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0182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捻纱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捻纱机,其中,供给筒纱设在机架的上侧,特别地讲,本发明涉及有关诸如轮胎帘布用股绳捻制机等工业材料用捻纱机的技术。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工业材料用捻纱机的技术广为公知。例如,公开于专利文献1中的技术。在这种捻纱机中,供给筒纱安置在机架的上下侧,并且,用于卷取捻纱的每个卷取筒安置在机架的中央部上。由上下供给筒纱供应出的第一股纱和第二股纱被捻合起来,从而可生产捻纱。在此,下供给筒纱以静止状态的形式支承在捻纱装置内,并且第一股纱由下供给筒纱供应。由上供给筒纱供应出的第二股纱被引导至位于下侧的捻纱装置,并由捻纱装置的捻纱转子沿着放射方向转动。然后,转动的第二股纱就会与第一股纱缠绕起来,从而两股纱可被捻合起来。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2598516号公报根据公开于专利文献1中的捻纱机,上侧的供给筒纱支承在设于机架的上侧的筒管支承框架上。位于筒管支承框架上的供给筒纱的位置比普通操作人员的头高。当操作人员更换供给筒纱时,需要借助于梯子、凳子或类似物在高处作业。因此,在作业中存在众多不便。
即,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供给筒纱设在机架的上侧的捻纱机中由于供给筒纱的位置高于操作人员的平均身高而引起的更换作业困难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以下,将描述用于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
即,根据本发明,在供给筒纱设在机架的上侧的捻纱机中,设置一个升降支承装置,用于升降所述供给筒纱。所述升降支承装置包含一个带动工具,其用于沿上升方向带动一个支承着所述供给筒纱的支承件。所述升降支承装置还包含一个止动工具,其用于使所述支承件在下降位置处停止。
根据本发明,所述止动工具优选通过将所述支承件保持在下降位置而自动地操作。
而且,根据本发明,抓持部优选设在所述支承件上。另外,一个操作工具优选设在所述抓持部上,用于解除所述止动工具的操作。
下面列举一些本发明的效果。
即,根据本发明,由于在所述支承件的升降作业中操作人员的负担得到了减轻,从而改善了操作性。另外,由于所述支承件能够保持在下降位置处,因此,当将空筒管去掉或安放供给筒纱时,操作人员不需要在高处作业,并且改善了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所述止动工具可通过保持在下降位置的所述支承件自动地操作的优选实施例,当将空筒管去掉或安放供给筒纱时,可使操作性得到更大地改善。
此外,根据本发明,通过将所述抓持部设在所述支承件上且将所述操作工具设在所述抓持部上以解除所述止动工具操作的优选实施例,当将空筒管去掉或安放供给筒纱时,可使操作性得到更大地改善。


图1是主视图,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捻纱机;图2是主视图,图中示出了所述捻纱机的位于上升位置时的供给纱筒管升降支承装置;图3是侧视图,图中示出了所述供给纱筒管升降支承装置;图4是主视图,图中示出了所述捻纱机的位于下降位置时的所述供给纱筒管升降支承装置;图5是侧视图,图中示出了所述捻纱机的张紧器框架;以及图6是后视图,图中示出了所述张紧器框架。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看附图描述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工业材料用捻纱机1。
