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喷瀑搓洗式双桶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870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喷瀑搓洗式双桶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衣机,尤其是指一种立体喷瀑搓洗式双桶洗衣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波轮式洗衣机,主要依靠波轮的旋转带动洗涤液作周期性的正反旋转运动所产生的旋流悬浮运动促使洗涤液冲刷衣物,并在衣物与衣物、衣物与桶壁间产生冲击和摩擦,最终实现对衣物的洗涤功能,达到冲洗衣物的目的。但是由于衣物的自重与水对衣物的浮力相互抵消,衣物总是悬浮在水中,翻滚效果比较差,处于洗涤桶外圈的衣物不容易与内圈的衣物调换位置,因而外圈的衣物相对磨损较大,而且衣物团块不容易舒展,洗涤剂不能充分溶解,造成局部衣物不能与洗涤液充分结合而洗不干净。
洗衣机的波轮通常只有一个大波轮,安装于洗衣机桶的底部,利用这种波轮的旋转带动洗涤液产生旋流运动,其洗涤效果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喷瀑搓洗式双桶洗衣机,以改变水流水平运转状况,提高搓洗式双桶洗衣机的洗涤效率,使双桶洗衣机更实用、功能更完善。
其主要技术方案包括外壳及安装于外壳内的洗衣桶与脱水桶,以及安装于洗衣桶内的水流板与波轮,其特征是在水流板前盖上安装可以转动的搓洗球,在波轮上安装子波轮。
在水流板前盖上设置上下两个柱子,搓洗球利用其自身的柱形空腔松套在柱子的外面,再利用螺钉连接定位,在水流板的上部分别设置上、下两个喷口,其中上面的喷口大于下面的喷口。
水流板后盖的边缘嵌入设置于水流板前盖上的凹槽内,再用螺钉紧固于水流板前盖上,在水流板前盖与后盖间形成水流通道,喷口与通道连通;在搓洗球的表面设置球形突起或/和长条形突起,水流板的形状为流线型。
在水流板前盖的下部设置凹槽,水流板下盖的边缘嵌入凹槽内后,利用螺钉与水流板前盖紧固连接,在水流板下盖上设置水流入口。
在波轮上安装较小的子波轮,波轮的横断面呈中部向上拱起、边缘平坦的伞状,在波轮的平坦部位沿波轮的周向均匀地安装4个子波轮。
在波轮上设置自波轮的中心向波轮的边缘延伸的径向凸筋,凸筋的纵剖面由平滑的曲线连成驼峰状,凸筋的横断面由两根向内凹的曲线与一根横线连接成对称的形状,并且其连接点用圆弧平滑过度,凸筋位于子波轮之间。
在子波轮的横断面呈中部向上拱起、边缘平坦的伞状,在子波轮上设置自子波轮的中心向子波轮边缘延伸的径向凸筋;在波轮上设置小孔;在波轮的平坦部位安装连接轴,子波轮套在连接轴上后,利用螺钉连接于波轮上。
水流板后盖嵌入水流板前盖的凹槽中,再用螺钉固定,水流板前盖与水流板下盖也利用凹槽嵌入式连接,使整个水流板内侧形成一个密封性良好的水腔,所用的螺钉及柱子也大多设置于水腔之外,保证水流在水腔内畅通无阻。水流板采用流线型设计,减少了水流阻力。当波轮带动洗涤液旋转时,洗涤液从水流板下盖的入口处进入,由下而上经过通道从大小两个喷口呈弧线型散开状喷出,形成立体交叉水流。两水流板上的搓洗球在水流板低水位以下部分,与水流板前盖上的台阶形柱子间隙配合,在带自攻螺钉5的限位下,只能绕柱子作自由旋转。水流板搓洗球外表面的球形突起与长条形突起,对处于外圈的衣物有搓洗和减缓衣物随水流旋转的速度的作用。
在一台洗衣机中可设置4个搓洗球和两大两小喷口立体水流设计,水流翻滚程度加大,使处于洗涤桶内外圈的衣物能及时调换位置,衣物团块得到舒展,减少局部衣物的磨损。同时喷瀑水流使洗涤剂得到充分溶解,衣物与洗涤液充分结合,大大提高了搓洗式双桶洗衣机的洗涤效果。
波轮式洗衣机之所以能达到洗净衣物的目的,主要是波轮带动洗涤液正反旋转,从而冲刷净衣物上污垢。波轮上的凸筋越高,水流悬浮旋转力越大,污垢冲刷得越彻底。但是波轮凸筋也不能太高,否则会造成水流过猛,当洗涤电动机反向旋转时,因惯性而使桶内的水飞溅出桶外。经过科学分析与大量实验后,对波轮凸筋在图5的m处加高成驼峰状;将凸筋的横断面方向采取较大的R角过度,如图6所示的n处,因而提高了水流的悬浮旋转力,减少了对衣物的磨损。子波轮用自攻螺钉安装于波轮的连接轴上,子波轮上的齿形结构与波轮连接轴相吻合,当波轮旋转时,子波轮在强大的水流作用下,也跟着旋转。子波轮的外形与波轮相似,外观上与波轮协调一致。


图1为水流板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波轮的结构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3的A-A视图。
图6为图3的B-B视图。
图7为双桶洗衣机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洗衣机包括外壳23及安装于外壳23内的洗衣桶24与脱水桶25,以及安装于洗衣桶24内的水流板与波轮15,在水流板前盖1上安装可以转动的搓洗球3,在波轮15上安装子波轮18。
如图1、2所示在水流板前盖1上安装可以转动的搓洗球3,在水流板上设置上下两个柱子7,柱子7的内壁有螺纹,搓洗球3利用其自身的柱形空腔松套在柱子7的外面,再利用螺钉5或自攻螺钉连接定位。在洗涤液转动时,搓洗球会绕柱子转动,以利于搓洗衣物。
