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缝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熨缝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蒸汽熨烫织物缝的熨缝台,其组成为一个带有鼓风机的立柱,固定在该立柱上的可抽气的熨烫臂,其熨烫支持面是一条传送带,这传送带在熨烫臂范围内运转,它的运转方向可以控制,一个位于熨烫臂上面、也固定在立柱上的上横臂,一个配置在上横臂内可朝着传送带下降的压形器,该压形器带有一个与蒸汽发生器连接的可加热的蒸汽室,一个与蒸汽室底面连接的带有蒸汽排放孔的压形板,在上横臂的自由端有一个可控制的织物缝整直装置,以及一个从熨烫臂延伸并超越织物缝整直装置的接纳臂。
这类熨缝台,在例如美国专利文件PS 3,107,447号中已经公开。其任务主要是缩短熨缝的时间,尤其是对需要熨烫工作的成衣制造业是如此。
实际上,对熨出的织物缝要求无瑕疵和整洁这样的高要求,使这个操作过程实现自动化极为困难。这种困难尤其出现在所熨烫织物涉及非常宽范围的品种的时候,因此,由于各织物的种类和厚度这样的不同,要在熨烫臂和上横臂之间的织物缝熨烫范围内完好地拉引织物多少受到限制,总之并不是在一切情况下都能令人满意的。
英国专利文献PS 143,657号也公开了一种熨缝台,要熨烫的织物成品并不是在两臂之间的传送带上带入,而是藉助于一个沿着臂移动的和固定在熨烫臂上的夹子将织物成品边缘抓住带入。
用这种引拉装置除了工作周期较长以外,还有熨烫的织物实际上一定得由手工重复在熨烫臂上引拉,所以不能保证完美地引拉织物,因为在熨烫臂上引拉织物很容易使织物向两边移动,不可能达到完美的熨缝效果。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自动熨烫织物缝的熨缝台的进一步解决方案,不受织物种类和厚度的影响,确保在熨烫操作中在熨烫臂和上横臂之间始终完好快速地引拉织物成品并确保从熨烫臂和上横臂之间的缝隙中始终完好快速地送出织物成品。
根据上述熨缝台,本发明的这项任务的解决是在传送带的上面配置一个在熨缝过程中随着传送带运动的可控织物前缘夹持器,该夹持器在传送带开始织物引入运动前将其缝已引过织物缝整直装置的织物的前缘压紧在传送带上,这种夹紧连接至少保持在织物越过接纳臂并穿过织物缝整直装置以后的、在熨烫臂和上横臂之间的织物引入过程中。
实现本发明的基础在于直接通过传送带与织物前缘夹持器的结合,织物成品在该传送带上进出两臂之间,该织物前缘夹持器将引入织物缝整直装置的织物成品的前缘夹住,并与传送带一起运动,用非常有利的方式达到织物材料和传送带上面之间的不同附着摩擦以及与织物厚度有关的织物成品和织物缝整直装置之间的不稳定的摩擦阻力实际上对两臂之间的织物成品的精确运行不产生影响。此外,在操作运动中在两臂之间附加的织物前缘的夹紧能够明显地缩短工作周期,提高操作速度。
本发明的织物前缘夹持器是一个固定在传送带上的组合件,其固定力或夹紧力可以调节。它有一个铆接在传送带上的底板,并在其前面配置一个垂直于传送带运动方向的织物定位件,在底板的两侧还有垂直于传送带运动方向向上伸展的、突出在传送带之上的两个端面,在两端面之间越过织物定位件装有插入的织物夹紧构件绕着垂直于传送带运动方向的水平轴旋转,这些织物夹紧构件通过一个将直线水平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的变换连杆与至少一个作这种直线水平运动的驱动汽缸连接,该驱动汽缸并在底板的向上伸展的端面的范围内固定到底板上。所述织物夹紧构件具有至少两个直角形压紧爪,它们专用来将靠在织物定位件前面待引入的织物成品夹紧在传送带上。
本发明的接纳臂呈管形结构,在其延伸范围内在它的上面接连排列着多个上部朝着接纳臂自由端倾斜并排列成行的气孔,并且接纳臂管子的内腔通过可控电磁阀与压缩空气发生器连接。
本发明的用于在熨缝过程中控制在上横臂内带压形板的压形器的升降运动的升降装置使压形器在织物引入时处在传送带的上面的第一静止位置,在织物投出时处在传送带的上面的第二静止位置,压形器第二静止位置的压形板和传送带之间的距离比其第一静止位置的该距离大,两者的该距离之比约为3∶1;第一静止位置的压形器的压形板和传送带之间的距离应这样来选择使它能保证在织物引入其间时通过织物缝整直装置排开的织物缝边保持展开。