首先,参看图1描述工业材料用捻纱机(以下称为“捻纱机”)1的整体结构。图1是沿着机架2的纵向所作的捻纱机1的视图。当沿着上述纵向方向观看捻纱机1时,捻纱单元3分别安置在机架2的左右侧。在沿着机架2的纵向上设有多个左右捻纱单元3。捻纱机1的多个捻纱单元3中的每个捻纱单元均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将描述一个捻纱单元3的结构。此外,在以下描述中,机架2的纵向称作捻纱机1的前后方向,机架2的横向称作捻纱机1的左右方向。
捻纱装置8设在捻纱单元3的下部。捻纱装置8采用了用于将两股纱捻合成一股纱的方法。捻纱装置8包含静止筒管容器4和捻纱转子8a。供给筒纱5设置在静止筒管容器4中。由供给筒纱5供给的第一股纱Y1被引导通过张力施加装置6,然后到达长度调节器7。供给纱筒管升降支承装置9设在捻纱单元3的上部。供给筒纱10支承在供给纱筒管升降支承装置9上。由供给筒纱10供给的第二股纱Y2借助于夹辊式张紧器(nip tensor)12传送,然而引导通过导管11,最后到达捻纱装置8的下端。第二股纱Y2由捻纱转子8a沿着放射方向传送。第二股纱Y2通过绕着静止筒管容器4旋转而膨胀,然后引导至长度调节器7。而且,长度调节器7是一种能使纱Y1和Y2两者的捻合长度相等的装置。
借助于长度调节器7产生的捻纱Y通过导辊13和传送辊14引导到卷取辊23和卷取筒24之间。然后,捻纱Y卷绕在卷取筒24上。而且,卷取筒24形成于支持在筒管支承轴22上的空筒管的外周上。空筒管是两端具有凸缘的带凸缘的筒管。轴直径和卷取辊23的外径根据空筒管的凸缘的尺寸设定。诸如纱线监视器等装置沿着从长度调节器7至卷取筒24的纱路径安置。
下面,参看图2至图4描述供给纱筒管升降支承装置9。如图2和图3所示,供给纱筒管升降支承装置9包含筒管支承框架28,并且,筒管支承轴25、26和27以直立状态的形式设在所述筒管支承框架28上。供给筒纱10的筒管10a分别支承在每个筒管支承轴25、26和27上。如图3所示,与筒管支承轴25和26相比,筒管支承轴27沿着前后方向布置。因此,即使在供给筒纱10安置在所有筒管支承轴上时,每个供给筒纱10也不会彼此接触。
固定在机架2的上部上的筒管支承框架28和支承框架29借助于平行连杆连接起来。所述平行连杆由第一连杆臂30和第二连杆臂31构成。连杆臂30和31以能够摆动的方式分别设在筒管支承框架28和支承框架29上。转动支承轴32设在筒管支承框架28与第一连杆臂30之间。转动支承轴33设在筒管支承框架28与第二连杆臂31之间。转动支承轴34设在支承框架29与第一连杆臂30之间。转动支承轴35设在支承框架29与第二连杆臂31之间。
由于所述平行连杆由第一连杆臂30和第二连杆臂31形成,因此,如果一个连杆臂停止,则另一个连杆臂也会停止,从而筒管支承框架28的升降动作也会停止。弹簧36设在筒管支承框架28与第一连杆臂30之间。弹簧36可带动筒管支承框架28和第一连杆臂30,以使它们绕着转动支承轴32彼此靠近。阻尼器37设在转动支承轴33和34之间。阻尼器37可使得由弹簧36作用产生的筒管支承框架28和第一连杆臂30的接近速度降低,换言之,可使得筒管支承框架28的升降速度降低。
如图2所示,在没有操作人员或类似物施加外力的状态下,筒管支承框架28可通过弹簧36的作用力移动至上升位置。在以下描述中,筒管支承框架28的上升位置是指如图2所示的在没有外力施加的情况下的稳定位置。在筒管支承框架28位于上升位置的状态下,捻纱Y由捻纱单元3生产。
在此,筒管支承框架28在任何时候均会在自重作用下下降。特别地讲,在供给筒纱10安置在所有筒管支承轴25、26和27上的状态(最大载荷状态)下,筒管支承框架28会在供给筒纱10的总重作用下下降。相反,弹簧36的作用力的大小设定在即使在最大载荷状态下也能足以将筒管支承框架28升起。在没有外力施加的状态下,筒管支承框架28可被稳定地支承在上升位置。而且,能够与第二连杆臂31形成接触的止动部38和38设在第一连杆臂30上。在第二连杆臂31与止动部38和38接触的状态下,第二连杆臂31就会被阻止而不能向第一连杆臂30移动。通过止动部38和38的阻止,就可限制筒管支承框架28向上升侧摆动的范围。因此,位于上升位置的筒管支承框架28可得到稳定,并且左右供给纱筒管升降支承装置9和9不会彼此接触。
