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处理绳状纺织品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92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处理绳状纺织品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封闭容器中处理绳状纺织品的方法和装置,该容器包括至少两个轴向相邻的J形箱,用于在至少一部分处理时间内接受纺织品。在此,纺织品借助于通过输送喷嘴件为作用于绳状织物而产生的气体状输送介质流在进给方向上进行传动运动。
背景技术
按照这种所谓空气动力学系统工作的喷射处理设备,例如喷射式染色机或者喷嘴式染色机在实践上以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使用。它们与液压力喷射式处理设备的根本区别在于,输送喷嘴供给的输送介质不是处理染液,而是气体状的输送介质。因此,液压喷射式处理设备上的情况不能简单地照搬到按照空气动力学原理工作的喷射式或者喷嘴式处理设备上。EP 0 133 897和DE C2 198 13593介绍了按照空气动力学原理工作的喷射式处理设备的例子,这里仅列举几项。如DE C2 198 13 593公开了这种类型的处理装置,其中,在可封闭的处理容器内具有至少两个轴向并排设置的J形箱,其中每个J形箱用于接受本身连续的绳状织物,该绳状织物由配置于J形箱的输送喷嘴件处于循环状态并在输送喷嘴件的出口上,也就是在喂入J形箱时折叠。并排平行工作的J形箱的输送喷嘴与一个共用鼓风机的压力侧连接,该鼓风机从处理容器抽吸蒸汽-空气混合气并作为输送介质输送到输送喷嘴内。在多个轴向并排设置的J形箱情况下,需要在输送介质配置通道上采取特殊的应对措施,以实现各J形箱的平行设置的输送喷嘴至少几乎相同地被作用。
DE C2 41 19 152公开了另一种用于湿处理连续绳状纺织品的装置,在该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处理容器的长度上具有多个J形箱,并因此可以同时彼此独立地处理相应数量的连续的绳状织物,该装置采用这种设置,使每个J形箱后面在织物出口侧上设置一个转向导辊和一个与其连接作为环形喷嘴构成的输送喷嘴,其绳状织物出口通入相同的J形箱内。在输送喷嘴的出口侧上,连接一个可环绕垂直轴线摆动的、通入J形箱内的导向管,为折叠绳状织物可以进行往复运动。每个输送喷嘴通过自身的径流式鼓风机供给气体状输送介质,该介质从处理容器的内部通过径流式鼓风机外壳内底侧的吸入孔吸入并通过切向的排出口导入输送喷嘴内。每个径流式鼓风机通过垂直的轴线定向装入处理容器外壳内的覆盖层开口内。
利用这种装置只能进行单绞纱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增加可以按照所介绍的空气动力学原理的、绳状纺织品处理方案的多样性,其中,在取得工艺优点的情况下形成结构上简单实现的可能性。
为实现该目的,依据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依据本发明的装置为权利要求6的主题。
在该新方法中,绳状纺织品在进入每个J形箱之前通过配置于该J形箱自身的输送喷嘴件并在从该输送喷嘴件排出时有选择地喂入分别配置于该装置的J形箱内或者与该装置相邻的J形箱内,或者在至少一个J形箱上引导到纺织品从该J形箱导出而预先规定的行程上。在此,每个J形箱内本身连续的绳状织物在至少一部分处理时间内保持循环,但或者选择可以将连续的绳状织物从分别一个J形箱导入与其相邻的J形箱内并在通过该J形箱和必要时至少另一个J形箱后重新导回第一J形箱中,其中,连续的绳状织物通过由其经过的各J形箱的输送件处于循环状态。
相应在新装置中,为每个J形箱配置自身的输送喷嘴件,其中,输送喷嘴件可调整地构成,使其绳状织物出口有选择地通入分别所配置的第一J形箱内或者通入与其相邻的第二J形箱内或者从至少一个J形箱出发通入接受排出绳状织物的机构内。在此,为每个J形箱的输送喷嘴件配置一个自身的鼓风机,其中,一种特别简单的情况是,鼓风机以基本上垂直的鼓风机叶轮轴线设置,而且鼓风机叶轮轴线在所有J形箱上处于至少一个共用的、基本上垂直的平面上。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各J形箱的输送喷嘴件环绕彼此平行的摆动轴线可摆动地支承,其中,该装置具有摆动机构,它与J形箱的输送喷嘴件耦联并通过该摆动机构可使输送喷嘴件摆动。
该装置可以具有绳状织物回授机构,其用于接受从至少一个J形箱输送喷嘴件的绳状织物出口排出的绳状织物,并通过它们构成向在绳状织物进给方向上前置J形箱的绳状织物返回通道。
