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感染快愈合复合层医用敷料、床单及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538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感染快愈合复合层医用敷料、床单及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敷料,床单及用途,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感染快愈合复合层医用敷料,床单及用途。大家知道,敷料是医院,卫生所及战埸上救护不可缺少的一种医疗用品。传统敷料内、外层都是用高温消毒灭菌的棉纺纱布制成,中间有一层弹性脱脂棉。这种传统敷料,其优点是成本低,但有一致命缺点。其内层使用一般棉纱布虽经高温消毒,灭菌,在卫生环境较差地方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易造成交叉污染,伤口易感染,延长疗程,给患者造成痛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纺织行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市场上先后出现抗菌,远红外一类的纺织布料,针织布料和无纺布料,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了条件。市场上各种各样大同小异的保暖内衣内裤为人们的防寒保暖提供了舒适条件,像俞兆麟、北极绒、南极棉等等,这些保暖衣料,实际上是用远红外织物制成。众所周知,远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波长在1-1000微米范围,其中6-14微米波段的远红外线能被人体吸收,远红外线具有放射性,共振吸收性和渗透性三个特性,它可以渗入人体皮下组织4-5毫米处,具有保暖和改善人体微循环,活化组织细胞,促进新陈代谢的保健作用,目前远红外织物已经被市场认可,产品的品种日益增多,成为新一代保健纺织品。如CN1219624A申请号97121869.2远红外保健抗菌织物。另外,市场上又出现抗菌防臭织物,它具有杀菌灭菌、抗菌、抑菌防止疾病传染功能,也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保健织物。CN1046431C,专利号95116025.7酸性气体吸附纤维及其制备工艺和装置,该酸性气体吸附纤维即有机胺及咪唑啉杂环功能纤维,除了做为劳保用品吸附SO2,HC等有毒气体外,用该功能纤维制成织物或无纺布,具有很好抗菌,抑菌,灭菌作用;参见申请号98119063.9;CN1147581A申请号96107666.6,名称为抗菌防臭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所制备产品,该项申请公开了一系列带胺基的抗菌化合物和活性化合物处理织物,并和织物形成牢固的永久性交联键,对淋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肠炎杆菌、伤寒杆菌、红色癣菌、絮状癣菌等具有抗菌作用,文献中较全面系统介绍了可用于抗菌防臭织物上各种胺基的抗菌化合物和具有A-R-B结构活性化合物基团,该活性化合物既可与织物上的羟基,胺基反应又可与上述抗菌化合物反应,在活性化合物中,A、B为可与纤维上的羟基、胺基反应的活性基团,R为烷基、取代烷基、芳基、取代芳基、环烃或杂环基。抗菌化合物例如可以为四溴对称二苯脲,氯苯双胍已烷,吡啶基二硫化胺基甲酸乙酯,二氯对称二苯脲,N-甲基-N一(二氯氟甲硫基)脲,四溴对称二苯脲,苯并咪唑胺基甲酸丁酯,2-(一氟二氯甲硫基)苯并咪唑,2-(4一噻唑基)苯并咪唑,苯并咪唑胺基乙酸苯酯,2-(二氯苯基)苯并咪唑;2-甲基苯并异噻唑啉酮,2-甲基-4-乙酰基苯并异噻唑啉酮,5-乙酰基苯异噻唑啉酮,5-呋喃基异噻唑啉酮,2、4-二氯苯并异噻唑啉酮;环丙氟哌酸甲酯,氟啶酸,氟啶酰胺;甲氧苄啶,呋喃坦啶;磺胺嘧啶,磺胺嘧啶银,水扬酸偶氮磺胺吡啶,磺胺异唑,磺胺苄胺,磺胺甲氧哒嗪,磺胺噻唑,磺胺脒。
