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超声波洗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71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超声波洗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衣器,尤指一种利用超声波清洗衣物的便携式洗衣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便携式超声波洗衣器,它主要包括一变压器和一超声波发生器,所述变压器和超声波发生器之间通过揉性电缆相连;所述变压器主要是为超声波发生器提供工作电源;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主要是产生超声波;它由一壳体、内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和与电路板相连的两个超声激振板构成;所述电路板为一自激振荡电路,它与超声振荡板相连,使其产生振荡。
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的壳体由上壳盖和下壳盖组成,二者采用螺纹连接,其间灌注有防止水渗入的密封防水胶。
所述电路板主要包括整流模块、三极管、电感、电容;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变压器的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经一电容、电阻滤波电路后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为其提供工作电流;所述三极管、电感、电容组成一电容三点式自激振荡电路,使与其相连的超声激振板产生振动。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强大作用力,促使依附在服装上的污物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而达到清洗的目的。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利用超声波发生器不断产生高频超声波,在洗涤过程中,高频超声波在清洗液体介质中产生成千上万个近似真空的“空腔泡”,这些“空腔泡”在液体介质中不断碰撞、消失、合并,在其周围局部产生极大的压力,这种极其强大的压力使粘附在衣服上的污物分子结构发生断裂、裂解、氧化、还原、分解、溶解、分散等变化,从而使污物与衣服分离,达到清洗衣服的目的,与传统的洗衣机洗衣原理有本质的区别。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损伤衣物;清洗于净;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洗衣时,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将洗衣器放在任意大小的容器底部,将水没过衣物,插上电源即可开始清洗衣物,非常方便;而且,可以酌情清洗一件或若干件衣物,非常方便、卫生。另外,本实用新型没有运动部件,节省电能;对环境无污染、无噪声。
如图所示,超声波发生器2为一扁平长方形壳体,它由上壳盖和下壳盖组合而成,二者采用螺纹连接,其间灌注有防止水渗入的密封防水胶。超声波发生器2的壳体内置有一电路板21和两个由硅钢板或压电陶瓷板制成的超声激振板22。
如图2所示,电路板2 1主要包括整流模块D1、三极管BG1、电感L、电容C2、C3;其中,整流模块D1的输入端与变压器1的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经C1、R1、R2滤波后与三极管BG1的基极相连,为其提供工作电流。三极管BG1、电感L、电容C2、C3组成一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使超声激振板22产生超声振动,从而产生超声波。本实用新型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中的C2为反馈电容,电路中的反馈部分主要是输入与振荡频率、相位相同的信号,使振荡回路维持自激振荡。
使用时,可将超声波发生器2放在盆里、水桶内,也可放在浴缸或洗脸池内。洗涤时,先将超声波发生器2放在容器的底部;再将衣服放入容器内;注水,水的深度不超过20~25厘米为最佳,淹没衣物即可;最后,将变压器1插入电源;超声波发生器2内的电路板21使超声激振板22产生自激震荡,不断产生高频超声波。在洗涤过程中,高频超声波在清洗液体介质中产生成千上万个近似真空的“空腔泡”,这些“空腔泡”在液体介质中不断碰撞、消失、合并,在其周围局部产生极大的压力,这种极其强大的压力使粘附在衣服上的污物分子结构发生断裂、裂解、氧化、还原、分解、溶解、分散等变化,从而使污物与衣服分离,达到清洗衣服的目的。洗涤完毕后,先拔掉电源,将发生器拿出,再将衣服拧干即可。漂洗过程,同洗涤过程。
本实用新型洗涤过程非常简单,便于操作,洗涤效果好;且无任何噪声污染。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超声波洗衣器,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一变压器和一超声波发生器,所述变压器和超声波发生器之间通过柔性电缆相连;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它由一壳体、内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和与电路板相连的两个超声激振板构成;所述电路板为一自激振荡电路,它与超声振荡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超声波洗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的壳体由上壳盖和下壳盖组成,二者采用螺纹连接,其间衬有密封橡胶垫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超声波洗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整流模块、三极管、电感、电容;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变压器的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经一电容、电阻滤波电路后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电感、电容组成一电容三点式自激振荡电路。
专利摘要便携式超声波洗衣器,它主要包括一变压器和一超声波发生器,所述变压器和超声波发生器之间通过揉性电缆相连。变压器主要是为超声波发生器提供工作电源;超声波发生器主要是产生超声波。它由一壳体、内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和与电路板相连的两个超声激振板构成;所述电路板为一自激振荡电路,它与超声振荡板相连,使其产生高频振荡,从而产生超声波。洗涤时,利用这种高频超声波在清洗液体介质中产生近似真空的“空腔泡”,再通过这些“空腔泡”在液体介质中不断碰撞、消失、合并,在其周围局部产生极大的压力,使粘附在衣服上的污物分子结构发生断裂、裂解、溶解、分散等变化,从而使污物与衣服分离,达到清洗衣服的目的。
文档编号D06F19/00GK2575129SQ0225369
公开日2003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3日
发明者金莉娅 申请人:金莉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