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筝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47624发布日期:2024-02-07 12:10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古筝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古筝加工,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古筝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1、古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古筝在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先将框架安装完成,然后把框架放置在工作台上,均匀的涂抹上树脂胶,然后将面板扣装在框架上,使用钉子将面板与框架钉牢,再将框架的底部均匀的涂抹上树脂胶,放置在底板上,在框架上放置配重施加压力,并停留数日,待底板、面板均与框架之间牢固粘接在一起后将钉子取出即可。

2、经本人检索cn 209433840u一种古筝压合装置,包括支架、底板及顶框,所述的底板设置在支架的顶部,顶框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顶端与顶框的一侧相铰接,顶框的另一侧设置有与调节螺杆数量相同的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上通过设置卡台将固定螺栓可转动卡接在顶框上,调节螺杆的底端通过分别设置在底板上下两侧的调节螺母与紧固螺母固定在底板的一侧,底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与固定螺栓相配合的固定筒,固定筒与固定螺栓螺纹连接,顶框的内侧设置有若干顶梁,顶梁的中部设置有提升螺杆,提升螺杆与顶梁螺纹连接,提升螺杆的顶端设置有手轮,提升螺杆的底端设置有压板,压板与提升螺杆的端部轴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操作便捷,提升工作效率。

3、本发明人发现上述方案人存在一些缺陷;上述方案中的压合装置只能针对某一特定规格的古筝型号,不能对不同规格的古筝进行适配,可适配性较差,同时古筝下方为镂空状,上述方案中古筝下方使用的是平直衬垫,这会造成上端挤压时古筝上表面产生变形,影响品质,以及上述方案无法对粘合胶进行快速风干。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不能对不同规格的古筝进行适配,可适配性较差和挤压时古筝上表面产生变形,以及无法对粘合胶进行快速风干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2、一种古筝压合装置,包括风干箱,所述风干箱内部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用于对古筝的框架和面板之间进行压合固定,且夹紧机构包括弹性支撑板弹性压板,所述弹性支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缓冲垫,所述弹性压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垫。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支撑板下表面中心处与第三螺纹杆上端进行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贯穿风干箱并与其进行螺纹连接,且第三螺纹杆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旋转把手。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压板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处与第二螺纹杆下端进行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盖板,并与其进行螺纹连接,且第二螺纹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把手。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风干箱左右两侧下端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防止古筝框架位移和变形,且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夹板,所述固定夹板内侧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夹板外侧一面与第一螺纹杆内侧一端进行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把手。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风干箱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且风干箱上端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右端通过铰链与风干箱右上端开口处进行活动连接,且盖板左端通过卡扣与风干箱左上端开口处进行固定卡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风干箱的箱体上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内部安装有风机。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采用弹性材料对古筝框架和面板进行压合,此设计贴合度更高,适配性更全,且不易对古筝本体造成伤害和变形,同时采用厢式通风法,加快古筝框架与面板之间的粘合胶凝固。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古筝压合装置,包括风干箱(4),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筝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板(14)下表面中心处与第三螺纹杆(12)上端进行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12)贯穿风干箱(4)并与其进行螺纹连接,且第三螺纹杆(12)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旋转把手(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筝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板(16)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处与第二螺纹杆(8)下端进行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8)贯穿盖板(6),并与其进行螺纹连接,且第二螺纹杆(8)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把手(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筝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箱(4)左右两侧下端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防止古筝框架位移和变形,且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夹板(19),所述固定夹板(19)内侧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古筝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板(19)外侧一面与第一螺纹杆(2)内侧一端进行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2)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把手(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筝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箱(4)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且风干箱(4)上端安装有盖板(6),所述盖板(6)右端通过铰链(9)与风干箱(4)右上端开口处进行活动连接,且盖板(6)左端通过卡扣(5)与风干箱(4)左上端开口处进行固定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筝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箱(4)的箱体上开设有通风孔(10),所述通风孔(10)内部安装有风机(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古筝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古筝压合装置,包括风干箱,所述风干箱内部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用于对古筝的框架和面板之间进行压合固定,且夹紧机构包括弹性支撑板弹性压板,所述弹性支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缓冲垫,所述弹性压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垫。本技术设计采用弹性材料对古筝框架和面板进行压合,此设计贴合度更高,适配性更全,且不易对古筝本体造成伤害和变形,同时采用厢式通风法,加快古筝框架与面板之间的粘合胶凝固,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郭少云,张百森,郭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考县韵音乐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