如图2和图3所示,一对向前和向后伸出的抓持部39和39设在筒管支承框架28的下端上。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握住并向下拉动抓持部39使筒管支承框架28降低。
供给纱筒管升降支承装置9包含一个止动工具40,其用于使筒管支承框架28在下降位置处停止。下面,对止动工具40进行描述。止动工具40由锁定臂41、咬合件44和弹簧43构成。在以下描述中,筒管支承框架28的下降位置是指其由于受到止动工具40的限制而停止的位置(下面将详细地描述),该下降位置如图4中的实线所示。在筒管支承框架28位于下降位置的状态下,空筒管可从筒管支承框架28上去掉,或将新的供给筒纱10安放在筒管支承框架28上。
锁定臂41设在第一连杆臂30的位于转动支承轴34的一侧上的端部上。锁定臂41被设置成能够绕着转动支承轴42摆动。弹簧43设在锁定臂41与第一连杆臂30之间。锁定臂41的顶端(该顶端位于转动支承轴34的相反侧上)被弹簧43向着转动支承轴34带动。同时,一对板状咬合件44和44固定在支承框架29的左右侧上。每个咬合件44和44能够与每个供给纱筒管升降支承装置9的锁定臂41咬合。更详细地讲,通过形成在锁定臂41的顶端上的钩子41a与咬合件44的底面44a之间的咬合,咬合件44和锁定臂41彼此咬合。
如图4所示,咬合件44和锁定臂41在筒管支承框架28处于下降位置时彼此咬合。在这种咬合状态下,锁定臂41会被弹簧36向着筒管支承框架28的上升侧拉动。因此,在底面44a和钩子41a彼此接触的方向上会有力施加。换言之,咬合件44和锁定臂41会在弹簧36的作用下更为紧密地咬合。而且,锁定臂41会被弹簧43向着转动支承轴34带动,并被推靠在咬合件44上。因此,可以防止锁定臂41绕着转动支承轴42摆动,并且可使咬合件44和锁定臂41不会解除咬合。
此外,锁定臂41能够通过操作人员握住抓持部39和39并向下推动筒管支承框架28的操作与咬合件44咬合。换言之,不再需要操作人员执行筒管支承框架28的锁定操作。锁定臂41在任何时候均会受到弹簧43的带动而绕着转动支承轴42摆动。因此,伴随着筒管支承框架28的下降,在锁定臂41与咬合件44的侧面形成接触之后,钩子41a就会到达底面44a的下面。然后,锁定臂41和咬合件44咬合。在锁定臂41和咬合件44咬合之后,锁定臂41和咬合件44因上述原因就不会很容易地解除咬合。
供给纱筒管升降支承装置9还包含一个操作工具,其用于解除止动工具40的操作。作为用于解除止动工具40的操作的操作工具,解除杠杆45设在抓持部39上。连接线46设在解除杠杆45与锁定臂41的顶端(该顶端位于转动支承轴42的相反侧)之间。通过操作解除杠杆45,锁定臂41就会向着转动支承轴34的相反侧(沿着要与咬合件44分离的方向)摆动。而且,咬合件44的底面44a被形成为水平面。因此,当锁定臂41绕着转动支承轴34摆动时,钩子41a不会勾卡在底面44a上。
下面,对供给纱筒管升降支承装置9的上述结构进行概述。在供给筒纱10安置在机架2的上侧的结构中,捻纱单元(捻纱机1)包含供给纱筒管升降支承装置9,其用于升降和支承供给筒纱10。供给纱筒管升降支承装置9包含一个带动工具(弹簧43),其用于沿着上升方向带动支承着供给筒纱10的支承件(筒管支承框架28)。供给纱筒管升降支承装置9还包含止动工具40,其用于使所述支承件(筒管支承框架28)在下降位置处停止。
这样,所述支承件(筒管支承框架28)的竖直位置能够得到改变,并且,当升高所述支承件(筒管支承框架28)时,不需要施加外力。通过设置止动工具40,所述支承件(筒管支承框架28)能够保持在下降位置处。
这样,由于在所述支承件(筒管支承框架28)的升降作业中操作人员的负担得到了减轻,从而改善了操作性。而且,由于所述支承件(筒管支承框架28)能够保持在下降位置处,因此,当将空筒管去掉或安放新的供给筒纱10时,操作人员不需要在高处作业,并且改善了操作性。
