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机、编织程序以及编织程序的生成方法

文档序号:174111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横机、编织程序以及编织程序的生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横机中的可动导纱器的控制。
背景技术
在横机中,具有使可动的导纱器沿着导纱轨移动,通过可动导纱器引导向载纱器供给的纱线的部件。在针床长时需要可动导纱器,所述可动导纱器配置在导纱轨的端部和载纱器之间的位置上,在途中引导从导纱轨的端部的固定的导纱器向载纱器供给的纱线,防止纱线松弛或摆动的情况,防止多个纱线缠绕的情况。
在专利文献1中,相互连接左右一对的可动导纱器,在其间配置的载纱器能够不与可动导纱器的连接装置干涉而自由地移动。并且,载纱器接触到可动导纱器时,通过载纱器挤压可动导纱器而使其移动。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通过载纱器使可动导纱器连动而移动。
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可动导纱器并不是总是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上。例如在载纱器挤压可动导纱器的期间,载纱器和其中一个可动导纱器的距离过短,与另一个可动导纱器的距离过长。并且直到载纱器接触到可动导纱器,可动导纱器相对载纱器只是位于大致适合的位置,未必位于最适合的位置。例如,假设一对可动导纱器之间的距离为针床长度的1/2时,可动导纱器和载纱器的距离在0至针床长度的1/2的范围内,该范围说成适合的范围就过大了。专利文献2的情况下,通过载纱器使可动导纱器连动的期间,这些距离过短。因此,很难同时进行可动导纱器的连动和编织,为了使可动导纱器连动而需要使载纱器和三角座滑架移动。
专利文献1特开昭58-126351号公报专利文献2专利第2857840号发明内容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将可动导纱器简单地配置在相对载纱器适合的位置上的横机、编织程序以及该编织程序的生成方法。
本发明的追加的课题在于,可以在进行使用载纱器的编织,且与此同时保持载纱器和可动导纱器的最小间隔的同时,改变可动导纱器的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追加的课题在于,使为了将可动导纱器配置在适合的位置上而进行的三角座滑架的运动最小。
本发明的横机,在导纱轨上配置载纱器和可动导纱器,通过设在三角座滑架上的连动装置可对载纱器自由地进行连动/解除连动,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连动装置对上述可动导纱器自由地进行连动/解除连动,并且在用于控制三角座滑架的编织程序中,设置用于使上述可动导纱器相对上述载纱器保持在规定范围内的位置的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以通过上述连动装置使可动导纱器连动。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可在编织开始前预先生成而存储,或者也可以在执行编织的同时根据载纱器的控制数据等而当场生成。
优选的是,在上述三角座滑架上,沿着针床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用于对于针床的针进行操作的三角系统和上述连动装置,并且通过沿着针床的长度方向的一方连动装置使载纱器连动,与此同时通过另一方连动装置使可动导纱器连动。连动装置,例如载纱器的连动用的机构兼用作可动导纱器的连动,也可以在三角座滑架的导纱轨上的部分的两端等上,在载纱器的连动装置之外另行设置可动导纱器的连动用的连动装置。
特别优选的是,选择解除可动导纱器的连动的位置,以在下一次开始可动导纱器的连动时,不产生仅用于使可动导纱器可以连动的三角座滑架的移动。
并且优选的是,在横机上设置用于将上述编织程序中的载纱器的控制数据变换成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的装置。
本发明的编织程序,用于通过三角座滑架对针床的针进行操作,并使配置在导纱轨上的载纱器移动的横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横机,在导纱轨上配置载纱器和可动导纱器,通过设在三角座滑架上的连动装置使载纱器和可动导纱器自由地进行连动/解除连动,在上述编织程序中设置控制数据,该控制数据用于通过上述连动装置使可动导纱器连动,以使上述可动导纱器相对上述载纱器保持在规定范围内的位置。
本发明的编织程序的生成方法,用于通过三角座滑架对针床的针进行操作,并使配置在导纱轨上的载纱器通过三角座滑架连动而移动的横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横机,在导纱轨上配置载纱器和可动导纱器,通过设在三角座滑架上的连动装置使载纱器和可动导纱器自由地进行连动/解除连动,在上述编织程序中包含载纱器的控制数据,对该载纱器的控制数据进行变换以使上述可动导纱器相对上述载纱器保持在规定范围内的位置上,而生成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
