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有过渡循环变化规律的织物及织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548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度有过渡循环变化规律的织物及织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物和织布机,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密度有过渡循环变化规律的织物及织布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织布机所使用的钢筘为密度相同的钢筘,其筘齿排列密度为平均排列,筘齿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钢筘筘齿的排列密度的大小直接控制织布机的经向密度,使用这种钢筘织造出的布,一种是经向密度固定不变的。如果要将布织造成经向密度有循环变化规律,通过改变穿筘方法来实现,这样需要人工计算纱线的数量,造成工艺标准和操作工艺复杂。同时,改变穿筘方法织造出的经向密度变化的布,经向密度大与经向密度小之间有一条非常明显的分界线。织布机的纬密齿轮为标准齿轮和变换齿轮的组合,变换齿轮的几何中心与齿轮轴孔中心重合,两个齿轮一经确定,织布机的纬密固定不变,所织出的织物密度均匀不变。由于纱线在经向和纬向的排列结构固定不变,结构变化单调,颜色单一,不能适应织物色彩多变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提供一种纱线经向、纬向排列结构有规则变化的密度有过渡循环变化规律的织物及织布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密度有过渡循环变化规律的织布机,包括钢筘及纬密齿轮,所述钢筘由四边边框和筘齿组成,所述纬密齿轮由互相啮合的标准齿轮和变换齿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筘齿间的距离按由小到大递增,再由大到小递减的变化规律循环排列,所述变换齿轮为偏心齿轮。
所述筘齿之间的距离按50-500个筘齿间隙/10厘米排列。
一种密度有过渡循环变化规律的织物,其特征在于,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的密度分别按照由小到大递增,再由大到小递减的变化规律循环排列。
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的密度分别按50-650根/10厘米循环排列。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织布机所织的布的纱线在经向和纬向的分布有过渡规律的变化,使布的颜色变化,色彩丰富。而且,织布机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工艺标准和操作工艺简单。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织布机钢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织布机纬密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密度有过渡循环变化规律的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密度有过渡循环变化规律的织布机包括钢筘及纬密齿轮。图1为本实用新型织布机钢筘的结构示意图,钢筘由四边边框2和筘齿1组成,钢筘筘齿间的距离按由小到大递增,再由大到小递减的变化规律循环排列。根据织物密度的要求,筘齿之间的距离一般按照50-500个筘齿间隙/10厘米的规律排列。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织布机纬密齿轮的结构示意图,纬密齿轮由互相啮合的标准齿轮3和变换齿轮5组成,其中变换齿轮为偏心齿轮,轴孔4的中心与变换齿轮5的中心不重合,使得织物纬向的纱线密度按照由小到大递增,再由大到小递减的规律循环变化排列。密度变化的范围为50-650根/10厘米纱线。可以根据织物密度的要求确定偏心齿轮的齿数。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密度有过渡循环变化规律的织物的结构示意图,上述织布机钢筘筘齿的排列使得所织织物中的经向纱线6的密度沿经向按由小到大递增,再由大到小递减的变化规律循环排列。纱线经向的密度为50-650根/10厘米。变换齿轮为偏心齿轮使得织物纬向纱线7的密度按照由小到大递增,再由大到小递减的规律循环变化排列。纱线纬向的密度为50-650根/10厘米。
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所公开的涉及一种密度有过渡循环变化规律的织物及织布机进行了特别描述,以上描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有的变化和修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密度有过渡循环变化规律的织布机,包括钢筘及纬密齿轮,所述钢筘由四边边框和筘齿组成,所述纬密齿轮由互相啮合的标准齿轮和变换齿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筘齿间的距离按由小到大递增,再由大到小递减的变化规律循环排列,所述变换齿轮为偏心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密度有过渡循环变化规律的织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筘齿之间的距离按50-500个筘齿间隙/10厘米排列。
3.一种密度有过渡循环变化规律的织物,其特征在于,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的密度分别按照由小到大递增,再由大到小递减的变化规律循环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度有过渡循环变化规律的织物,其特征在于,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的密度分别按50-650根/10厘米循环排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度有过渡循环变化规律的织物及织布机,旨在提供一种纱线经向、纬向排列结构有规则变化的密度有过渡循环变化规律的织物及织布机。该织布机包括钢筘及纬密齿轮,钢筘由四边边框和筘齿组成,纬密齿轮由互相啮合的标准齿轮和变换齿轮组成,筘齿间的距离按由小到大递增,再由大到小递减的变化规律循环排列,变换齿轮为偏心齿轮。一种密度有过渡循环变化规律的织物,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的密度分别按照由小到大递增,再由大到小递减的变化规律循环排列。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织布机所织的布的纱线在经向和纬向的分布有过渡规律的变化,使布的颜色变化,色彩丰富。而且,织布机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工艺标准和操作工艺简单。
文档编号D03D13/00GK2835280SQ20052012307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5日
发明者裴学增 申请人:裴学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