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靛蓝色竹编工艺品及其染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34315发布日期:2021-04-09 20:44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靛蓝色竹编工艺品及其染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竹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靛蓝色竹编工艺品及其染色装置。



背景技术:

竹编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工艺竹编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更具深厚的历史底蕴,竹编行业历史上以作坊形式,多以世代相传或以作坊依托的师徒关系,学徒学成后,自立门户,再招徒弟,口传身教。

在现有技术中,竹编工艺品因为其自然优美的外形而受到广泛的使用,但是由于材质和加工方法存在不足,导致加工竹编工艺品的竹材容易受到外接影响,导致竹编工艺品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靛蓝色竹编工艺品及其染色装置,解决了由于材质和加工方法影响到竹编工艺品的使用寿命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靛蓝色竹编工艺品,包括以下步骤,

s1、竹材选取,选取生长两年以上且长势良好的紫竹,紫竹的直径需要在3-5cm之间为宜;

s2、竹材加工,对竹子切割,将竹子两端不适合做竹片的部分去除,再对竹子外表面进行打磨,刮除竹节和竹毛,将竹子外表面加工成光滑表面,最后再次对竹子进行切割,将竹子切割成细条状的竹片;

s3、竹片加工,对竹片进行暴晒,淋雨,最后再进行暴晒,充分去除竹片中的水分,保证竹片不会再使用过程中产生腐朽;

s4、竹片浸泡,对经过暴晒后的竹片放在水中浸泡48h,待竹片变软后去除;

s5、加工工艺,在竹片表面线刷上一层木蜡油,静置72h后,再对竹子表面进行染色,染色前可以将防虫剂和靛蓝染料按照1:10进行混合,最后将竹片和涂料混合进行染色,最后经过沥干和烘干得到篾片;

s6、编织塑形,将烘干后的篾片按照设计步骤编织得到工艺品。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选取的竹材的竹竿部分全部为紫黑色,选取外部形状完整,未受到虫害的竹材作为工艺品的原材料。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第一次对竹片的暴晒时间至少为一周,淋雨时间至少为2h,第二次对竹片的暴晒时间在48h以上即可。

一种靛蓝色竹编工艺品的染色装置,包括加工池,所述加工池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染色池,所述加工池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染色池,所述第一染色池的内部打捞装置,所述打捞装置包括内部网架,所述内部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把手,所述把手的顶部开设有定位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染色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部贯穿所述定位通孔且延伸至所述把手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打捞装置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打捞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染色池和第二染色池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加工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连接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压网架,所述下压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杆。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安装架的顶部,所述混合装置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混合装置分别固定于所述安装架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染色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装置,所述第一连通装置包括第一连通软管,所述第一连通软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连通软管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染色池和所述第二染色池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染色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装置,所述第二连通装置包括第二连通软管,所述第二连通软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连通软管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染色池和所述第二染色池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靛蓝色竹编工艺品及其染色装置,通过木蜡油使得竹片纹理比较自然,色彩丰富,通过对竹片进行暴晒淋雨再暴晒,充分去除竹片中的水分,保证竹编物的使用寿命,避免竹编物因为受潮而产生产生腐烂,再通过带有防虫剂的染料避免生虫,进一步提升竹编物的使用寿命。

(2)、该靛蓝色竹编工艺品及其染色装置,通过在染色池的内部对竹片和染料进行混合,使得染色更加充分,整个竹片均位于染色池的内部,使得竹片外表面均和染料接触,避免因为通过毛刷涂覆造成染色不均。

(3)、该靛蓝色竹编工艺品及其染色装置,通过设置两个染色池,一个染色池位于高处进行自动染色,一个染色池位于下方方便取出染色后的竹片并更换新的竹片进行染色,且两个染色池内部的染料可以通过第一连通装置和第二连通装置进行流动,不需在两个染色池内部都注入染料,降低染料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第一连通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加工池俯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安装架侧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下压网架仰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工池、2-第一电动伸缩杆、3-第一固定板、4-第一染色池、5-第二电动伸缩杆、6-第二固定板、7-第二染色池、8-打捞装置、81-内部网架、82-把手、83-有定位通孔、9-限位杆、10-安装架、11-混合装置、111-电机、112-转动杆、113-下压网架、114-轴杆、12-第一连通装置、121-第一连通软管、122-第一电磁阀、13-第二连通装置、131-第二连通软管、132-第二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靛蓝色竹编工艺品,包括以下步骤,

s1、竹材选取,选取生长两年以上且长势良好的紫竹,紫竹的直径需要在3-5cm之间为宜;

s2、竹材加工,对竹子切割,将竹子两端不适合做竹片的部分去除,再对竹子外表面进行打磨,刮除竹节和竹毛,将竹子外表面加工成光滑表面,最后再次对竹子进行切割,将竹子切割成细条状的竹片;

s3、竹片加工,对竹片进行暴晒,淋雨,最后再进行暴晒,充分去除竹片中的水分,保证竹片不会再使用过程中产生腐朽;

