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编织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7273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装饰编织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植物材料机织而成的编织帘,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条状植物材料作纬条、软质纱线作经线机织而成的编织帘,可用于室内装饰、遮光和隔断。
帘常用于室内装饰、遮光和隔断,一般常使用布帘、塑料帘和铝合金帘(百页窗),广泛用于家庭居室、餐厅、宾馆和办公室等。然而现代人崇尚回归自然,常常选用天然材料作为装饰用品,因而市场需要采用天然植物材料机织而成的编织帘,现有技术中,采用植物材料制作的装饰编织帘常见的为竹帘,其纬条由粗细基本一致的实心竹条构成,经线间距离一般在50cm以上,经线与纬条间采用扭织方式编织。这种竹帘能够满足遮光透气的需要,但是其实心的竹条,无法满足人们对隔音、隔热保温等功能性的需求,单调而粗糙的竹条装饰功能较弱,由于采用4mm左右的竹条,无法采用交叉编织的方法,只能使用扭织的方法,难以实现大规模机织生产。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经、纬连接牢固,结构合理且具有功能性和装饰性的编织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饰编织帘,由经线和纬条编织而成,经线交叉穿过纬条,所述纬条分为主纬和副纬,主纬和副纬都由长条状植物材料构成,主纬与副纬的截面积之比至少为2∶1,主纬相间排列,两相邻主纬间至少设有1根副纬,各相邻主纬间所设的副纬根数按规律排列;经线依次交叉穿过每根纬条并连成整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经线”为软质连接线,如涤纶纱、亚克力纱、棉纱、尼龙纱、晴纶纱、混纺纱或其组合。所述“交叉穿过”是指经线一隔一横向穿过纬条,而相邻的经线相对纬条正反交叉穿过。所述“主纬和副纬都由长条状植物材料构成”是指纬条采用植物材料或以植物材料为主(纸条或纱线为辅的组合),其中主纬较粗,可以是芦苇、藤条、麻绳、草绳、竹片、竹条或其组合;副纬较细,可以是竹条或藤条或草条或麻条或木条或绳条或其组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纬可以为竹节式管状空心结构,如芦苇和竹枝;可以是多孔结构,如藤条;可以是实心结构,如竹片和竹条;也可以是管状空心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规律可以为两相邻主纬间所设的副纬数量相同,也可以为设有至少两个由不同副纬条数排列构成的副纬组,各副纬组在各相邻主纬间循环排列,每个副纬组的副纬条数至少为1根。所述“设有至少两个由不同副纬条数排列构成的副纬组”的含义包括3种情况其一是只有两个副纬组,且每个副纬组中的副纬条数不同,如2根和4根;其二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副纬组,且每个副纬组中的副纬条数都不同,如1根、3根、5根;其三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副纬组,其中至少有两个副纬组中的副纬条数不同,如2根、2根、4根。所述“每个副纬组的副纬条数至少为1根”指副纬组的副纬条数为1根至50根,其中副纬条数为1根至25根为最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经线按规律排列。其排列规律可以是经线均匀相间排列;也可以是经线分组排列,各组经线数相同且至少为2根,每组内相邻经线间距小于10mm,组间距离大于10mm;还可以是设有至少两个由不同经线数排列构成的经线组,每个经线组中的经线数至少为2根,每组内相邻经线间距小于10mm,组间距离大于10mm,各经线组依次循环排列。所述“经线数至少为2根”是指每个经线组中有2根至200根经线,其中每组经线3根至100根为最佳。所述“设有至少两个由不同经线数排列构成的经线组”的含义包括3种情况其一是只有两个经线组,且每个经线组中的经线数不同,如3根和9根;其二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经线组,且每个经线组中的经线数都不同,如3根、10根、8根;其三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经线组,其中至少有两个经线组中的经线数不同,如3根、3根、15根。所述经线是线纱或毛绒纱或曲纱或带纱。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纬和副纬的截面形状可以是扁形、半圆形、菱形、圆形、椭圆形或平行四边形,截面结构可以是空心、实心或多孔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本实用新型将纬条分为主纬和副纬,主纬和副纬都由长条状植物材料构成,主纬与副纬的截面积之比至少为2∶1,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天然植物材料及其相互组合,如较粗的芦苇作为主纬,较细的藤条作副纬,另一方面在主纬之间设置了过渡性的副纬,主纬较粗而副纬较细,这样在经线编织后,既打破了以往纬条粗细一致、缺乏变化的现状,突出了主纬的装饰效果,又使经线的连接更为牢固可靠,使编织帘具有整体性强、装饰性好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主纬为竹节式管状空心结构或多孔结构,如芦苇为竹节式管状空心结构,藤条为多孔结构。采用芦苇或藤条为主纬时,一方面能产生一种自然美的效果,又有天然植物的清香,另一方面,由于主纬的内部保有的静止空气层,使编织帘除了具有一般的装饰、遮光、透气等特点以外,还具有隔音、隔热的效果。
