的缓冲垫块,在出料口12摆动至左极限位置L或者右极限位置R时,壳体1或者前述行走轮或者其他随壳体1同步转动的部件可以与该限位组件34相撞击,以通过限位组件34的阻挡来避免壳体1冲出转动轨迹,而与导轨322a横向两侧的驱动单元321相撞击。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