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挑线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055阅读:39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挑线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的挑线杆。
背景技术
如图4及图5所示的这种缝纫机的挑线杆,自以前为众所周知。该挑线杆,在挑线本体11的前端部上侧形成有导向片12,并在该导向片12与挑线本体11的连接部上设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线孔13,且在上述导向片12的下边缘与挑线本体11的前端部上边缘之间形成有与上述线孔13连通的导线孔14。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挑线杆上,当其向下方摆动且穿过线孔13的缝线松弛时,缝线会从线孔13通过导线孔14脱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在导线孔一方的壁面上形成越靠近线孔越深的凹部,并在另一方的壁面上设置形成越靠近线孔越高的、且与上述凹部之间能通过缝线的间隙的凸部的提案(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平8-299641号公告(第3页、图2及图3)上述挑线杆,其特征是,由于形成于凹部和凸部之间的间隙、起到了将穿过线孔的缝线在线孔折回约90°的作用,所以能以凸部可靠地防止穿过线孔的缝线脱出。
但是,图4及专利文献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挑线杆,由于在挑线杆本体11的前端部上侧形成了导向片12,所以有时有不能可靠防止缝线脱出或缝线的缠绕所谓不适。即,如图6所示,当挑线杆向下方摆动且缝线Y松弛时,在线孔13上形成线环L,并且该线环L被挂在导向片12的前端部。此时,线环L在由挑线杆的上升牵引缝线Y时,会从导线孔14进入线孔13,缝线Y因其进入而从线孔13脱出,或者绕在导向片12与挑线本体11的连接部上。
另外,图4及专利文献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挑线杆,在挂线时,必须将从线轴倒出的缝线穿过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形成于缝纫机机头上的窄缝,并在该窄缝的上部、沿挑线本体11的前端部上边缘向下折回并穿过线孔13,所以有挂线麻烦,并且在挂线时必须使挑线位于上限位置,在挑线杆的前端位于下方位置的状态下不能挂线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缝线脱出及缠线,并且容易进行挂线的缝纫机挑线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中,采用了将与挑线杆本体的前端部连接的导向片设于上述挑线杆本体的前端部下侧,并在该导向片与挑线杆本体的连接部设有贯通于厚度方向的线孔,在上述挑线杆本体的前端部的下边缘与上述导向片的上边缘之间形成与上述线孔连通的导线孔,在上述导向片的前端部,设有与挑线杆本体的一侧面相对向且在该相对向部之间形成能通过缝线的间隙的缝线导入片的结构。
如上所述,由于将导向片设于挑线杆本体的前端部下侧,且在该导向片的前端部设有与挑线杆本体的一侧相对向的缝线导入片,所以,即使当缝线松弛时缝线进入导向孔,因该缝线与缝线导入片的一侧边缘相靠也可以防止缝线脱出。
另外,即使挑线杆向下方摆动缝线产生松弛并在线孔上形成线环,但由于导向片被设在挑线杆本体的前端部下侧,所以导向片不会挂住该线环,其结果是可以可靠地防止缝线的脱出或缠绕。
并且,由于设于导向片前端的缝线导入片与挑线杆本体的一侧相对向,所以其使缝线与挑线杆本体的一侧面接触,并将该缝线向线孔牵引,以此使缝线从形成于缝线导入片与挑线杆本体的侧面之间的间隙进入导线孔并穿过线孔,可以简单地将缝线挂在挑线杆上。
此时,将位于缝线导入片的线孔的一侧作为防滑脱边缘,且使该防滑脱边缘与导向片的上边缘形成的角度为锐角,则可以更可靠地防止缝线从导线孔脱出。


图1是本发明的挑线杆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挑线杆前端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局部剖俯视图。
