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多用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051阅读:8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木工多用机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工多用机床。
木工多用机床是本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机床,这类机床在平刨的基础上,将圆锯铣刀安装在平刨的主轴上,压刨工作面放在主轴下面,能够实现平刨、压刨、锯、裁等多种功能,结构小,重量轻,功能齐全,一机多用,深受用户欢迎,其产量、品种规格一直在不断增加。
但是,现有的木工多用机床其结构存在着多种不足之处,一些功能在使用中不方便,例如现有的木工多用机床平刨工作台多采用斜面上燕尾导轨、螺纹升降,装配需要间隙,升降时空转太长,而且锁紧不可靠,经常使用易损坏螺纹。其压刨工作台升降一般采用蜗轮、蜗杆和圆锥齿轮,蜗轮、蜗杆结构传动比大,操作费时、不方便,而且蜗杆车削费时、成本高,圆锥齿轮加工困难,不适合大批量生产,其结构体积大,不易封闭和润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大批量生产的木工多用机床。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木工多用机床由前工作台1、调整杆2、连杆3、刨刀轴4、轴承座5、后工作台6、榫槽部件7、方钻头8、同步轴9、压刨工作台10、锯片11、锯台12、支座13、升降斜齿轮14、丝杆15、斜齿轮16和电机17构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说的木工多用机床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说的木工多用机床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说的木工多用机床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说的木工多用机床中连杆的原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工多用机床与现有的木工多用机床相比存在两方面实质性的改进。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工多用机床采用平行四连杆机构来实现前工作台的快速调整,调整时只需转动调整杆手柄,便可得到所需的厚度,锁紧螺纹,压紧可靠,机床制造可以用钻模,采用钻铰,达到精度要求,适于大批量生产。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工多用机床采用斜齿轮机构来灵活有效地调整压刨工作台高度,两个斜齿轮螺旋角为45°,其螺旋方向相同,能实现90°角转换,其传动比合理,结构简单,可以置于封闭腔内,便于润滑和防止杂质的侵入。
下面参照附
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
图1和3,同步轴9通过机体由键与两侧连杆3连接,调整杆2作用在同步轴9上。前工作台1通过轴与连杆3连接。共有四件连杆组成两套四连杆机构,两套平行四连杆机构由同步轴9连接,实行同步进行。
参见图4,所述的平行四连杆机构通过转动调整杆2,带动A、B点经支点a、b转动,产生水平方向位移,锁紧B就能得到所需的尺寸。
参见
图1和3,升降斜齿轮14与丝杆15相配合,实现压刨工作台10的升降,手轮通过轴与斜齿轮16相连,两个斜齿轮的齿数例如可以分别为13和33,其传动比为2.5,它们通过支座13而适当啮合。
权利要求1.一种木工多用机床,其特征在于它由前工作台1、调整杆2、连杆3、刨刀轴4、轴承座5、后工作台6、榫槽部件7、方钻头8、同步轴9、压刨工作台10、锯片11、锯台12、支座13、升降斜齿轮14、丝杆15、斜齿轮16和电机17构成,同步轴9通过机体由键与两侧连杆3连接,调整杆2作用在同步轴9上,前工作台1通过轴与连杆3连接,升降斜齿轮14与丝杆15相配合,实现压刨工作台10的升降,手轮通过轴与斜齿轮1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木工多用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连杆3由两套平行四连杆机构构成,它们与同步轴9相连,实现同步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木工多用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斜齿轮14和16螺旋角为45°,其螺旋方向相同,实现90°转换。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木工多用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斜齿轮14和16其齿数分别为13和33,传动比为2.5。
专利摘要木工多用机床,它由前工作台1、调整杆2、连杆3、刨刀轴4、轴承座5、后工作台6、榫槽部件7、方钻头8、同步轴9、压刨工作台10、锯片11、锯台12、支座13、升降斜齿轮14、丝杆15、斜齿轮16和电机17构成。一方面它采用平行四连杆机构来实现前工作台的快速调整,调整时只需转动调整杆手柄,便可得到所需的厚度,锁紧螺纹,压紧可靠,制造简单;另一方面它采用斜齿轮机构来灵活有效地调整压刨工作台高度,其传动比合理,结构简单,可以置于封闭腔内,便于润滑和防止杂质的侵入。
文档编号B27C9/00GK2266492SQ9522873
公开日1997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18日
发明者李百纯 申请人:威海市华侨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