活性化合物可以为羟代二甲基羟基次乙脲,乙二醇变性三聚氰胺,二氯均二嗪,一氟二氯均三嗪,三氯均三嗪,2、4-二氯嘧啶-5-碳酰氯,2、3-二氯喹啉-6-甲酰氯,N-N-=B-羟乙基硫酸酯乙二胺,三氮丙啶基磷酸酯,丙烯酰氯,二溴丙烯酰氯,1、3、5一三甲氧丙酰全氢三嗪,甲矶基二氯嘧啶,二氟一氯嘧啶等。
利用上述抗菌化学物和活性化学物基团处理过的织物抗菌谱扩大到淋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肝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桔草杆菌,白色念珠菌,红色癣菌,絮状癣菌等。还有中国纺织大学的申请号为87100231,利用铜离子和胺类化合物的复合纤维制成的抗菌织物;再如淅江丝绸工学院申请号为94112964.0提出了将单宁酸与金属氨络合离子生成单宁酸金属铬合物,和纤维结合后形成抗菌防臭织物质或制品,还可以举出其他种类的抗菌织物。总之抗菌织物在国内外市场上已是一种新型技术成熟面料。它广泛用于人们的日常用品,如毛巾、床单(单层)、被里、内衣、内裤、妇女卫生巾、袜子、鞋垫、空气过滤材料等劳保用品中。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传统敷料不足,利用市场上的抗菌织物和远红外织物,制成防感染快愈合的复合层医用敷料,床单和新用途。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感染快愈合复合层医用敷料或床单,由抗菌远红外织物或抗菌远红外无纺布,抗菌织物或抗菌无纺布构成复合层医用敷料或床单的内层,即接触人体或动物皮肤面层,由远红外织物或远红外无纺布构成敷料或床单的外层。
敷料内、外层可用扎线固定,床单内、外层四周可用扎线固定,或在床单两对称边缝扎衬边,或敷料内,外层间,增设远红外弹性纤维层,或增设抗菌纤维层,抗菌远红外织物为远红外织物进行抗菌处理而成,或为无纺远红外布进行抗菌处理而成,抗菌织物包括进行抗菌处理的天然纤维,动物纤维,人造纤维如棉、麻、真丝、腈纶、锦纶、涤纶、丙纶、维纶等制成的纺织布,针织布和无纺布,以抗菌棉、麻、人造纤维织物较好。
抗菌织物可为有机胺及咪唑啉杂环的功能纤维制成的纺织布,针织布或无纺布,也可为纺织布,针织布,无纺布分别接上带胺基的抗菌化合物和具有A-R-B结构的活性化合物基团,该活性化合物可与织物上的羟基,胺基反应,又可与上述抗菌化合物反应,A、B为可与纤维上的羟基,胺基反应的活性基因,R为烷基,取代烷基,芳基,取代芳基,环烃基或杂环基,或用有机硅季胺盐表面活化剂处理的抗菌织物和无纺布,或用CHA抗菌整理剂以芳香族卤化物为主要成份,处理的抗菌织物和无纺布,或用经抗菌处理的远红外纺织布,针织布和无纺布。
复合层医用敷料在包扎伤口,即烧伤伤口,刀伤伤口,枪弹伤伤口,化脓性伤口,褥疮伤口等中的应用。
复合层床单在烧伤褥疮病人床上作为冶疗用品的应用。
复合层床单做为一般保健床上用品的应用。本发明具有显著积极效果1、复合层床单在治瘫痪病人的褥疮和烧伤病人等难治顽症上显著疗效。根据郑州某医院试验结果证明,在相同的治疗条件,相同护理环境下,褥疮瘫痪病人使用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含有机胺及咪唑杂环功能纤维纺织出的抗菌防臭针织布(FFA-3)做为复合层床单的内层即接触皮肤层,也是复合床单的上层,用天津纺织工学院等研制的远红外织物做为床单外层,(即复合层床单下层)以6周疗程为例,用随机分组办法,分为试验组,17病例,使用高温灭菌复合层床单其中男性8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5.5岁,试验前I度褥疮4例,II度褥疮8例,III度褥疮5例;对照组15例,使用高温灭传统棉布单层床单,男性7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3.4岁,其中1度褥疮3例,二度7例,三度5例。