图4是以往的挑线杆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局部剖俯视图。
图6是图4所示的挑线杆向下方摆动且在缝线上形成线环状态的主视图。
图中1-挑线杆本体,2-导向片,3-线孔,4-导线孔,5-缝线导入片,5a-防滑脱边缘,6-间隙。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所示,导向片2与挑线杆本体1的前端部相连,且该导向片2向下弯曲约180°、设在挑线杆本体1的前端部下方。在导向片2与挑线杆本体1的连接部,设有贯通于厚度方向的线孔3。
另外,在导向片2的上边缘与挑线杆本体1的前端部的下边缘之间形成与上述线孔3连通的导线孔4。
在导向片2的前端部,设有向上的缝线导入片5,且该缝线导入片5与挑线杆本体1的一侧面相对,并在该相对部之间设有能使缝线通过的间隙6。
如图2所示,缝线导入片5的线孔3侧的一侧边缘,是防滑脱边缘5a,且该防滑脱边缘5a与导向片2的上边缘所形成的角度α是锐角。由上述结构构成的挑线杆,被配置在形成于图3用双点划线所示的缝纫机机头A前面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窄缝B内,且在该窄缝B内灵活地沿上下方向摆动。
实施例所示的挑线杆由上述结构构成,在往该挑线杆的线孔3上挂线时,如图3所示,从缝纫机机头A前侧将缝线Y穿入窄缝B内,在该缝线Y与挑线杆本体1的一侧面接触后,沿该侧面引入到线孔3侧。
缝线Y因如此的引入,从形成于缝线导入片5与挑线杆本体1一侧面之间的间隙6进入导线孔4并穿入线孔3内,可以非常简单地挂线。另外,由于可以通过沿挑线杆本体1一侧面拉引缝线Y而使其穿入线孔3内,所以能在挑线杆的前端部位于上限与下限的任何位置上将缝线可靠地穿入线孔3内。
在如上述的挂线状态下,即使挑线杆向下方摆动而在缝线Y上产生松弛、该缝线Y进入导线孔4,由于设在导向片2的前端部的缝线导入片5被配置在堵住导线孔4的开放端的位置上,所以能使缝线Y与设置于缝线导入片5的一侧的防滑脱边缘5a靠接并能防止从导线孔4脱出。
另外,即使挑线杆向下方摆动而使缝线Y松弛、该缝线Y如图6所示、形成从线孔3向上立起状态的线环,但由于导向片2被设在挑线杆本体1的前端部下侧,所以导向片2不会牵引上述线环。因此,缝线Y不会从线孔3脱出或缠绕在导向片2与挑线杆本体1的连接部上。
(发明效果)如以上所述,在本发明中,由于将导向片设于挑线杆本体的前端部下侧,且在该导向片的前端部设有与挑线杆本体的前端部一侧相对的缝线导入片,这样,可防止穿入线孔的缝线脱出并且可防止缝线缠绕在导向片与挑线杆本体的连接部上。
另外,由于使设在导向片的前端部的缝线导入片、与挑线杆本体的前端部一侧相对向、并且形成缝线能通过该相对部之间间隙,这样,将缝线沿挑线杆本体的前端部一侧面向线孔侧引入,以此将上述缝线从形成于缝线导入片与挑线杆本体的侧面之间的上述间隙进入导线孔并穿过线孔,所以能极简单地挂线,并且能在挑线杆的前端部位于上限与下限的任何位置进行挂线。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的挑线杆,其特征在于将与挑线杆本体的前端部连接的导向片设于所述挑线杆本体的前端部下侧,并在该导向片与挑线杆本体的连接部设有贯通于厚度方向的线孔,在所述挑线杆本体的前端部的下边缘与所述导向片的上边缘之间形成与所述线孔连通的导线孔,在所述导向片的前端部,设有与挑线杆本体的一侧面相对向且在该相对向部之间形成能通过缝线的间隙的缝线导入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挑线杆,其特征在于将位于所述缝线导入片的线孔侧的一侧作为防滑脱边缘,且使该防滑脱边缘与导向片的上边缘形成的角度为锐角。
全文摘要
一种缝纫机的挑线杆,将与挑线杆本体(1)的前端部连接的导向片(2)向下弯曲180°并将导向片(2)设于挑线杆本体(1)的前端部下侧,在该导向片(2)与挑线杆本体(1)的连接部设有贯通于厚度方向的线孔(3),在导向片(2)的上边缘与挑线杆本体(1)的下边缘之间形成与线孔(3)连通的导线孔(4)。在导向片(2)的前端部设有与挑线杆本体(1)的前端部一侧面相对向且在该对向部之间形成能使缝线通过间隙(6)的缝线导入片(5),由该缝线导入片(5)防止穿入线孔(3)的缝线从导线孔(4)脱出并通过将与挑线杆本体(1)的一侧面靠接的缝线向线孔(3)侧引入而穿入线孔内。能可靠地防止缝线脱出并能简单地进行挂线。
文档编号D05B49/00GK1488802SQ03122290
公开日2004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9日
发明者山崎范夫 申请人:株式会社爱克斯山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