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熨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653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熨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熨平衣类等的皱褶的电熨斗。
以往,这种电熨斗为提高熨烫时的滑动性,一般是在熨座构件表面(以后称熨面)进行氟树脂加工。为能用加热器有效地进行大范围的加热,且为了便于加工,熨座构件用铝合金等制成。但熨面的氟树脂除了使用磨损外,还有容易被衣服纽扣和拉链等划伤的问题。上述熨面的伤痕在熨烫时可能损坏纤维。考虑在熨座构件上安装可拆卸的、表面进行过氟树脂加工的覆盖层。这样即使由于使用造成氟树脂磨损,也可更换新的覆盖层以提高滑动性。但熨面易损伤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为使熨面不易损伤,考虑在铝合金制的熨座构件表面形成像不锈钢那样的硬质金属板。但由于不锈钢板传热性差,与加热器间距离不同及熨座构件形状不同等会导致熨面温度分布不匀。熨座构件后部由于离加热器远而温度低,其结果使熨斗的熨烫的效果变坏。另外,为了避免在将金属板固定于熨座构件边缘时妨碍加热器,要使加热器位置前移,从而使熨底后部温度变低。本发明目的是解决上述课题,提供熨座构件不易受伤、熨面温度不匀少、熨平皱褶效率高的电熨斗。
本发明的电熨斗装有受加热器加热的熨座构件和复盖熨座构件下面的熨面。熨面由不锈钢等硬质金属板构成。在熨座构件下面形成细长的沟状凹槽,由熨面覆盖。在上述凹槽内充填由糊状的硅化合物构成的传热导体。由于熨面是由硬质金属板构成的,熨面不易受伤。另外,凹槽里充填的传热导体改善了熨座构件到熨面的传热,减少了熨面的温度不匀。其结果得到了熨皱褶效果好的电熨斗。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熨斗熨座部分的侧剖视图。
图2是该电熨斗熨座部分的仰视图。
图3是该电熨斗熨座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该电熨斗熨面构件的剖视图。
图5是图2的电熨斗熨座部分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2的电熨斗熨座部分的B-B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熨斗熨座部分的局部侧剖视图,显示加热器的连接端子。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电熨斗熨座部分的局部侧剖视图,显示加热器的连接端子。
(第1实施例)如图1~6所示,熨座部分1具有受加热器2加热的熨座构件3和覆盖熨座构件下面的熨面构件4。在熨座构件3的下面形成细长沟状的凹槽6。传热导体5容放在凹槽6里。加热器2弯成U字型,在对具有良好传热性的铝制熨座构件3进行模铸成型时埋设于其中。熨面构件4由不锈钢等硬质金属板制成,可使用的厚度为约0.05~2mm,为便于加工,最好是0.2~0.8mm。熨面构件4的外周部分上弯,固定在前述熨座构件3的边缘部分,安装成与熨座构件3的下面接触的状态。在熨面构件4的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设有多个切口4a以便于弯曲。在熨座构件3的下面形成的细长沟状凹槽6,在熨座构件3的中央部被加热器2包围。凹槽6的一端向后延至熨座构件3的后端附近,另一端靠近埋在熨座构件3里的加热器2。在熨座构件3的中央部分形成凹槽6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V字型部分。在由熨面构件4复盖的凹槽6中充填了由糊状的硅化合物组成的传热导体5。7是在熨座构件3下面形成的圆形凹坑,沿埋在熨座构件3中的U字形加热器2在其内侧和外侧设置多个。凹槽6的一部分与设置在加热器2内侧的凹坑7连接。8是对着凹坑7设在熨面构件4上的圆形凹坑,嵌入凹坑7。凹坑7的直径D大于凹槽6的宽度W,凹坑7的深度d1比凹槽6的深度d2深。在熨座构件3上形成的气化室9把来自熨座构件1上方所设的水箱(未图示)的水气化后产生蒸气。气化室9的上面由盖10复盖,气化室9产生的蒸气从熨面构件4喷出。在与凹槽6连接的凹坑7前方的凹坑7中形成多个与气化室9连接的蒸气喷出孔11。一旦给加热器2通电来加热熨座构件3,热量就传给固定在熨座构件3下面与之接触的熨面构件4,使熨面构件4也被加热。但熨面构件4如采用不锈钢等硬质金属板时,其传热性就差,会在熨面构件4的离加热器2近的部分和离加热器2远的部分产生温差。收容在熨座构件3下面的凹槽6里的用糊状硅化合物构成的导热体5,在熨座构件3和熨面构件4之间发近良好的热传递作用。因此能热量有效地传递给熨面构件4。凹槽6在熨座构件3的中央部被加热器2围住。凹槽6的一端延伸至熨座构件3的后方中央部,使向熨面构件4后部的传热良好。因此,熨座构件4的靠近加热器2的部分和离开加热器2部分之间的温差小,提高了熨面构件4的后部温度。