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竹表面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2541发布日期:2020-09-08 15:18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竹表面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材工业中的竹材处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圆竹表面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景观建筑、现代装饰装修的发展使得圆竹在建筑结构和装修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竹材因其特殊的结构和优良的力学性能,受到了市场的普遍关注。但是竹材表面具有一层蜡质材料,对后期加工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且竹材表层竹青较为致密,后续工序中处理困难,通常为药剂处理,但是漆膜渗透性差,处理药剂不能渗透到竹材内部,处理效果不佳,且容易造成药剂浪费。因此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竹材进行表面砂光处理。

圆竹由于其结构特殊性,长期以来,均是采用人工砂光打磨的方法处理圆竹。砂光是使板材表面光滑同时增加表面的强度,厚度均匀一致,适合各种贴面工艺,适合各种标准结构件,便于装修和制作家具。传统圆竹表面砂光加工效率低且处理程度不够,现阶段棕刷和砂带的应用使得圆竹表面砂光处理效率有所提高,但是由于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圆竹的形态,砂光不够均匀。因此亟待找到一种解决方法,既能够提高圆竹砂光处理效率,又能够提高砂光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高效率处理圆竹表面砂光,且砂光处理效果佳的圆竹表面处理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圆竹表面处理设备,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中设置有贯穿所述主体的料道,所述料道上配合设置用于圆竹沿料道输送的输送装置以及用于圆竹表面砂光的砂光装置,所述砂光装置至少设置一个,所述砂光装置包括砂光组件,所述砂光组件包括能够贴合圆竹形态的砂轮。

所述的圆竹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传动辊,所述传动辊为橡胶辊、pvc辊或聚氨酯辊。

所述传动辊包括第一传动辊与第二传动辊,所述第一传动辊与第二传动辊分别与主体上设置的第一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的圆竹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辊表面设置有螺旋或平行传动辊长度方向的凹槽。

所述的圆竹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料道上还配合设置用于对圆竹向下施压的压辊和用于对圆竹底部支撑的支撑辊。

所述的圆竹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通过设置的连接杆设置在料道上端,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支撑辊通过设置的轴承座设置在料道底部;

所述压辊表面设置有螺旋状凹槽,所述压辊为橡胶辊、pvc辊、聚氨酯辊;

所述支撑辊表面设置有螺旋状凹槽,所述支撑辊为橡胶辊、pvc辊、聚氨酯辊。

所述的圆竹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光装置包括与圆竹输送方向垂直的第一砂光装置和第二砂光装置以及与圆竹输送方向平行的第三砂光装置和第四砂光装置。

所述的圆竹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光装置通过滑轨可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砂光装置上配合设置有用于调节砂光装置与料道相对距离的螺纹杆;

所述砂光组件还包括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与主体上设置的第二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的圆竹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包括第一砂布轮与第二砂布轮,所述第二砂布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砂布轮的直径,所述第二砂布轮限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砂布轮之间;

或者,所述砂轮中间设置有贴合圆竹形态的凹槽。

所述的圆竹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电箱,所述电箱上设置有紧急按钮。

该圆竹处理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砂光装置的砂轮,其中间设置有贴合圆竹特有形态的凹槽,同时压辊、支撑辊、传动辊表面设置有螺旋状凹槽使圆竹的转动,圆竹表面砂光处理更加均匀,处理效果更好;压辊的连接杆上设置有弹簧,直径较大的圆竹进行砂光处理时压辊收到挤压会上下移动以紧密贴合在不同尺寸的圆竹上,能提高砂光处理效果;且实现圆竹表面砂光处理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圆竹表面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圆竹表面处理设备中砂光装置的砂光组件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圆竹表面处理设备中压辊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11料道;21第一电机;22压辊;221凹槽;222通孔;23第一传送带;24第二传送带;25连接杆;26第一传动辊辊;27第二传动辊辊;31第二电机;32砂轮;321第一砂布轮;322第二砂布轮;33第二传动轴;34螺纹杆;35轨道;36支撑辊;37轴承座;4电箱;41紧急按钮;5固定板;61第一砂光装置;62第二砂光装置;63第三砂光装置;64第四砂光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圆竹表面处理设备包括输送装置、砂光装置以及设备主体1。主体1上设置有贯穿主体1的料道11,料道11为用于输送圆竹的通道,输送装置具体设置于主体1内靠近料道11的进料端。

