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式开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1241发布日期:2023-03-25 00:04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式开孔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孔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式开孔器。


背景技术:

2.现目前市场上此类型木工钻头因其产品设计等原因,导致钻头在使用过程中,孔壁较毛糙,且易出现刀具排屑不畅,切削阻力大,造成烧刀,使加工板材爆边等情况,导致刀具使用寿命不高等。如图1、图2所示,市面上常规的开孔器的排屑槽普遍偏小,不利于及时排出加工时产生的各类废屑,易造成钻头摩擦系数加大,刀具发热,甚至烧刀。切削刃的设计为直刃方式,加工时不利于及时把切削时产生的废屑卷入刀体排屑槽,影响切削效果。而划线刃的设计为三角型尖点划线,使用时极易造成尖点磨损,甚至崩刃的情况,从而导致加工板材出现爆边等情况。因其设计,结构等原因,此类开孔器普遍使用寿命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式开孔器,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螺旋式开孔器,包括刀杆和刀头,所述刀头的两侧分别对称的设置有螺旋槽,相邻螺旋槽之间的刀头上分别对称的设置有螺旋副槽;所述刀头的前端面与螺旋副槽之间设置为高度差为lh的后角避空斜面;所述刀头前端面的中部设置有合金刀片,所述合金刀片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中心尖,所述定位中心尖两侧的合金刀片靠近螺旋槽的侧面设置有与螺旋槽连通的合金螺旋槽;所述定位中心尖两侧的合金刀片靠近螺旋槽的侧边分别设置为长度为hl、高低差为h1,且后角从中心位置到外径位置逐渐增大的圆弧形的切削主刃口;所述切削主刃口的末端设置有高于切削主刃口h2高度的圆弧划线刃。
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切削主刃口的长度hl为14mm~17mm、高低差h1为0.2mm~0.5mm。
7.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h2为0.2mm~0.5mm。
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合金螺旋槽的尺寸为p,其中,p=r12~r18。
9.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中心尖的高度h为1mm~1.5mm。
10.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合金刀片的宽度为d,长度为l,其中,d=3mm~6mm,l=30mm~38mm。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所述开孔器的排屑槽为大螺旋槽加螺旋副槽的设计原理,其次附加了合金螺旋槽,使钻头在加工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解决排屑困难的情况。所述切削主刃口设计为圆弧,且后角从中心位置到外径位置逐步增大且带有高低差,具有在切削时有利于辅助定位中心尖定位中心,且减少切削阻力的作用。所述圆弧划线刃的设计由常规的靠尖点划线,改为圆弧面划线,切削时划线刃强度更高,不易出现磨损或崩刃的情况,且划线接触面加大,
加工出来的孔壁更光滑,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独特的切削刃口及圆弧划线刃设计,使钻头在使用时切削阻力更小,孔壁更光滑,延长了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现有开孔器的主视图;
14.图2为现有开孔器的右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孔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开孔器的右视图;