3、由于本实用新型将纬线分为主纬和副纬,当主纬采用芦苇等本身较粗、表面较光滑的植物材料时,在主纬之间设置了过渡性的副纬,这样在经线编织后,避免了软质经线穿过芦苇时包络的角度不足时,会降低经线与芦苇的连接牢度,使编织帘整体连接较松散的缺点。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
4、本实用新型中,经线分组排列后形成了一种半密形的编织帘,一方面经线组的设置具有美感,另一方面,经线组间有一定的距离,使整个编织帘具有较好的透气性,特别适合于客厅等场合使用。
5、本实用新型中,经线均匀相间排列构成的全密形的编织帘,在保证一定的透气性的前提下,遮光效果较好,隐秘性强,适合于卧室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副纬为2根;经线全密型);附图2为
图1的左视图;附图3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副纬为2根;经线半密型6根一组);附图4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副纬为2根;经线半密型3根、9根两组);附图5为实施例二的纬条排列示意图(副纬为2根、4根两组);附图6为实施例三的纬条排列示意图(副纬为2根、4根、6根三组);附图7为实施例四的纬条排列示意图(副纬为2根、2根、4根三组);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主、副纬各种典型截面形状和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主纬;[2]、副纬;[3]、经线。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
图1所示,一种芦苇编织帘,由经线[3]和纬条编织而成,所述纬条分为主纬[1]和副纬[2]两种,主纬[1]由1根芦苇构成,为竹节式管状空心结构,副纬[2]由径向2mm的竹条构成,主纬[1]相间排列,两相邻主纬[1]间设有2根副纬[2]。经线[3]为线纱,可以是涤纶纱、亚克力纱、棉纱、尼龙纱、晴纶纱或混纺纱,经线[3]均匀相间排列,间距为4mm,以此构成全密型芦苇编织帘。如果经线[3]分组排列,各组经线[3]数相同且取值为6根,每组内相邻经线[3]间距为3mm,组间距离60mm,这样就构成半密型芦苇编织帘。还可以将经线[3]分为两个经线组,且每个经线组中的经线[3]数不同,如3根和9根,组内相邻经线[3]间距为3mm,组间距离60mm。经线[3]依次交叉穿过每根纬条并连成整体。所述“交叉穿过”是指经线[3]一隔一横向穿过纬条,而相邻的经线[3]相对纬条正反交叉穿过。
实施例二参见附图所示,一种藤条编织帘,由经线[3]和纬条编织而成,所述纬条分为主纬[1]和副纬[2]两种,主纬[1]由1根直径5mm的藤条构成,为多孔结构,副纬[2]由径向2mm的藤条或竹条构成,主纬[1]相间排列,设有两个由不同副纬[2]条数排列构成的副纬组,各副纬组在各相邻主纬[1]间循环排列,两个副纬组的副纬[2]条数分别为2根和4根。经线[3]为毛绒纱,可以是涤纶纱、亚克力纱、棉纱、尼龙纱、晴纶纱或混纺纱,经线[3]均匀相间排列,间距为4mm,以此构成全密型藤条编织帘。如果经线[3]分组排列,各组经线[3]数相同且取值为8根,每组内相邻经线[3]间距为3mm,组间距离60mm,这样就构成半密型藤条编织帘。还可以将经线[3]分为两个经线组,且每个经线组中的经线[3]数不同,如3根和9根,组内相邻经线[3]间距为3mm,组间距离60mm。经线[3]依次交叉穿过每根纬条并连成整体。所述“交叉穿过”是指经线[3]一隔一横向穿过纬条,而相邻的经线[3]相对纬条正反交叉穿过。
实施例三参见附图所示,一种编织帘,由经线[3]和纬条编织而成,所述纬条分为主纬[1]和副纬[2]两种,主纬[1]由1根约8mm粗的麻绳构成,副纬[2]由径向2mm的草条构成,主纬[1]相间排列,设有三个由不同副纬[2]条数排列构成的副纬组,各副纬组在各相邻主纬[1]间循环排列,三个副纬组的副纬[2]条数分别为2根、4根和6根。经线[3]为曲纱,可以是涤纶纱、亚克力纱、棉纱、尼龙纱、晴纶纱或混纺纱,经线[3]均匀相间排列,间距为4mm,以此构成全密型编织帘。如果经线[3]分组排列,各组经线[3]数相同且取值为6根,每组内相邻经线[3]间距为3mm,组间距离60mm,这样就构成半密型编织帘。还可以将经线[3]分为两个经线组,且每个经线组中的经线[3]数不同,如3根和9根,组内相邻经线[3]间距为3mm,组间距离60mm。经线[3]依次交叉穿过每根纬条并连成整体。所述“交叉穿过”是指经线[3]一隔一横向穿过纬条,而相邻的经线[3]相对纬条正反交叉穿过。