供给纱筒管升降支承装置9(捻纱机1)这样形成,即通过将所述支承件(筒管支承框架28)保持在下降位置,止动工具40可自动地操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止动工具40由设在第一连杆臂30上的锁定臂41、设在支承框架29上的咬合件44以及设在锁定臂41与第一连杆臂30之间的弹簧43构成。由于锁定臂41可被弹簧43向着咬合件44带动,因此,当筒管支承框架28降低时,锁定臂41和咬合件44就会形成咬合。在此,止动工具40通过将筒管支承框架28保持在下降位置而自动操作的结构不局限于本实施例。
这样,通过将所述支承件(筒管支承框架28)移动至下降位置而不需要单独地执行锁定操作,就可将所述支承件(筒管支承框架28)停止(限制)在下降位置。
这样,将空筒管去掉或安放新的供给筒纱10时的操作性可得到进一步地改善。
而且,抓持部39和39设在所述支承件(筒管支承框架28)上,用于解除止动工具40的操作的操作工具(解除杠杆45)设在抓持部39上。
因此,作为用于降低所述支承件(筒管支承框架28)的操作工具的抓持部39和用于解除止动工具40的操作的操作工具(解除杠杆45)靠近,并且操作人员能够通过用手握住抓持部39来操作操作装置(解除杠杆45)。换言之,由于所述支承件(筒管支承框架28)的升降操作中所涉及的操作部件集中安置,因此,操作人员能够很容易地执行操作。
这样,将空筒管去掉或安放新的供给筒纱10时的操作性可得到更大地改善。
下面,参看图1和图5描述从供给筒纱10至捻纱装置8的第二股纱Y2的张力调节工具。如图1所示,从供给筒纱10上展出的第二股纱Y2借助于设在筒管支承框架28上的球式张紧器(balltensor)48和门式张紧器(gate tensor)49传送至夹辊式张紧器12。然后,第二股纱Y2借助于导管11供给捻纱装置8。球式张紧器48和门式张紧器49设在张紧器框架50上,所述张紧器框架50固定在筒管支承框架28的上端上。
位于夹辊式张紧器12的下游的第二股纱Y2在夹辊式张紧器12中被施加合适的张力。此外,第二股纱Y2由导管11引导。因此,例如由于张力不足而使纱下垂的缺点不会出现。相反,在第二股纱Y2从供给筒纱10上刚展开之后和到达夹辊式张紧器12之前,其是在没有引导工具例如导管11的引导的情况下传送的。因此,当第二股纱Y2的这部分中张力不足时,第二股纱Y2就会发生下垂。为了防止张力不足,作为第二股纱Y2的张力施加装置的球式张紧器48和门式张紧器49设在筒管支承框架28上。
参看图2和图5描述球式张紧器48和门式张紧器49所设置的位置。如图2所示,支承框架47从筒管支承框架28的上端向机架2的一侧延伸。如图2和图5所示,张紧器框架50固定在支承框架47的顶端上。球式张紧器48和门式张紧器49设在张紧器框架50上。从供给筒纱10上展出的第二股纱Y2穿过球式张紧器48,然后再穿过门式张紧器49向夹辊式张紧器12传送。
如图5所示,通孔50d形成在位于支承框架47的一侧的张紧器框架50上。第二股纱Y2沿着向上的方向通过通孔50d。此外,供给筒纱10位于张紧器框架50的下方。穿过通孔50d的第二股纱Y2穿过位于通孔50d上方的球式张紧器48。
参看图5和图6描述球式张紧器48的结构。在剖切侧视图中呈近似字母“L”形的第一板51和第二板52固定在张紧器框架50的上表面上。呈近似字母“L”形的板51和52分别被形成成固定部51a和52a以及开口部51b和52b,并且具有作为所述固定部和开口部之间边界的弯曲部。固定部51a和52a彼此重叠放置。另外,开口部51b和52b间隔安置。通孔形成得垂直地穿过开口部51b。为管状件的导纱器53装配在所述通孔内。释放孔52c形成得垂直地穿过开口部52b。张紧器球54安置在导纱器53与释放孔52c之间。张紧器球54由导纱器53以能够垂直移动而不能脱离的方式支承在第一板51和第二板52上。张紧器球54在自重作用下可塞盖着导纱器53的内部。穿过导纱器53的第二股纱Y2夹在导纱器53和塞盖着导纱器53的内部的张紧器球54之间,从而可为第二股纱Y2施加初始张力。换言之,球式张紧器48由作为纱的加重工具的张紧器球54、与张紧器球54一同将纱夹在中间的导纱器53以及张紧器球54的由板51和52或类似物构成的支承机构构成。
