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接式竹木吸管加工用分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93370发布日期:2019-09-29 19:12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粘接式竹木吸管加工用分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竹木吸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粘接式竹木吸管加工用分轴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食品市场中使用的大多数吸管是塑料吸管,其本身存在着耐高温性差、降解性差、不环保、使用寿命短等缺点,且在其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相关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生态环保和生态循环都有非常大程度的危害。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或计划推行“禁塑令”,塑料吸管即将遭遇市场的淘汰。

目前国外已经开始出现竹管或者木管用来代替塑料吸管,竹管或木管由于采用天然的竹子或木材加工成型,因此具有对环境污染小,易降解的优点。

但是目前的竹管或木管的加工方法主要通过采用钻头在原料上直接钻出吸管孔后,再对原料加工出管状外型。这种加工方法最简单直接,但是其也存在较大的缺陷,当吸管的管孔较小,而吸管较长,要求钻头非常细长,如此导致钻头在钻孔时,容易弯折和变形移位,最后导致加工出来的管孔成型度差,且钻头折损率较高,不但降低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了维护成本,因此也导致这种传统的加工方法无法加工出细孔的吸管或者长度非常长的吸管,同时由于管孔成型度差,因此导致加工出的吸管管壁厚薄不均,且由于对管外壁加工时,管孔处于空心状态,因此吸管容易挤压破裂导致产品报废,因此这种传统的加工方法对管壁厚度要求较高,不适合生产薄壁吸管。

我司经过长期研究后开发了一种粘接式竹木吸管的加工工艺,工艺中采用了填轴处理,即在开槽板材的凹槽内填上芯轴再用于后续的吸管加工,如此可以提高产品生产效率,提高成品率,同时实现壁更薄,长度更长的吸管加工,但是填轴后的分轴工艺存在很大的困难,一般采用人工分离,人工分离劳动强度大,同时对产品损伤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粘接式竹木吸管加工用分轴装置,它实现了全自动的对带有轴芯的竹木吸管进行分轴处理,全程自动化工作,且结构稳定,对产品误伤率非常低,分离效率高,运行稳定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粘接式竹木吸管加工用分轴装置,它设置在入料传送带出料端,它包括两条同步运动的链条;两条所述链条同一位置的铰接轴之间设置有中心轴杆;所述中心轴杆前端从链条端面延伸出来并设置有电磁铁,尾端从链条端面延伸出来并设置有负极环和正极环;所述正极环与正极电轨接触;所述负极环与负极电轨接触;所述中心轴杆前端套接有可前后滑动的套筒;所述套筒上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位于凸轮导轨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

所述中心轴杆上固定设置有两个绝缘环;所述正极环和负极环分别按照在对应的绝缘环上。

所述正极环和负极环为滚动轴承。

所述中心轴杆内设置有两根导线,一根导线一端与正极环连接,另一端连接电磁铁的正极端;另一根导线一端与负极环连接,另一端连接电磁铁的负极端。

所述链条两端挂载在链轮上;同一端的两个链轮设置在同一旋转轴上。

所述正极电轨和负极电轨分别设置在后端链条的上层位置的上下两侧。

所述凸轮导轨位于链条上方;所述凸轮导轨由两条轨条组成;所述滑轮位于两条轨条之间。

所述套筒尾端与中心轴杆上套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一端与套筒尾端连接,另一端固定在中心轴杆上或固定在链条对应的铰接轴位置。

所述入料传送带出料端下方设置有用于托住带有轴芯的竹管的托板;所述托板侧边设置有用于接住竹管的接料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应用于竹木吸管的填轴式工艺步骤中,竹木吸管加工因产品需求和工艺要求,需要进行填轴工艺,填轴工艺后,竹木管中的轴芯需要被移除;我们之前一直采用人工分离,由于竹木吸管管壁薄,人工分离劳动强度大,产品损伤率高,效率低,本发明就是为了实现全自动的对带有轴芯的竹木吸管进行分轴处理,通过两条同步链条带动中心轴杆和套筒同时循环移动,同时套筒能自动前后伸缩,利用中心轴杆固定住轴芯后,利用套筒将竹木吸管分离出来;全程自动化工作,且结构稳定,对产品误伤率非常低,分离效率高,运行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运行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端面示意图;

图3为分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分轴装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中心轴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套筒尾端设置拉伸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4、轴芯;19、接料板;20、竹管;21、入料传送带;22、托板;181、链条;182、中心轴杆;183、套筒;184、滑轮;185、正极环;186、负极环;187、正极电轨;188、负极电轨;189、链轮;190、凸轮导轨;191、电磁铁;192、绝缘环;193、导线;194、拉伸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6所示,一种粘接式竹木吸管加工用分轴装置,它设置在入料传送带21出料端,它包括两条同步运动的链条181;两条所述链条181同一位置的铰接轴之间设置有中心轴杆182;所述中心轴杆182前端从链条181端面延伸出来并设置有电磁铁191,尾端从链条181端面延伸出来并设置有负极环186和正极环185;所述正极环185与正极电轨187接触;所述负极环186与负极电轨188接触;所述中心轴杆182前端套接有可前后滑动的套筒183;所述套筒183上安装有滑轮184;所述滑轮184位于凸轮导轨190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如图5所示,为了防止正极环和负极环与中心轴杆产生导电,所述中心轴杆182上固定设置有两个绝缘环192;所述正极环185和负极环186分别按照在对应的绝缘环192上。

