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毛竹切断输送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7806发布日期:2020-10-28 12:3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毛竹切断输送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毛竹加工设备,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全自动毛竹切断输送生产线。



背景技术:

毛竹是中国栽培悠久、面积最广、经济价值也最重要的竹种。毛竹制成的竹片被广泛运用于生活中。将较长的毛竹切断成为较短的毛竹筒,是一种常规的毛竹处理方法。现有毛竹切断机结构设计不够理想,一般都是工人手握待加工的毛竹,将毛竹一端部伸入毛竹切断机的切割平台上,然后启动按钮(如脚踩式按钮),通过其上的锯片对毛竹进行切割作业,采用人工进料的方式,操作不方便,也不易判断进料量,影响切断效率、切断质量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毛竹切断输送生产线,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毛竹切断机结构设计不够理想,操作不方便,切断效率低而且切断质量不好等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毛竹切断输送生产线,包括对毛竹进行切断作业的毛竹切断机、用于给对毛竹切断机进行供料的供料输送台以及将毛竹切断机上切断后的毛竹进行输出的排出输送台;所述毛竹切断机包括切断机架、装设在切断机架上的切断平台以及位于切断平台一侧并可移动的切割组件,该切割组件上的切割锯片对所述切割平台上的毛竹进行切断作业;所述供料输送台包括供料支架、装设在供料支架上的水平供料台以及将水平供料台上的毛竹牵引至切断平台上的牵引装置;所述排出输送台包括排出支架、装设在排出支架上的水平排出平台以及将水平排出平台上的毛竹筒进行推动转移排出的推动装置。

所述毛竹切断机还包括驱动切割组件与切断平台作切割配合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装设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旋转杆、固定连接在安装台底部上并呈竖直布置的带动杆以及活动地连接在旋转杆和带动杆之间的摆动杆,所述切割组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摆动杆往复摆动的方式与切断平台作切割配合。

所述切断平台上设有用于感应所述切割锯片正下方的毛竹切断点是否有竹节的第一识别感应器。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位于水平供料台左、右两侧边并呈竖直摆放的左输送带和右输送带,该左输送带的带面对水平供料台上的毛竹左侧边进行接触挤压并起到牵引作用;所述右输送带的带面对水平供料台上的毛竹右侧边进行接触挤压并起到牵引作用。

所述水平供料台上装设有用于对其上毛竹的毛竹切断点是否有竹节的第二识别感应器,该第二识别感应器位于离所述切割组件上的切割锯片约2米处,并且其上的感应探头位于所述水平供料台的正上方。

所述水平供料台上设有用于毛竹承接到并可启动所述牵引装置运动的接触式开关,并且该接触式开关位于所述水平供料台的始端。

所述水平排出平台的一侧设有倾斜布置的排料斜板,所述推动装置包括将切断后的毛竹筒向前拉动的直推组件和将毛竹筒推向排料倾斜板上的横推组件,该直推组件和横推组件依次前后间隔布置。

所述直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水平排出平台另一侧并呈竖直布置的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以及绕设在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上的链带,所述链带上设有将毛竹筒向前拉动的推杆;所述水平排出平台的末端部设有顶头挡板,该顶头挡板上装设有用于感应毛竹筒在水平排出台移动是否到位的接触式开关。

所述排出输送台还包括位于水平排出平台一侧并且用于测量毛竹筒端部侧壁厚度的段面厚度检测装置,该段面厚度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承接水平排出台上的毛竹筒的承接台以及位于承接台一侧并且用于测量毛竹筒端部侧壁厚度的探测装置、用于放置不同竹筒侧壁厚度的毛竹筒的多个分类框以及将探测好的毛竹筒进行提升输送至对应的分类框内的龙门架。

所述探测装置包括检测主架、设在检测主架上并且毛竹筒端部可伸入其内的检测通道以及装设在检测通道内并对毛竹筒端部侧壁进行测量厚度作业的测量感应头,所述检测通道内设有对毛竹筒端面进行抵触限位作用的导向组件,该导向组件包括可前后移动的卡口件以及连接在卡口件后部的回位弹簧,所述卡口件的前端部可抵触在毛竹筒端面上。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全自动毛竹切断输送生产线结构设计理想,省时省力,大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自动化操作,能实现毛竹自动供料→毛竹自动切断→毛竹筒自动排出→毛竹筒自动检测厚薄→毛竹筒自动分类存放,大大地提高了毛竹的切断效率和切断质量,而且也提高了毛竹切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毛竹切断机的俯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毛竹切断机中切割组件和驱动电机之间配合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切割组件的仰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供料输送台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供料输送台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沿b—b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排出输送台的示意图,其中承接台位于水平排出台一侧下方。