治疗后A、B二项得10分者,为治愈,治疗后比治疗前高3-4分者,为显著疗效,高2分者为明显疗效,高1分者为有一定疗效。治疗前、后评分相等者为未见效。则试验组17病例中,治愈者8人,占47.1%,显著疗效者7人,占41.2%,明显疗效2占11.8%;对照组15中,治愈3人占20%,显著疗效没有,明显疗效4人占26.7%,一定疗效7人占46.7%,未见效者1人,占6.7%。参见后面实施例中表2。试验结果证明,使用本发明的复合层床单对长时间瘫痪病人的难治愈的褥疮具有显著疗效。在试验组中,治愈和显著疗效患者占88.3%,而对照组患者中治愈和显著疗效只占20%。
上述的试验结果和结论是符合科学道理的。褥疮的形成都是瘫痪病人长期卧床某一部位由于长时间受到压迫,表层微循环代谢受影响和挤压磨擦造成皮肤损害,局部皮肤溃烂逐渐形成褥疮,加之病人大小便不能自理,容易使褥疮不断受到交叉感染、造成褥疮是难治的顽症。而复合层床单,其上层为抗菌防臭织物(FFA-3)是一种可耐高温,高压,弱碱酸洗涤物,其纤维中附着有咪唑基杂环功能团,具有抑菌作用,冈时它可使褥疮创伤面接触局部产生碱性环境,从而破坏细菌生长环境。另外,纤维表面的功能团可使细菌表面的电荷发生改变,具有杀抑菌作用,能很好防止褥疮交叉感染;复合层床单外层(即床单下层)为远红外织物纤维,具有保暖和改善人体皮肤层微循环,活化皮肤层细胞组织,促进新阵代谢作用,在抗菌防臭和远红外功能织物的共同作用下,造成复合层床单在治疗褥疮具有显著疗效,复合层床单在治疗烧伤病人上也有显著疗效,因试验验未做完,数据后补。
2、复合层医用敷料在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环境中,如农村合作医疗,在家养伤病人,野战医院在防止交叉感染,促进伤口快速愈合,具有显著疗效。


图1,图1-1防感染快愈合复合层医用敷料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2-1,3,4,5,6为敷料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防感染快愈合复合层床单结构示意图。
图8为防感染快愈合复合层床单剖面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复合层床单,做为治疗褥疮和烧伤病人治疗床单,参见图7、8,图中,2为床单的上层(内层)使用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制的一种含有机胺及咪唑啉杂环功能纤维针织料简称FFA-3面料参见CN1046431C ZL95116025.7和申请号98119063.9抗菌防臭织物。1为复合层床单下层(即外层),使用天津纺织工学院研制的远红外织物,5为衬边,使用单层棉布,床单四周及与衬边交接处使用线缝扎固牢。利用实施例一的复合层床单对褥疮患者进治疗观察试验。试验地点郑州某医院,试验时间1999年4月-2000年12月。褥疮病人32例,按随机分成使用复合层床单试验组和使用传统棉布床单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共17病例,男性8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5.5岁,对照组15例,男性7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3.4岁。病例治疗前的临床资料详见附表一。
治疗方法无论试验组或对照组褥疮病人都同样采用全身应用头孢菌素III代药物和局部清创,换药,以及红外线理疗,有一点不同是试验组病例使用抗菌远红外复合层床单,对照组病例使用棉布传统床单,都是隔日换洗一次,试验观察时间按6周计算。褥疮观察指标评分A,按褥疮组织缺损深度,创面大小和数目评分5分无组织缺损,为正常皮肤4分组织缺损位于上皮层未波及真皮层,创面不超过1×1CM数目不超过2处者。3分组织损位波及肌肉组织层,创面未超过2×2CM,数目不超过2处者。2分组织损位波及肌肉组织浅层,创面未超过2×2CM,数目不超过2处者。1分组织缺损波及肌肉组织全层或局部深入骨骼,创面超过2×2CM数目一处及以上者。B按创肌肉芽组织生成的大小,局部分泌物和细菌生长情况评分5分正常皮肤,无分泌物,无细菌生长;4分创面为肉芽组织,局部分泌物较少,无细菌生长;3分创面50%以上为新鲜肉芽组织,局部分泌物较多有细菌生长。2分创面肉芽组织生成不超过50%,局部分泌物较多,有细菌生长。1分创面仅有少量或无肉芽组织生成,局部分泌物较多,有细菌生长。