依据本发明因此J形箱(箱单元)可以彼此平行地构成,从而可以像目前使用的喷射式处理设备上那样进行单绞丝处理。但也可以选择将J形箱串联,由此节省电、热和水的消耗值以及与单绞丝处理相比提高效率。
箱单元的串联在批量处理时和处理容器装载纺织品时还节省或缩短了装料时间,因为串联的多个分别平行的J形箱可以装料并为总批量仅需很少数量将各绳状织物相互连接的接缝。例如在一种处理容器上存在六个J形箱的装置上,串联的三个分别平行的J形箱可以装料,其中,为这六个J形箱的总批量仅需绳状纺织品上的两个接缝。
根据所实施的处理方法和装置的规格或J形箱的数量,J形箱的串联可以作为循环绳状织物的循环系统或者作为具有喂入和排出绳状织物的连续系统使用。在装置的这种工作方式情况下,对纺织品不仅可以实施染色法等,而且还可以实施洗涤和漂白过程,其中,如果处理容器通过一部分圆周密封连接在处理容器内壁上的隔板分成处理区,其中每个处理区包括至少一个J形箱的话,还可以调整处理区和其中包括的J形箱内不同的工艺过程。例如通过冲洗浴液和洗涤浴液的对流与单绞丝处理的情况相比,冲洗水用量可以降低到仅约40%。
本发明的其它结构方案和变型方案为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附图中示出本发明主题的实施例。其中图1以纵剖面和示意图示出以高温匹染机方式构成的依据本发明装置的并联J形箱;图2以相应剖面图示出图1装置的串连J形箱;图3示出图2装置的一部分截面,其中以与图2相应的剖面图示出J形箱和各鼓风机输送段摆动区域结构方面的角关系;图4示出图1的装置沿图1线IV-IV剖面简化示意示出的侧视图;图5示出图4装置的一部分截面,其中以俯视图示出从鼓风机叶轮侧看去的鼓风机;图6示出图4装置的一部分截面,其中以与图4相应的示意剖面图示出绳状织物喂入输送喷嘴内和转向导辊驱动和空转的实施例;
图7示出图6装置的一部分截面,其中以简化俯视图示出转向导辊的驱动和空转;图8示出以变化的实施方式作为高温匹染机使用的图2装置,其中以与图2相应的示意剖面图示出具有用于循环或连续操作的九个串联J形箱和以对流原理连接的冲洗-洗涤浴液,其中示出对实施方法重要的辅助装置;以及图9以相应的剖面图示出图7的装置,其具有用于在洗涤处理后降低织物湿度的附加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7示出依据本发明的装置以高温匹染机构成,其具有作为圆柱形煮锅构成的处理容器1,其在其两个端面上通过焊接的盘形锅底2压力密封地封闭。在按图1、2所示实施例的处理容器1内设有六个采用I-VI标注的J形箱。每个J形箱I-VI通过两个平行侧壁3和一个与侧壁3连接的底壁4限制,这一点正如从图1、4中所看到的那样。底壁4作为滑动底壁通过平行设置的PTFE棒或者通过铺设PTFE瓷砖以本身公知的方式构成,其中,这两种实施方式均将多余的处理液排入图4中采用5标注的处理容器1内底壁4下面的空间内。也称为织物限制壁的侧壁3在其内侧上分别这样以PTFE涂层构成或者构成为导向型材中的实心板部件,使其同底壁4上一样形成一种降低摩擦的结构。与侧壁3连接一个内护板6(图4),从而J形箱利用绳状织物喂入口7和绳状织物排出口8具有基本上为U形的结构。J形箱I-VI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分别设有相同的轴向J形箱宽度,它们在2200mm的处理容器直径时典型地可以为800mm。
如从图1-3中所看到的那样,彼此相邻J形箱I-VI的侧壁3相对于用9所示出的处理容器纵轴线倾斜延伸地这样设置,使其在俯视图中与处理容器纵轴线夹成一个角10,其相应于一个对于一个用12所示的、垂直于处理容器壁和处理容器纵轴线9延伸的横向平面的补角11。角11在实际的实施方式中处于约12.5°-15°的数量级上,但取决于处理容器1的尺寸和图3中用13和13a所标注的轴向J形箱宽度,也可以是其它角度,这一点正如还要详细介绍的那样。
在绳状织物排出侧上,每个J形箱I-VI中大致在绳状织物排出口8的下面设置一个料位传感器14(图4),该传感器发送信号,用于分别限制每个J形箱内的绳状织物。
在每个J形箱I-VI内通入一个利用可取下的压力密封盖子15封闭的装料口和排料口,其大致设置在处理容器1水平直径平面16的高度上。在处理容器1的底壁上设有染液接受容器171,该容器与容器内部空间连接并用于接受从纺织品排出的处理介质(染液)。染液接受容器171的容量这样确定,使其可以接受减去纺织品所携带染液部分的总染液量,而在相应J形箱内运动的织物不进入到处于织物外部的染液水平面中,其中,该条件也适用于后续添加的染液。