图10为本发明中排出输送台的示意图,其中承接台带动毛竹筒和探测装置配合。

图11为本发明中排出输送台的示意图,其中承接台位于龙门架本体的正方向。

图12为本发明中探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探测装置的示意图,其中部分结构被剖视。

图14为本发明中探测装置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其中毛竹筒处于未推入所述检测通道内状态。

图15为本发明中探测装置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其中毛竹筒处于已推入所述检测通道内状态。

图16为本发明中另一造型的排出输送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附图1、图2和图4。一种全自动毛竹切断输送生产线,包括对毛竹进行切断作业的毛竹切断机1、用于给对毛竹切断机1进行供料的供料输送台2以及将毛竹切断机上切断后的毛竹进行输出的排出输送台3;所述毛竹切断机1包括切断机架10、装设在切断机架10上的切断平台11以及位于切断平台11一侧并可移动的切割组件12,该切割组件12上的切割锯片120对所述切割平台11上的毛竹进行切断作业。所述供料输送台2包括供料支架20、装设在供料支架20上的水平供料台21以及将水平供料台21上的毛竹牵引至切断平台上的牵引装置22。所述排出输送台3包括排出支架30、装设在排出支架30上的水平排出平台31以及将水平排出平台31上的毛竹筒进行推动转移排出的推动装置。

参照附图1、图2、图3和图7。所述切断机架10上装设有水平轨道100,所述切割组件12包括与水平轨道100相配合的滑块121、固定在滑块121上的安装台122以及装设在安装台122上的切割电机123、切割锯片120和带动切割锯片120转动的切割轴124,所述切割锯片120位于所述安装台122一侧边,所述切割电机123通过驱动切割轴124转动与切割锯片120的传动连接。

参照附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毛竹切断机1还包括驱动切割组件12对切断平台11上毛竹作切割配合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30、装设在驱动电机130输出轴上的旋转杆131、固定连接在安装台122底部上并呈竖直布置的带动杆132以及活动地连接在旋转杆131和带动杆122之间的摆动杆133,所述切割组件通过驱动电机131带动摆动杆133往复摆动的方式与切断平台11作切割配合。所述切断平台11的断面大体呈u字造型,该切断平台11包括水平底板110以及设在水平底板110左、右侧边的左挡板111和右挡板112,该水平底板110、左挡板111和右挡板112围成毛竹从前进入从后排出的一个切割通道。本毛竹切断机1的结构设计理想,采用驱动电机131带动摆动杆133往复摆动的方式带动所述切割组件的切割锯片120作切断作业,所述旋转杆131推拉摆动杆133更加的顺畅以及安装台122在水平轨道100上往复滑动的行程位置一致性好,使得切割锯片120对切割通道上的毛竹进行切断作业的精准度高而且安全平稳,改变了传统采用气缸(或油缸)推动安装台122而出现行程位置易出现过远或过近,精准度不够的缺点。

参照附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右挡板112为可向切割通道一侧移动并对毛竹侧边进行侧压作用的活动挡板,该活动挡板通过侧压动力装置带动,该侧压动力装置包括杠杆141、装设在切断机架10一侧壁并活动地连接在杠杆侧边上的杠杆支座142,该杠杆141的一端部连接在所述右挡板112的后部上,该杠杆141的另一端部连接有横杆143,该横杆143通过一连接杆144连接在在旋转杆131的端部上。所述右挡板112为双层结构,其包括与毛竹侧边接触的接触挡板1121、杠杆141一端部连接的推动挡板1122以及连接在接触挡板1121和推动挡板1122之间的缓冲弹簧1120。采用活动挡板结合侧压动力装置的设计,使得对切断平台11上毛竹侧边有抵触挤压作用,使得切割组件12上的切割锯片120对所述切割平台11上毛竹进行切断作业更加的平稳,不易出现跑偏或颤动现象。所述右挡板112采用双层结构的设计,使得其对毛竹侧边抵触挤压为软性挤压,避免与毛竹侧边硬碰而对毛竹侧边造成损伤。

参照附图1、图2、图4和图5。所述切断平台11上设有用于感应所述切割锯片120正下方的毛竹切断点是否有竹节的第一识别感应器113,该第一识别感应113装设在所述切断平台11的前部一侧壁上,并且其上的第一识别感应探头114位于所述毛竹切断点正上方。采用第一识别感应器113的设计,使得当所述切割锯片120正下方的毛竹切断点是否有竹节,倘若有竹节,该第一识别感应器113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然后控制器控制推动装置,将其对毛竹进行向前(或向后)微推动毛竹,使其毛竹上的竹节错开所述切割锯片120正下方的毛竹切断点,进行自动避让,避免所述切割锯片120切到毛竹竹节上,提高了切断后的毛竹筒的品质。

