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90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苇机,属于收割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收割芦苇的机械。
背景技术
我国滩涂辽阔,芦苇资源丰富,芦苇收割工作量大。目前收割芦苇主要还靠人工,条件艰苦,效率很低。现也有一些专用于收割芦苇的机械,但其大多结构复杂,造价很高。
本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方便安装在动力机车前部,且造价极低的一种打苇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其包括有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有芦苇挡板,所述芦苇挡板有上挡板、下挡板,在所述下档板下部为割刀,所述割刀与所述支撑架的加强筋相连,所述上挡板、所述下档板之间有一角度,所述下档板、所述割刀之间有一角度,所述割刀刀刃与地面平行;芦苇护栏在所述上挡板的上部,且所述芦苇护栏的两端固定在所述上挡板的两端头;所述支撑架为上、下两个直角三角形架组成;所述上、下两个直角三角形架有一共同直角边架;另两个直角边架为上、下排列, 所述两个直角边架在同一个垂直与地面的平面;且在两个直角边架上焊接有与动力机车固定,且上、下可调的固定杆。
所述芦苇护栏为不规则四边形,以所述芦苇挡板由前向后的方向,所述芦苇护栏上部的护栏边架也呈依次由后向前的方向倾斜,在所述芦苇护栏的三条边上设置有加强杆,加强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架及上挡板相连。
所述支撑架下端设置有加强筋。
所述上挡板、所述下档板之间为钝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机结构简单、实用,体积小,且体轻,方便,灵活。采用此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并且可以使芦苇倒成一排。工作幅面可以根据机动车的马力大小及割刀的长度,及具体芦苇地的工作环境,来方便调节。使用该机,可以有效节约能源,收割率高,不留苇茬。同时加工比较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


图1为本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打苇机包括有支撑架1,在支撑架1的一侧固定有芦苇挡板2,芦苇挡板2有上挡板3、下挡板4,在下档板4下部为割刀5,割刀5与支撑架1上的加强筋相连,上挡板3、下档板4之间有一角度,其角度为钝角。下档板4、割刀5之间有一角度,割刀刀刃6与地面平行;芦苇护栏7在上挡板3的上部,且芦苇护栏7的两端固定在上挡板3的两端头;支撑架1为上、下两个直角三角形架8、9组成;上、下两个直角三角形架有一共同直角边架10;另两个直角边架11、12为上、下排列,两个直角边架11、12在同一个垂直与地面的平面;且在两个直角边架11、12上焊接有与动力机车固定,且上、下可调的固定杆13。
芦苇护栏7为不规则四边形,以芦苇挡板2由前往后的方向,芦苇护栏7上部的护栏边架16也呈依次由后向前的方向倾斜,在芦苇护栏7的三条边上设置有若干加强杆14,加强杆14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架1及上挡板3相连。支撑架1下端设置有若干加强筋15。
权利要求1.一种打苇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有芦苇挡板,所述芦苇挡板有上挡板、下挡板,在所述下档板下部为割刀,所述割刀与所述支撑架的加强筋相连,所述上挡板、所述下档板之间有一角度,所述下档板、所述割刀之间有一角度,所述割刀刀刃与地面平行;芦苇护栏在所述上挡板的上部,且所述芦苇护栏的两端固定在所述上挡板的两端头;所述支撑架为上、下两个直角三角形架组成;所述上、下两个直角三角形架有一共同直角边架;另两个直角边架为上、下排列,所述两个直角边架在同一个垂直与地面的平面;且在两个直角边架上焊接有与动力机车固定,且上、下可调的固定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芦苇护栏为不规则四边形,以所述芦苇挡板由前向后的方向,所述芦苇护栏上部的护栏边架也呈依次由后向前的方向倾斜,在所述芦苇护栏的三条边上设置有若干加强杆,加强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架及上挡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下端设置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板、所述下档板之间为钝角。
专利摘要打苇机,其包括有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有芦苇挡板,所述芦苇挡板有上挡板、下挡板,在所述下档板下部为割刀,所述割刀与所述支撑架的加强筋相连,芦苇护栏在所述上挡板的上部。可以使芦苇倒成一排。工作幅面可以根据机动车的马力大小及割刀的长度,及具体芦苇地的工作环境,来方便调节。使用该机,收割率高,不留苇茬。
文档编号A01D45/00GK2515931SQ01277
公开日2002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31日
发明者沈永兴 申请人:沈永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