在绳状织物排出口8上方间隔距离地、在每个J形箱I-VI上与处理容器1的外壳焊接的圆柱形管接头17通入容器内部,该管接头以其轴线18垂直定向并处于图3中所配属的J形箱的采用19标注的对称中心平面上。管接头17端面携带一个环形凸缘20,上面安装鼓风机单元21。鼓风机单元21具有带叶轮外壳23的外壳上部部件22,叶轮外壳包括环绕垂直摆动轴线18旋转并与安装在外壳上部部件22上的电动机25耦联的径流式鼓风机叶轮24。电动机25是转速可调的、用于变频运行的三相交流电动机,它用于调节分别要求的排流量。其轴通过轴密封件26对外壳内部进行密封。在鼓风机外壳23内设置一个螺旋形导流板27(图5),它将由鼓风机叶轮24输送的气体状介质导流到与摆动轴线18同轴的外部流动通道28内,该流动通道与叶轮外壳23产生一种压力侧的连接。
在构成鼓风机单元21外壳下部分的管接头17内,可转动地支承一个以较小径向距离装入的、与摆动轴线18同轴定向的圆柱形的内套29。内套29通过一个例如作为槽皮碗构成的密封唇30边缘侧地朝向环形凸缘20进行密封,并例如通过PTFE平面成型件31径向旋转地支承和轴向悬挂在环形凸缘上。一个具有吸入锥面的内置流动通道33与摆动轴线18同轴地在内套29内延伸,它作为吸入通道通向鼓风机叶轮入口并在其对置的端部上通入处理容器1的内部。内置的流动通道33利用内套29限制外部流动通道28的圆柱形延续段28a。因此在鼓风机单元21内构成两个同心的、垂直的流动通道28、28a;33,其中,作为吸入通道使用的流动通道33锥形地构成并在下部(图4)朝向内套29封闭。
鼓风机单元21可以整体地从环形凸缘20上取下,并在需要时可以通过不同功率或者输送特性的鼓风机单元替换。因为管接头17和作为焊接凸缘构成的环形凸缘20相同,所以在更换鼓风机单元时仅需将鼓风机叶轮24和叶轮外壳23按不同规格分级。
通过一个成型件36(图6)使一个同心的轴承环34与可转动地支承的内套29抗扭地连接,该轴承环承载作为环形喷嘴构成的输送喷嘴38的管状织物喂入件37。织物喂入件37通向喂入喷嘴件39,它利用扩散器40以本身公知的方式限制处于喷嘴外壳41内的环形间隙,该喷嘴外壳焊接在内套29上并与压力供给输送介质的外部流动通道28连接。在喷嘴外壳41上连接一个借助于适当的固定栓固定在其上面的支承外壳42,用于一个与喷嘴件39同轴的、由PTFE制成的输送管43,扩散器40通入输送管内。外壳42为连接的输送管43构成抗扭和抗弯的支承结构,输送管上安装更大直径的喂入弯管44,该喂入弯管与输送管43共同构成一个输送段并可以,将离开的绳状织物例如喂入到J形箱内,这一点正如还要详细介绍的那样。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输送管43在与水平线呈大约10°的角度下略微升高地设置。其喂入弯管44以与J形箱喂入口7的镶边较小的距离通入。
圆柱形的喷嘴外壳41内通入环绕其轴线分布的喷射喷嘴45,这些喷嘴通过柔性的PTFE不锈钢织物软管46与处理介质输送管47连接。喷射喷嘴45作为喷雾嘴沿着在喷嘴件39和扩散器40之间构成的环形间隙的方向作用,从而达到使处理介质喷射流均匀地作用于穿过输送喷嘴38的绳状织物。
在喷嘴外壳41的底壁上固定一个支架48,它与推杆49铰接连接,例如从图1可看到的那样,推杆在处理容器1的轴向长度上延伸,并在50处密封地穿过盘形锅底2。推杆49与气动的行程缸51连接,该行程缸也可以通过丝杠或者其它伺服驱动机构取代。行程缸51的操作因此使输送喷嘴38和输送段43/44环绕鼓风机单元的垂直摆动轴线18进行摆动。例如从图1、2可看到的那样,因为推杆49与所有鼓风机单元21的支架臂48连接,所以在操作行程缸51时,在所有J形箱上的输送喷嘴和输送段同时以相同的角度环绕其相应的垂直摆动轴线18摆动;它们因此相互刚性连接。此外,相同情况也适用于另一鼓风机单元21的输送喷嘴38和输送段43/44,该单元在图1、2中采用0标注,单侧设置由盘形锅底2限制的中间箱,这一点同样还要介绍。
在每个输送喷嘴38的织物喂入件37的下面,在处理容器1内设置环绕水平轴线空转支承的转向导辊52,其中,转向导辊52可有选择地通过所有J形箱在处理容器内贯通延伸,或者每个J形箱或者一组J形箱可以分别具有自身的转向导辊52。如从图7所看到的那样,每个转向导辊52通过设置在处理容器1内例如作为电磁离合器构成的离合器53与齿轮传动带机构54连接,其齿轮传送带55利用一个护板可靠地从处理容器1中引出,并通过齿轮电动机56驱动。转向导辊52一般具有平整的表面。为转向导辊配置一个可以监测绳状织物运行的转速监测机构。如从图4中可理解的那样,转向导辊52在没有被驱动的摇纱机的支持下也能保证织物可靠运行。转向导辊使织物相对于输送喷嘴38垂直喂入,其中,在同方向上向鼓风机单元21作用的吸入流支持织物喂入。正常情况下转向导辊52空转。在织物堵塞时转向导辊暂时驱动的目的是将绳状织物松开。该目的通过空转的转向导辊52利用离合器53与驱动马达56耦联实现。
图6示出绳状织物喂入输送喷嘴38内略有变化的实施方式。在此,空转的转向导辊52和织物入口37之间具有另一可摆动设置的空转导辊57。在图6采用实线所示的高摆动位置上,导辊57未参与绳状织物运行。在向下摆动到虚线所示的位置内时,它加大了转向导辊52的接触角,由此改善去除尚处于绳状织物空隙内的染液,并因此使随同绳状织物导入输送喷嘴38内的染液减少。在此,如果未达到额定运行速度的话,必要时还可以接通空转转向导辊52的驱动机构。导辊57的调节通过用58所示的气动行程缸进行。
