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消毒的洗衣方法及应用自动控制消毒方法的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41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控制消毒的洗衣方法及应用自动控制消毒方法的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自动控制消毒的洗衣方法,以及应用自动控制消毒方法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具有消毒灭菌功能的洗衣机一般采用如下方式在洗衣机组件的制备中加入杀菌抗霉成分,例如,CN90101504,该案的方式是将2,4,5,6-四氯间苯二氰或2,3,5,6-四氯-4-(甲基磺酰基)吡啶混入组件,通过从组件上洗脱的抗霉活性材料的作用抑制组件表面和内部的微生物的增殖。
在洗衣机中设置电解装置,通过电解产生的氯、臭氧等化合物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例如,CN90217963,该案公开了一种消毒洗衣机,其特征是在洗衣机中设置电解槽,其消毒灭菌效果明显可靠。
在洗衣机中设置紫外线装置,例如,CN90218820公开了一种“带消毒灭菌装置的洗衣机”,其特征是在洗衣机的缸盖和筒体上安装紫外光灯。
CN97121693公开了“一种洗涤装置”,它结合高压消毒器,达到高效洗涤灭菌的作用。
CN97240309,公开了一种“等离子氧消毒杀菌洗衣机”,它是采用等离子氧对衣物进行消毒杀菌。
CN99222051,公开了一种“使用微波加热与灭菌的滚筒洗衣机”,该案将微波送入洗衣机的洗涤内筒中对洗净后的衣物进行加热干燥。
CN01120221,公开了一种采用超声波清洗装置、高压发生装置的洗衣机,无需任何化学洗涤剂,灭菌率高。
另一类是向洗衣机中添加消毒灭菌剂,例如CN92237975公开了将消毒洗涤药剂注入药剂贮箱;CN94116784公开了向洗衣机投放“特效杀菌灭毒洗衣粉”以达到杀菌作用。
上述现有技术显然存在操作繁琐、附加装置结构复杂等缺陷。
向洗衣机中添加消毒灭菌剂的另一种方法方式是在洗衣机适当位置放置缓释性功能化合物,例如例如在给水通路上放置海因化合物固体,在水经过时,将适量海因融入水中以达到杀菌去臭的目的,例如,CN00128761,CN00128762,CN01119722等。
海因的制备和在洗衣机中应用的原理可参见上述现有技术。
例如,02121397,公开了一种通过将二甲基海因溶解、溴化、氯化、过滤、干燥等步骤制备溴氯二甲基海因。
但是,现有技术没有公开在洗衣机中使用海因或其他功能性化合物形成的组合物时,如何制成能够缓慢溶解的固体,更加没有公开,如何形成可以不用添加缓释固体,即,在洗衣机装配时加入,其使用周期和洗衣机使用寿命基本一致的缓释固体的特征。
也没有公开形成的缓释组合物固体的配方组成,而所述的配方组成对控制所述功能性化合物的长效缓释以及每次使用中在洗涤水中形成的浓度具有重要意义。
再者,所述固体配方还要与消毒装置的具体结构,使用的方法配合才能达到目的。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以期达到杀菌消毒并抑制洗衣桶和洗涤物中的细菌繁殖、发霉、发臭、发黄和产生感染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控制消毒的洗衣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自动控制消毒方法的洗衣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洗衣机包括一消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可以扣合的容器,一放置容器的托架,一用来容纳所述容器和托架的并可以扣合成一体的外壳。
在洗衣机的给水通路上放置所述的消毒装置,在所述装置的容器中放置具有消毒杀菌功能并能够长期缓释道功能性组合物,例如,海因化合物形成的组合物固体;在水经过时,适量的功能性化合物被融入水中,起到杀菌去臭的目的。
所述的方法是,可以在洗衣机每次进水程序中都使用;或者是在每次漂洗中都使用,可以在第一次漂洗中使用,可以利用第二次漂洗再次用清水漂洗衣物,优选的在第二次漂洗中使用,洗涤液中洗涤剂的成份减少,节省功能性组合物的用量,消毒杀菌效果会更好。