使用上述的结构,除了迅速将织物成品引入两臂之间外,还将已经熨好的织物成品迅速投出并且予以支撑,而且还考虑到弯曲织物缝的问题。
本发明的织物缝整直装置不仅能迅速适应各种不同织物的厚度,而且还能保证熨出的织物成品得到快速而可靠地整直的织物缝。此织物缝整直装置具有一个引导装置,其上端固定在紧固于上横臂的升降汽缸的活塞杆上。在引导装置的底部配置一个带龙骨棱的块状压缝边器,它与调整装置结合,可以相对于引导装置作垂直方向的调节。此外,压缝边器的龙骨棱导向分缝锋,其两侧各配置一个滑雪板状的织物缝边引导装置,分缝锋的尖端就从其自由端中突出。固定在压缝边器两侧的织物缝边引导装置在压缝边器上和引导装置上是这样来移动的随着压缝边器相对于引导装置的垂直调节,织物缝边引导装置不仅一起作这种垂直调节,而且同时也作相对于分缝锋的同样的相互反向的水平运动。引导装置还具有一个与升降汽缸的活塞杆牢固连接的顶板,它通过两个相互平行的定距套管与底板连接;该底板的导向轴销垂直导向,压缝边器固定在其下端;此外,压缝边器抗衡着支撑在其上端和底板下部的压缩弹簧作用于底板上的力,可以提升,为此用一个固定在导向轴销上端的升降头跟一个围绕水平轴旋转的偏心轮啮合。每个滑雪板状织物缝边引导装置都通过一个连接筋板固定在支承板上,该支承板在其下端范围内有一个孔用来容纳固定在压缝边器中的横销,支承板上端转变为斜面向着压缝边器的楔端,带着楔端的支承板通过楔端与楔槽的相配斜面在底板侧面的相对应的楔槽内作附加的垂直移动;两个带织物缝边引导装置的支承板在中间部位通过拉力弹簧相互连接,压缝边器在相对于引导装置作垂直上升调节时,支承板抗衡着拉力弹簧的作用力进行水平伸展运动。压缝边器与两个织物缝边引导装置作垂直相对运动时,两个织物缝边引导装置作同量的与之相随的水平相对运动。在织物缝整直装置的前面配置一个基本上向前下方向的喷气咀。
根据实施例,在附图中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如下图1 为熨缝台的侧视图;
图2 为图1熨缝台的接纳臂的局部详图;
图3 为图1熨缝台的织物前缘夹持器的侧视图;
图4 为图3织物前缘夹持器的俯视图;
图5 为于图1的织物缝整直装置局部剖开的正视图;
图6 为图5织物缝整直装置的局部剖开的侧视图;
图7 为图5和6的织物缝整直装置的俯视图。
图1所示的熨缝台具有一个带立柱底座2的立柱1,通过滚轮3和4使熨缝台能够容易移动。立柱1延伸至立柱顶端5,熨烫臂6带一个在其自由端延伸的稍为向下弯的接纳臂7,和配置在其上端的上横臂8一起固定在立柱顶端5上。上横臂8在其自由端装有一个在图5至7中所示并将详细介绍的织物缝整直装置9,在其前侧配置一个大体上向前下方向的喷气咀9a。此外,固定在立柱顶端5上的上横臂8可以调节高度,如图1中双箭头所示。上横臂8向下开口,装有一个带电加热装置的压形器10,其向下开口的蒸汽室11与压形板13连在一起。该压形板13具有呈排孔状的蒸汽开孔12。加了热的压形器10,包括蒸汽室11,包有一层隔热层14跟上横臂8隔离,并且通过一个固定在上横臂上的、设置在活塞杆15上的、以压力汽缸16形式出现的升降装置在上横臂8中作垂直方向移动。
设计成抽气槽状的熨烫臂6配置一条传送带17,它通过驱动滚子18、转动滚子19和配置在驱动滚子18附近的压滚20在熨烫臂6范围内运转,并在熨烫臂上面与硅橡胶复盖层连接在一起构成熨烫臂6上面的熨座。
在传送带17的正常工作位置上紧靠在织物缝整直装置9后面配置一个织物前缘夹持器21,它在织物成品引入或投出时跟传送带17一起运动,并将织物成品的前缘压紧在传送带上。
为了给在上横臂8范围内的压形器10的蒸汽室11供应蒸汽,在立柱顶端5的相应高度处配置一个电磁阀22,它通过软管23与蒸汽发生器24连接。蒸汽发生器24不一定要如图1所示那样与立柱1的立柱底座2固定连接,可以自由配置。鼓风机25与立柱1或其底座固定连接,它通过一条在图中未予详示的管道与熨烫臂6抽气槽连接。此外,在图1中还示出一个压缩空气发生器30,它通过电磁阀22a和22b将压缩空气供给接纳臂7和织物缝整直装置9。
如图1所示,在立柱顶端5上,即在其上端面,还配置一个可转动的支架26,在其自由端上固定一个控制装置27。该控制装置27具有成排的控制旋钮28,利用这些旋钮能够调节一个熨缝操作所需的循环时间。此外,控制装置27还包括控制鼓风机25、电磁阀22、22a和22b、升降装置的压力汽缸16、织物缝整直装置9、可控织物前缘夹持器21和传送带17的驱动装置的电子系统。