发明效果在本发明中,根据编织程序中的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通过三角座滑架使可动导纱器连动。因此,能够极其细致地控制载纱器的位置,使其相对载纱器总是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上,能够向载纱器顺畅地进行喂纱。并且,由于不是通过载纱器挤压可动导纱器而使其移动,因而在可动导纱器移动的期间,也能够恰当地保持与载纱器的距离。
其中,在三角座滑架上沿着针床长度方向具有多个连动装置时,通过一方的连动装置使载纱器连动,通过另一方的连动装置使可动导纱器连动时,在两者之间存在连动装置大小的间隔。由于该间隔为用于操作针床的三角系统之间的间隔程度,因而能够在从载纱器喂纱而进行编织的同时,使可动导纱器以距载纱器保持规定的间隔的方式移动。
根据解除可动导纱器的连动的位置不同,在下一次使可动导纱器连动时,仅为了使可动导纱器连动而需要使三角座滑架移动。这种事情在载纱器的行程减少时等产生,根据以前的行程解除可动导纱器的连动时,在接着开始连动时,未考虑可动导纱器的位置而决定三角座滑架的行程时,存在不能通过连动装置进行连动的情况。并且将可动导向器的解除连动位置,设为在下一次使可动导纱器连动时三角座滑架不进行多余移动而能够开始连动的位置时,由于可动导纱器的连动,编织效率不会降低。
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可以在针织设计装置等中生成,也可以在横机中生成。其中,由于载纱器的控制数据以往是包含在编织程序中,因而根据载纱器的控制数据而生成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时,能够简单地生成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
并且,根据载纱器的控制数据在横机生成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时,能够使用没有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的编织程序而控制可动导纱器,并进行编织。


图1是表示实施例中的载纱器及可动导纱器的配置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导纱轨的剖面和可动导纱器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中的三角座滑架的三角系统的配置和连动部的配置的图。
图4是表示用于生成实施例的针织设计装置、横机中的、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的构成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的生成算法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的生成算法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中的载纱器和可动导纱器的轨迹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示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实施例在图1至图7示出实施例及其变形。在这些附图中,2是横机的导纱轨,其可自由移动地支撑向针床的针供给纱线10、11的载纱器4和可动导纱器6。在导轨端8上例如具有固定导纱器9,可动导纱器6在固定导纱器9和载纱器4之间引导纱线。可动导纱器6的优选的位置是载纱器4和固定导纱器9的大致中间附近的位置。可动导纱器6,可以从载纱器4和固定导纱器9的中间的位置偏离,不限于准确地配置在它们的中间。在实施例中,可动导纱器和载纱器的间隔在规定的范围内,并且左右一对的可动导纱器以不越过导纱轨的中央部为基准,控制可动导纱器6。可动导纱器6,如上所述地例如在载纱器4的左右两侧设置一对,在导纱轨2足够长时,也可以在左右各设置多个,或者可以只设在左右的其中一侧上。图1的L是导纱轨2的长度,同时也是针床的长度,是横机中的三角座滑架的最大行程。并且,向载纱器4的喂纱,可以是来自左右两侧的喂纱,也可以是只来自左右的其中一侧的喂纱。在载纱器4和可动导纱器6的双方上设有一对突起12、13,可通过三角座滑架的连动销进行连动。
如图2所示,在可动导纱器6的下部例如具有一对穿梭眼14、15,突起12为图1中的向左移动用突起,突起13为向右移动用突起,通过由设在三角座滑架上未图示的电磁线圈等上下移动的连动销16,可自由地进行连动和解除连动。
转到图3,20、21是例如前后一对的针床,三角座滑架22在针床20、21上往复移动而对于针床的针进行操作。在实施例中,在三角座滑架22上,沿着针床20、21的长度方向而串联地分别设有4个用于对针床的针进行操作的三角系统,对应每个系统还设有4组用于相对载纱器4、可动导纱器6进行连动/解除连动的连动部24。即,连动部24与载纱器4、可动导纱器6连动而使它们向右移动或向左移动。
