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编织物的染色方法

文档序号:167164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绸编织物的染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绸编织物的染色方法,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大岛绸的泥染方法。
背景技术
以前,大岛绸的泥染是按以下工序进行。即包括将绸编织物浸渍在由车轮梅煎出的染色液中搓揉使单宁酸色素吸收到丝里的染液操作工序的经染液操作工序染色的绸编织物在歹灰水中浸渍使绢丝上形成单宁酸钙的石灰操作工序以及将经石灰操缸序处理过的绸编织物浸渍在含大量铁盐类的泥土中使绢丝中吸收的单宁酸色素和铁分化合的工序;其中,染色操作进行50至60次,石灰操作进行10至20次,泥土操作进行3至4次染成单宁铁黑色,在上述石灰操作工、序中,使用在11水中混入5至8g石灰的石灰水进行操作。但是,以前的大岛绸的泥染仅限于黑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泥染方法使绢丝染成黑色以外的颜色,例如茶色。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之绸编织物的染色方法,是利用饱和浓度以下,PH值调整到9左右的石灰水进行泥染的石灰操作工序。
本发明中,所谓“绸编织物”,是指精炼过的底纱以及大岛绸的经或纬构成的紧编织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以下,就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首先将用普通方法紧编织片浸渍在由车轮梅煎出液构成的染色液中搓糅,使紧编织片丝上吸收单宁酸色素。
虽然上述染液操作工序因其染色程度而异,但是通常在不锈钢制球状容器内容纳有丝重2倍量左右的染色液中将紧编织片揉制10次左右的方法进行染色。然后,完成,上述染液操作的紧编织片脱水后,按照浸渍在石灰水中并在石灰水中操制的惯常方法进行石灰操作,使鳎丝的单宁酸色素吸收力恢复,1而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此石灰操作中使用的石灰水。即石灰水处于饱和浓度以下,具体地说使相对于重工水中溶解的石灰量为1.6g以下,调整为pH9,使用这种pH调节到9的石灰水进行石灰操作。将经过上述石灰操作的紧编织片脱水后再次进行染液操作。以下,将染液操作进行3次后进行重次石灰操作,将此过程反复6次后,再进行3次染液操作并脱水干燥。
然后,一将经过上述各工序使单宁酸色素吸收在丝上并使之干燥,的上述紧编织片浸渍在含大量铁盐类的泥田中,用通常方法进行泥土操作,使绢丝上吸收的单宁酸色素和铁分化合。
再次重复上述,系列工序后,再经过染液操作和石灰操作各一次、染液操作3次后进行石灰操作重次,将此工序重复4次,再经过3次染液操作并脱水干燥,继续进行泥土操作,加热约20分钟后,最后再一次进行泥土操作以结束染色。
上述工序中全部石灰操作与最初的石灰操作相同,用浓度在饱和浓度以下且调整为PH9的石灰水进行。经过上述实施例工序染成的紧编织片染上了漂亮的茶色。
如用于石灰操作中的石灰水PH值为8以下,则茶色变浅而且得不到良好的碎花纹,在织造时很难调整碎花纹因而不理想。如果将石灰水的PH值定为10以上,则紧编织片染上大致接近黑色的颜色,与原有方法染色的紧编织片没太大的变化,因而也不理想。
如上所述,本发明由于将用于泥染之石灰操作工序中的石灰水浓度规定走在饱和浓度以下,且将PH值调整到9左右,所以在大岛绸的泥染中可以将绢丝染成黑色以外的颜色,例如茶色。因而可以得到底色为茶色等,黑色以外的泥染大岛绸。
权利要求
1.一种绸编织物的染色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将绸编织物浸渍在由车轮梅煎出的染色液中搓糅使单宁酸色素吸收在绢丝上的染液操作工序、将经过上述染液操作工序的绸编织物浸渍在石灰水中使绢丝上形成单宁酸钙的石灰操作工序和将上述染色液工序及石灰操作工序多次重复后的绸编织物浸渍在含大量铁盐类的泥土中进行揉制操作使单宁酸色素和铁份化合的泥土操作工序并多次重复上述工序;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石灰操作工序中使用的石灰水在饱和浓度以下调整为PH9左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绸编织物的染色方法。本发明之绸编织物的染色方法,是利用饱和浓度以下,pH值调整到9左右的石灰水进行泥染的石灰操作工序。本发明中,所谓“绸编织物”,是指精炼过的底纱以及大岛绸的经或纬构成的紧编织片。本发明可以在大岛绸的泥染中可以将绢丝染成黑色以外的颜色,例如茶色。因而可以得到底色为茶色等,黑色以外的泥染大岛绸。
文档编号D06P1/34GK1616755SQ20031010701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4日
发明者安旭茹 申请人:安旭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