附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洗衣机的消毒装置的立体装配示意图;附图2是所述的消毒装置中消毒固体容器的示意图;附图3是所述的消毒固体容器的托架;附图4本发明所述的装配有消毒装置的洗衣机剖面图;附图5本发明所述洗衣机中洗涤水流经路线图;以下是本发明附图的标号对应的名称,具体地1是进水阀,2是注水管,3是消毒装置,4是消毒液出口,5是洗衣机上盖,6是洗衣机箱体,7是洗衣机内桶,10是杀菌片,11是出口,12是洗涤水流出口,13是外壳上盖,14是外壳底座,15是消毒固体容器,16是消毒固体容器盖,17是托架,18是卡接口,19固定孔,20是卡接座,21进水口,23是进水槽,24是进水量调节口,25是漏孔,26是溢水口,27是托架侧壁,28是容器盖卡口,29是容器卡扣,30是填块,31是透水微孔,32是卡槽,35是容器底板,36是容器端面板,37是容器斜面板,38是第二溢水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详细描述,通过以下描述并结合实施例可以清楚理解本发明。
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由三部分组成,即,消毒装置的构造,所述装置和洗衣机的结合以及设定洗衣机利用所述装置的方式,具体是本发明所述的消毒装置包括消毒固体的容器、容器托架和外壳等部件组成,参见附图1。
所述的消毒固体的容器包括消毒固体容器15和消毒容器盖16,参见附图1和2,所述的消毒固体容器15是薄壁空心的开口容器,包括一容器底板35,一容器斜面板37,容器斜面板37和容器底板35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优选地,该夹角在35-65度之间;斜面板37和底板35之间形成的三角形槽的端部设置二块直角三角形的端面板36,端面板36与底板35或斜面板37之间的夹角为80-100度,优选地,端面板36与底板35或斜面板37之间的夹角为90度。
简单而言,所述的消毒固体容器15是由二块端面板、一底板和一斜面板组成的开口容器,所述的开口是平整的以便将其插入到容器盖16的卡槽32中。
在消毒固体容器15的底板35的外侧面上至少设置二个填块30,和填块相间的底板上设置大量可以自由透水的微孔,当容器15放置在托架17上时,填块30在底板35和托架17底部之间形成了过水通路,水可以通过该通路并透过微孔进入容器,容器中的水也可以透过微孔沿该通路排走。所述的填块30一般选择在2-10块,在填块30之间均匀布置通透的微孔,以便在使用时,进水均匀分布而使消毒固体均匀溶解。
所述的消毒容器盖16为平板状,沿容器盖16四周有一圈连续的凹形的卡槽32,容器15的开口可以插入卡槽32。
在容器15开口处外侧壁上和容器盖16的卡槽32内分别对应地设置卡口28或卡扣29。使用时,将消毒固体放入容器,将容器15的开口插入卡槽32,一一对应的卡扣和卡口扣合,使容器15和容器盖16扣合在一起。
优选地,在容器15的端面板36上也均匀设置可以自由透水的微孔,以配合底板35上的微孔使进出水更加均匀。
通常,在斜面板37和底板35之间的交汇处有一圆形或平面的过渡。而在斜面板37沿开口处有一平面的过渡以便设置卡扣29或卡口28。
所述的消毒装置还包括一托架17,所述的托架17有一正好容纳消毒固体容器15的凹槽,凹槽的一端设置一进水量调节口24,另一端设置一溢水口26,进水量调节口24基本对准进水槽23,溢水口26的高度低于脱架侧壁27。在凹槽的进水量调节口24一端的外侧壁上设置一进水槽23和第二溢水口38。在靠近溢水口26处凹槽的底部设置一漏孔25。
托架17的凹槽底部明显低于进水量调节口24的底部和溢水口26以便形成积水区域。所述的积水区域的积水高度(或称积水区域的凹槽深度)是这样设定的,当人为阻止漏孔25漏水时,通过进水槽23向凹槽注水,在水位达到进水量调节口24的低端或溢水口26的高度时(最终水位与二者之中的较低者平齐,以下简称浸泡水位),这时,积水区域水位肯定高于填块并能够浸泡部分或全部的放置在容器15中的消毒固体。
使用时,水通过进水槽23并通过进水量调节口24进入凹槽,并使溶解有消毒物质的水溶液沿漏孔25并通过外壳底座14上的出口11进入洗涤桶,即,内桶7。
