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带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905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编织带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带及这种编织带的制作方法,尤指具有能在编织带表面形成波浪状或螺旋状编织纹理的成品及其制作方法。
已知传统的编织带,经编织机编织成型后,多半为单色系的编织带体,外观上太过单调又不美观,鉴于上述的缺点,目前市面上出现了有以下同颜色线股交叉混编而成的编织带,而这种编织方式所成型的成品,因编织纹理仅能呈纵纹状,其美观性及变化性仍嫌不足。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乃经过长时间精心的研究测试、开发设计,并针对已有编织带的缺点作一彻底解决、改善,而有了本发明的「编织带及其制法」的产生。
本发明的目的则在提供一种具有波浪状纹理或螺旋状纹理或其混合编织纹理的编织带,使得编织带外观呈现较美丽且具丰富的变化性,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则在提供一种制作具有波浪状纹理或螺旋状纹理或其混合编织纹理的编织带的方法。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的特征为主要是在编织机特别是走马机上备具两种以上相同或不同股数的线体,两种线体采用相邻正、反方向交叉编织,并在编织完成后的出口端另施以一固定或非固定的外力,令编织带的组织随着外力而扭转变化,例如外力的方向为或左或右来回重复以旋转方向施力,则编织带的组织将随外力而或左或右的扭转,而形成波浪状纹理;若外力施加的方向为360度旋转方式,则令编织带的组织呈螺旋状的扭转,而形成螺旋状纹理的编织带。
本发明由上述方法所制作出的编织带,具有两种以上具有相同或不相同股数的线体,采相邻正、反方向交叉编织,在编织完成的出口端以外力令编织带的组织随外力而扭转变化,形成表面具有波浪状纹理或螺旋状纹理或具混合前述二种编织纹理的态样。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本发明的方法所制作出的编织带,外观呈现较美丽且具丰富的变化性,可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以下配合附图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编织带制法实施例立体简示图;图2是本发明编织带第一较佳实施例平面图;图3是本发明编织带第二较佳实施例平面图;图4是本发明混合图2及图3的纹理的简示图。
本发明的编织带的制法,请参阅图1所示,其主要是在编织机特别是走马机2上备具有两种以上相同或不同股数的线体11,两种线体采取相邻正、反方向交叉编织,并在编织完成后的近出口端22施以一固定或非固定的旋转外力F,令编织带1的组织外力F而扭转变化。
例如外力F施力的方向为或左或右来回重复以旋转方向施加,则编织带1的组织将随着外力F而或左或右的扭转变化,而形成波浪状的纹理4,请参阅图1、2及图4所示。
而若外力F施力的方向为360度旋转方式,则编织带1的组织将呈螺旋状的扭转,形成螺旋状纹理5的编织带,请参阅图3、4所示。
另外,本发明的编织带1的制法,利用前述两种方法混合使用,可以得到具有前述两种纹理的编织带,请参阅图2、3、4所示,其中4为波浪状纹理,5为螺旋状纹理。
再者,本发明的制法,可以利用调整外力F往复来回或360度旋转施力的速度快慢而控制其纹理的间距及密度。也可以利用调整外力F旋转往复来回施力的距离或长度来控制波浪状纹理4的纹理高度。例如当外力F的往复来回或360度旋转速度快,则纹理间距较为密集,或外力F的往复来回或360度旋转速度慢,则纹理的间距较大。请参阅图4中的间距D为外力F施力较快的结果,而E则是外力F施力速度较慢的状态,从D及E则可比较二者纹理的差异。
请参阅图4所示,若在制作波浪状纹理4时,外力F的施力距离较长则产生的波浪纹理将较高(参看图中标号41),反之则较低(参看图中标号42)。
本发明的外力F,可以藉由人力来操作,利用人为来任意控制纹理的形状、花纹,以及其纹理的大小及间距等,创造出非常富有创意的编织带。
本发明的外力F,可以利用一机械及自动控制来施加该外力,利用自动控制的程序,可以设定出不同方式、不同速度以及不同施力距离等的外力F,如此则可以获得所欲得的编织带纹理。
本发明所采用的线体11,则为具有相邻的两种以上相同或不同股数的线体,该两种以上不同线体则可采用不同颜色,以此更能突显编织带纹理的显著性及层次感。
如图1的示,本发明的编织带1是于内部包覆有一中心线12,而中心线12是可为编织带或松紧带或胶丝或其它等效的绳线,据此令编织带1能增加结构强度或依需要作为松紧织带使用。
前述的外力F仅是介绍其施力的方法,而图1中的外力源3仅为表达外力F的参考位置及施力的方向,并非限制本发明方法。至于前面提到由机械及电机的自动控制装置,则另予以在他案中论述。
根据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可以得到一表面形成具有波浪状纹理或螺旋状纹理或二者混合的编织带。
权利要求
1.一种编织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是在编织机上,特别是在走马机上备具两种以上相同或不同股数的线体,将两种线体采取相邻正、反方向交叉编织,并在编织完成后的出口端另施以一固定或非固定的旋转外力,令编织带的组织随着外力而扭转变化,形成一具有特殊纹理的编织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在编织完成后的出口端施以一或左或右的往复来回的旋转外力,令编织带的组织结构随着旋转外力而或左或右的扭转,而形成波浪状的纹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编织完成后的出口端施以一360度旋转外力,令编织带的组织结构随着旋转外力而扭转成为一螺旋状的纹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编织完成后的出口端任意的施以一或左或右或一360度旋转外力,令编织带的组织结构随着前述外力而或左或右或旋转成为兼具有波浪纹理及螺旋状纹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调整外力往复来回旋转施力或360度旋转施力的速度的快慢而控制其纹理的间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调整外力往复来回旋转施力的距离来控制波浪纹理的纹理高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令外力的往复来回或360度旋转速度较快,以使纹理的间距较为密集,反之则纹理的间距较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令外力的施力距离较长,则产生的波浪纹理较高,反之则波浪纹理较低。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力是藉由人力或机械来施加的。
10.一种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制作的编织带,其特征在于该编织带是为具有两种以上的具有相同或不同股数的线体采取相邻正、反方向交叉编织,在编织完成后的出口端以外力令编织带的组织随着外力而扭转变化,形成表面具有波浪状纹理或螺旋状纹理或具混合前述两种编织纹理的编织带。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一种编织带及其制作方法,主要是在编织机特别是走马机上备具两种以上相同或不同股数的线体,两种线体采取相邻正、反方向交叉编织,并在编织完成后的出口端另施以一固定或非固定的外力,令编织带的组织随着外力而扭转变化,使得编织带外观呈现较美丽且具丰富的变化性,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文档编号D04C1/12GK1368569SQ0110371
公开日2002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8日
发明者曾焕东 申请人: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