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换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70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向换梭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横机的辅助配套机构,具体涉及编织横机(亦称“编织机”)的一种双向换梭机构(即在横机的两端均可换梭的换梭机构)。
背景技术
在编织横机中,换梭机构的作用是在编织过程中对不同颜色的织线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多种成份和多种颜色的织线混编,这种织线混编能够产生多种颜色、花型以及图案的变化,以丰富编织物的效果。一般来说,换梭机构都由多个带线梭、天杠(亦称“梭轨”)、调梭器(亦称“宝塔”)和撞击拨杆四部分组成;天杠的两端经垫铁固定在机头导轨上,与机头导轨平行;带线梭由梭头(亦称“乌丝”)、梭杆(亦称“乌丝柄”)和梭箱连接构成,带线梭通过梭箱滑动安装在天杠上,并以其长长的梭杆支持梭头,使梭头位于针板中缝的正上方;调梭器安装在机头上,调梭器主要由支座、拨轮、切换凸轮轴和两个伸缩舌组成;撞击拨杆由固定座和拨杆组成,固定座固定在横机的一端,带线梭在未被调梭器带上时也位于天杠的该端待用。换梭过程是当手动操作机头横向移动到设有撞击拨杆和带线梭的一端时,调梭器上的拨轮与拨杆撞击,使拨轮转动一定角度,带动切换凸轮轴作相应转动,从而自动切换两个伸缩舌的伸缩位置,以此选择相应的带线梭进入工作状态,实现织线更换。
目前不管是手动横机还是电脑自动横机,其换梭机构都如上,它们存在一致命缺陷,即只能在横机的一端实现换梭,换句话说就是只能单向换梭,这样带来了横机编织效果及编织效率上的一系列缺陷1、由于是单向换梭,在编织针织服装的领部挂肩(如V领、方领、船领等)时,无法实现领部挂肩的左右交替编织,即只能先将领部的左侧或右侧编织好,然后再编织另一侧,这样先编织出的领部挂在横机上因自身重力变形拉长,因此会出现左右领一长一短的情况,不对称,严重影响了服装的美观,通常人们是在编织后再经整烫等后续工序来纠正左右领的不对称,其后序处理繁复,处理后质量也难以保证;2、单向换梭,限制了对编织物的左右织片的同时交替编织,换梭时操作者要操作机头来回运动于一端,这样工作效率也不高;3、单向换梭,带线梭位于天杠的一侧,一天杠上最多只能安装两个带线梭,因此只能在两带线梭之间进行切换,换梭档位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换梭机构,目的是在现有换梭机构上进行改进,达到横机两端均可换梭的效果,以此使横机可以左右交替地编织出领部及挂肩,提高编织质量,也提高编织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换梭机构,包括天杠、带线梭和调梭器,天杠在空间上平行于机头导轨设置,带线梭由梭头、梭杆和梭箱连接构成,每个带线梭均以梭箱滑动连接在天杠上,其梭头位于针板中缝的正上方,梭箱上设有带线卡口;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带线梭分布在天杠的两端,机头连杆设置在机头的中部,调梭器也设置在机头的中部,它的伸缩舌在空间上分别与两端的带线梭的带线卡口相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方案及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所述机头连杆设置在机头的中部”,意为如图1所示,将现有技术中一般设于机头10一侧的机头连杆9移至整个机头10的中间位置上,这样设置是为了避免机头连杆9对前后两端的带线梭2a~2d移动产生防碍,它具体不一定要设在正中位置,可偏于前侧或后侧。
2、上述方案中,所述天杠通过一斜杆支撑在机头导轨上,其位置位于机头连杆的上方,调梭器也对应设置在机头连杆上,调梭器的伸缩舌向上伸出,与天杠两端的带线梭的带线卡口对应配合。该进一步方案将天杠设于机头连杆的上方,是为了缩短带线梭梭杆的长度,减少带线的抖动。