实施例四参见附图所示,一种芦苇编织帘,由经线[3]和纬条编织而成,所述纬条分为主纬[1]和副纬[2]两种,主纬[1]由1根芦苇构成,为竹节式管状空心结构,副纬[2]由径向3mm的木条构成,主纬[1]相间排列,设有三个副纬组,各副纬组在各相邻主纬[1]间循环排列,三个副纬组的副纬[2]线数分别为2根、2根和4根。经线[3]为带纱,可以是涤纶纱、亚克力纱、棉纱、尼龙纱、晴纶纱或混纺纱,经线[3]均匀相间排列,间距为4mm,以此构成全密型芦苇编织帘。如果经线[3]分组排列,各组经线[3]数相同且取值为6根,每组内相邻经线[3]间距为3mm,组间距离60mm,这样就构成半密型芦苇编织帘。还可以将经线[3]分为两个经线组,且每个经线组中的经线[3]数不同,如3根和9根,组内相邻经线[3]间距为3mm,组间距离60mm。经线[3]依次交叉穿过每根纬条并连成整体。所述“交叉穿过”是指经线[3]一隔一横向穿过纬条,而相邻的经线[3]相对纬条正反交叉穿过。
权利要求1.一种装饰编织帘,由经线[3]和纬条编织而成,经线[3]交叉穿过纬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纬条分为主纬[1]和副纬[2],主纬[1]和副纬[2]都由长条状植物材料构成,主纬[1]与副纬[2]的截面积之比至少为2∶1,主纬[1]相间排列,两相邻主纬[1]间至少设有1根副纬[2],各相邻主纬[1]间所设的副纬[2]根数按规律排列;经线[3]依次交叉穿过每根纬条并连成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编织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纬[1]为竹节式管状空心结构或管状空心结构或多孔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编织帘,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律为两相邻主纬[1]间所设的副纬[2]数量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编织帘,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律为设有至少两个由不同副纬[2]条数排列构成的副纬组,各副纬组在各相邻主纬[1]间循环排列,所述副纬组的副纬[2]条数至少为1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编织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3]按规律排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饰编织帘,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律为经线[3]均匀相间排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饰编织帘,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律为经线[3]分组排列,各组经线[3]数相同且至少为2根,每组内相邻经线[3]间距小于10mm,组间距离大于10mm。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饰编织帘,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律为设有至少两个由不同经线[3]数排列构成的经线组,每个经线组中的经线[3]数至少为2根,每组内相邻经线[3]间距小于10mm,组间距离大于10mm,各经线组依次循环排列。
9.如权利要求1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装饰编织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3]是线纱或毛绒纱或曲纱或带纱。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编织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纬[1]和副纬[2]的截面形状可以是扁形、半圆形、菱形、圆形、椭圆形或平行四边形,截面结构可以是空心、实心或多孔形。
专利摘要一种装饰编织帘,由经线和纬条编织而成,经线交叉穿过纬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纬条分为主纬和副纬,主纬和副纬都由长条构成,主纬与副纬的截面积之比至少为2∶1,主纬相间排列,两相邻主纬间至少设有1根副纬,各相邻主纬间所设的副纬根数按规律排列;经线依次交叉穿过每根纬条并连成整体。由于采用空心或多孔结构的材料,其内部保有的静止空气层,使编织帘除了具有一般的装饰、遮光等特点以外,还具有隔音、隔热的效果。
文档编号D03D15/02GK2425096SQ0022022
公开日2001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9日
发明者黄介仁, 黄致良 申请人:苏州鸿仁窗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