参照附图1和图2。所述切断机架10的前侧设有用于将切割锯片120对毛竹进行切断作业后废料进行输出的废料输送带15,并且该废料输出带15的始端部位于所述切割锯片120的正下方。所述切断机架10为可移动的切断机架,该切断机架的底部设有轮子16。所述切断平台11进料口的左、右侧边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弧形挡块171和第二弧形挡块172,该第一、第二弧形挡块171、172呈八字形的第一延伸进料口。

参照附图1、图7和图8。所述牵引装置22包括位于水平供料台21左、右两侧边并呈竖直摆放的左输送带221和右输送带222,该左输送带221的带面对水平供料台21上的毛竹左侧边进行接触挤压并起到牵引作用;所述右输送带222的带面对水平供料台21上的毛竹右侧边进行接触挤压并起到牵引作用。所述左输送带221和右输送带222均包括沿水平供料台21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主滚动竖轴223和从滚动竖轴224以及绕设在主、从滚动竖轴223、224的输送带带体225,该输送带带体225和水平供料台21呈垂直布置。每个输送带带体225包括双层结构,内层为绕设在主、从滚动竖轴223、224上的输送带内带225,外层为位于输送带内带225外侧的输送带外带226,并且该输送带内带225和输送带外带226之间设有若干个水平布置的弹簧227,所述输送带外带226由上半段和下半段构成,并且上半段和下半段之间形成凹口228。每个输送带带体225采用双层结构,使得所述输送带外带226和毛竹侧边处于软性接触,而且可贴附在毛竹的侧边上。

参照附图1和图7。所述水平供料台21上装设有用于对其上毛竹的毛竹切断点是否有竹节的第二识别感应器23,该第二识别感应器23位于离所述切割锯片120的切割点约2米处,并且其上的第二识别感应探头230位于所述水平供料台21的正上方。采用第二识别感应器23的设计,起到双保险作用,使得需要待加工的毛竹筒(一般长度规格为2米)在进入切断平台11之前,其上的毛竹切断点是否被所述切割组件12上的切割锯片120切割到,有着提前的预判,倘若第二识别感应探头230探测到竹节,该第二识别感应器23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然后控制器控制推动装置,将其对毛竹进行向前(或向后)微推动毛竹进行自动避让,大大地提高了所述切割组件12上的切割锯片120切割效率以及切断后的毛竹筒的品质。所述第一识别感应器113和所述第二识别感应器23均为现有技术,其一般包括壳体以及装设壳体上的相机、与相机配合的光学镜头(即第一识别感应探头114或第二识别感应探头230)、图像采集卡、对图像进行处理的控制器等。其识别感应原理:通过光学镜头对其正下方的毛竹切断点进行拍照得到清晰的毛竹切断点图像,然后通过图像采集卡将毛竹切断点图像信号采集到控制器中,由控制器根据毛竹切断点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判断该点是否有竹节,倘若有竹节,控制器控制推动装置,将其对毛竹进行向前(或向后)微推动毛竹进行自动避让即可。

参照附图1、图6和图7。所述水平供料台21进料口的左、右侧边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三弧形挡块211和第四弧形挡块212,该第三、第四弧形挡块211、212呈八字形的第二延伸进料口。所述水平供料台21上设有其上是否有毛竹通过并触动所述牵引装置运行的接触式开关213,并且该接触式开关213位于所述水平供料台21的始端。所述水平供料台21的前侧还设有延伸水平输送带214,并且该延伸水平输送带214和所述水平供料台21的对接布置。

另外,所述接触式开关213也可以是红外感应开关等其他类型的感应开关代替。

参照附图1和图5。所述水平排出平台31的一侧设有倾斜布置的排料斜板32,所述推动装置包括将切断后的毛竹筒向前拉动的直推组件和将毛竹筒推向排料倾斜板上的横推组件,该直推组件和横推组件依次前后间隔布置。所述直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水平排出平台31另一侧并呈竖直布置的第一主动轴331和第一从动轴332以及绕设在第一主动轴331和第一从动轴332上的链带333,所述链带333上设有将毛竹筒向前拉动的推杆334,该推杆334的数目为两个,并且该两个推杆334等间距布置。所述直推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水平排出平台31一侧的前端挡料板335。所述横推组件包括将毛竹筒推向排料倾斜板32上的横推杆34以及驱动横推杆34横向水平推动作用的横推气缸。所述水平排出平台31的末端部设有顶头挡板35,该顶头挡板35上装设有用于感应毛竹筒在水平排出台移动是否到位的接触式开关36(也可以为红外感应开关)。