图1、2举例示出鼓风机单元21连同所配给的所有J形箱I-VI和中间箱0的输送喷嘴38和输送段43/44以其垂直摆动轴线18处于一个共同与容器纵轴线9平行的垂直平面59上。所有摆动轴线18与容器纵轴线9的距离60(图3)因此同样大小。此外,如前面已经提到的那样,每个输送喷嘴38的摆动轴线18在所配置的J形箱的垂直中心面19上延伸。此外,相邻摆动轴线18之间的距离61相同。用62所示的每个输送喷嘴38的摆动角区域这样选择,使第一位置上输送喷嘴38和与其连接的输送段43/44以其与摆动轴线18相交的纵向中心轴线处于各自J形箱I-VI的中心面19上,并在中间箱0上处于与其平行的平面19a上,该平面以与相邻的J形箱侧壁3相同的轴向距离地延伸,正如所配置的J形箱纵向中心面19在与侧壁3相对置的侧面上延伸那样。图1示出了这种调整。
在输送喷嘴38可通过相应操作行程缸51进行调整和处于摆动区域62另一末端上的第二位置上,所有输送喷嘴38连同所属的输送段43/44相对于图1均向左摆动,而且摆动这么远,使处于第一J形箱内的每个输送喷嘴38的喂入弯管44中心地通入相邻的第二J形箱内,也就是说,喂入弯管44的绳状织物排出口以其中心处于第二J形箱的纵向中心平面19内。因此,绳状织物分别从第一J形箱输送到相邻的第二J形箱内。
图2、3中与盘形锅底2相邻的左侧J形箱VI的输送喷嘴38和输送段43/44在该摆动位置上利用喂入弯管44通入管状溜道620内(图4),该溜道设置在盘形锅底2和与其相邻的J形箱侧壁3之间的空间内,而且其管口与伸入该空间内的喂入弯管44的管口对齐。回授溜道620通入到一个沿着处理容器1延伸的、并设置在该处理容器外部的绳状织物回授管63内,该管通过漏斗件631在下方通入到中间箱0内。图2,3示出输送喷嘴38和所属输送段43/44的该位置。
如从图3所看到的那样,摆动区域62分别对于每个通过相应摆动轴线18延伸的横向平面12是对称的。与J形箱侧壁3的倾斜位置共同由此达到,即每个输送喷嘴38的喂入弯管44无论是在图1的调整时还是在按图2的调整时始终分别在中心处通入到各自的J形箱内。喂入弯管44的绳状织物排出口中心始终处于与处理容器纵轴线9平行延伸的一个共同的垂直平面630上。因此无论是对于按照图1的调整来说还是对于按照图2的调整来说,在J形箱内均产生相同的折叠情况,这对于有序的织物运行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摆动区域62与J形箱侧壁3的倾斜位置协调一致。该区域为图3所示平面12、19之间的角度11的两倍。
图3也在相同的处理容器直径64和相同的鼓风机距离60情况下示出摆动角62对J形箱宽度13或13a的影响。在该图的左侧部分,摆动角区域62为25°,而在该图的右侧部分摆动区域62a为30°。因此在25°时额定箱宽度13为例如700mm,在30°时额定箱宽度13a为800mm。与此相应,鼓风机单元21的距离61也有所扩大,也就是说,摆动轴线18平行于处理容器1的纵轴线的距离61从例如740mm增加到距离61a的840mm。在处理容器1的整个长度上鼓风机单元21构成一排,每个鼓风机单元垂直地设置在其中。织物入口在织物入口件37(图4)的底面上处于叶轮轴线18的部位处,从而形成突出的织物运行特性。
织物入口件37的内侧面直至包围喷嘴件39处都采用PTFE进行涂层,或者铺设PTFE。
在按照图1的工作方式中,各J形箱I-VI彼此并联。在每个J形箱内由所配置的输送喷嘴38使一个无尽头的绳状织物保持循环。与此相应,在每个J形箱内可以进行单绞丝处理。
在按照图2进行调整时,J形箱I-VI在运行上前后串联,从而为无尽头循环的绳状织物形成一种循环系统,绳状织物从一个J形箱转移到分别相邻的J形箱内,并在经过该列的最后J形箱VI后、通过绳状织物回授管63返回到中间箱0内,并从该中间箱再由所配置的输送喷嘴导入到第一J形箱I内。在另一种方案中,所述在这种调整中的装置也可以作为连续系统使用,该连续系统使绳状织物喂入到处理容器1中、例如中间箱0中并从最后的J形箱VI排出。
下面借助图8、9的不同处理方法的实施例对这一点做简要介绍,附图还示出对实施该处理方法用于添加处理介质所需的附加装置等,现对其主要部分进行简要说明图8、9以大大简化的视图示出高温匹染机,其具有九个J形箱I-IX和十个鼓风机单元21连同分别所配置的输送喷嘴38和与其连接的输送段43、44,其中仅通过圆圈示出输送喷嘴38。每个J形箱I-IX和中间箱0分别分配这样一种单元。输送段43、44处于图2的位置上,也就是说,该匹染机调整为循环-连续运行。绳状织物回授管63虚线示出。气动缸51处于图2的位置上。处理容器1的内部空间分成三个处理区X、Y、Z,其中每个处理区包括三个J形箱I-III或IV-VI或VII-IX。对面三个处理区通过两个作为箱隔板构成的J形箱侧壁300隔开,它们在下部一直通到处理容器内套并通过密封唇连接在其内侧上。箱隔板300向上一直延伸到最大染液水位的上面。它们分别处于J形箱III和IV或VI和VII之间。