3、本换梭机构中还可包括两个撞击拨杆,它们分别固定设置横机的两端,其拨杆头与调梭器的操作拨轮相配合,以此构成自动换梭机构。
4、上述方案中,所述调梭器可以采用现有结构,凸轮轴式或插销式等等,但最佳是如下方案调梭器主要由支座、切换凸轮轴和两个伸缩舌构成;所述切换凸轮轴上设置有两段凸轮作用面,切换凸轮轴转动支撑在支座上,其一端延伸与拨动手柄连接,另一端上连接操作拨轮;两个伸缩舌垂直于切换凸轮轴穿插在支座上,其两伸缩舌根部抵靠在切换凸轮轴的两段凸轮作用面上与凸轮作用面配合,两伸缩舌头部与天杠两端的带线梭的带线卡口对应配合;其中,再进一步方案如下所述两伸缩舌与支座间设置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弹力迫使两伸缩舌根部抵靠在切换凸轮轴的两段凸轮作用面上;所述切换凸轮轴的周向上设有定位凹陷,支座上对应设有弹性定位珠,该弹性定位珠通过压簧嵌设在支座上,弹性定位珠与各定位凹陷配合构成档位定位结构。
5、上述方案中,所述“凸轮作用面”是指设在切换凸轮轴上的段状的偏心圆周面,它的偏心圆周面的外圆周决定了伸缩舌的状态,如图3所示,两偏心圆周面配合实现以下三个档位a、第一档,第一伸缩舌11a伸出,第二伸缩舌11b缩入;b、第二档,第二伸缩舌11b伸出,第一伸缩11a舌缩入;c、空档,第一伸缩舌11a和第二伸缩舌11b均缩入。工作时如图上箭头方向转动切换凸轮轴16,两伸缩舌11a、11b即在这三档间切换。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如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本换梭机构只设置一根天杠1,在该天杠1的两端各设置两个换线梭,这两换线梭的带线卡口8上下相错开,具体是设天杠1后端是第一换线梭2a和第二换线梭2b,天杠1前端的是第三换线梭2c和第四换线梭2d。如起先带的是第一换线梭2a,调梭器3为一档(第二伸缩舌11b缩入,第一伸缩舌11a伸出),需将第一换线梭2a换成同一端的第二换线梭2b时,手动操作机头10横向移动到天杠1设有第二换线梭2b的一端,调梭器3上的操作拨轮14与设在天杠1一端上的拨杆13撞击,自动使拨轮14转动一定角度,带动切换凸轮轴16作相应转动,切换到二档(第一伸缩舌11a缩入,第二伸缩舌11b伸出)以此放下第一换线梭2a,而带上第二换线梭2b。接着,如要将第二换线梭2b又换成另一端的第三换线梭2c时,需手动操作机头10带着第二换线梭2b横向移动到原位,调梭器3上的拨轮14与设在天杠1一端上的拨杆13撞击,自动使拨轮14转动一定角度,带动切换凸轮轴16作相应转动,切换到三档(第一伸缩舌11a和第二伸缩舌11b均缩入)以此放下第二换线梭2b,然后再手动操作机头10横向移动到天杠1设有第三换线梭2c的一端时,调梭器3上的操作拨轮14与设在天杠1的拨杆13撞击,自动使拨轮14再转动一定角度,带动切换凸轮轴16作相应转动,切换到一档(第一伸缩舌11a伸出,第二伸缩舌11b缩入)以此带上第三换线梭2c,完成切换。其它换线梭间的切换过程基本同上,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天杠1上也可不设撞击拨杆13,只要在当伸缩舌位置对应相应换线梭带线卡口8时,以手动操作拨动手柄18来控制两伸缩舌11a、11b的档位,此选择相应的带线梭进入工作状态,实现织线更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天杠的两端均可换梭,在编织针织服装的领部、挂肩时就可以左右片交替着编织,这样就避免出现领部及挂肩左右片一长一短不对称的情况出现,大大保证了编织的质量,也免除了整烫等后续工序,使横机编织领部、挂肩起来,又快又好。
2、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天杠的两端均可换梭,天杠的两端均设换线梭,一根天杠上即可左右共设置四个换线梭,也利于实现两色或两色以上的多色换线。