参照附图9、图10和图11。所述排出输送台3还包括位于水平排出平台31一侧并且用于测量毛竹筒5端部侧壁厚度的段面厚度检测装置,该段面厚度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承接水平排出台31上的毛竹筒的承接台41、位于承接台41一侧并且用于测量毛竹筒5端部侧壁厚度的探测装置42、用于放置不同竹筒侧壁厚度的毛竹筒5的多个分类框43以及将探测好的毛竹筒进行提升输送至对应的分类框43内的龙门架44。毛竹筒5先通过探测装置42对其端部侧壁厚度进行检测后,再通过龙门架44进行分类到对应厚度的一个分类框43内即可。机械化操作,一体式完成,克服了以后人工再对毛竹筒5侧壁的厚薄进行分类所产生的费时费力等缺陷。

参照附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述探测装置42位于承接台41一侧,所述承接台41包括位于所述探测装置42和所述龙门架44之间的直线轨道411以及装设在直线轨道411上并且用于承接排料斜板32上掉落的毛竹筒5的移动接料台412,该移动接料台412在直线轨道411上可作往复于所述探测装置42和所述龙门架44之间。所述移动接料台412的台面为外侧高中间低的弧形面413,该移动接料台412的台面一端部设有顶端挡板414,其另一端部为敞开的开口状。所述龙门架44包括位于所述多个分类框43上方的龙门架本体以及装设在龙门架本体上并可沿去长度方向上移动的抓手441,该抓手441抓住毛竹筒5与所述多个分类框43堆放配合。所述龙门架44的结构为现有常见的结构,因此,不再详述其具体结构以及其工作原理。

参照附图12、图13、图14和图15。所述探测装置42为可推动的探测装置,该探测装置42包括检测主架421、设在检测主架421上并且毛竹筒5端部可伸入其内的检测通道420以及装设在检测通道420内并对毛竹筒5端部进行测量厚度作业的测量感应头,所述检测通道420内设有对毛竹筒5端面进行抵触限位作用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的数目为两个,并且该两个导向组件以检测通道420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布置。所述检测通道420外部还设有一弧形罩422。所述检测主架421为可移动的检测主架,该检测主架的底部设有轮子。

参照附图12、图13、图14和图15。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可前后移动的卡口件423以及连接在卡口件423后部的回位弹簧424,所述卡口件423的前端部可抵触在毛竹筒5底部端面上。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前后布置的直线轨道425以及装设在直线轨道425的后部的固定块426,所述卡口件423的前端部呈v字造型,该卡口件423底部设有与直线轨道425相配合的滑动槽。采用所述卡口件423的设计,使得毛竹筒5插入检测通道420内,对毛竹筒5底部端面具有抵触挤压效果(即定点作用),进一步地提高了本所述导向组件对毛竹筒5起到导向限位作用。

参照附图12。所述探测装置42还包括提供给所述测量感应头工作的自带电源(如蓄电池),该自带电源装设在所述检测主架421内。采用自带电源的设计,使得本探测装置42在无法接通市电的情况下,也可以运行使用,提高本探测装置42的实用性。另外,本探测装置42也可以接通市电使用。

参照附图12、图13和图15。所述测量感应头为位于所述检测通道420后部中央处的接触式测量感应头70,该接触式测量感应头70连接有带动其向上推起并且与毛竹筒5顶部端面抵触测量的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杠杆71、装设在所述检测通道420后侧壁上并活动地连接在支撑杠杆71中部侧壁上的支撑杠杆支座72,该支撑杠杆71的一端部连接在所述接触式测量感应头70的后部上。所述接触式测量感应头70和毛竹筒端面是直接接触式进行测量厚度作业,所述接触式测量感应头70连接有测量处理器,该测量处理器将接触式测量感应头70进行测量厚度作业所产生的测量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测量厚度的数值可以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也可以通过播放器语音播放出来,然后再启动通过龙门架44进行分类到对应厚度的一个分类框43内即可。

另外,所述接触式测量感应头70对物体进行探测厚度工作为现有成熟技术,如超声波式厚度测量仪,因此不再详述其具体结构以及其工作原理。所述接触式测量感应头70也可以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感应头代替,如激光测厚传感器的感应头或壁厚测量仪的光电投影探测头。

实施例二

参照附图16。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所述排出输送台的组成构成不同,本排出输送台还包括位于水平排出平台31一侧的提升输送带6,该提升输送带6包括用于承接水平排出平台31上毛竹筒的底部承接台61以及将底部承接台上61的毛竹筒进行提升输出并且带有输送链的输送链提升架62,该输送链提升架62上装设有用于支撑毛竹筒的提升档条60,该提升档条60连接在输送链上,所述底部承接台61上装设有用于感应底部承接台61上是否有毛竹筒的接触式开关63。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