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输苇苇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488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输苇苇帘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苇帘或苇箔的编织机械。
目前,公知的苇帘机是由踏板、链条、齿轮、拧线手、拨片、线轴等安装而成。打苇帘时,一人用手将苇杆送入拧线手内,另一人踏动踏板,带动拧线手转动,将苇杆用线绳结住,往复进行。这种苇帘机要用专人送苇杆,踏踏板,完全靠人工完成,不仅工效很低,而且劳动强度大,稍弯的苇杆就不能送入拧线手,织出的苇帘松散、质量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输苇苇帘机,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有电机、皮带轮、半凸轮、半齿轮、齿轮、连杆、链轮等组成的传动机构,有摇臂、固定夹、活夹、内套、外套等组成的自动输苇机构,有拧线手、线管、拨爪、齿轮等组成的编织机构。
采用上述结构的自动输苇苇帘机,工作效率为原有苇帘机的4-5倍,工作效率高,且输苇、传动、编织等都由电机带动的机构完成,劳动强度低,一人即可操作,织出的苇帘质量好。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图3是其A-A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拨爪部分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苇杆夹特装置部分的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之自动输苇苇帘机,包括安装在链轮(10)上的拧线手(7),链轮(10)上安装有链条(13),在机架(26)上通过轴(35)安装有皮带轮(36),皮带轮(36)与电机轴(30)上的皮带轮(31)上有皮带(29),在轴(35)上还安装有半凸轮(43)和半齿轮(44),半凸轮(43)上方安装有滚轮(41),滚轮上方安装有顶杆(40),顶杆(40)与拨爪连杆(19)铰接在一起,半齿轮(44)上、下方分别安装有齿轮(42)和齿轮(45),齿轮(42)的轴上安装有链轮(32),链轮(32)与安装在机架上部的链轮(17)上有链条(18),和链轮(17)同轴的还有链轮(39),链轮(39)上安装有链条(13),齿轮(45)的轴(34)上固定有连杆(33),连杆(33)与连杆(27)铰接在一起,连杆(27)通过轴(25)铰接在摆臂(24)上,摆臂下端铰接在机架(26)上、上端铰接在壳体(22)上,壳体内有弹簧(49)安装前夹板(48)和后夹板(50)之间,前夹板与外套(20)固定在一起,后夹板与内套(46)固定在一起,内套内有支杆(47)固定在机架上,内套上安装有固定夹(53),活夹(14)铰接在内套上,两夹之间有弹簧片(52),拨爪连杆(19)与拨爪架(8)固定在一起,拨爪架上有拨爪(9),拨爪连杆(19)与链轮(32)之间有拉簧(28)。
在这种苇帘机上,钢丝拨杆(16)与软钢丝(6)一端固定在一起,软钢丝另一端与拨杆(2)连接在一起,拨杆(2)与机架(26)之间安装有拉簧(38),外壳(22)下部安装有下拨杆(23),这种机构可使输苇工作更方便、更可靠。
在机架上部安装有托板(1),拨杆(2)穿过托板上的孔。托板上有档板(3)和档板(4)。在靠近托板(1)的机架上安装有定位片(5)。与拧线手(7)固定在一起的还有线管(11),线管上安装有线盒(37),线盒内有两股线绳分别穿过线管内的两个孔,再分别穿过拧线手内的孔,露在拧线手外,线绳用于将苇杆结住。在机架的中段上部有橡胶片(15)。在外壳(22)的前面和后面也分别有橡胶片(21)和橡胶片(51)。链条(13)上方有压板(12),压板(12)可防止链条(13)运动时跳起。
工作时,电机(图中未画出)通过电机轴(30)带动皮带轮(31)转动,皮带轮(31)通过皮带(29)带动皮带轮(36)转动,与皮带轮(36)安装在同一个轴(35)上的半凸轮(43)和半齿轮(44)同时随之转动。当半齿轮(44)转动到与齿轮(45)接触时,齿轮(45)的转动即带动固定在轴(34)上的连杆(33)转动,连杆(33)的转动带动连杆(27)摆动,连杆(27)通过轴(25)带动摆臂(24)摆动。齿轮(45)转半圈,连杆(33)带动连杆(27)、摆臂(24),使摆臂上端的外壳(22)及内套(46)、外套(20)向左移动,移动到使活夹(14)、固定夹(53)位于托板(1)附近,活夹(14)闭合将位于托板上的苇杆夹住。这时齿轮(45)继续转动半圈,摆臂(24)就带动外壳(22)及内套(46)、外套(20)向右移动,被夹住的苇杆随之向右移动。