当进水量过大,受进水量调节口24的阻碍,多余的水通过第二溢水口38直接从外壳底座14的出口11流入内桶7,当进水量较大但尚未到达第二溢水口高度时,进入凹槽的水可以从溢水口26和进水量调节口24溢出。由于漏孔25的大小控制在其能够的水的流出量显著的小于进水量,漏孔25的大小是这样设定的,首先确定消毒固体需要浸泡以便达到所需浓度的时间,这可以通过现有技术的手段测定;孔的大小为,使得当停止向凹槽注水时,浸泡水位以下的积水区域的水量通过漏孔流出的时间根据桶内洗涤液的容积而确定。当然,还需要考虑填块的高度等因素,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现有技术的实验得出的。
溢水口26和第二溢水口38的高度、大小的设定不限于以上所述,凡根据本发明所述结构并按其用途原则进行的设定都在本发明的公开和保护范围中。
所述的消毒装置3还包括一外壳,参见附图1,所述的外壳包括一外壳底座14和外壳上盖13,外壳底座14为一凹槽状,所述的凹槽可以容纳托架17,在外壳底座14的一端设置一进水口21,该进水口在使用时通过注水管2与洗衣机的进水阀1相连;在外壳底座14的另一端部和侧壁的底部设置一出口11,该出口和消毒液出口4连接,当然,它们也可以是一体的。
沿外壳底座14的上端外侧至少设置2个卡接座20,优选地,所述的卡接座20为2-8个。
外壳上盖13可以基本吻合地套在外壳底座14上,外壳上盖13的下端设置和外壳底座20一一对应的卡接扣18,当外壳上盖13套在外壳底座14上时,通过卡接扣18和卡接座20使外壳底座和外壳上盖扣合在一起。
外壳上盖的外侧还设置有固定孔19,以便将消毒装置固定在洗衣机的适当位置。
在不违反前述原则的前提下,消毒固体容器和托架之间容纳部分的形状是基本吻合的;托架或容器与外壳之间容纳部分的形状也是基本吻合的。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两种路径向洗衣桶内给水,一是全部注水通过的消毒装置3,在消毒装置3中并借助其中的不同路径形成经过和不经过杀菌片的水路;
二是将给水路径分成二路,一路直接通向洗衣桶,另一路通向消毒装置,本发明优选采用第二种方式,并在通向消毒装置的进水口21前设置可控进水阀1,采用该方式的明显的优点是可以准确的控制消毒液的浓度,例如,打开一次进水阀1,按照前述内容可知,消毒固体浸泡时间基本固定,因此,积水区域地积水中,被溶解或悬浮其中的消毒物质的量基本固定,由于每次打开进水阀1所得到的量是相同的,因此,洗涤时需要的消毒物质的量可以通过控制进水阀1的次数而得到控制。
另外,该方式赋予了洗衣机这样一种功能,即,可根据使用者的意愿并利用控制程序来选择是否向洗衣桶内供给消毒液。
本发明所述的消毒装置被安装在向内桶7注水的路径上,其进水口21和洗衣机注水管连接,或与进水阀1连接再将进水阀1连接于注水管,含消毒物质的溶液通过出口11和消毒液出口4注入内桶7,出口11和消毒液出口4可以是一体的。
本发明优选的制造消毒装置的方式和材料为对消毒剂化学惰性的塑料和注塑成形,但是,其他满足所述要求的材料也可以被引入并以相应方式制造本发明所述的消毒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消毒装置可以安装在现有技术中任何形式的洗衣机上,通常,洗衣机包括进水阀1,注水管2,洗衣机上盖5,洗衣机箱体6,洗衣机内桶7部件,按照本发明前述内容,可以将消毒装置3连接于进水阀1和注水管2上,并使消毒液通过消毒液出口4流入内桶7或其他形式的洗涤桶中即可。其中控制程序可以按照前述方式进行调整。
本发明所述的消毒固体,按照每周使用三次计算可连续使用8年,按照每周使用两次计算可连续使用12年。
具体地,本发明所述的消毒固体是由消毒剂物质和水溶性材料组成的混合物固体。
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所述的消毒固体是一种缓释的混合物固体,所述的固体在所述使用次数或年限下缓慢溶解完,但是每次溶解量中所含消毒物质的量又能够满足消毒杀菌的需要。
本发明所述的缓释的更加具体的解释是指将具有消毒功能的化合物分散在水溶性的高分子体中形成与水接触后缓慢释放杀菌消毒物质的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消毒灭菌功能的化合物包括三氯异三聚氰酸钠、二氯异三聚氰酸钠、二氯异三聚氰酸钾,卤化的5,5二烷基海因等;所述的水溶性的高分子材料可用聚乙二醇、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钠的马来酸共聚物、聚丙烯酸钠磺酸系单体共聚物、聚乙烯醇、羧基甲基纤维素、脂肪酸盐等。