为了启动和中断一个工作循环,在立柱1的立柱底座2旁的地面上还装有一个脚动开关29,通过一条穿过立柱1和支架26内部的电缆29a与控制装置27连接。
图1的熨缝工作台仅示出立柱1上的一个熨烫臂与上横臂的组合,但是可以确信,在立柱1上以一定距离同时配置两个这种组合的一种最佳的工作台设计是合适的,可由一个操作人员轮流供应待熨缝的织物成品。在这种情况下,蒸汽发生器24、鼓风机25和压缩空气发生器30可以同时分配给两个横臂结构。
根据图1并在图2中详细给出的接纳臂7的部份剖开的图面可见,这臂可用管子7a来实施,在其自由端汇合成一个鼻状的闭合端。
为了使熨好缝的织物成品在通过接纳臂7引出时滑动摩擦保持尽可能小,管子7a内腔与压缩空气发生器30连接,并在管子的上面具有气孔7b,这些孔的上部朝着接纳臂7的自由端倾斜并且排列成行,在投出织物成品过程中对着织物成品喷射气流。
如图3织物前缘夹持器21的侧视图和图4织物前缘夹持器21的俯视图所示,该夹持器具有一个底板31,用铆钉32固定在传送带17上。
底板31位于传送带17上面的两侧,并在其两侧具有成直角向上伸展的端面,驱动汽缸35就分别固定在这两侧上。
在织物前缘夹持器21的前面配置有垂直于传送带17运动方向的织物定位件33,在定位件之间至少插入有两个压紧爪34。压紧爪34固定在横跨传送带17的托架34a上,并将经织物缝整直装置9引到织物定位件33的待熨缝织物的前缘压紧在传送带17上。带压紧爪34的托架34a的操作由驱动汽缸35控制,通过该驱动汽缸35和与托架34a端部连接的连杆36,将连杆36的直线水平运动转化为压紧爪34的绕水平轴旋转的旋转运动。
织物定位件33是底板31上根据使用设计的构件,因此,从其在传送带上的特殊固定方法,可以得到所需的节距。
图5、6和7正视、侧视和俯视图所示织物缝整直装置9,是由升降气缸37和由织物缝整直装置本身所容纳的引导装置38组成。升降气缸37的底部通过活塞杆39与引导装置38固定连接。升降气缸37底部是一个环形凸缘37a,穿入在上横臂8面板41上的开孔40与上横臂连接,并用环形螺母42旋紧。
引导装置38有一个顶板43,通过两个相互平行的定距套管44和45与底板46连接。顶板43和底板46之间通过定距套管44和45用螺钉47连接,如图5织物缝整直装置9的正视图所示。
在引导装置38的底部装有一个带横销48的块状压缝边器49,它固定在导向轴销51的下端。导向轴销51在底板46的孔中(图中未详细示出),其上端突出穿过底板46进入上面的升降头52。导向轴销51通过该升降头52与偏心轮53接合,成为调整装置54的一部分。偏心轮53固定在水平轴55的一端,轴55在固定于底板上的轴承附件56中可以旋转,轴55的另一端,即由引导装置向前突出的一端,有一个调节旋钮55a。转动调节旋钮55a,即转动偏心轮53,根据偏心轮的形状,对抗着压缩弹簧57的压力,连续或逐步调节压缝边器49的高度。压缩弹簧57装在导向轴销51上,一端撑着压缝边器49的上面,另一端撑着底板46的底面。
块状压缝边器49的前面有一个龙骨棱50,龙骨棱50端接一个分缝锋50a。在分缝锋50a的两侧各配置滑雪板状的织物缝边引导装置58。每个织物缝边引导装置58通过连接筋板59与支承板60连接,支承板60的下端有孔61,它在横销48上可以滑动。此外,支承板60的上端有一个楔端62,其向下倾斜面随着压缝边器49调节。在压缝边器49两侧的两个支承板60通过楔端62在底板46侧面的相应的楔槽63内作垂直方向的滑动。因此,在压缝边器49借助调整装置54作垂直相对运动的同时,两个织物缝边引导装置58作相互反向的水平的伸展运动。在支承板60的楔端62与楔槽63的相互可滑动的倾斜面成45°角度时,就能保证压缝边器49相对于引导装置38的距离的预定变化使织物缝边引导装置58相对于分缝锋50a始终保持同样的水平距离变化。因而调整装置54能使织物缝整直装置9按所需方式迅速操纵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织物厚度。
依赖压缝边器49相对于引导装置38的垂直运动实现的织物缝边引导装置58的相互反向的水平运动,对抗着将两个支承板60连在一起的拉力弹簧64的力。拉力弹簧64在支承板侧面的固定方法为拉力弹簧64的末端依次穿过支承板60中间的开孔65,并用开口销66固定在支承板60的外侧。
