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洗涤内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861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衣机的洗涤内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尤其是洗衣机的洗涤内筒方面的发明。
如图2、3所示,在第一次脱水过程中,洗涤内筒10的高速旋转期间,通过排出口15使放置在柔软剂放置室14内的柔软剂流到在放置室14外侧的第一旋转维持室16内。随着第一次脱水过程的完成洗涤内筒10将处于静止状态,柔软剂就会流入到第一旋转静止维持室17内。在进行第二次脱水过程使放置在第一旋转静止维持室17内的柔软剂通过排出口19流到第二旋转维持室22内。另外,在完成第二次脱水过程的过程中,如果转速接近于0,柔软剂就会通过排出口21进行喷射排出。喷射排出实际上就是在进行轻微的低速旋转中,通过惯性使柔软剂向外部喷射的形态,如图3所示通过喷射排出30a的柔软剂将喷向洗涤外筒20的内侧面。
另外,当第二次脱水过程完全结束,使洗涤内筒10处于静止状态,柔软剂就会通过排出口21流到外侧,而且是沿着洗涤内筒10的外侧面流出。沿着洗涤内筒10的外侧面流出的柔软剂的排出形态称为附着排出,在图3中30b的就是附着排出。
如图2所示,通过喷射排出30a的柔软剂喷向洗涤外筒20并粘在对应面上。如图2所示,脱水过程之后,重新进水,执行漂洗等过程,而这时所进的水维持在一定水位上。即水位相当于开始洗涤时所定位的水位。也就是说,根据洗涤物量的多少,再通过高、中、低、小等几个阶段的最初设定水位,决定漂洗时的供水量。根据供水量出现如下结果在通过喷射排出30a喷向洗涤外筒20的柔软剂,水不会到达高度位置23上。也就是说存在以下问题通过喷射排出30a喷向洗涤外筒20内侧面的柔软剂中的一部分在洗涤过程中不与水接触,通过柔软剂反复喷射在高度位置23上进行累积,形成污染化的柔软剂层。
另外,通过附着排出30b流到洗涤内筒10外侧面的柔软剂30b’堆积在加强肋10a上,加强肋10a横向形成在洗涤内筒10的外侧面。柔软剂30b’通过附着排出30b堆积在加强肋10a上。柔软剂30b’通过洗涤内筒10的高速旋转重新向洗涤外筒20的内侧面飞散,又重新诱发洗涤外筒20内侧面的污染。加强肋10a的断面是四角形状。为了补强洗涤内筒10的结构强度,加强肋10a形成在洗涤内筒10的外侧面,并以相同的高度围绕洗涤内筒10。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的柔软剂注入结构存在以下问题通过喷射排出30a使柔软剂累积在洗涤外筒20的内侧面上部,污染洗涤外筒20的内侧面上部;通过附着排出30b使下流洗涤内筒10外侧面的柔软剂堆积在加强肋10a上,同样给洗涤外筒20的内侧面上部造成污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洗衣机的洗涤内筒,包括设置在洗涤内筒上端部的平衡器、注入柔软剂的柔软剂注入部、沿着水平方向形成的围绕洗涤内筒外侧面的加强肋,其特征是加强肋的上面形成向着外侧且向下倾斜的倾斜面。
本发明还可以是一种洗衣机的洗涤内筒,包括设置在洗涤内筒上端部的平衡器、注入柔软剂的柔软剂注入部、沿着水平方向形成的围绕洗涤内筒外侧面的加强肋,其特征是加强肋形成具有距离的从两侧向下方倾斜的中心部。
所述的加强肋分开的中心部形成在排出柔软剂的排出孔的正下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防止在漂洗过程中所注入的柔软剂附着在洗涤内筒外侧面或洗涤外筒内侧面,防止柔软剂带给洗衣机内部的污染,同时可以防止洗涤物本身的污染或损伤。
图2是现有技术的洗衣机结构的部分断面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洗衣机的柔软剂注入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洗衣机的柔软剂注入部与洗涤内筒的结构断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洗衣机的洗涤内筒与加强肋结构的实施例1断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洗衣机的洗涤内筒与加强肋结构的实施例2断面图。
