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整体间隔机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981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玻璃纤维整体间隔机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纤维机织物,尤其是在普通剑杆织机上形成的整体间隔空芯结构且具有适当密度的机织物,该织物可用作轻质的具有空芯结构的玻璃钢复合板材的增强体。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以玻璃纤维机织物制作玻璃钢复合板材的方法是,将多片单层平面结构的机织物叠合后再由树脂复合,这样,就制成了实心结构的板材。由于该种板材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的重量较大,比强度、比模量及抗冲击等性能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而这些性能在建筑、交通等用途上尤为重要,例如使用在高速交通工具上时。
用于织造玻璃钢增强体的机织物的设备是普通织机,包括普通有梭织机和普通无梭织机,其中,普通剑杆织机(单副挠性剑杆织机)由于成本及性能的原因,成为了行业发展方向,使用得越来越多。但是,现在普通剑杆织机在织物的结构及品种上开发得不够,虽然也有织造实心多层织物的报道,但公知的普通剑杆织机织造的织物结构大多是单层的平面织物,如玻璃纤维方格布,这最终就限制了玻璃钢复合板材的结构形式、性能乃至用途。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玻璃钢实心结构的缺陷以及普通剑杆织机不能织造整体间隔空芯结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在普通剑杆织机上织造的玻璃纤维整体间隔机织物,该玻璃纤维间隔机织物不仅能作为玻璃钢复合板材的增强体,而且能方便地在普通剑杆织机上通过较少的改进来织造出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普通剑杆织机上,以玻璃纤维为原料,在织物的左侧,连续三根经纱和分开排列的另一根经纱形成对左层织物纬纱的交编,对应地,在织物的右侧,连续三根经纱和分开排列的另一根经纱形成对右层织物纬纱的交编,而在织物的中间,有两组连接经纱分别形成对左层织物纬纱和右层织物纬纱的“W”形的间隔连接,如此就形成了整体间隔空芯结构。连接纱线沿织物经向对左右层织物的“W”形的连接,牢固而平贴,并且可有助于形成与最终用途相应的合适的纵向连接密度;两组连接经纱在织物纬向的分布规律可有助于形成合适的横向连接密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形成一定密度和较大高度的整体间隔织物,这使树脂复合后的玻璃钢板材既具有较大的空芯高度,又具有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机械性能,尽可能地做到了轻质高强化,还可以简化玻璃钢制造工艺。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经纱运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织物纵向横截面图。
图3和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综图和纹版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表明,在普通剑杆织机上,连续三根经纱4、6、8和分开排列的另一根经纱12形成对左层织物纬纱A的交编,对应地,连续三根经纱3、5、7和分开排列的另一根经纱11形成对右层织物纬纱B的交编,而经纱1、2和经纱9、10分别形成对左层织物纬纱A和右层织物纬纱B的“W”形的间隔连接。
图3和图4是整体间隔机织物的织造工艺的实施例。图3表明的是穿综图,而图4是纹版图。
权利要求1.一种玻璃纤维整体间隔机织物,其特征是在普通剑杆织机上,于织物的左侧,连续三根经纱和分开排列的另一根经纱形成对左层织物纬纱的交编,对应地,于织物的右侧,连续三根经纱和分开排列的另一根经纱形成对右层织物纬纱的交编,而在织物的中间,有两组连接经纱分别形成对左层织物纬纱和右层织物纬纱的“W”形的间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整体间隔机织物,其特征是对左右层织物纬纱的间隔连接的距离大于1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整体间隔机织物,其特征是经纬纱线为玻璃纤维。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较大间隔高度和一定密度的玻璃钢用间隔机织物。它是在普通剑杆织机上以如下方式织造的以玻璃纤维为原料,在织物的左侧,连续三根经纱和分开排列的另一根经纱形成对左层织物纬纱的交编,对应地,在织物的右侧,连续三根经纱和分开排列的另一根经纱形成对右层织物纬纱的交编,而在织物的中间,有两组连接经纱分别形成对左层织物纬纱和右层织物纬纱的“W”形的间隔连接,如此就形成了整体间隔空芯结构。
文档编号D03D15/02GK2863826SQ20052010719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31日
发明者周迪, 吴伯明 申请人:吴伯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