染液接受容器171也通过相应的隔板170分成三个分容器,其中每个容器配置于处理区X、Y、Z之一。与三个处理区X、Y、Z相应设有三个处理介质喷射系统,它们分别包括染液过滤器70、喷射泵71和用于处理染液加热/冷却的换热器72。73处示出换热器72后面远离喷射泵71的截止阀,用于处理染液返回到染液接受容器171配置于各自处理区X、Y、Z的部分内。进行循环的处理染液由所配置的喷射泵71输送到处于各自J形箱组内的输送喷嘴38的各自染液输送管47内(图4、7),其中,在所配置的管道内具有用于处理染液前行的截止阀74。75处示出每个处理区X、Y、Z的排流配件。与喷射泵71吸入侧分别通过截止配件76连接用于处理水、天然水、软水和热水(约60℃)的贮存容器77或者作为处理浴液的配制桶。此外,具有两个处理染液的母液补充容器78,其中每个可以通过截止阀79与喷射泵71的吸入侧连接。仅示出了用于母液补充容器之一的截止阀79和所配置的管道管接头。它们为其它容器相应地构成。80处示出水蒸汽源,其后置连接疏水器81、减压阀82和调节阀83并可以直接向处理容器1的内部空间供给蒸汽。最后,84处还示出了喷射泵71吸入侧上的转换/截止配件。
实施例1在具有九个J形箱I-IX的高温匹染机上,在具有双罗纹组织的棉针织物上作为后面活性染色的预漂白进行碱性过氧化氢漂白。双罗纹织物筒宽80cm,不剪裁。单位面积重量为190g/m2并相当于每米重量300g/m,它在九乘以每箱150Kg的批量重量中相当于织物幅面长度4500m时1350Kg的总批量。
在材料厚度0.8mm下,该批量相当于体积Vtex=5.76m3和被染物体积VS=o.0m3,这一点相当于细隙体积VZ=4.86m3。在平均浮纱装载80%时,该体积为3.89m3。
为准备染机装载,将总批量分为各自1500m的三个相连的批次。
在配制桶77内加入50℃的2500l预漂白的处理浴液。
浴液含有湿润剂、32.5%的烧碱液、35%的过氧化氢和漂白稳定剂的添加物。
染机装载总批量将气动缸51(图2)送入依据图2循环系统的位置内。此外,通过控制单元85这样控制气动缸,使其将推杆49并因此还有喂入弯管44来回往复运动通过J形箱宽度,从而输送段43连同喂入弯管44在每个J形箱上作为绳状堆布器工作。为监测装载过程,打开鼓风机单元21区域内的所有盖子15。
因为鼓风机单元21连同织物入口37和喷嘴件39为自动吸入绳状织物而设计,所以对装载过程不需要预喂件或者预喂带。
为装载处理容器1,将三个织物垛的各自三个绳头导入中间箱0、J形箱III和J形箱VI鼓风机单元21的盖子15上,并将三个织物垛的绳尾固定在相同的盖子上,以便在喂入后使绳尾固定。在接通中间箱0的鼓风机单元21后,该鼓风机单元吸入第一股绳。随着约5秒钟的延迟,接着接通J形箱III和VI的鼓风机单元,从而将三个绳状织物平行喂入J形箱I、IV和VII内。为支持织物在箱内的运行,同时接通所要喂入的J形箱输出侧上各自的鼓风机。分别连续的J形箱的鼓风机单元21以相应的时间延迟接通。
喷射喷嘴45(图4)通过连接在各自J形箱组上的喷射泵71在打开与配制桶77连接的情况下供给处理染液。
在绳状的筒状织物喂入后,断开各自参与的鼓风机单元21和所连接的截止阀74。现在将出现在J形箱III、VI盖子15上的或中间箱0内的前绳端与分别相邻绳的后绳端接缝并利用三个接缝部位产生一个连续的绳状织物。将对纺织品分别喂入相应鼓风机单元21内进行监测的盖子15封闭。
由于将鼓风机单元21和输送段43/44调整到循环系统运行上和接通喂入弯管44的往复运动,在接通鼓风机单元21和喷射泵72情况下,来自打开配制桶77的染浴沉淀物均匀地分布到织物上。将鼓风机单元21调节到400m/min的织物运行速度上。
通过染液接受容器17内液面监测,在从配制桶77加入染浴沉淀物后通过阀门73、74校正处理容器1内的液面。将处理染液10分钟以60℃保持恒定,并在此后以每分钟6℃的梯度在从蒸汽源80接通直接蒸汽的情况下加热到90℃的处理温度上,将该温度保持20分钟。
在这段时间期间,在配制桶77内准备80℃的2500l浴量的第一冲洗浴液。
处理容器1内的处理浴液(漂白浴液)20分钟后在打开通风阀90和放泄阀75下排出,并将第一冲洗浴液通过喷射泵71分布到处理区X、Y、Z内的三个J形箱组的绳状织物上。
滴落到J形箱内的冲洗水进入染液接受容器17内并由喷射泵71通过转换附件84重新吸入。
保持5分钟的循环冲洗。
在这段时间内,在配制桶77内准备60℃的2500l热冲洗水的第二冲洗浴液,同时添加醋酸以中和制品对过氧化氢可能的残留浓度。在排出第一冲洗浴液后,将第二冲洗浴液通过以对流原理输送过三组J形箱,其中,具有J形箱VII、VIII、IX的第一组J形箱出口通过分别所配置的转换附件84和喷射泵71通入第二组J形箱IV、V、VI内,并在通过后输送到第三组J形箱I、II、III内,此后将其排出。在这种对流过程中,冲洗水温度保持60℃恒定,因为下面的活性染色在60℃的衡温下进行。
