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489阅读:86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劈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用以劈裂成段木头的劈柴机。
习见油压式劈柴机是以单一油压缸强行将木头往刀具上挤压,使木头破裂成两半,在设计上面临下述两难的状态在同一供油条件下,若要油压缸有高出力的表现,则其活塞受力面积要大,相对的每一供油动作其活塞行程将较短,因此要劈开一段木头就需要较长的操作时间及较多次的供油动作,亦即省力就会费时;反之若要油压缸的活塞行程较快,则其活塞的受力面积要小,因此每一供油动作其活塞行程将变长,但相对的其活塞的出力将变小,换言之省时就必须费力,若供油的力道不足或是木头较硬,都无法将木头顺利劈开。
经发明人详细观察发现,要将一段木头劈开,在最初的数公分距离内需要最大的出力,一旦木头劈开一道裂缝后,要将其完全剖开所需的出力即显著的降低,但习见的劈柴机却只有单一的出力方式及相同的移动速度,在设计上并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劈柴机,在其油压缸内设有至少一个子缸,使劈柴机可先以高出力将木头劈裂开一道裂缝,再以较快的行程将木头破裂开来,以便利劈柴工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劈柴机,包含有一架体,呈长形体;一刀具,设在架体长轴一端;一油压缸,设于架体长轴另一端,包含有一缸体;一前端盖及一后端盖,分设于缸体二端;一活塞,设于缸体内,与后端盖间形成一油压空间;一杆件;一端固定在活塞,另一端穿过前端盖而外露,随活塞同步移位;一枢设孔,沿杆件长轴向贯穿杆件两端及该活塞,与该油压空间连通;一子活塞,设于枢设孔中;一子杆件,一端固定在子活塞,另一端穿出枢设孔外;一压板,设在子杆件外露端,用以迫压木头往刀具方向位移;一油压供应装置,用以将液压油强行注入该油压缸的油压空间内;其中该油压供应装置包含有一储油缸;一注油缸室;一注油路,连通注油缸室与油压空间;一注油逆止阀,设于注油路,使油液仅能由注油缸室循注油路流入油压空间,无法反向回流;一供油路,连通储油缸与注油缸室;一供油逆止阀,设于供油路,使油液仅能由储油缸循供油路流入注油缸室,无法反向回流;一回油路,连通储油缸与油压空间;一回油开关,用以控制回油路呈通路或断路;一注油活塞,枢设在注油缸室内,用以将注油缸室内的油注液泵入油压空间内;其中该油压供应装置的注油活塞具一外露的活塞杆;一压杆,一端枢设在活塞杆外露端,中间具一支点,另一端可供采踏推压;一复位弹簧,一端抵住注油缸室外壁,另一端低住活塞杆,用以提供注油活塞自动复位的弹性回释力;其中该压杆自由端可插设一长杆,用以供人手推拉连动压杆动作;其中该储油缸隐藏在该架体内;其中该架体长轴两端下方各设有二脚架,其中一端的脚架下方各设一可旋转的支脚;其中该油压供应装置是以电动泵浦将油液泵入油压缸内;其中该油压供应装置包含有一储油缸;一注油路,连通油压缸与电动泵浦的出油口;一供油路,连通储油缸与电动泵浦的入油口;一回油路,连通油压缸与储油缸;一回油开关,设于回油路,用以控制回油路呈通路或断路;其中在静止状态该回油开关受一弹簧的弹力推顶而顶住一压板,回油路呈通路状态,当压板被下压时,将连动回油开关堵住回油路,使呈断路。籍由上揭结构,当以油压供应装置将液压油强行注入油压缸的油压空间内时,将同时驱动活塞及子活塞移位,使杆件及子杆件同时出力,此时对木头施压的力道最大,但相对的其行程较慢,其作用在先将木头破开一道裂缝,籍由较大的活塞受力面积达到省力的效果;当活塞到达其行程止点时,仅余子活塞可继续位移,此时液压推移的受力面仅余子活塞端面,因此出力变小,但子杆件的行程将变快,使木头被迅速的破开,达到省时的效果。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功效,兹举二实施例配合
如下,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中2-2剖线的剖视图。
图3、图4是第一实施例油压供应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图5、图6是第一实施例油压缸的动作示意图。
图7是第一实施例在压杆84上插接长杆90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沿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中2-2剖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8中9-9剖线的剖视图。
图10类同于图9,显示回油开关关闭的状态。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劈柴机第一实施例包含有一架体10,呈长形体,在其长轴两端下方各设有二脚架12、14,其中脚架14底端设一可旋转的支脚15。