将所述化合物和高分子材料形成混合物,所形成的形状可以是片状、球状、杠杆状、方柱状、长棒状等。
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公开的缓释材料,例如,CN98108976.3中所述的组合物被引入本发明使用。
通常,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洗衣机进行衣物洗涤的方法如下一般不在洗涤中加入消毒剂,因为,洗涤中的衣物的污垢或洗涤剂中的多种成分会抑止消毒剂的作用从而增大其用量。
在完成正常洗涤后,本发明采取的方法是在漂洗中加入消毒剂,可以在最后一次漂洗中加入,也可以在前一次漂洗中加入以便更好地漂洗并去除消毒剂的残留。
由于所述的消毒固体通常在水中溶解或分解出次卤酸,例如,次氯酸,而增加了水中的氯离子含量,次氯酸浓度高会导致衣物品质恶化,例如局部的高浓度次氯酸会引起褪色,因此,本发明选择在漂洗注水达一定量时加入消毒剂,优选是消毒剂加入程序和漂洗注水程序同时结束;最好是,在漂洗注水完成后,波轮和搅拌器开始旋转数秒,衣物基本形成均匀态后加入消毒剂,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所述可能的缺陷。
本发明所述的洗衣机的控制中,是否消毒是可以通过面板控制键进行选择的,控制方式如前所述。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子是,在洗涤完毕后的最后一次蓄水漂洗时,自来水通过进水阀进入到消毒盒内,所述的3-二氯-5,5-二甲基海因遇水生成广谱杀菌消毒物质和水一起流入内桶,定量供给大消毒剂和内桶中的漂洗水形成相应浓度,杀死衣物上的各种有害病菌和病毒。
消毒剂累计的浸水时间为0.5-10分钟,流量为1-20升,最终内桶中水中的海因的浓度为0.1-15ppm;其杀菌效果见下表

在本实施例的类似试验中,采用其他具有类似效果的功能性化合物,例如二氧化氯、二甲基海因、二氯海因、溴氯海因、二溴海因及1-氨基海因也取得了相同或类似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控制消毒的洗衣方法,包括注水洗涤、漂洗和脱水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洗衣方法可以采用或不采用消毒步骤,当选择采用消毒步骤时,在漂洗注水时,水注入消毒装置的进水口,被注入进水口的水通过托架进水槽和进水量调节口后,沿消毒固体容器的底板与托架底部之间形成的水通路进入托架,并在托架的凹槽的积水区域形成积水,积水通过消毒固体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微孔进入容器内部并浸泡消毒固体,部分消毒固体被溶解或分散到水中,含消毒物质的水沿托架底部的漏孔流出,并继续沿外壳底座的出口和消毒液出口进入内桶,漂洗注水完成后开始漂洗步骤,然后脱水直至完成洗衣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漂洗用水全部经消毒装置流入内桶,;消毒固体累计的浸水时间为0.5-10分钟,流量为1-20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漂洗用水和注入消毒装置的进水是二条水通路,注入消毒装置的进水量和次数受控于进水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消毒步骤在第一次漂洗中使用,并在第二次漂洗将化合物漂洗干净;较好地,选择在漂洗注水达一定量时加入消毒剂;优选是消毒剂加入程序和漂洗注水程序同时结束;最好是,在漂洗注水完成后,波轮和搅拌器开始旋转数秒,衣物基本形成均匀态后加入消毒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消毒步骤在第二次漂洗中使用,较好地,选择在漂洗注水达一定量时加入消毒剂;优选是消毒剂加入程序和漂洗注水程序同时结束;最好是,在漂洗注水完成后,波轮和搅拌器开始旋转数秒,衣物基本形成均匀态后加入消毒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通过进水口进入消毒装置的进水量过大,多余的水通过溢水口和/或第二溢水口溢出并从外壳底座的出口流入内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积水区域的积水通过漏孔的排完的时间根据桶内洗涤液的容积而确定。