对于进行碱性过氧化氢漂白后具有的3.5%的活性染色来说,在60℃的恒温染色后在同时中和残留化学试剂的情况下将未固着的活性燃料从染液中洗除。
冲洗程序范围更大并因此比上述的过氧化物漂白程序也更费时间。
为缩短总持续时间,配置具有例如一个最多至四个箱的不同箱数的箱组,使用横移的冲洗段,从而从冲洗段的排列顺序中具有不同冲洗温度和不同残留浓度的冲洗浴液可以同时作用于纺织品。
冲洗程序在作为活性染色的举例中这样划分,使其利用在50℃和浴液循环的第一冲洗浴进行浓度平衡,在50℃时以用于中和的对流原理设有第二冲洗浴,并接着与横移应用的同时在85℃的冲洗温度下进行用于残留碱中和的热冲洗,其中,也可以附加接通蒸汽源80的直接蒸汽。为加速洗除过程,接通另一(附图中未示出的)喷射喷嘴,该喷嘴根据在箱段上喂入和折叠的绳状织物表面定向。
在热冲洗后,在50℃下的两种冲洗浴母液和在30℃下的一种冲洗浴母液同时结束后,在横移连接中进行对流导向,也就是说,在第一箱组循环和转换到第二箱组上后,下个冲洗浴已经转换到第一组箱上。
在最后冲洗浴的冲洗染液排出后,绳状织物根据接缝传感器87(图4)的接缝部位信号在J形箱IX上停止。对绳状织物进行裁剪并将处于与织物运行方向相反的段通过J形箱IX上的盖子15引出,并通过拔染摇纱机堆入旋转车内。由拔染时放空的J形箱自动断开相应的鼓风机单元21。
实施例2在图9所示具有九个J形箱的高温匹染机原则上与图8所示的高温匹染机相应。因此相同的部分具有相同的附图标志并不再介绍。作为对图8匹染机补充的是,按图9的匹染机上还具有用于从蒸汽源90向处理容器1供给过热蒸汽和用于从处理容器1抽取空气-蒸汽混合汽的机构。蒸汽源90的后面通过疏水阀91和减压阀92连接蒸汽过热器93,上面通过调节阀94连接一个2路配件95,该配件有选择地向处理容器内部空间并通过一个用96所示的管道分配器向各鼓风机单元21的输送喷嘴38供给过热的蒸汽。
从处理容器内部空间抽取空气/蒸汽混合汽的机构具有一个抽风机97,它通过气体冷却器98和气体湿度分离器99与处理容器内部空间连接。抽风机97可以产生例如0.5bar的最大真空。
在图9的高温匹染机上,例如对变形聚酯的分散染色作为具有还原后净化过程的恒温染色来实施染色。
为这种分散染色使用由25%的特雷维拉350和75%的特雷维拉76/1组成的聚酯针织物,而且作为坯布的筒状织物采用90cm筒宽和约110g/m2相当于每米单位重量约200g/m的单位面积重量,它在织物幅面长度6300m时相当于1260Kg的总批量、即九乘以每箱140Kg的批量重量。为准备染机装载,将总批量分为各自2100m的三个相连的批次。
处理容器1装载织物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
随后在织物速度约500m/min时,在60℃温度下使用洗涤染液对织物进行15分钟的预洗涤。在排出洗涤染液和1.5分钟的空转以甩干织物包后,利用配制桶77的洗涤染液在60℃下进行该批量的中间冲洗。
此后将含有均染助剂和用于调节Ph值的醋酸纳以及醋酸的利用化学试剂和助剂准备的处理浴液加热到86℃,并在排出中间冲洗染液后通过喷射喷嘴45分布到运行的织物上,而且在以5℃/分钟的梯度同时加热下从蒸汽源90接通直接过热的蒸汽,其中,调整转换配件95,使过热的蒸汽进入处理容器内部空间内。将织物加热到在该实施例中为115℃的染料的喷射温度上。
随后织物的染色以本身公知的方式进行,此后利用以对流原理接着进行的冲洗进行还原后净化过程。在冲洗过程结束和排出冲洗染液后,将J形箱IX上的绳状织物在接缝部位上拆开并以已经介绍的方式从处理容器中取出。
实施例3利用图9的高温匹染机也可以在已经进行的活性染色之后,例如在棉针织物上按照循环系统内的洗涤-冲洗过程进行后置的干燥步骤。
为此在匹染机上进行下列处理步骤1.加热纺织品和装载的染液,包括处理容器1和设置在里面的部件。
在接通参与绳状织物循环的鼓风机单元21和转向导辊52的驱动机构后,通过气动缸58(图6)将可摆动地设置的导辊57压在绳状织物上。通过由气动缸51(图2)产生的喂入弯管44的往复运动,为循环运行确保绳状织物在J形箱I-IX内的有序堆置。
通过接通蒸汽源80的直接蒸汽输送,将织物迅速加热到约110℃的温度上。在约10分钟后,中断蒸汽输送并将可摆动的导辊57向上摆动到起始位置内。同时断开转向导辊52的驱动机构并将鼓风机单元21的鼓风机驱动机构调高到400m/min的织物循环速度。
2.为在同时降低织物湿度的情况下产生蒸发阶段,现在将具有蒸汽源30过热的直接蒸汽在入流温度150℃时通过相应调节的2路转换配件95转换到输送喷嘴38上。在关闭排流配件75的情况下接通抽风机97并将气体冷却器98调节到50℃的出口温度上。将这一处理步骤保持20分钟。