17.图5为合金刀片的尺寸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合金螺旋槽的尺寸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切削主刃口、圆弧划线刃的尺寸结构示意图;
20.图8为后角避空斜面的结构示意图。
21.其中:1.螺旋槽、2.螺旋副槽、3.切削主刃口、4.圆弧划线刃。
具体实施方式
22.实施例1:
23.一种螺旋式开孔器,如图3-图8所示,包括刀杆和刀头,所述刀头的两侧分别对称的设置有螺旋槽1,相邻螺旋槽1之间的刀头上分别对称的设置有螺旋副槽2;所述刀头的前端面与螺旋副槽2之间设置为高度差为lh的后角避空斜面;所述刀头前端面的中部设置有合金刀片,所述合金刀片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中心尖,所述定位中心尖两侧的合金刀片靠近螺旋槽1的侧面设置有与螺旋槽1连通的合金螺旋槽1;所述定位中心尖两侧的合金刀片靠近螺旋槽1的侧边分别设置为长度为hl、高低差为h1,且后角从中心位置到外径位置逐渐增大的圆弧形的切削主刃口3;所述切削主刃口3的末端设置有高于切削主刃口3h2高度的圆弧划线刃4。
24.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合金刀片的宽度为d,长度为l,其中,d=3mm~6mm,l=30mm~38mm。所述合金刀片可以与刀头一体焊接。
25.优选地,如图7所示,所述切削主刃口3的长度hl为14mm~17mm、高低差h1为0.2mm~0.5mm。所述h2为0.2mm~0.5mm。
26.在加工板材时,先通过定位中心尖加工定位出需打孔的圆心,再通过圆弧划线刃4加工出圆的圆周,最后通过切削主刃口3切削掉圆心到圆周的板材,并通过合金螺旋槽1、大螺旋槽1和螺旋副槽2排出加工产生的废屑,完成打孔加工。所述开孔器的排屑槽为大螺旋槽1加螺旋副槽2的设计原理,其次附加了合金螺旋槽1,使钻头在加工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解决排屑困难的情况。所述切削主刃口3设计为圆弧,且后角从中心位置到外径位置逐步增大且带有高低差,具有在切削时有利于辅助定位中心尖定位中心,且减少切削阻力的作用。所述圆弧划线刃4的设计由常规的靠尖点划线,改为圆弧面划线,切削时划线刃强度更高,不易出现磨损或崩刃的情况,且划线接触面加大,加工出来的孔壁更光滑,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独特的切削刃口及圆弧划线刃4设计,使钻头在使用时切削阻力更小,孔壁更光滑,延长了使用寿命。
27.实施例2:
28.一种螺旋式开孔器,如图3-图8所示,包括钢材机体和合金。在钢材机体刀头的中心位置开一个对称的宽度为d(d=3mm~6mm )的合金焊接槽,在槽的2侧分别铣2个对称的大螺旋槽1和螺旋副槽2。如图8所示,再在中心槽和螺旋副槽2的平面上对称铣2个高度差为lh的后角避空斜面。
29.如图3、图5所示,在刀头的中心槽位置,嵌入一个宽度为d(d=3mm~6mm ),长度为l(l=30mm~38mm),的合金片。通过焊接使其连为一体。
30.如图6所示,在合金刀片上,磨削出2个对称的,大小为p(p=r12~r18)的与刀体螺旋槽1相连的合金螺旋槽1.
31.如图7所示,在刀头的中心位置合金刀片上,加工一个高度为h(h=1mm~1.5mm)的定位中心尖,在定位中心尖的2侧,再分别加工2个长度为hl(hl=14mm~17mm),高低差为h1(h1=0.2mm~0.5mm),刃口设计为圆弧,后角从中心位置到外径位置逐步增大的切削主刃口3。在切削主刃口3的末端,再加工2个对称的,高于主刃口h2(h2=0.2mm~0.5mm)的圆弧划线刃4。
32.本装置在使用时,主要加工各类木材和软塑料板材。在加工板材时,先通过定位中心尖,加工定位出需打孔的圆心,再通过圆弧划线刃4加工出圆的圆周,最后通过切削主刃口3切削掉圆心到圆周的板材,合金螺旋槽1、大螺旋槽1和螺旋副槽2排出加工产生的废屑,完成打孔加工。
33.刀体的排屑槽设计为一主一副分别对称的4个螺旋排屑槽。钻头加工过程中,能及时的排出加工产生的废屑。切削主刃口3设计为圆弧状,后角从中心位置到外径位置逐步增大且带有高低差;切削时有利于辅助定位中心尖定位中心,且减少切削阻力的作用。圆弧划线刃4的设计由常规的靠尖点划线,改为圆弧面划线,切削时划线刃强度更高,不易出现磨损或崩刃的情况,且划线接触面加大,加工出来的孔壁更光滑,效果更好。结合以上优点,本实用新型开孔器,较常规开孔器实用寿命更长,加工效果更好。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