用统计学方法组织评分差异用于检验。
试验结果划分,试验后A、B二项得分为10分者为治愈,比试验前提高3-4分者为治疗效果显著,提高2分者为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一分者为有一定疗效,分数没提高者为未见疗效。
两组病人在原发病及其疗程和褥疮情况及其病程均无差异,具体详细附表一。
两组病人褥疮经6周治疗后治愈及好转情况详见附表二。
从附表二可以明显看出,在相同治疗方法,相同治疗环境下,使用抗菌远红外复合层床单的试验组褥疮病人治愈率一显著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使用传统棉布单层床单病人。其结果是试验组17人治愈8人,占47.1%,显著疗效者7人,占41.2%,明显疗效2人占11.8%,而对照组15人,治愈3人,占20%,显著疗效者没有,明显疗效者4人,占26.7%,一定疗效者7人占46.7%,未见疗效者1人,占6.7%。试验组治愈者和显著疗效者共15人,占88.3%,而对照组治愈和显著疗效者只有3人,只占20%,在对照组中具有一定疗效的人占46.7%,接近一半人治疗效果不理想。有关治疗效果的理论分析在积极效果中已谈过,不再重述了。
在郑州另外一医院试验,患者刘××,女,83岁,于2000年9月25日上午入院,入院时症状,昏睡,贫血,面容营养极差,形体消瘦,说话无力,声音低微,四肢挛缩,倦屈于床,肢端发凉,不食,大便3-4日一次,小便失禁,脉细微弱,检查不能合作。双侧肩部各3-4CM褥疮,臂部多处有溃烂褥疮,最大一处面积5-6CM,局部红种,渗出液较多,有脓性分泌物。并患有严重糖尿病及其他多种疾病。
入院后针对病人身上多处褥疮,护理人员立即制订护理治疗措施。为使病人褥疮处不继续受压,立即给病人使用气垫床,每1-2小时帮助病人翻身,加强局部按摩,及时更换床单,保证疮面清洁干燥,对于溃烂及感染疮面,给予每日清理换药,并用红外线照射每次半小时,每日二次,病人疮面愈合缓慢。
病人入院后十天,给病人换上FFA-3复合层床单,2天换一次并在疮面处使用复合层抗菌敷料,勤洗勤换,保护疮面干燥,几天后,很多小褥疮面开始愈合,结痂脱落,生出鲜嫩皮肤,骶尾骨及右侧髋关节褥疮面比较深,已达肌层,渗出液较多,我们坚持无菌操作,局部喷撒消炎药粉,每日用红外线照射,并用复合层敷料换药,病人在入院后30多天后,骶尾处褥疮愈合,经医护精心治疗照料,病人身上多处褥疮愈合,只右侧髋关节部褥疮疮面由原来的5~6CM,逐渐缩小至3~3CM,疮面干燥无渗出液。因患者犯糖尿病,血液中血糖高,其褥病更易受感染,更合适细菌繁殖,褥疮更难治疗,但出手料面料的是在该病人褥疮创面使用复合层敷料,及使用复合层床单配合治疗后,其许多部位褥疮快速愈合治愈,最大部位褥疮创面,显著缩小。从本病例中可以进一步看出复合层敷料及床单对治疗褥疮较严重患者,具有显著疗效。但终因患者年高体弱,并发症多,多脏器功能衰竭,而病死,褥疮治疗未能进行到底。
实施例二参见图7、8,复合层床单,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编号物理意义同实施例一,不重述,有一点不同的是复合层床单的内层即上层使用抗菌远红外织物(见CN1219624A)治疗效果可能更好些。
实施例三、参见图7、8,复合层床单,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编号物理意义同实施例一,不重述。有一点不同的是床单内层即上层,使用带胺基抗菌化合物和活性化合物处理过的抗菌防臭织物的一种。(参见CN1147581A)实施例四、参见图7、8,复合层床单,本实施例中各编号代表意义同实施例一,不重述。有一点不同的是,床单上层使用中国纺织大学研制的用铜离子和胺类化合物制成的抗菌防臭织物。还可以举出其它种类的抗菌防臭织物和无纺布做为复合层床单的上层面料,在这里不再一一叙述了。