凹槽6的另一端靠近埋在熨座构件3里的加热器2。另外,向着远离加热器2的熨座构件3的后方中央部形成凹槽6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V字形部分。因此,加热器2的热量能高效地传到熨面构件4,缩小了离加热器2近的部分和远的部分之间的温差。凹槽6的一部分与在熨座构件3的下面形成的凹坑7相连。在将熨面构件4固定于熨座构件3的下面时,熨面构件4的凹坑8嵌合在熨座构件3的凹坑7里。在凹坑7和凹坑8之间,形成了能容纳从凹槽6溢出来的导热体5的空间。可防止从凹槽6溢出的导热体5溢出凹坑7。同时利用从凹槽6溢出的导热体5防止在熨座构件3和熨面构件4之间产生间隙。在前方的凹坑7上设有与气化室9连接的蒸气喷孔11。由于前方的凹坑7不与凹槽6连接,凹坑7内的导热体5不会通过蒸气喷空11和蒸气通道12进入气化室9。因此,由于导热体5的防水特性,不会损坏器化室9表面的亲水性。其结果是使器化室9稳定地喷出良好的蒸气。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例记载的发明,电熨斗熨表面不易损伤、能改善从加热的熨座构件到熨面构件的热传导、减少电熨斗熨面的温度不匀及提高熨烫皱褶的效果。
(第2实施例)如图7所示,加热器2是在管子13内埋设电热丝14,连接此电热丝14的端子15的一端从管子13向外伸出。本实施例的特点是,凹槽6的后端部6a位于电热丝14和连接端15间连接部的后方(L1),其他构造和实施例1相同。熨面构件4的后部离开作为发热部的电热丝14。但通过凹槽6内的导热体5的传热,可提高熨面构件4后部的温度,缩小与靠近加热器2部分的温差。
(第3实施例)如图8所示,加热器2在熨座构件3的后端部3a的前方从熨座构件3露出。本实施例的特点是凹槽6的后端部6a位于加热器2的露出部的后方(L2)。其他构成与实施例1相同。熨面构件4的后部位于加热器2的露出部的后方。但通过凹槽6内的导热体5的传热,可提高熨面构件4后部的温度,缩小与靠近加热器2部分的温差。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熨斗,具有装有加热用加热器的熨座构件;覆盖熨座构件下面的熨面构件;其特征在于,熨座构件的下面设有容纳导热体的细长沟状凹槽,熨面构件用金属板制成,外周部上弯固定在熨座构件的边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熨座构件的凹槽一端向熨座构件的后方中央部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熨座构件的凹槽一端接近熨座构件中埋设的加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熨座构件的凹槽形成V字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在熨座构件的下面形成凹坑,熨座构件的凹槽的一部分与凹坑连接。
6.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凹坑的直径比凹槽的宽度大,凹坑的深度比凹槽的深度深。
7.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加热器做成U字形后埋在熨座构件中,沿加热器在其内侧和外侧设有多个凹坑,熨座构件的凹槽的一部分与加热器内侧的凹坑连接。
8.根据权利要7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在熨座构件上形成发生蒸气的气化室,在与熨座构件的凹槽连接的凹坑前方的凹坑中设置与气化室连接的蒸气喷出孔。
9.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加热器具有埋在管内的电热丝和向管外伸出的连接端子,熨座构件的凹槽后端部位于电热丝和连接端子的连接部的后方。
10.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加热器埋设在熨座构件中,在熨座构件后端部的前方从熨座构件露出,熨座构件的凹槽的后端部位于加热器露出部的后方。
11.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导热体由糊状硅化合物构成。
12.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熨面构件由不锈钢薄板构成。
全文摘要
一种电熨斗,熨面构件4覆盖在由加热器2加热的熨座构件3下面。在熨座构件3的下面形成细长沟状的凹槽6。传热导体5充填在凹槽6内。由于熨面构件4由硬质金属板构成,熨面不易损伤。凹槽6内的导热体5减少了熨面的温度不匀,提高了电熨斗的熨皱褶效果。
文档编号D06F75/00GK1370886SQ01121708
公开日2002年9月25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19日
发明者迁隆久, 下坂喜一, 大冢康晴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