如图5所示,为了提高正极环和负极环在电轨上的滑动顺畅性,所述正极环185和负极环186为滚动轴承。

如图5所示,所述中心轴杆182内设置有两根导线193,一根导线一端与正极环185连接,另一端连接电磁铁191的正极端;另一根导线一端与负极环186连接,另一端连接电磁铁191的负极端。

如图2-3所示,所述链条181两端挂载在链轮189上;同一端的两个链轮189设置在同一旋转轴上。

如图2所示,所述正极电轨187和负极电轨188分别设置在后端链条181的上层位置的上下两侧。当中心轴杆随着链条移动到链轮两侧时,正极环和负极环刚好脱离导电轨,此时电磁铁实现断电。

如图2所示,所述凸轮导轨190位于链条181上方;所述凸轮导轨190由两条轨条组成;所述滑轮184位于两条轨条之间。滑轮184跟着凸轮导轨190的轨迹移动。

如图6所示,为了使得套筒183能快速顺利的复位,所述套筒183尾端与中心轴杆182上套有拉伸弹簧194;所述拉伸弹簧194一端与套筒183尾端连接,另一端固定在中心轴杆182上或固定在链条181对应的铰接轴位置。

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被电磁铁吸住的中心轴杆发生脱离,在所述入料传送带21出料端下方设置有用于托住带有轴芯14的竹管20的托板22;所述托板22侧边设置有用于接住竹管20的接料板19。

一种粘接式竹木吸管,它由两个横截面为半圆弧形的,材质为竹子或木材的长条相对拼接成圆柱管状,拼接处设置有胶粘剂。

一种粘接式竹木吸管的生产方法,它包括如下加工步骤:

板料加工:将符合质量要求的竹子或木材加工成厚度为1.5-9mm,长度为10-30cm的板材;宽度可以根据材料情况及实际需要确定,比如根据加工时的需要或者原木材或者竹子的直径大小来确定。

烘干处理:将板材放置在烤房中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50-90℃,烘干时间为5-12小时,烘干完成后,得到含水率低于10%的干燥板材;

开槽处理:在干燥板材上开出槽面为半圆状的凹槽,得到开槽板材;

涂胶压制处理:在开槽板材上带有凹槽的一面涂胶,将两个开槽板材相对粘接成带圆孔的板材,然后进行压制成型,待胶固化后取得带圆孔的结合板材;所述胶粘剂为食品级标准的胶粘剂;

吸管成型处理:对带圆孔的结合板材进行外壁成型加工,取得外壁为圆柱状或多边形状的空心管;并根据需要进行切断;

打磨抛光处理:对已成型的空心管进行打磨抛光处理;

对打磨抛光后的空心管进行消毒,分选,打包得到粘接式竹木吸管成品。

在上述生产方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优化出一种粘接式竹吸管的生产方法,它包括如下加工步骤:

板料加工:将符合质量要求的竹子加工成厚度为1.5-9mm,长度为10-30mm的板材;

烘干处理:将竹片放置在烤房中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50-90℃,烘干时间为5-12小时,烘干完成后,得到含水率低于10%的干燥板材;

开槽处理:在干燥板材上并排均匀开出槽面为半圆状的凹槽,得到开槽板材;相邻凹槽之间间距为2-6mm;

填轴处理:将开槽板材对半分成两份,在其中一份开槽板材的凹槽中填入刚性轴芯,形成填轴板材;

涂胶压制处理:在开槽板材上带有凹槽的一面涂胶,将填轴板材与开槽板材相对粘接成带轴芯的板材,然后进行压制成型,待胶固化后取得带轴芯的结合板材;

吸管成型处理:在结合板材的两面加工出截面为半圆的圆弧凸起,圆弧凸起与轴芯处于同轴状态,相对的两个圆弧凸起共同构成整圆形状,使得结合板材分离成带有轴芯的圆柱棒;

打磨抛光处理:对带有轴芯的竹圆柱棒进行打磨抛光处理;

脱轴处理:将打磨抛光处理后的带有轴芯的竹圆柱棒中的轴芯抽离或推离出来,得到空心管;

对空心管进行消毒,分选,打包得到对半粘接式竹吸管成品。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具体工作原理:

带有轴芯14的竹管20在入料传送带21上并排移动到出料端,分轴装置在链轮189的旋转下,链条181与竹管20移动方向保持同步一致,中心轴杆182尾端的正极环185和负极环186分别与对应的正极电轨187和负极电轨188接触,中心轴杆182前端的电磁铁191通电,将传送带前端的轴芯14端面吸住;使得带有轴芯14的竹管20跟着链条181同步往前移动,同时带有轴芯14的竹管20下方被托板22托住,提高起移动稳定性;然后中心轴杆182上的套筒183尾端的滑轮184在凸轮导轨190上移动,套筒183逐渐向前端挤压,最后将竹管20从轴芯14上推出脱离,然后被收集;而轴芯14则在电磁铁191脱电时,自动掉落到对应的收集箱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