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木制品生产用直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6784发布日期:2019-10-23 01:4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木制品生产用直边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竹木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竹木制品生产用直边机。



背景技术:

竹木是以竹为原材料,经刨皮,蒸煮,涂胶,热压等工序加工生成各种竹木制品,自竹木制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对竹木原料的边缘进行拉直,进而使其更加规整,方便加工,现有技术中的竹木制品生产用直边机,无法对不同厚度、不同尺寸的竹木原料进行夹持固定,进而缩小其适用范围,且在对竹木原料夹持时,对竹木原料的位置进行调整较为费力,进而减低工作效率,且不够方便,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只可拉直边,无法根据使用需要拉斜边,进而无法一机多用,降低其实用性,进一步缩小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木制品生产用直边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竹木制品生产用直边机,无法对不同厚度、不同尺寸的竹木原料进行夹持固定,进而缩小其适用范围,且在对竹木原料夹持时,对竹木原料的位置进行调整较为费力,进而减低工作效率,且不够方便,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只可拉直边,无法根据使用需要拉斜边,进而无法一机多用,降低其实用性,进一步缩小适用范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木制品生产用直边机,包括平台,所述平台的底部固接有底架,所述底架的顶部设有调节组件,所述平台的顶部固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顶部设有刀具,所述平台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上方设有两块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部设有加长组件,所述横板的顶部外端均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内侧设于夹持组件。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竖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杆、螺纹杆和套筒,所述竖杆的顶部与圆板的顶部固接在一起,所述竖杆的底部固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底部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左端固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壁与底架的左端转动相连,所述转杆的顶部左侧贴合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螺纹相连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与平台的底部左侧固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加长组件包括滑杆、滑槽、第一弹簧和细板,两个所述滑杆的底部分别与圆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固接在一起,所述滑杆的顶部通过滑槽与横板的底部间隙配合,所述滑杆的内端上方与滑槽的内壁内端通过第一弹簧固定相连,所述滑杆的内侧设有细板,所述细板的外壁左右两端分别与横板的内端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滑槽和滑杆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曲板、丝杆、夹板、底板、支杆、窄板、第二弹簧和万向轮,两个所述曲板的外端下方分别与位于两侧的液压缸的输出端固接在一起,所述曲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外壁与曲板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曲板的内端下方固接有底板,所述夹板的顶部和底板的底部均固接有两个支杆,两个所述支杆的外壁均间隙配合有窄板,所述支杆的外壁均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内外两端分别与支杆和窄板相抵紧,所述窄板的内端均固接有万向轮,位于上方的所述万向轮与夹板的间隙配合,位于下方的所述万向轮与底板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支杆关于窄板轴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竹木制品生产用直边机,通过加长组件、横板和夹持组件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可对不同厚度、不同尺寸的竹木原料进行夹持固定,进而扩大其适用范围,通过万向