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饰带制造机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82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绒毛饰带制造机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绒毛饰带制造机的结构,特别是一种包括有作为松纱线的反转机构、断纱检测器、纱线卷绕切断机构、纱线扭捆部及下拉机构与离心收置桶等部组成的绒毛饰带自动制造机,其具有自动且快速制造绒毛饰带,且利于收置、不占空间及不受空间限制的功效。
背景技术
已知的绒毛饰带其大都采用以两机械藉由两条细钢丝扭卷切断的纱线而成但传统式生产绒毛饰带的方式,具有如下缺点1、其利用钢丝扭卷切断的纱线,因钢丝的硬度硬,故生产出的绒毛饰带较为僵硬不易弯曲,且生产时需较大的空间,以排放成品。
2、已知以钢丝扭卷切断的纱线所形成的绒毛饰带,其因质地较硬,故不利收置运送,因此,必须先截切成特定长度,因而无法依所需长度随时剪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于收置、不占空间的绒毛饰带制造机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绒毛饰带制造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体;一纱线卷绕切断机构,设于机体的前方,包括一呈″人″型的卷绕座,于该″人″型的卷绕座的两侧各设有一组呈对称的导入轮,于该″人″型卷绕座两延伸臂上段所设缺口,于该″人″型卷绕座的上方设有一旋转的绕线器,于该绕线器上穿设有纱线,纱线卷绕于该″人″型卷绕座上段,于″人″型卷绕座前侧设有一具切刀的往复刀座,进而将卷绕于″人″型卷绕座上段的卷绕纱线由中央持续予以切断,并使其分为左、右各半;一组固定轴,分别以一固定器固设于前述纱线卷绕切断机构下方的机体前方两侧,每一固定轴均具有一贯通的轴孔;一组纱线扭捆部,每组纱线扭捆部由一皮带轮及一固设于皮带轮上的摩擦轮组成,分别枢设于前述该组固定轴顶端,每一摩擦轮中央均设有一供纱线穿过的摩擦孔,且每一皮带轮亦具有与前述固定轴的轴孔相通的中孔,该组摩擦轮藉由皮带带动该组皮带轮予以转动;一组下拉机构,分别枢设于前述该固定轴的底端部,每组下拉机构主要包括有一壳体及设于壳体上的皮带轮,藉由皮带带动该组皮带轮以使该组壳体转动者,于每一固定轴穿入每一壳体内的部位,均设有一蜗杆,于每一壳体内的该蜗杆两侧,是分别以一轴杆设有一组呈相对应的蜗齿轮,于每一轴杆一侧,则另设有一齿轮,并藉齿轮组传动设于壳体下方的一组位于该固定轴轴孔出口处呈相接触的摩擦轮;及一组离心收置桶,分别设于前述该组下拉机构下方,于每一离心收置桶底部设有一皮带轮,藉由皮带带动该组离心收置桶转动,产生离心力。
藉上述设计,将其中位于两侧的纱线,则分别由导轮将其向下导入该纱线卷绕切断机构,并使该两纱线分别由两侧被两组呈对称的导入轮将纱线向中央的″人″型的卷绕座推进,并使每一纱线均穿过该″人″型卷绕座两延伸臂上段所设缺口后并向下穿入该纱线扭捆及下接机构内,另一组纱线则由机体中央设于该纱线卷绕切断机构前方两侧的孔洞穿出,并分别穿过前述该″人″型卷绕座所设缺口后,亦向下穿入该纱线扭捆及下接机构内,进而分别与前述的纱线共同构成一组具扭捆功效的纱线组,并藉该绕线器将穿设于其上的纱线卷绕于该″人″型卷绕座上段,并藉设于″人″型卷绕座两侧的其中一导入轮,则同步将卷绕于″人″型卷绕座上段的纱线向下推,而使该呈卷绕状态的纱线的两侧缘分别被推入前述该两分别穿过″人″型卷挠座两侧延伸臂缺口的该两纱线间,而该两纱线则因分别穿入纱线扭捆部的摩擦轮中央的摩擦孔,而使该两组纱线保持持续扭捆状态,并同时藉设于″人″型卷绕座前侧具切刀的往复刀座将卷绕于″人″型卷绕座上段的卷绕纱线由中央持续予以切断,并使其分为左、右各半,而由两侧下方该两组持续扭捆状态的纱线将其扭转捆束,而形成绒毛饰带,绒毛饰带则续穿过该固定轴的轴孔后,并藉下方的下拉机构中该组呈接触的摩擦轮产生同步向内转动而将扭捆完成的绒毛饰带向下收拉进入下方的离心收置桶,以藉由离心收置桶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而将由该下拉机构向下收拉的绒毛饰带依序绕置于该离心收置桶内。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是藉包括有作为松纱线的反转机构、断纱检测器、纱线卷绕切断机构、纱线扭捆部及下拉机构与离心收置桶等部组成的绒毛饰带自动制造机,而达自动且快速制造绒毛饰带,且绒毛饰带具质地柔软及重量轻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藉由纱线做为卷捆的材料,进而使所制成的绒毛饰带具质地柔软及重量轻的特性,而可随时依所需裁剪所需使用的长度不造成浪费。