在实施例中设针床20、21的长度L例如为80英寸,设三角座滑架22中的三角系统之间的间隔例如为6英寸。由此,连动部24也相互间隔6英寸的间隔而配置。在实施例中使用4系统的三角座滑架22,也可以是2系统、3系统等三角座滑架,另外也可以左右分开设置2个在针床上移动的三角座滑架,对应每个三角座滑架设置1系统或2系统的三角系统,并且设置与此对应的个数的连动部24。
图4表示编织程序的生成和横机的关系,在针织设计装置30进行针织物的设计,在其自动控制数据生成部32,将所设计的针织物的数据变换成用于驱动横机42而进行编织的自动控制数据(编织数据)。在自动控制数据34中包含有三角座滑架的移动行程、与针有关的选针、编结、集圈、浮线、移圈等操作的数据、和以用于控制载纱器的载纱器控制数据36为代表的、编织针织物所需的各种数据。可动导纱器控制数据生成部33,根据载纱器控制数据36,生成可动导纱器控制数据37,使与载纱器相同丝道上的可动导纱器位于从载纱器起规定范围内,并将其附加到自动控制数据中。
附加了可动导纱器控制数据37的自动控制数据,从磁盘驱动器38通过CD-ROM、软磁盘等适当的磁盘39,或通过LAN接口40而传送到横机42。44是横机的控制部,根据自动控制数据而使三角座滑架等工作。另外,也可以不将可动导纱器控制数据生成部33设在针织设计装置30,而将同样的可动导纱器控制数据生成部45设在横机42的控制部44,由不包含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的自动控制数据,生成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同样优选的是,根据载纱器的控制数据,生成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以使可动导纱器位于从载纱器其规定的范围内。
图5表示可动导纱器的生成算法的例子。其中,假设载纱器的控制数据已经生成。在步骤1,读取1过程的量的载纱器控制数据(移动范围),生成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以使可动导纱器相对载纱器位于规定的范围内(步骤2)。例如,设载纱器和可动导纱器的最小间隔为6英寸,载纱器和可动导纱器的最大间隔成为20英寸等适宜的值。并且各过程结束时,使可动导纱器尽量位于固定导纱器和载纱器的大致中间。但是不限于该最后的规则,例如直到增加到三角座滑架的行程,不必将可动导纱器配置在载纱器和固定导纱器的中间。并且在实施例中,附加如下的限制左侧的可动导纱器不进入导纱轨的右半部分,右侧的可动导纱器不进入导纱轨的左半部分。
步骤1、步骤2中的处理,是在与载纱器连动而进行编织的同时,在相同的过程使可动导纱器连动,将载纱器和可动导纱器的间隔不断地保持在6~20英寸的范围。但是,可动导纱器的连动开始位置,处于该过程中的三角座滑架的移动行程以外时,不能进行可动导纱器的连动。并且在步骤3判断是否能进行可动导纱器的连动,不能进行连动时,在其之前的过程中,预先搜索能够使可动导纱器移动到可开始连动的位置(步骤4)。在编织程序中,除了开始使可动导纱器连动的情况,在其之前的过程中存在能够使可动导纱器连动的过程。并且在所搜索的过程中追加可动导纱器的连动,从而能够以步骤2的过程开始可动导纱器的连动(步骤5)。在步骤6,检查载纱器的运动是否是最终过程,处理最终过程时,完成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的生成。其中,使用多个载纱器时,相对各载纱器的控制数据处理图5的算法即可。
可动导纱器的控制中的问题在于在解除可动导纱器的连动的位置不适合时,开始下一次的连动时,需要仅使可动导纱器可以连动的三角座滑架的移动。为了防止这种问题,在图5的算法中,追加了步骤4、步骤5的处理。与此相对的变形表示在表6。在图6中,步骤1、步骤2、步骤6与图5的步骤1、步骤2、步骤6内容相同。在图6中,每生成1过程的量的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时,在步骤11,例如判断三角座滑架的行程的结束侧端部是否相比以后的行程的端部更加突出。三角座滑架的行程突出时,在行程的端部附近解除可动导纱器的连动时,有时候在下一次不能开始可动导纱器的连动。行程突出时,判断在上述步骤2暂时求出的可动导纱器的解除连动位置,下一次是否能使可动导纱器开始连动(步骤12),连动的开始存在障碍时,变更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以从行程的端部到返回的下一个过程,使可动导纱器朝向编织宽度的中心返回(步骤13)。
在图6的算法中,三角座滑架的行程的突出,在行程结束侧的位置进行判断,也可以在行程的开始侧的端部进行判断。并且,能够适当地变更图5、图6的控制算法,在过程的开始时不能使可动导纱器连动的情况下,即过程开始时的可动导纱器和载纱器的间隔过大时,在其之前的过程校正可动导纱器的位置,从而使过程开始时的可动导纱器和载纱器的间隔在规定的范围内即可。
图7表示左右的可动导纱器的移动行程的例子。中央的轨迹表示载纱器的轨迹,针床、导纱轨的长度为80英寸,相对载纱器,从左右的导纱器同时供给纱线,载纱器和可动导纱器的间隔为最低6英寸以上,例如20英寸以内,从而防止左右的可动导纱器越过导纱轨的中央而移动。例如三角座滑架具有4系统,通过与右端的系统相对的连动部使右侧的可动导纱器连动,通过从右侧起第二个系统使载纱器连动,并通过左端的系统控制左侧的可动导纱器。在这种情况下,在从载纱器向右6英寸的距离,开始向右侧的可动导纱器的连动,在从载纱器向左12英寸的距离,开始左侧的可动导纱器的连动。