在水流板的上部分别设置上、下两个喷口8、9,其中喷口8大于喷口9,水流板后盖2的边缘嵌入设置于水流板前盖1上的凹槽内,再用螺钉紧固于水流板前盖1上,在水流板前盖1与后盖2间形成水流通道12,喷口8、9与通道12连通,在水流板前盖1的下部设置凹槽14,水流板下盖4的边缘嵌入凹槽14内后,利用螺钉与水流板前盖1紧固连接,在水流板下盖4上设置水流入口13。当洗衣机波轮带动水流转动时,洗涤液从水流板下盖4的入口进入位于水流板前后盖间的通道内,再经喷口呈瀑布状喷出,形成喷瀑型水流,以改善洗衣机的水流状况。
在搓洗球3的表面设置球形突起10或/和长条形突起11,以提高搓洗球对衣物的搓洗效果,水流板的形状为流线型,以利于洗涤液的流动,减少流动阻力。
如图3、4所示波轮15的断面呈中部向上拱起、边缘平坦的伞状,在波轮15的平坦部位沿波轮15的周向均匀地安装4个子波轮18。
在波轮15上设置自波轮15的中心向波轮15的边缘延伸的径向凸筋17,凸筋17的纵剖面由平滑的曲线连成驼峰状,该驼峰的具体形状即是图2所示的形状;凸筋17的横断面由两根向内凹的曲线与一根横线连接成对称的形状,其连接点用圆弧平滑过度,其具体形状由图3确定。凸筋17位于子波轮18之间,以便能更好地搅动洗涤液。
在子波轮18的横断面呈中部向上拱起、边缘平坦的伞状,在子波轮18上设置自子波轮18中心向子波轮18边缘延伸的径向凸筋20。子波轮的形状与波轮的形状协调一致,以便于充分发挥其搅动洗涤液的作用。在波轮15上设置小孔22,这有助于水流的流动。
在波轮15的平坦部位安装连接轴21,子波轮18套在连接轴21上后,利用螺钉19连接于波轮15上,当水流猛烈搅动时,子波轮也会自转,以提高清洗效果。图中的16为嵌在波轮内的嵌件,用于将波轮安装于洗衣机上。
工作时,波轮带动洗涤液作周期性的正反旋转,子波轮的旋转又形成小涡流,对衣物及加速洗涤液的溶解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加高的波轮凸筋使水流的悬浮运动更加激烈,大大提高了洗涤效果。
图5的左端对应于波轮的中心,右端对应于波轮的边缘。
权利要求1.立体喷瀑搓洗式双桶洗衣机,包括外壳(23)及安装于外壳(23)内的洗衣桶(24)与脱水桶(25),以及安装于洗衣桶(24)内的水流板与波轮(15),其特征是在水流板前盖(1)上安装可以转动的搓洗球(3),在波轮(15)上安装子波轮(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是在水流板前盖(1)上设置上下两个柱子(7),搓洗球(3)利用其自身的柱形空腔松套在柱子(7)的外面,再利用螺钉(5)连接定位,在水流板的上部分别设置上、下两个喷口(8)、(9),其中喷口(8)大于喷口(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是水流板后盖(2)的边缘嵌入设置于水流板前盖(1)上的凹槽内,再用螺钉紧固于水流板前盖(1)上,在水流板前盖(1)与后盖(2)间形成水流通道(12),喷口(8)、(9)与通道(1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是在搓洗球(3)的表面设置球形突起(10)或/和长条形突起(11),水流板的形状为流线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是在水流板前盖(1)的下部设置凹槽(14),水流板下盖(4)的边缘嵌入凹槽(14)内后,利用螺钉与水流板前盖(1)紧固连接,在水流板下盖(4)上设置水流入口(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轮,其特征是在波轮(15)上安装较小的子波轮(18),波轮(15)的横断面呈中部向上拱起、边缘平坦的伞状,在波轮(15)的平坦部位沿波轮(15)的周向均匀地安装4个子波轮(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是在波轮(15)上设置自波轮(15)的中心向波轮(15)的边缘延伸的径向凸筋(17),凸筋(17)的纵剖面由平滑的曲线连成驼峰状,凸筋(17)的横断面由两根向内凹的曲线与一根横线连接成对称的形状,并且其连接点用圆弧平滑过度,凸筋(17)位于子波轮(18)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是在子波轮(18)的横断面呈中部向上拱起、边缘平坦的伞状,在子波轮(18)上设置自子波轮(18)的中心向子波轮(18)边缘延伸的径向凸筋(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是在波轮(15)上设置小孔(22)。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是在波轮(15)的平坦部位安装连接轴(21),子波轮(18)套在连接轴(21)上后,利用螺钉(19)连接于波轮(15)上。
专利摘要立体喷瀑搓洗式双桶洗衣机。包括外壳及安装于外壳内的洗衣桶与脱水桶,以及安装于洗衣桶内的水流板与波轮,其特征是在水流板前盖上安装可以转动的搓洗球,在波轮上安装子波轮;在水流板前盖上设置上下两个柱子,搓洗球利用其自身的柱形空腔松套在柱子的外面,再利用螺钉连接定位,在水流板的上部分别设置上、下两个喷口,其中上面的喷口大于下面的喷口。本装置可以改变水流水平运转状况,提高搓洗式双桶洗衣机的洗涤效率。
文档编号D06F37/00GK2583151SQ0225768
公开日2003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8日
发明者潘宗林, 徐小梅, 林瑞芬 申请人: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