图7是从图4的A方向看的洗涤内筒与加强肋结构的实施例3侧面图。
图中,50洗涤内筒;52加强肋;52a倾斜面;60平衡器;70柔软剂注入部;72排出孔。
实施例1如图5所示,在洗涤内筒50的外侧面有加强肋52,加强肋52的上面形成向外侧下方倾斜的倾斜面52a。倾斜面52a使附着排出的柔软剂80不会停留在加强肋52的上面,而会沿着倾斜面52a往下流。即柔软剂不在加强肋52的上面堆积而是往下流,使加强肋52的上面不会被污染,防止柔软剂堆积在加强肋52上面,通过洗涤内筒50的旋转撒向洗涤外筒的内侧面。带有倾斜面52a的加强肋52的断面是三角形状。
实施例2如图6所示,加强肋也可以是具有接近于四角形断面的加强肋52’,实际上加强肋52’是带有上面形成向外侧下方倾斜的倾斜面52a’。柔软剂沿着倾斜面52a’向下方流,可以防止洗涤内筒50和洗涤外筒的污染。另外,加强肋52’的断面积比加强肋断52面积更大,更有利于补强洗涤内筒50。
实施例3如图7所示,图7是从图4的A方向看时的侧面图,柔软剂注入部设置在洗涤内筒50的上端部,在排出孔72的下部设置有围绕洗涤内筒50的加强肋52k,52k’。加强肋52k,52k’以向着排出孔的下方中心的倾斜形状形成,可以使流下的柔软剂从排出孔72流到下方。另外,通过稍微分开形成的加强肋52k,52k’的中心部,使向中心流下的柔软剂沿着加强肋52k,52k’从加强肋52k,52k’的中心部向下方掉落。
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加强肋52k,52k’的断面形状也可以形成倾斜面52a,52a’。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洗衣机的洗涤内筒结构,其基本技术思想是设置在洗涤内筒外侧面的加强肋的上面形成向着外侧且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或向着加强肋的中心互相倾斜形成,使柔软剂下流到加强肋的下侧。
在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思想范围内,对于同行业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可以任意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洗衣机的洗涤内筒,包括设置在洗涤内筒上端部的平衡器、注入柔软剂的柔软剂注入部、沿着水平方向形成的围绕洗涤内筒外侧面的加强肋,其特征是加强肋(52)的上面形成向着外侧且向下倾斜的倾斜面(52a)。
2.一种洗衣机的洗涤内筒,包括设置在洗涤内筒上端部的平衡器、注入柔软剂的柔软剂注入部、沿着水平方向形成的围绕洗涤内筒外侧面的加强肋,其特征是加强肋(52k,52k’)形成具有距离的从两侧向下方倾斜的中心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的洗涤内筒,其特征是加强肋(52k,52k’)分开的中心部形成在排出柔软剂的排出孔(72)的正下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衣机的洗涤内筒,包括设置在洗涤内筒上端部的平衡器、注入柔软剂的柔软剂注入部、沿着水平方向形成的围绕洗涤内筒外侧面的加强肋,其特征是加强肋的上面形成向着外侧且向下倾斜的倾斜面,或者加强肋形成具有距离的从两侧向下方倾斜的中心部,中心部形成在排出柔软剂的排出孔的正下方。本发明能够防止在漂洗过程中所注入的柔软剂附着在洗涤内筒外侧面或洗涤外筒内侧面,防止柔软剂带给洗衣机内部的污染,同时可以防止洗涤物本身的污染或损伤。
文档编号D06F39/02GK1467327SQ02124229
公开日2004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2日
发明者赵敬源, 黄性万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