一刀具20,设于架体10长轴一端,略呈V型。
一油压缸30,设于架体10长轴另一端,在刀具20与油压缸30间形成一置柴区16,在置柴区16的架体10两侧各设一侧板18。该油压缸30包含有一缸体32;一前端盖34及一后端盖36,分设于缸体32二端;一活塞38,设于缸体32内,与后端盖36间形成一油压空间40(如图5所示);一杆件42,一端固定在活塞38,另一端穿过前端盖34而外露,随活塞38同步移位;一枢设孔44,沿杆件42长轴向贯穿杆件42两端及该活塞38,与该油压空间40连通;一子活塞46,设于枢设孔44中;一子杆件48;一端固定在子活塞46,另一端穿出枢设孔44外;一压板50,设在子杆件48外露端,用以迫压木头往刀具20方向移位;一子杆端件52,设在杆件42外露端,供子杆件48穿枢;一复位弹簧54,一端抵住前端盖34,另一端抵住活塞38;一子弹簧56,一端抵住子杆端件52,另一端抵住子活塞46。
一油压供应装置60,包含有一储油缸62,隐藏在架体10内;一注油缸室64;一注油路66,连通注油缸室64与油压空间40;一注油逆止阀68,设于注油路66,使油液仅能由注油缸室64循注油路66流入油压空间40,而无法反向回流;一供油路70,连通储油缸62与注油缸室64;一供油逆止阀72,设于供油路70,使油液仅能由储油缸62循供油路70流入注油缸室64,而无法反向回流;一回油路74,连通储油缸62与油压空间40(本实施例是连通储油缸62以及介于注油逆止阀68与油压空间40之间的注油路66);一回油开关76,设于回油路74,用以控制回油路74呈通路或断路,本实施例以一扳动杆78连动该开关76;一注油活塞80,枢设在注油缸室64内,用以将缸室64内的油液泵入油压空间40内,其具一外露的活塞杆82;一压杆84,一端枢设在活塞杆82外露端,邻近枢接端位置枢设在一固定在架体10的支架86上,其另一端可供采踏推压,具杠杆的省力作用;一复位弹簧88,一端抵住缸室64外壁,另一端抵住活塞杆82,用以提供活塞80自动复位的弹性回释力。
关于第一实施例的动作方式,请参阅图3至图6所示。
使用时,使用者将预先裁切成段,具有固定长度的木头,置放于置柴区16,然后将扳动杆78往上扳转,使呈图3、图4所示位置,即回油开关76将回油路74封闭使呈断路。使用者以脚采踏压杆84,将注油活塞80往图3中上方推移,将注油缸室64内的油液往上挤压,此时供油逆止阀72的钢珠被油压往上推顶而自动封闭供油路70,注油逆止阀78的钢珠被油压往上推顶而容许油液沿注油路66流入油压空间40。如图4所示,当使用者放开压杆84时,籍由复位弹簧88的回释力,将注油活塞80往图中下方拉,并使压杆84自由端往上翘起,由于注油缸室64空间增大,产生真空吸力,以及重力的双重作用,二逆止阀68、72的钢珠均往下掉落,使注油路66呈断路,而供油路70呈通路,储油缸62内的油液将自动流入填满注油缸室64,而油压空间40内的油液则保持不变。藉由反复采踏压杆84,即可将油液注入油压空间40内,驱使活塞移位。
如图5所示,油液注入油压空间40后,将驱赶活塞38及子活塞46往图中右方移位,至压板50推顶木头抵住刀具20,此小段为放置木头的余隙,所需施力极小。使用者继续采踏压杆84将油注入油压空间40,推移二活塞38、46继续移位,压板50即对木头施力将其往刀具20推移,此时对同一使用者而言,因具有最大的活塞受力面积,因此压板50施力最大,配合压杆84的杠杆作用,可轻易的将木头劈开一道缝隙。
如图6所示,当活塞38被挡住无法移位(例如被前端盖34挡住,本实施例在缸体32内预设一定位件33,用以形成活塞38的前止点),仅余子活塞46可沿枢设孔44继续前移,此时子杆件48的行进速度将变快,将木头快速的劈裂开来,达到省时的效果。
当木头被破裂开来后,使用者只需将扳动杆78扳转呈图2所示的水平状态,使回油路74呈通路,籍由二弹簧54、56的弹性回释力,可自动将活塞38、46推回原位,在油压空间40内的油液则循回油路74快速的流回储油缸62中。
要再度劈柴时,只需将木头置放于置柴区,将回油开关76关闭,本实施例是将扳动杆78扳成直立状态,再连续采踏压杆84即可,使用上非常方便。
需加以补充说明的是,吾人可将压板50设计成可更换式,或是在原有的压板50前方套设垫片,例如2公分或3公分垫片,两者合套即有5公分厚度,籍此配合不同木头长度使用,此举可减少木头与压板间的余隙,可减少使用者空踏的次数,增加使用效率。
又,本实施例仅揭示一子活塞及一子杆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当然可以在子活塞及子杆件中再设一次子活塞及一次子杆件,依此类推,可设成多数个子活塞及子杆件,使油压缸成多段式伸缩结构。