3.为冷却该批次在断开过热的蒸汽和打开通风配件90后,通过抽风机97吸入新鲜空气并将该批次冷却到约40℃。
随后将J形箱IX上的绳状织物拆开并以已经介绍的方式从处理容器1中取出。
权利要求
1.用于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处理绳状纺织品的方法,该容器包括至少两个轴向相邻的J形箱,用于在至少一部分处理时间内接受纺织品,-其中,借助于一种通过输送喷嘴件用于作用于绳状织物而产生的气体状输送介质流使该纺织品在进给方向上进行传动运动,并且-其中,纺织品在喂入每个J形箱之前穿过配置于该J形箱的、自身的输送喷嘴件,并在从该输送喷嘴件排出时有选择地喂入到分别配置于该输送喷嘴件的第一J形箱内、或者喂入到与该J形箱相邻的第二J形箱内,或者在至少一个J形箱上引导到预先规定的行程上,该行程使纺织品从该J形箱导出。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个J形箱内一个本身连续的绳状织物在至少一部分处理时间内保持循环。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个连续的绳状织物分别从一个J形箱导入到一个与其相邻的J形箱内,并在穿过该J形箱和必要时至少另一个J形箱后,重新导回开始所称的第一J形箱中,其中所述连续的绳状织物通过由其经过的、各J形箱的输送件处于循环状态。
4.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品在至少两个在处理容器内构成的彼此分离的处理区内进行处理,其中每个处理区包括至少一个J形箱。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理区的至少两个之内进行绳状织物彼此不同的处理。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处理介质从一个第一处理区导入到另一隔第二处理区内,并在第二处理区内的处理期间同时也向第一处理区提供处理介质。
7.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J形箱输送件的输送介质流利用自身的鼓风机构产生。
8.用于处理绳状纺织品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一个可封闭的处理容器(1),-至少两个在处理容器内轴向并排设置的J形箱(I-VI),用于至少在一部分处理时间内接受纺织品,-用于输送纺织品的输送件,该输送件具有由纺织品经过的输送喷嘴件(38),该输送喷嘴件带有一个绳状织物入口(37)和一个绳状织物出口(44),可向所述输送件供给使纺织品进行进给运动的气体状输送介质,-用于使一种处理介质对处理容器(1)内的纺织品施加作用的机构(45、46),-其中,为每个J形箱(I-VI)配置自身的输送喷嘴件(38),而且输送喷嘴件可这样调整,使其绳状织物出口(44)有选择地导入分别所配置的第一J形箱内,或者从至少一个J形箱出发导入到一个与其相邻的第二J形箱内、或者导入到接受所述排出的绳状织物的机构(620)内。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每个J形箱的输送喷嘴件配置一个自身的鼓风机(21)。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鼓风机(21)在处理容器(1)的上侧面的部位处安装在该处理容器上。
11.按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鼓风机(21)以基本上垂直的鼓风机叶轮轴线(18)进行设置。
12.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鼓风机(21)具有一个通入处理容器内的吸入接头(33)和一个与该吸入接头同轴线的压力接头(28、28a),该压力接头分别与每个输送喷嘴件(38)连接。
13.按权利要求10-12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J形箱的输送喷嘴件(38)环绕彼此平行的摆动轴线(18)可摆动地支承。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喷嘴件(38)分别具有用于一个绳状织物的输送段(43、44),该输送段分别在每个绳状织物出口内结束,并可随同输送喷嘴件(38)摆动。
15.按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一个摆动机构(51),它与J形箱的输送喷嘴件耦联,并可通过该摆动机构使输送喷嘴件摆动。
16.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摆动机构(44、49、51)用于将一个从绳状织物出口排出的绳状织物在喂入时移入到分别配置的J形箱内。