s4、竹片浸泡,对经过暴晒后的竹片放在水中浸泡48h,待竹片变软后去除;

s5、加工工艺,在竹片表面线刷上一层木蜡油,静置72h后,再对竹子表面进行染色,染色前可以将防虫剂和靛蓝染料按照1:10进行混合,最后将竹片和涂料混合进行染色,最后经过沥干和烘干得到篾片;

s6、编织塑形,将烘干后的篾片按照设计步骤编织得到工艺品。

紫竹竿高4-8米,直径可达5厘米,幼竿绿色,密被细柔毛及白粉,箨环有毛,一年生以后的竿逐渐先出现紫斑,最后全部变为紫黑色,无毛;中部节间长25-30厘米。

对竹材进行切割的过程中需要将竹材加工成一个个外表面光滑的条状竹片,同时对切割的位置也需要进行打磨,避免切割导致竹片表面凹凸不平,防止竹片加工过程中竹片上有尖锐部分对手部造成伤害。

在所述步骤s1中,选取的竹材的竹竿部分全部为紫黑色,选取外部形状完整,未受到虫害的竹材作为工艺品的原材料。

通过排除受到虫害的竹竿,可以提升用于加工原材竹竿的品质。

在所述步骤s3中,第一次对竹片的暴晒时间至少为一周,淋雨时间至少为2h,第二次对竹片的暴晒时间在48h以上即可。

通过进行长时间暴晒进行杀青,充分去除竹片中的水分,去除竹片的活性,且保证加工成型后的工艺品及时淋水竹片也不会对水分产生吸收。

一种靛蓝色竹编工艺品的染色装置,包括加工池1,所述加工池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2,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所述第一固定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染色池4,所述加工池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5,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6,所述第二固定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染色池7,所述第一染色池4的内部打捞装置8,所述打捞装置8包括内部网架81,所述内部网架8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把手82,所述把手82的顶部开设有定位通孔83。

加工池1可以在地面下开设基坑,将加工池1安装到基坑的内部,保证加工池1的顶部和地面位于同一平面,方便进行染色和加工作业,在不适合开挖的区域,可以通过钢铁材料在加工池1外部建造一个带有楼梯的工作台,同理可以方便工人进行作业。

在染色前可以将和防虫剂混合后的靛蓝染料导入到第一染色池4的内部或者第二染色池7的内部,在将片放入到内部网架81的内部,通过内部网架81方便同时将多个竹材投入到染色池内部或者将多个竹片同时取出。

所述第一染色池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的顶部贯穿所述定位通孔83且延伸至所述把手82的外部。

通过限位杆9穿过定位通孔83对内部网架81进行限位,避免内部网架81发生转动。

所述打捞装置8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打捞装置8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染色池4和第二染色池7的内部。

把手82位于第一染色池4的外部。

所述加工池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0,所述安装架10上固定连接有混合装置11,所述混合装置11包括电机111,所述电机1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12,所述转动杆1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压网架113,所述下压网架1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杆114。

电机111外接电源且在外部设置有对应的控制开关。

所述电机111固定于所述安装架10的顶部,所述混合装置11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混合装置11分别固定于所述安装架10的两侧。

电机111的转速设计为每分钟转十圈,避免转速过快导致染色池内部染料被甩出。

所述第一染色池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装置12,所述第一连通装置12包括第一连通软管121,所述第一连通软管121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22,所述第一连通软管121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染色池4和所述第二染色池7连通。

通过第一连通软管121可以对第一染色池4的底部和第二染色池7的顶部进行连通。

所述第二染色池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装置13,所述第二连通装置13包括第二连通软管131,所述第二连通软管131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32,所述第二连通软管131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染色池4和所述第二染色池7连通。

通过第二连通软管131可以对第二染色池7的底部和第一染色池4的顶部连通。

工作时:

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2带动第一固定板3和第一染色池4上升,通过下压网架113下压第一染色池4的内部竹片,再通过电机111带动转动杆112和轴杆114转动,使得第一染色池4内部的染料和竹片充分混合。

完成染色后,第一电动伸缩杆2收缩将第一染色池4收入到加工池1的内部,此时即可通过把手82向上拉动内部网架81,即可通过内部网架81将染色完成的竹片将取出,并再次更换新的内部网架81和竹片再次进行加工。

当第一电动伸缩杆2收缩将第一染色池4收入到加工池1的内部前,可以先打开第一电磁阀122将第一染色池4内部的染料通过第一软管121投入到第二染色池7的内部,再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5带动第二染色池7上升,方便通过混合装置11对第二染色池7内部的主片进行染色。

同理当第二染色池7下降前,可以通过第二连通装置12将第二染色池7内部的染料投入到第一染色池4的内部,保证在对一个染色池进行更换竹片时可以使得另一个染色池内部的竹片处于染色状态,在更换主片时无需等待更换完成才能进行下一次染色,提升染色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