8.根据以上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最终内桶中水中的海因的浓度为0.1-15ppm。
9.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的洗衣机,包括进水阀,注水管,洗衣机上盖,洗衣机箱体,洗衣机内桶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洗衣机的注水通路上的进水阀连接一消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可以扣合并设置有微孔的容器,一放置容器的托架,一用来容纳所述容器和托架的并可以扣合成一体的外壳,在所述装置的容器中放置具有消毒杀菌功能并能够长期缓释道功能性组合物;所述的容器底板和托架底板之间形成一水通路,托架的端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水槽、进水量调节口和漏孔;所述的外壳的端部和邻近托架漏孔的位置的侧壁或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固体容器是薄壁空心的开口容器,包括一容器底板,一容器斜面板,容器斜面板和容器底板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优选地,该夹角在35-65度之间;斜面板和底板之间形成的三角形槽的端部设置二块直角三角形的端面板,端面板与底板或斜面板之间的夹角为80-100度,优选地,端面板与底板或斜面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固体容器的底板的外侧面上至少设置二个填块,和填块相间的底板上设置大量可以自由透水的微孔,当容器放置在托架的凹槽中时,填块在底板和托架底部之间形成了过水通路,所述的填块一般选择在2-10块,在填块之间底板上均匀布置通透的微孔。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容器盖为平板状,沿容器盖四周有一圈连续的凹形的卡槽,容器的开口可以插入卡槽;在容器开口处外侧壁上和容器盖的卡槽内分别对应地设置卡口或卡扣;优选地,在容器的端面板上也均匀设置可以自由透水的微孔;在斜面板和底板之间的交汇处有一圆形或平面的过渡。而在斜面板沿开口处有一平面的过渡以便设置卡扣或卡口。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包括一外壳底座和外壳上盖,外壳底座为一凹槽状,所述的凹槽可以容纳托架,在外壳底座的一端设置一进水口,该进水口在使用时与洗衣机的进水阀相连;在外壳底座的另一端部和侧壁的底部设置一出口,该出口和消毒液出口连接,沿外壳底座的上端外侧至少设置2个卡接座,优选地,所述的卡接座为2-8个;外壳上盖可以基本吻合地套在外壳底座上,外壳上盖的下端设置和外壳底座一一对应的卡接扣;外壳上盖的外侧还设置有固定孔。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固体容器和托架之间容纳部分的形状是基本吻合的;托架或容器与外壳之间容纳部分的形状也是基本吻合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消毒的洗衣方法及应用自动控制消毒方法的洗衣机,所述洗衣机包括一消毒装置;所述的消毒装置包括可以扣合的容器,一放置容器的托架,一用来容纳所述容器和托架的并可以扣合成一体的外壳;在洗衣机的给水通路上放置所述的消毒装置,在所述装置的容器中放置具有消毒杀菌功能并能够长期缓释道功能性组合物,在水经过时,适量的功能性化合物被融入水中,起到杀菌消毒去臭的目的。
文档编号D06F39/02GK1526872SQ0311949
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4日
发明者张智春, 吕佩师, 姜战存, 王正涛, 焦延峰 申请人:海尔集团公司, 海尔电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