当外壳等移动到初始位置时,半齿轮与齿轮(45)脱离接触,活夹张开,摆臂的一个工作过程结束。这一过程中,半凸轮的凹下部分与滚轮(41)相接触,拨爪架(8)保持在初始位置。当轴(35)转动至半齿轮与齿轮(42)相接触时,半凸轮凸起的部分与滚轮(41)接触,半凸轮通过滚轮(41)、顶杆(40)将拨爪连杆(19)向上推起,即将拨爪架(8)向机架后方移动,这时,上一个过程被编织好的苇杆被向后推,线绳也被拉出一定长度。与此同时,半齿轮(44)带动齿轮(42)进而带动与齿轮(42)同轴的链轮(32)转动,由于半齿轮齿数与齿轮(42)、链轮(32)的齿数一样多,因此齿轮(42)转一圈,链轮(32)转一圈,链轮(32)通过链条(18)带动齿数比自己多一倍的链轮(17)转半圈,与链轮(17)同轴的链轮(39)也随之转半圈。链轮(39)通过链条(13)带动链轮(10)转动半圈,安装在链轮(10)上的拧线手(7)转动半圈,将苇杆结住。当半齿轮转动到与齿轮(45)接触时,再次开始带动连杆(33)转动的工作过程,半凸轮也再次带动拨爪架回到初始位置。如此循环反复,就完成了编织苇帘的工作。
活夹的张开及闭合的工作原理是,当外壳(22)等回到初始位置时,内套(46)右端受到橡胶片(51)等的阻挡,使内套相对于外套(20)向左移动,活夹(14)不再受外套(20)的约束,在弹簧片(52)的作用下张开。当外壳等向左移动时,活夹受到外套的约束而闭合。当外壳等向左移动到死点时,橡胶片(21)等被阻挡,使外套相对于内套向右移动,活夹(14)不再受外套的约束而张开。而当外壳等向右移动时,活夹受到外套的约束而闭合,将苇杆夹住带向右方。
当外壳(22)等向左移动到靠近死点时,下拨杆(23)拨动钢丝拨杆(16),与钢丝拨杆固定在一起的软钢丝(6)将动作传递到与软钢丝固定在一起的拨杆(2),拨杆(2)将苇杆拨动到靠近挡板(5)的位置,活夹和固定夹将苇杆夹住向右移动时,下拨杆(23)与钢丝拨杆(16)脱离,拨杆(2)在拉簧(38)的作用下回到原来位置。这使送苇这一工作更加可靠、方便。
在这种苇帘机的工作过程中,只要一人手持苇杆,将苇杆放置在托板(1)上,使苇杆位于拨杆(2)前面,其端头顶在档板(3)上,当这根苇杆被夹走后,再将另外一根放置在托板上。劳动强度低,弯曲的苇杆也可用于编织。
权利要求1.自动输苇苇帘机,包括安装在链轮(10)上的拧线手(7),链轮(10)上安装有链条(13),其特征在于,在机架(26)上通过轴(35)安装有皮带轮(36),皮带轮(36)与电机轴(30)上的皮带轮(31)上有皮带(29),在轴(35)上还安装有半凸轮(43)和半齿轮(44),半凸轮(43)上方安装有滚轮(41),滚轮上方安装有顶杆(40),顶杆(40)与拨爪连杆(19)铰接在一起,半齿轮(44)上、下方分别安装有齿轮(42)和齿轮(45),齿轮(42)的轴上安装有链轮(32),链轮(32)与安装在机架上部的链轮(17)上有链条(18)和链轮(17)同轴的还有链轮(39),链轮(39)上安装有链条(13),齿轮(45)的轴(34)上固定有连杆(33),连杆(33)与连杆(27)铰接在一起,连杆(27)通过轴(25)铰接在摆臂(24)上,摆臂下端铰接在机架(26)上、上端铰接在壳体(22)上,壳体内有弹簧(49)安装在前夹板(48)和后夹板(50)之间,前夹板与外套(20)固定在一起,后夹板与内套(46)固定在一起,内套内有支杆(47)固定在机架上,内套上安装有固定夹(53),活夹(14)铰接在内套上,两夹之间有弹簧片(52),拨爪连杆(19)与拨爪架(8)固定在一起,拨爪架上有拨爪(9),拨爪连杆(19)与链轮(32)之间有拉簧(2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输苇苇帘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苇帘机上,钢丝拨杆(16)与软钢丝(6)一端固定在一起,软钢丝另一端与拨杆(2)连接在一起,拨杆(2)与机架(26)之间安装有拉簧(38),外壳(22)下部安装有下拨杆(2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输苇苇帘机,用于编织苇帘或苇箔,它有皮带轮(36)、半凸轮(43)、半齿轮(44)、齿轮(42)、齿轮(45)、连杆(33)、(27)、链轮(32)、链轮(17)、链条(18)等组成的传动机构,摇臂(24)、固定夹(54)、活夹(14)、内套(46)、外套(20)等组成的自动输苇机构,拧线手(7)、线管(11)、齿轮(10)等组成的编织机构,使用这种苇帘机,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编织出的成品质量好。
文档编号B27J1/00GK2317063SQ9724850
公开日1999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5日
发明者张俊德 申请人:张俊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