从图7织物缝整直装置9的俯视图还可看到,分缝锋50a的尖端突出织物缝边引导装置58的自由端之外,并且具有向下向后倾斜的前边,如图6织物缝整直装置侧视图所示。此外,在分缝锋50a侧,滑雪板状织物缝边引导装置58的自由端呈楔形缩小。这种结构非常有利,使得待熨缝的织物成品缝的整直始终能够容易和迅速。
在待熨缝的织物成品进行缝的整直过程中,和将织物固定在织物前缘夹持器21以后通过传送带17将其引入熨烫臂和上横臂之间时,织物缝整直装置9直接设置在传送带17的上面,保持加工织物的织物厚度所要求的距离。此外,上横臂8上的压形器10处于它的第一静止位置,其压形板13的底面与传送带17的距离约为5毫米。由此可保证通过织物缝整直装置9压下的织物缝在引入两臂之间时不能再翘起来。熨烫过程中,压形器10下降到置于传送带17上的织物上,熨烫后,压形器10升高至它的第二静止位置,其压形板13的底部与传送带的距离约为15毫米。与此同时,必要时在此之前,织物缝整直装置内的引导装置38借助升降气缸37向上运行,使织物缝整直装置不会阻碍已熨好缝的织物成品的投出。同时也可通过压形器10的第二静止位置,使投出的熨好的织物成品在两臂之间得到较大的运动空间。正如上面已经指出的,还可通过接纳臂7上面的气孔7b喷出的气体来协助熨好织物成品的投出。
这熨缝台适用于整个成衣业里必须对缝在一起的织物部件的缝进行熨烫的地方。使用这种熨缝台,不仅可更经济地缝制成衣,而且还可以得到始终是良好的产品,同时能够保证质量。
权利要求
1.用于蒸汽熨烫织物缝的熨缝台,其组成为一个带有鼓风机的立柱,固定在该立柱上的可抽气的熨烫臂,其熨烫支持面是一条传送带,这传送带在熨烫臂范围内运转,它的运转方向可以控制,一个位于熨烫臂上面、也固定在立柱上的上横臂,一个配置在上横臂内可朝着传送带下降的压形器,该压形器带有一个与蒸汽发生器连接的可加热的蒸汽室,一个与蒸汽室底面连接的带有蒸汽排放孔的压形板,在上横臂的自由端有一个可控制的织物缝整直装置,以及一个从熨烫臂延伸并超越织物缝整直装置的接纳臂,其特征在于,在传送带(17)的上面配置一个在熨缝过程中随着传送带运动的可控织物前缘夹持器(21),该夹持器(21)在传送带开始织物引入运动前将其缝已引过织物缝整直装置(9)的织物的前缘压紧在传送带上,这种夹紧连接至少保持在织物越过接纳臂(7)并穿过织物缝整直装置(9)以后的、在两臂(6、8)之间的织物引入过程中。
2.根据权利要求
1的熨缝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织物前缘夹持器(21)是一个固定在传送带(17)上的组合件,其固定力或夹紧力可以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
1和2的熨缝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织物前缘夹持器(21)有一个铆接在传送带(17)上的底板(31),并在其前面配置一个垂直于传送带运动方向的织物定位件(33),在底板(31)的两侧还有垂直于传送带(17)运动方向向上伸展的、突出在传送带之上的两个端面,在这两端面之间越过织物定位件(33)装有插入的织物夹紧构件(34、34a)绕着垂直于传送带运动方向的水平轴线旋转,这些织物夹紧构件通过一个将直线水平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的变换连杆(36)与至少一个作这种直线水平运动的驱动汽缸(35)连接,该驱动汽缸(35)并在底板的向上伸展的端面的范围内固定到底板(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
3的熨缝台,其特征在于织物夹紧构件(34、34a)具有至少两个直角形压紧爪(34),压紧爪(34)专用来将靠在织物定位件(33)前面待引入的织物成品压紧在传送带(17)上。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
中之一项的熨缝台,其特征在于接纳臂(7)的自由端轻微往下弯。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