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纱线卷绕切断部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纱线卷绕切断部的正面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纱线卷绕切断部的局部构件实施例立体放大详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扭捆部及下拉机构部位的实施例局部立体剖示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扭捆部及下拉机构部位的局部剖示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扭捆部及下拉机构与离心收置桶部的实施例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体;2纱线卷绕切断机构;21绕线器;22导轮;23、24导入轮;25卷绕座;251延伸臂;252缺口;26刀座;27切刀;28孔洞;3、42皮带轮;31、45摩擦轮;311摩擦孔;32固定轴;321固定器;322轴孔;4下拉机构;41壳体;43蜗杆;44蜗齿轮;441、442、451齿轮;5离心收置桶;6断纱检测器;7反转机构;71、72、73纱线;A绒毛饰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绒毛饰带制造机的结构包括作为松纱线的反转机构7、断纱检测器6、纱线卷绕切断机构2、纱线扭捆部及下拉机构4与离心收置桶5等部,其中于机体1后方,设有与所需纱线数量相同的反转机构7,而将原纱线予以反转使其松弛,纱线71、72、73分别续导引穿过一光学断纱检测器6上的检测孔,以检测纱线71、72、73是否中断,并于纱线71、72、73中断时使整个机器各部电源中断而停止,以利于检查维修,并防止不良品的产生者,其中位于两侧的纱线71,则分别由导轮22将具向下导入一纱线卷绕切断机构2,并使该两纱线71分别由两侧被两组呈对称的导入轮23、24将纱线71向中央的一呈″人″型的卷绕座25推进,并使每一纱线71均穿过该″人″型卷绕座25两延伸臂251上段所设缺口252后,并向下穿入该纱线扭捆部及下接机构4内,另一组纱线72则由机体1中央设于该纱线卷绕切断机构2前方两侧的孔洞28穿出,并分别穿过前述该呈″人″型卷绕座25所设缺口252后,亦向下穿入该纱线扭捆部及下接机构4内,进而分别与前述的纱线71共同构成一组具扭捆功效的纱线71、72组,于该″人″型卷绕座25的上方,设有一旋转的绕线器21,于该绕线器21上,另穿设有一纱线73(依绒毛密度要求可穿设一条以上的纱线),而可将其纱线73卷绕于该″人″型卷绕座25上段,此时设于″人″型卷绕座25两侧的该组导入轮23、24的其中一导入轮24,则同步将卷绕于″人″型卷绕座25上段的纱线73向下推,而使该呈卷绕状态的丝线73的两侧缘分别被推入前述该两分别穿过″人″型卷挠座25两侧延伸臂251缺口252的该两纱线71、72间,而该两纱线71、72则因分别穿入设于两侧扭捆部的皮带轮3顶部摩擦轮31中央的摩擦孔311,而使该两组纱线71、72保持持续扭捆状态,且于″人″型卷绕座25前侧,设有一具切刀27的往复刀座26,进而将卷绕于″人″型卷绕座25上段的卷绕纱线73由中央持续予以切断,并使其分为左、右各半,而由两侧下方该两组持续扭捆状态的纱线71、72将其扭转捆束,而形成绒毛饰带A(如图6所示),其中前述的两组摩擦轮31与皮带轮3,于结合后则分别枢设于两具轴孔322的固定轴32顶端,每一固定轴32藉一固定器321固定于机体1上而不旋转,于每一同定轴32的下段,则另枢设有一亦具皮带轮42的下拉机构4,于每一固定轴32的底端,设有一蜗杆43,而于该下拉机构4的壳体41内,设有一组位于该蜗杆43两侧的蜗齿轮44,于每一蜗齿轮44的枢轴上,则设有另一齿轮441,并分别传动另一齿轮442,以再传动一组设于一摩擦轮45一侧枢轴上的齿轮451,进而使该组呈接触的摩擦轮45产生同步向内转动,而前述扭捆完成的绒毛饰带A则穿过该固定轴32的轴孔322后,并穿过该组摩擦轮45之间,进而产生将绒毛饰带A向下收拉的功效(如图7及图8所示),于该下拉机构4下方,设有一旋转的离心收置桶5,以藉由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而将由该下拉机构4向下收拉的绒毛饰带A依序挠置于该离心收置桶5内(如图8及图9所