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电机21、传送带以及传动辊,传送带包括第一传送带23和第二传送带24;传动辊的表面设置有螺旋或平行传动辊长度方向的凹槽221,其包括第一传动辊26和第二传动辊27。螺旋或平行传动辊长度方向的凹槽221的设置助于圆竹向前输送。第一电机21固定连接在主体1的料道11的下方。第一传送带23依次套接于电机的转轴和第一传动辊26的传动轴上,电机运转通过第一传送带23驱动第一传动辊26转动。第二传送带24套依次套接于第一传动辊26的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辊27的传动轴上,第一传动辊26转动时带动第二传送带24运转。第一电机21转动驱动传送带运转,以使传动辊转动,实现圆竹往前给进。

料道11上还配合设置用于对圆竹向下施压的压辊22和用于对圆竹底部支撑的支撑辊36,压辊22通过连接杆25固定连接于料道11的下侧,支撑辊36通过轴承座37固定连接于料道11相对于压辊22的上侧。压辊22和支撑辊36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222,中心轴穿过通孔222固定连接于料道11上(即压辊22和支撑辊36横跨料道11),使压辊22和支撑辊36能够绕中心轴滚动。

一种更优的实施例为,电机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第一传动辊26的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第二传动辊27的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转盘,传送带套接于转盘上,第一转盘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二转盘的直径,第二转盘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三转盘的直径。

一种更优的实施例为,传送带为链条、皮带;压辊22、传动辊和支撑辊36为橡胶辊、pvc辊、聚氨酯辊。

一种更优的实施例为,压辊22、支撑辊36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式凹槽221,用以旋转通过进料口进入料道11的圆竹,以使圆竹表面砂光处理更均匀,处理效果更好。

一种更优的实施例为,设置在料道11上方的压辊22的连接杆25上套接有弹簧(图中未示),用以在圆竹通过压辊22时上下升降,使压辊22紧抵不同直径的圆竹,以避免直径太大/小的圆竹无法经过压辊22进入下一个流程。

砂光装置固定连接于主体1上的料道11的周向面内,包括与圆竹输送方向垂直的第一砂光装置61和第二砂光装置62以及与圆竹输送方向平行的第三砂光装置63和第四砂光装置64。砂光装置包括有第二电机31和砂光组件,第二电机31固定连接在固定板5上。砂光装置通过滑轨35设置在设备的主体1上,砂光装置上配合设置有用于调节砂光装置与料道相对距离的螺纹杆34。具体为固定板5的两侧设置有通孔,滑轨35穿过通孔与固定板5连接。固定板5上还设置有一螺纹孔,螺纹杆34穿过主体1上开设的通孔后通过螺纹孔与固定板5螺接,螺纹杆34的端部设置有便于旋转操作的把手,螺纹杆34与主体1连接处设置有垫片以缓冲连接强度。旋转调节螺纹杆34,螺纹杆34相对主体1不发生移动,固定板5两端被滑轨35限位不能旋转,此时固定板5沿滑轨35位移,来控制砂光装置的砂光组件相对料道11的位置以改变砂光装置砂光处理量。砂光组件包括砂轮32以及第二传动轴33,第二传动轴3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电机31的转子上与第二电机31传动连接,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砂布轮,电机工作驱动第二传动轴33转动,以带动砂布轮转动进行砂光处理。

一种更优的实施例为,砂轮32包括第一砂布轮321与第二砂布轮322,第一砂布轮321的直径大于第二砂布轮322的直径,第二砂布轮322限位与两个第一砂布轮321之间,叠加组成中间设置有弧形或凹槽的砂轮32,砂轮32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轴33的一端。以提高圆竹砂光处理效果。