由球式张紧器48传送的第二股纱Y2沿着张紧器框架50的延伸方向(前后方向)穿入门式张紧器49。
参看图5和图6描述门式张紧器49的结构。门式张紧器49通过将多个形成有纱的通孔的板件聚集起来形成。一部分所述板件形成得能够相对于其他板件摆动。所述板件即为平行部50a、50b、50e、55a和55b。形成在所述板件上的所述通孔即为导纱器57、58、59、60和61。当沿着纱穿过的方向观看时,每个所述板件的所述通孔彼此接近,并且通过上述这一部分的所述板件的摆动能够彼此分开。通过利用所述通孔的这种运动,就可向穿过门式张紧器49的纱施加张力。
如图5所示,张紧器框架50上的位于支承框架47的相反侧的端部向上凸出超过了张紧器框架50的其他部位的上表面,并且被形成呈马蹄形状。具有马蹄形状的所述端部由一对平行部50a和50b以及将这两个平行部50a和50b连接起来的连接部50c构成。平行部50e以直立状态的形式向下设在连接部50c的中央。平行部50a、50b和50e彼此平行。张紧器框架50上的位于支承框架47的相反侧的所述端部连同平行部50e的侧面剖切形状被形成呈字母“E”的形状。每个平行部50a、50e和50b中分别形成有贯穿其的通孔。为管状件的导纱器57、59和61装配在所述通孔内。第二股纱Y2能够穿过导纱器57、59和61的内部。
摆动件55安置在平行部50a和50b的内部。摆动件55被前后方向上的转动支承轴56支承成能在张紧器框架50上摆动。摆动件55被形成呈马蹄形状。马蹄形状的开口侧被安置成面向张紧器框架50上的具有字母“E”的形状的部位的开口侧。而且,摆动件55的开口侧朝上,张紧器框架50的开口侧朝下。摆动件55由一对平行部55a和55b以及将这两个平行部55a和55b连接起来的连接部55c构成。每个平行部55a和55b中分别形成有贯穿其的通孔。为管状件的导纱器58和60装配在所述通孔内。第二股纱Y2能够穿过导纱器58和60的内部。
如图6所示,当筒管支承框架28位于上升位置(工作状态位置)时,张紧器框架50被筒管支承框架28支承在倾斜状态,从而,可使导纱器57、59和61位于侧向布置的位置,而不是位于转动支承轴56的竖直下方。同时,在没有外力施加的状态下,摆动件55会在自重作用下稳定于导纱器58和60位于转动支承轴56正下方的状态下。通过使用上述结构,当沿着第二股纱Y2在张紧器框架50上的传送方向(前后方向)观看时,导纱器57、59、61和导纱器58、60能够彼此靠近,并能在摆动件55的摆动作用下彼此分离。在此,当第二股纱Y2穿过导纱器57、58、59、60和61且第二股纱Y2传送时,第二股纱Y2就会与导纱器58和60发生接触,并使摆动件55发生摆动。摆动件55借助于与第二股纱Y2的接触摆动。当摆动件55摆动时,其就会与第二股纱Y2再次发生接触,以调节第二股纱Y2的张力。
如上所述,门式张紧器49由具有导纱器57、58、59、60和61的平行部50a、55a、50e、55b和50b及所述平行部的支承机构构成。
由门式张紧器49的导纱器61传送的第二股纱Y2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从机架2的上部位置传送至位于机架2中的下部位置的夹辊式张紧器12。在此,位于这部分上的第二股纱Y2的张力通过球式张紧器48和门式张紧器49调节。因此,可防止因张力不足而引起的缺点。
下面,对第二股纱Y2的上述张力调节工具进行概述。在捻纱单元3(捻纱机1)中,供给筒纱10设在机架2的上侧。而且,张力施加装置(门式张紧器49)被设置为在捻纱装置8的上游侧向从供给筒纱10上展出的第二股纱Y2施加张力。此外,在捻纱单元3(捻纱机1)中,初始张力施加装置(球式张紧器48)设在张力施加装置(门式张紧器49)的纱引入侧。另外,在第二股纱Y2的传送方向上,供给筒纱10安置在最上游侧,球式张紧器48安置在供给筒纱10的下游,门式张紧器49安置在球式张紧器48的下游,捻纱装置8安置在门式张紧器49的下游。