在过程1,使左侧的可动导纱器连动,在适当的位置上解除连动,并且在过程的结束部的前面附近开始右侧的可动导纱器的连动。在这种情况下,左侧的可动导纱器和载纱器的间隔,在过程的结束部附近大致为20英寸。在过程2,使右可动导纱器连动,并且从途中还使左可动导纱器也连动。由于过程2的结束部向左侧突出,因而在过程3使左侧的可动导纱器连动,并且在过程5,在可进行左侧的可动导纱器的连动开始的位置解除连动。在过程3,使右可动导纱器稍微向右侧移动,以使右可动导纱器和载纱器的最小间隔成为6英寸。在过程5,使左可动导纱器连动,接着使右可动导纱器连动。由于过程5的右端向右侧突出,因而在过程6使右可动导纱器连动,以防止在下一次的连动发生障碍。
图7的空心箭头是考虑以后的过程中的可动导纱器的连动的部分。未设计这样的部分时,例如在过程2,在从导纱轨的左端起10英寸左右的附近解放左可动导纱器时,在过程5不能使左可动导纱器的连动。在过程6中的右可动导纱器的连动等也相同。
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通过用三角座滑架使可动导纱器连动,能够总是相对载纱器将可动导纱器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上。并且可以不需要仅用于使可动导纱器移动的三角座滑架移动。并且,由于根据载纱器的控制数据而生成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因而即使在没有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的编织程序中,也能够在横机生成并执行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
标号说明2 导纱轨4 载纱器6 可动导纱器8 导轨端部9 固定导纱器10、11 纱线12、13 突起14、15 穿梭眼16 连动销20、21 针床22 三角座滑架24 连动部30 针织设计装置32 自动控制数据生成部33、45 可动导纱器控制数据生成部34 自动控制数据36 载纱器控制数据37 可动导纱器控制数据38 磁盘驱动器39 磁盘40 LAN接口42 横机44 控制部
权利要求
1.一种横机,在导纱轨上配置载纱器和可动导纱器,通过设在三角座滑架上的连动装置可对载纱器自由地进行连动/解除连动,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连动装置对所述可动导纱器自由地进行连动/解除连动,并且在用于控制三角座滑架的编织程序中,设置用于使所述可动导纱器相对所述载纱器保持在规定范围内的位置的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以通过所述连动装置使可动导纱器连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角座滑架上,沿着针床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用于对于针床的针进行操作的三角系统和所述连动装置,并且通过沿着针床的长度方向的一方连动装置使载纱器连动,与此同时通过另一方连动装置使可动导纱器连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选择解除可动导纱器的连动的位置,以在下一次开始可动导纱器的连动时,不产生仅用于使可动导纱器可以连动的三角座滑架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设置用于将所述编织程序中的载纱器的控制数据变换成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的装置。
5.一种编织程序,用于通过三角座滑架对针床的针进行操作,并使配置在导纱轨上的载纱器移动的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机,在导纱轨上配置载纱器和可动导纱器,通过设在三角座滑架上的连动装置使载纱器和可动导纱器自由地进行连动/解除连动,在所述编织程序中设置控制数据,该控制数据用于通过所述连动装置使可动导纱器连动,以使所述可动导纱器相对所述载纱器保持在规定范围内的位置。
6.一种编织程序的生成方法,用于通过三角座滑架对针床的针进行操作,并使配置在导纱轨上的载纱器通过三角座滑架连动而移动的横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横机,在导纱轨上配置载纱器和可动导纱器,通过设在三角座滑架上的连动装置使载纱器和可动导纱器自由地进行连动/解除连动,在上述编织程序中包含载纱器的控制数据,对该载纱器的控制数据进行变换以使上述可动导纱器相对上述载纱器保持在规定范围内的位置上,而生成可动导纱器的控制数据。
全文摘要
通过三角座滑架使可动导纱器与载纱器同样地自由连动,并与载纱器一起连动。产生不能使可动导纱器连动的过程时,在其之前的过程中使可动导纱器连动至可连动的位置上。
文档编号D04B15/38GK1833061SQ200480022749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8日
发明者森田敏明, 垣内英弥, 小村善幸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