一种更优的实施例为,砂光装置固定连接于料道11的左右以及上下四个面,具体为第一砂光装置61固定连接在料道11的下侧,第二砂光装置62固定连接在料道11的上侧,第三砂光装置63固定连接在料道11的右侧,第四砂光装置64固定连接在料道11的左侧,能够更均匀的对圆竹表面进行砂光处理,提高砂光处理效果。

一种更优的实施例为,滑轨35上设置有刻度,以精确控制砂光装置的位置,提高圆竹砂光的精度,使圆竹表面砂光均匀,砂光处理效果更好。

主体1还设置有电箱4,电箱4内部设置有控制器、电源,电箱4表面设置有开关以及紧急按钮41,电源、开关、紧急按钮41以及输送装置和砂光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紧急按钮41用以在特殊情况下切断电源,避免或减少危险情况。

一种更优的实施例为,电箱4设置有控制板,控制第一电机21和/或第二电机31的转动速率,以调节输送装置的物料给进速度以及砂光装置的砂光速率。

一种更优的实施例为,电箱4设置有控制板,控制第一电机21和/或第二电机31的转动速率,以调节输送装置的物料给进速度以及砂光装置的砂光速率。

使用本实用新型设备进行圆竹表面处理的流程为:

a.筛选圆竹,将弯曲度较大的圆竹进行校直处理;

b.调节控制板,设定电机转动速率,调节螺纹杆深度后打开电源开关;

c.将校直圆竹放入料道11进料口,接触设置在料道11上侧的传动辊后输送装置工作驱动校直圆竹前进;

d.校直圆竹接触砂光装置,砂光处理同时继续通过输送装置驱动前移,直至砂光处理后的圆竹从料道11的出料口退出;

e.砂光处理完成,关闭电源开关。

其中,步骤a的校直处理方法为热处理校直法;步骤c与步骤d中输送装置的给进速度为0.25-0.4m/s,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给进速度为1/3m/s;料道11上方的压辊22的连接杆25上套接有弹簧;圆竹表面砂光量为0.1-0.2mm,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砂光量为0.1mm。步骤c中传动辊表面设置有螺旋式凹槽221,圆竹在给进过程中旋转;步骤d中砂光装置的砂辊转速为1-1500r/min,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砂辊转速为1200r/min。砂光处理后与后部的支撑辊36接触从出料口退出。步骤b打开电源开关后,可在步骤e关闭电源前任意步骤内按压设置于电箱4上的紧急按钮41以切断设备电源。

具体来说,一种圆竹表面处理设备,包括主体1、输送装置、砂光装置以及电箱4,电箱4内设置有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输送装置以及砂光装置的电机的转动速率。为了使设备的实用性更高,满足不同尺寸圆竹的砂光需求,设置在料道11上方的压辊22的连接杆25上设置有弹簧,当大尺寸圆竹进入设备时,压辊22受挤压后向上移动,圆竹通过进入到砂光区域。为了调整圆竹表面的砂光量,砂光装置与主体1之间通过滑轨35连接,旋转螺纹杆34可以使设置有砂光装置的固定板5沿着滑轨35移动,来改变砂光装置与料道11的距离,实现砂光量的调整。为了提高砂光量的精确度,滑轨35上设置有刻度。为了提高圆竹表面砂光处理的效果,砂光装置的砂辊转速为1200r/min,输送装置的给进速度为1/3m/s,且砂光装置中采用的是由一个第二砂布轮322设置在两个第一砂布轮321之间组成的砂轮32。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圆竹表面处理设备,其砂光装置贴合圆竹特有形态,使得砂光更均匀,效果更好,同时压辊22、传动辊以及支撑辊36在进给过程因为其表面设置的凹槽221能够使圆竹转动,使得圆竹表面的砂光处理更加均匀;此外,实现圆竹表面砂光处理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