如图7所示,可在压杆84的自由端设一管状套接部85,供一长杆90插接,使用者可以手推拉该长杆90连动该压杆84动作,此举兼有放大施力的作用。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示的劈柴机,其架体100、刀具(图中未示)、油压缸110等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容不赘述,其不同点在于其油压供应装置120是以电动泵浦取代第一实施例的人工方式,该油压供应装置120包含有一储油缸122;一电动泵浦124;一注油路126(结合参阅图9、图10),连通油压缸110与电动泵浦124的出油口125;一供油路128,连通储油缸122与电动泵浦124的入油口127;一回油路130,连通油压缸110与储油缸122,本实施例回油路130一端与注油路126连接,另一端与供油路128连接;一回油开关132,设于回油路130,用以控制其呈通路或断路,本实施例以一压板134控制回油开关132的启闭,在静止状态该回油开关132受一弹簧136的弹力推顶而顶住压板134,回油路130呈通路状态(如图9所示)。使用时使用者必须一手按压该压板134,另一手按压电动泵浦124的开关138,使双手就设定位置,以确保使用安全,当压板134被下压时(如图10所示),回油开关132堵住回油路130使呈断路,电动泵浦124即由储油缸122将油液迅速的泵入油压缸110内,使油压缸110作动。当双手放开后,电动泵浦124停止,回油路130又呈通路(如图9所示)状态,油压缸110内的油即自动流回储油缸122内。当仅按压电动泵涌124时,泵浦124泵出的油立刻循回油路130流回,呈循环流动,油压缸10将不动作,可确保使用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劈柴机,包含有一架体,呈长形体;一刀具,设在架体长轴一端;其特征在于,一油压缸,设于架体长轴另一端,包含有一缸体;一前端盖及一后端盖,分设于缸体二端;一活塞,设于缸体内,与后端盖间形成一油压空间;一杆件,一端固定在活塞,另一端穿过前端盖而外露,随活塞同步移位;一枢设孔,沿杆件长轴向贯穿杆件两端及该活塞,与该油压空间连通;一子活塞,设于枢设孔中;一子杆件,一端固定在子活塞,另一端穿出枢设孔外;一压板,设在子杆件外露端,用以迫压木头往刀具方向位移;一用以将液压油强行注入该油压缸的油压空间内的油压供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油压供应装置包含有一储油缸;一注油缸室;一注油路,连通注油缸室与油压空间;一注油逆止阀,设于注油路,使油液仅能由注油缸室循注油路流入油压空间,无法反向回流;一供油路,连通储油缸与注油缸室;一供油逆止阀,设于供油路,使油液仅能由储油缸循供油路流入注油缸室,无法反向回流;一回油路,连通储油缸与油压空间;一回油开关,用以控制回油路呈通路或断路;一注油活塞,枢设在注油缸室内,用以将注油缸室内的油液泵入油压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油压供应装置的注油活塞具一外露的活塞杆;一压杆,一端枢设在活塞杆外露端,中间具一支点,另一端可供采踏推压;一复位弹簧,一端抵住注油缸室外壁,另一端低住活塞杆,用以提供注油活塞自动复位的弹性回释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压杆自由端可插设一长杆,用以供人手推拉连动压杆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储油缸隐藏在该架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架体长轴两端下方各设有二脚架,其中一端的脚架下方各设一可旋转的支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油压供应装置是以电动泵浦将油液泵入油压缸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油压供应装置包含有一储油缸;一注油路,连通油压缸与电动泵浦的出油口;一供油路,连通储油缸与电动泵浦的入油口;一回油路,连通油压缸与储油缸;一回油开关,设于回油路,用以控制回油路呈通路或断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劈柴机,其特征在于,其中在静止状态该回油开关受一弹簧的弹力推顶而顶住一压板,回油路呈通路状态,当压板被下压时,将连动回油开关堵住回油路,使呈断路。-油开关堵住回油路,使呈断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劈柴机,有一架体,一设在架体上的刀具;一设于架体上的油压缸,包含有:一缸体;一前端盖及一后端盖,分设于缸体二端;一活塞,设于缸体内;一杆体,一端固定在活塞,另一端穿过前端盖而外露;一枢设孔,沿杆件长轴向贯穿杆件两端及活塞;一子活塞,设于枢设孔中;一子杆件,一端固定在子活塞,另一端穿出枢设孔外;一压板,设在子杆件外露端;一油压供应装置,用以将液压油强行注入该油压缸的油压空间内。
文档编号B27L7/00GK2313727SQ97248958
公开日1999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4日
发明者刘文辉 申请人:刘文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