实施例五、复合层医用敷料参见图1、1-1,图2,图2-1,图中1为远红外纤维织成的远红外纱布,敷料外层,2为抗菌防臭纤维织成的抗菌防臭纱布,敷料内层,内、外层二者之间通过抗菌防臭纤维纺成的线即扎线3缝合固定。
实施例六、参见图1、1-1,图3,图中1为远红外织物,2.1为FFA-3抗菌防臭纱布料,4.1为远红外弹性纤维层。
实施例七、参见图1、1-1,图4,图中1为远红外纤维纺织成纱布,做敷料外层,2.2为抗菌防臭远红外纤维纺织成的纱布,做敷料内层,4.2为抗菌防臭纤维弹性层。
实施例八、参见图1、1-1,图5,图中编号代表意义同实施例五,不重述,有一点不同的是2.3敷料内层使用带胺基抗菌化合物和活性化合物处理的抗菌防臭系列织物的任一种。
实施例九,参见图1、1-1,图6,图中编号代表意义同实施例六,不重述。有一点不同的是2.4为中国纺织大学研制的CHA抗菌防臭纤维纺织的纱布,做为敷料内层。
表1
表2
*p<0.05**p<0.01 Δp<0.0权利要求
1.一种防感染快愈合复合层医用敷料或床单,其特征是由抗菌远红外织物或抗菌远红外无纺布,抗菌织物或抗菌无纺布构成复合层医用敷料或床单的内层,即接触人体或动物皮肤面层,由远红外织物或远红外无纺布构成敷料或床单的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敷料或床单,其特征是敷料内、外层可用扎线固定,床单内、外层四周可用扎线固定,或在床单两对称边缝扎衬边,或敷料内,外层间,增设远红外弹性纤维层,或增设抗菌纤维层,抗菌远红外织物为远红外织物进行抗菌处理而成,或为无纺远红外布进行抗菌处理而成,抗菌织物包括进行抗菌处理的天然纤维,动物纤维,人造纤维如棉、麻、真丝、腈纶、锦纶、涤纶、丙纶、维纶等制成的纺织布,针织布和无纺布,以抗菌棉、麻、人造纤维织物较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敷料或床单,其特征是抗菌织物可为有机胺及咪唑啉杂环的功能纤维制成的纺织布,针织布或无纺布,也可为纺织布,针织布,无纺布分别接上带胺基的抗菌化合物和具有A-R-B结构的活性化合物基团,该活性化合物可与织物上的羟基,胺基反应,又可与上述抗菌化合物反应,A、B为可与纤维上的羟基,胺基反应的活性基因,R为烷基,取代烷基,芳基,取代芳基,环烃基或杂环基,或用有机硅季胺盐表面活化剂处理的抗菌织物和无纺布,或用CHA抗菌整理剂以芳香族卤化物为主要成份,处理的抗菌织物和无纺布,或用经抗菌处理的远红外纺织布,针织布和无纺布。
4.复合层医用敷料在包扎伤口,即烧伤伤口,刀伤伤口,枪弹伤伤口,化脓性伤口,褥疮伤口等中的应用。
5.复合层床单在烧伤褥疮病人床上作为冶疗用品的应用。
6.复合层床单做为一般保健床上用品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用敷料和床单,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抗菌防臭织物或无纺布和远红外织物,无纺布制成的复合层医用敷料和床单及用途。复合层医用敷料、床单是由抗菌远红外织物或抗菌远红外无纺布,或由抗菌防臭织物或抗菌防臭无纺布构成敷料或床单的内层,即接触人体或动物皮肤层,由远红外织物或远红外无纺布构成敷料、床单的外层。科学实验证明复合层抗菌远红外敷料床单在防止伤口感染,促进伤口快速愈合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D06M15/00GK1371669SQ0110649
公开日2002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1日
发明者原思国, 赵林, 许文凯, 梁志宏, 王金涛 申请人: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