因此,在初始张力施加装置(球式张紧器48)中,从供给筒纱10上展出的第二股纱Y2的展开张力的波动可得到吸收。而且,由于被初始张力施加装置(球式张紧器48)施加有张力的第二股纱Y2被传送给张力施加装置(门式张紧器49),因此,第二股纱Y2不会在张力施加装置(门式张紧器49)处松弛。换言之,在张力施加装置(门式张紧器49)中可向第二股纱Y2适当地施加张力。
因此,在从位于机架2的上侧的供给筒纱10至位于机架2的下侧的捻纱装置8的第二股纱Y2的纱路径中,第二股纱Y2是在没有松弛的情况下传送的。
在捻纱单元3(捻纱机1)中,张力施加装置(门式张紧器49)和初始张力施加装置(球式张紧器48)设在第二股纱Y2的纱路径的弯曲部分上。
因此,在第二股纱Y2的纱路径被引导件或类似物弯曲的部分上,施加给第二股纱Y2的张力变得均匀。在张力施加装置没有设在弯曲部分上的情况下,弯曲部分上的由引导件或类似物施加的张力的波动就会变大。而且,第二股纱Y2被没有弯曲地从初始张力施加装置(球式张紧器48)向张力施加装置(门式张紧器49)传送。
结果,第二股纱Y2的张力的波动就会得到抑制。并且,第二股纱Y2进入张力施加装置(门式张紧器49)的角度能够得到合适地设置,而且张力施加装置(门式张紧器49)施加张力的效率能够得到提高。
而且,在捻纱单元3(捻纱机1)中,初始张力施加装置是一种球式张紧器(球式张紧器48)。
因此,当第二股纱Y2通过张紧器(球式张紧器48)时,第二股纱Y2就不会在张紧器球54或张紧器球54的接收件(导纱器53)上摩擦。在施加初始张力的情况下,即在为松弛纱施加张力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通过将纱夹在中间向纱施加阻力。然而,在用于将纱夹在中间的方法为圆盘方法而不是球方法时,就会存在使纱在圆盘上摩擦的缺点。
因此,在施加初始张力的情况下,即在为松弛纱施加张力的情况下,纱不会在球式张紧器48中遭到损坏。
权利要求
1.一种捻纱机,其中,一个供给筒纱设在机架的上侧,所述捻纱机包括一个升降支承装置,其用于升降所述供给筒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承装置包含一个带动工具,其用于沿上升方向带动一个支承着所述供给筒纱的支承件;以及一个止动工具,其用于使所述支承件停止在下降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捻纱机,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支承件保持在下降位置处,所述止动工具自动地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捻纱机,其特征在于,一个抓持部设在所述支承件上,并且,一个操作工具设在所述抓持部上,用于解除所述止动工具的操作。
全文摘要
在一种将供给筒纱设在机架上侧的捻纱机中,由于所述供给筒纱的位置高于操作人员的平均身高,因此,进行更换工作非常困难。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捻纱机(1),其中,供给筒纱(10)设在机架(2)的上侧,并且供给纱筒管升降支承装置(9)被设置用于升降供给筒纱(10)。供给纱筒管升降支承装置(9)包含一个用于沿着上升方向带动支承着供给筒纱(10)的筒管支承框架(28)的弹簧(36)和一个用于使筒管支承框架(28)在下降位置处停止的止动工具(40)。通过将筒管支承框架(28)保持在下降位置处,止动工具(40)可自动地操作。抓持部(39)设在筒管支承框架(28)上,解除杠杆(45)设在抓持部(39)上,用于解除止动工具(40)的操作。
文档编号D01H9/18GK1576412SQ20041006178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8日
发明者山崎优 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