轮、支杆、第二弹簧和窄板的配合,使得在对竹木原料夹持时,可快速对竹木原料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且更加方便人们使用,通过调节组件、平台、底架和圆板的配合,使得该装置不仅可拉直边,也可根据使用需要拉斜边,进而实现一机多用,提高其实用性,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套筒、底架和转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横板、细板和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支杆、万向轮和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台,2、底架,3、框体,4、刀具,5、圆板,6、横板,7、调节组件,701、竖杆,702、第一齿轮,703、第二齿轮,704、转杆,705、螺纹杆,706、套筒,8、加长组件,801、滑杆,802、滑槽,803、第一弹簧,804、细板,9、夹持组件,901、曲板,902、丝杆,903、夹板,904、底板,905、支杆,906、窄板,907、第二弹簧,908、万向轮,10、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竹木制品生产用直边机,包括平台1,平台1的底部固接有底架2,底架2对平台1起到支撑作用,底架2的顶部设有调节组件7,调节组件7包括竖杆701、第一齿轮702、第二齿轮703、转杆704、螺纹杆705和套筒706,竖杆701的顶部与圆板5的顶部固接在一起,竖杆701位于圆板5的底部中心,竖杆701的底部固接有第一齿轮702,第一齿轮702的底部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703,第二齿轮703的左端固接有转杆704,转杆704的外壁与底架2的左端转动相连,底架2使得转杆704在受力时可转动,转杆704的顶部左侧贴合有套筒706,套筒706的内壁螺纹相连有螺纹杆705,螺纹杆705的顶部与平台1的底部左侧固接在一起,套筒706对转杆704起到限位作用,平台1的顶部固接有框体3,框体3的顶部设有刀具4,刀具4为直边打磨工具,平台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圆板5,圆板5的上方设有两块横板6,两块横板6关于圆板5轴对称分布,且内端相贴合,横板6的底部设有加长组件8,加长组件8包括滑杆801、滑槽802、第一弹簧803和细板804,两个滑杆801的底部分别与圆板5的顶部左右两侧固接在一起,滑杆801的顶部通过滑槽802与横板6的底部间隙配合,滑槽802和滑杆801构成滑动结构,滑槽802udine滑杆801起到导向作用,滑杆801的内端上方与滑槽802的内壁内端通过第一弹簧803固定相连,第一弹簧803给予滑杆801向外的弹力,滑杆801的内侧设有细板804,细板804的外壁左右两端分别与横板6的内端间隙配合,细板804用于对两块横板6起到限位作用,横板6的顶部外端均设有液压缸10,液压缸10的内侧设于夹持组件9,夹持组件9包括曲板901、丝杆902、夹板903、底板904、支杆905、窄板906、第二弹簧907和万向轮908,两个曲板901的外端下方分别与位于两侧的液压缸10的输出端固接在一起,曲板90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丝杆902,曲板901使得丝杠902在受力时可转动,丝杆902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夹板903,夹板903的外壁与曲板901的内壁间隙配合,曲板901对夹板903起到导向作用,曲板901的内端下方固接有底板904,底板904和夹板903用对竹木原料进行夹持,夹板903的顶部和底板904的底部均固接有两个支杆905,两个支杆905的外壁均间隙配合有窄板906,支杆905对窄板906起到导向作用,支杆905关于窄板906轴对称分布,使得窄板906上下运动时更加稳定,支杆905的外壁均套接有第二弹簧907,第二弹簧907的内外两端分别与支杆905和窄板906相抵紧,第二弹簧907给予窄板906向内的弹力,窄板906的内端均固接有万向轮908,位于上方的万向轮908与夹板903的间隙配合,位于下方的万向轮908与底板904间隙配合,万向轮908使得竹木原料在夹持前可快速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该竹木制品生产用直边机时,首先根据竹木原料的尺寸,通过横板6与滑杆801的间隙配合,以及细板804与横板6的间隙配合,使得两个横板6之间的距离可调,进而使得可容纳不同尺寸的竹木原料放置在两侧的曲板901之间,将竹木原料放置在夹板903和底板904之间,通过曲板901与丝杆902的螺纹连接,以及夹板903与曲板901的间隙配合,使得夹板903可随着丝杆902的转动上下运动,进而对不同厚度的竹木原料进行夹持,进一步扩大其适用范围,当需要对竹木原料的夹持位置进行调整时,提高第二弹簧907给予窄板906的弹力,使得万向轮908与竹木原料相抵紧,进而通过万向轮908的转动,可快速对竹木原料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方便后续直边,且同时提高调整速度,更加方便,当使用者需要斜边时,通过圆板5与平台1的转动相连,使得转动转杆704,通过第一齿轮702和第二齿轮703的啮合连接,使得圆板5可转动,再通过螺纹杆705和套筒706的螺纹相连,使得圆板5的位置固定,进而可使得该装置不仅可拉直边也可拉斜边,进而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实现一机多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