17.按权利要求14和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段(43、44)是绳状移布器。
18.按权利要求8-17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使一种处理介质作用于纺织品的机构具有用于处理介质的柔性管道件(46),它们通入到各J形箱的输送喷嘴件(38)的喷射喷嘴(45)中。
19.按权利要求8-18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绳状织物回授机构(620、63、631),该绳状织物回授机构用于接受从至少一个J形箱输送喷嘴件的绳状织物出口排出的绳状织物,并通过该绳状织物回授机构构成到达在绳状织物进给方向上前置的J形箱的绳状织物返回通道。
20.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状织物回授机构具有一个用于回授的绳状织物的中间箱(0)。
21.按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状织物回授机构具有一个沿处理容器延伸的管道(63),该管道在其一端上可与一个J形箱的输送喷嘴件的绳状织物出口耦联,并在其另一端上通入到处理容器(1)的一个室(0)内。
22.按权利要求8-21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别由两个以轴向距离彼此对置的侧壁(32)限制的J形箱(I-VI)与处理容器(1)的纵轴线(16)倾斜延伸地设置在处理容器内。
23.按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J形箱侧壁(3)与处理容器纵轴线(16)的夹角(10a)约为80°至50°,最好为65°至60°。
24.按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J形箱在其侧壁(3)的内侧面上并在一个与该侧壁相互连接的底壁(4)上降低摩擦。
25.按权利要求8-2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处理容器(1)通过隔板(300)一该隔板在其一部分圆周上密封地连接在处理容器内壁上一分成处理区(X、Y、Z),其中每个处理区包括至少一个J形箱。
26.按权利要求13和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J形箱的输送喷嘴件(38)具有一个摆动角区域(62),该区域等于由J形箱侧壁分别与一个垂直于处理容器纵轴线延伸的平面(12)所形成的角度(11)的两倍。
27.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J形箱的输送喷嘴件(38)的摆动轴线(18)以与处理容器纵轴线(9)相同径向距离(60)地设置。
28.按权利要求8-27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J形箱配置检测其装料状态的传感器(14),并为J形箱的鼓风机(21)配置一个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接收由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并控制通过各鼓风机的输送介质通过量。
29.按权利要求8-28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处理容器(1)与一个处理介质接受容器(171)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封闭容器中处理绳状纺织品的方法,该容器包括至少两个轴向相邻的J形箱,用于在至少一部分处理时间内接受纺织品,纺织品借助于通过输送喷嘴件为作用于绳状织物而产生的气体状输送介质流在进给方向上进行传动运动。在此,纺织品在喂入每个J形箱之前通过配置于该J形箱自身的输送喷嘴件。在从该输送喷嘴件排出时,将纺织品有选择地喂入分别配置于该输送喷嘴件的第一J形箱内或者与该J形箱相邻的第二J形箱内,或者在至少一个J形箱上引导到纺织品从该J形箱导出而预先规定的行程上。
文档编号D06B3/00GK1800481SQ20051010472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0日
发明者W·克里斯特 申请人:特恩机器(B.V.I.)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