中之一项的熨缝台,其特征在于接纳臂(7)呈管状结构,并在其延伸范围内在它的上面接连排列着多个上部朝着接纳臂自由端倾斜并排列成行的气孔(7b),并且接纳臂管子的内腔通过可控电磁阀(22a)与压缩空气发生器(30)连接。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
中之一项的熨缝台,其特征在于设置了在熨缝过程中用于控制在上横臂(8)内带压形板(13)的压形器(10)的升降运动的升降装置,使压形器(10)在织物引入时处在传送带(17)的上面的第一静止位置,在织物投出时处在传送带的上面的第二静止位置,压形器第二静止位置的压形板和传送带之间的距离比其第一静止位置的该距离大。
8.根据权利要求
7的熨缝台,其特征在于压形器第二静止位置上压形器(10)的压形板(13)和传送带(17)之间的距离与其第一静止位置上的该距离之比约为3∶1,第一静止位置的压形器的压形板和传送带之间的距离应这样来选择使它能保证在织物引入其间时通过织物缝整直装置(9)排开的织物缝边保持展开。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
中之一项的熨缝台,其特征在于织物缝整直装置(9)具有一个引导装置(38),其上端固定在紧固于上横臂(8)的升降汽缸(37)的活塞杆(39)上,在引导装置(38)的底部配置一个带有龙骨棱(50)的块状压缝边器(49),它与调整装置(54)结合,可以相对于引导装置作垂直方向的调节,此外,压缝边器的龙骨棱导向分缝锋(50a),其两侧各配置一个滑雪板状的织物缝边引导装置(58),分缝锋的尖端就从其自由端中突出,固定在压缝边器两侧的织物缝边引导装置在压缝边器上和在引导装置上是这样来移动的随着压缝边器相对于引导装置的垂直调节,织物缝边引导装置不仅一起作这种垂直调节,而且同时也作相对于分缝锋的同样的相互反向的水平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
9的熨缝台,其特征在于引导装置(38)具有一个与升降汽缸(37)的活塞杆(39)牢固连接的顶板(43),它通过两个相互平行的定距套管(44、45)与底板(46)连接,该底板的导向轴销(51)垂直导向,压缝边器(49)固定在其下端,此外,压缝边器抗衡着支撑在其上部和底板下部的压缩弹簧(57)作用于底板上的力,可以提升,为此用一个固定在导向轴销上端的升降头(52)跟一个围绕水平轴(55)旋转的偏心轮(53)啮合。
11.根据权利要求
9或10的熨缝台,其特征在于滑雪板状的织物缝边引导装置(58)通过一个连接筋极(59)固定在支承板(60)上,该支承板在其下端范围内有一个孔(61)用来容纳固定在压缝边器中的横销(48),支承板上端转变为斜面向着压缝边器的楔端(62),带着楔端的支承板通过楔端与楔槽的相配斜面在底板侧面的相对应的楔槽(63)内作附加的垂直移动,两个带织物边引导装置的支承板在中间部位通过拉力弹簧(64)相互连结,压缝边器在相对于引导装置(38)作垂直上升调节时,支承板抗衡着拉力弹簧的作用力进行水平伸展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
9至11中之一项的熨缝台,其特征在于在压缝边器(49)与两个织物缝边引导装置(58)作垂直相对运动时,两个织物缝边引导装置(58)作同量的与之相随的水平相对运动。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
中之一项的熨缝台,其特征在于在织物缝整直装置(9)的前面配置一个基本上向前下方向的喷气咀(9a)。
专利摘要
一种用于成衣业中用蒸汽熨织物缝的熨缝台,在使用时将待熨缝织物通过一个固定在上横臂自由端的可调织物缝整直装置将缝整直分开与压平,接着通过固定在传送带上面两侧的可控织物前缘夹持器将织物压紧在传送带上,随着传送带将织物带入上下熨烫臂的空隙中进行熨缝,在熨好缝以后通过传送带的反向运动将熨好织物投出。织物前缘夹持器的压紧力可调,织物缝整直装置的整直工作件亦可调,以适应各种不同性质和厚度的织物并保证快速熨出高质量织物缝。
文档编号D06F71/00GK87106653SQ87106653
公开日1988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1987年9月24日
发明者弗里茨·M·芬德, 迪特尔·迈 申请人:法伊特股份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