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提供自动且快速制造绒毛饰带,且利于收置、不占空间及不受空间限制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绒毛饰带制造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体;一纱线卷绕切断机构,设于机体的前方,包括一呈″人″型的卷绕座,于该″人″型的卷绕座的两侧各设有一组呈对称的导入轮,于该″人″型卷绕座两延伸臂上段所设缺口,于该″人″型卷绕座的上方设有一旋转的绕线器,于该绕线器上穿设有纱线,纱线卷绕于该″人″型卷绕座上段,于″人″型卷绕座前侧设有一具切刀的往复刀座,进而将卷绕于″人″型卷绕座上段的卷绕纱线由中央持续予以切断,并使其分为左、右各半;一组固定轴,分别以一固定器固设于前述纱线卷绕切断机构下方的机体前方两侧,每一固定轴均具有一贯通的轴孔;一组纱线扭捆部,每组纱线扭捆部由一皮带轮及一固设于皮带轮上的摩擦轮组成,分别枢设于前述该组固定轴顶端,每一摩擦轮中央均设有一供纱线穿过的摩擦孔,且每一皮带轮亦具有与前述固定轴的轴孔相通的中孔,该组摩擦轮藉由皮带带动该组皮带轮予以转动;一组下拉机构,分别枢设于前述该固定轴的底端部,每组下拉机构主要包括有一壳体及设于壳体上的皮带轮,藉由皮带带动该组皮带轮以使该组壳体转动者,于每一固定轴穿入每一壳体内的部位,均设有一蜗杆,于每一壳体内的该蜗杆两侧,是分别以一轴杆设有一组呈相对应的蜗齿轮,于每一轴杆一侧,则另设有一齿轮,并藉齿轮组传动设于壳体下方的一组位于该同定轴轴孔出口处呈相接触的摩擦轮;及一组离心收置桶,分别设于前述该组下拉机构下方,于每一离心收置桶底部设有一皮带轮,藉由皮带带动该组离心收置桶转动,产生离心力。;藉上述设计,将其中位于两侧的纱线,则分别由导轮将其向下导入该纱线卷绕切断机构,并使该两纱线分别由两侧被两组呈对称的导入轮将纱线向中央的″人″型的卷绕座推进,并使每一纱线均穿过该″人″型卷绕座两延伸臂上段所设缺口后并向下穿入该纱线扭捆及下接机构内,另一组纱线则由机体中央设于该纱线卷绕切断机构前方两侧的孔洞穿出,并分别穿过前述该″人″型卷绕座所设缺口后,亦向下穿入该纱线扭捆及下接机构内,进而分别与前述的纱线共同构成一组具扭捆功效的纱线组,并藉该绕线器将穿设于其上的纱线卷绕于该″人″型卷绕座上段,并藉设于″人″型卷绕座两侧的其中一导入轮,则同步将卷绕于″人″型卷绕座上段的纱线向下推,而使该呈卷绕状态的纱线的两侧缘分别被推入前述该两分别穿过″人″型卷挠座两侧延伸臂缺口的该两纱线间,而该两纱线则因分别穿入纱线扭捆部的摩擦轮中央的摩擦孔,而使该两组纱线保持持续扭捆状态,并同时藉设于″人″型卷绕座前侧具切刀的往复刀座将卷绕于″人″型卷绕座上段的卷绕纱线由中央持续予以切断,并使其分为左、右各半,而由两侧下方该两组持续扭捆状态的纱线将其扭转捆束,而形成绒毛饰带,绒毛饰带则续穿过该固定轴的轴孔后,并藉下方的下拉机构中该组呈接触的摩擦轮产生同步向内转动而将扭捆完成的绒毛饰带向下收拉进入下方的离心收置桶,以藉由离心收置桶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而将由该下拉机构向下收拉的绒毛饰带依序绕置于该离心收置桶内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绒毛饰带制造机的结构,其中还包括数个反转机构,设于机体后方,其数量与所需纱线数量相同,藉以将原纱线予以反转使其松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绒毛饰带制造机的检测结构,其中还包括一光学断纱检测器,以分别将所有纱线穿过一光学断纱检测器上的检测孔,以检测纱线是否中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绒毛饰带制造机的结构,是一种包括有作为松纱线的反转机构、断纱检测器、纱线卷绕切断机构、纱线扭捆部及下拉机构与离心收置桶等部组成的绒毛饰带自动制造机,藉由该反转机构,而将原纱线予以反转使其松弛,并使纱线穿过一光学断纱检测器,以检测纱线是否中断,同时纱线则分别由导轮将其向下导入一纱线卷绕切断机构,进行卷绕、扭捆及切断的动作,而形成绒毛饰带,所完成的绒毛饰带则续由下方的下拉机构将绒毛饰带向下收拉进入一旋转的离心收置桶,进而达自动且快速制造绒毛饰带,且利于收置、不占空间及不受空间限制的功效。
文档编号D04D1/00GK2683676SQ20032010125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7日
发明者陈河田 申请人:陈河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