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调梭器上设置了操作拨轮和拨动手柄,天杠两端固定设置了撞击拨杆,操作拨轮同撞击拨杆配合实现自动换梭,除此之外又可手动操作拨动手柄实现手动换梭,使操作方式多样化,操作者可任意选择。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A-A向剖视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梭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切换凸轮轴的主视示意图;附图5为附图4的俯视示意图;附图6为附图4的仰视示意图;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撞击拨杆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天杠;2a、第一带线梭;2b、第二带线梭;2c、第三带线梭;2d、第四带线梭;3、调梭器;4、梭头;5、梭杆;6、梭箱;7、针板;8、带线卡口;9、机头连杆;10、机头;11a、第一伸缩舌;11b、第二伸缩舌;12、斜杆;13、撞击拨杆;14、操作拨轮;15、支座;16、切换凸轮轴;17、凸轮作用面;18、拨动手柄;19、弹簧;20、弹性定位珠;21、压簧;22、机头导轨;23、针板中缝;24、销;25、长圆孔;26、定位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1~7所示,一种双向换梭机构,由一根天杠1、四个带线梭、一个调梭器3和两个撞击拨杆13构成,天杠1在空间上平行于机头导轨22设置,天杠1通过一斜杆12支撑在机头导轨22上,其具体位置位于机头连杆9的上方;带线梭由梭头4、梭杆5和梭箱6连接构成,每个带线梭均以梭箱6滑动连接在天杠1上,其梭头4位于针板中缝23的正上方,梭箱6上设有带线卡口8;四个带线梭两两位于天杠1的两端,其带线卡口8相互上下错开,具体是第一带线梭2a和第二带线梭2b分别安装于天杠1的后端的上侧和下侧,第三带线梭2c和第四带线梭2d分别安装于天杠1的前端的上侧和下侧。
所述机头连杆9设置在机头10的中部,调梭器3卧设于机头连杆9上,如附图3所示,它主要由支座15、操作拨轮14、切换凸轮轴16和两个伸缩舌11a、11b构成;所述切换凸轮轴16上设置有两段凸轮作用面17,切换凸轮轴16转动支撑在支座15上,其一端延伸与拨动手柄18连接,另一端上连接操作拨轮14;两个伸缩舌11a、11b垂直于切换凸轮轴16,穿插在支座15上,它们分别以销24卡接在支座15两侧的长圆孔25中,以长圆孔25对两个伸缩舌11a、11b的活动轨迹进行限位;两伸缩舌11a、11b根部抵靠在切换凸轮轴16的两段凸轮作用面17上,与凸轮作用面17配合,两伸缩舌11a、11b头部向上伸出与天杠1两端的带线梭2的带线卡口8对应配合;两撞击拨杆13分别固定设置在两端的斜杆12上,其拨杆头与调梭器3的操作拨轮14相配合,以此构成可手动又可自动换档的换梭机构。并且,所述两伸缩舌11a、11b与支座15间还设有弹簧19,该弹簧19的弹力迫使两伸缩舌11a、11b根部紧紧抵靠在切换凸轮轴16的两段凸轮作用面17上;所述切换凸轮轴16的周向上对应调梭器3的各档位设置定位凹陷26,支座15上对应设有弹性定位珠20,该弹性定位珠20通过压簧21嵌设在支座15上,弹性定位珠20与定位凹陷26相配合,以此在各档位上可定位。
切换凸轮轴16上的两偏心圆周面17如图中所示,它们的外圆周决定了伸缩舌11a、11b的状态,两偏心圆周面17相配合实现以下三个档位a、第一档,第一伸缩舌11a伸出,第二伸缩舌11b缩入;b、第二档,第二伸缩舌11b伸出,第一伸缩舌11a缩入;c、空档,第一伸缩舌11a和第二伸缩舌11b均缩入。工作时,转动切换凸轮轴16,两伸缩舌11a、11b即在这三档间切换。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换梭机构,包括天杠[1]、带线梭和调梭器[3],天杠[1]在空间上平行于机头导轨[22]设置,带线梭由梭头[4]、梭杆[5]和梭箱[6]连接构成,每个带线梭均以梭箱[6]滑动连接在天杠[1]上,其梭头[4]位于针板中缝[23]的正上方,梭箱[6]上设有带线卡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线梭分布在天杠[1]的两端,机头连杆[9]设置在机头[10]的中部,调梭器[3]也设置在机头[10]的中部,它的伸缩舌在空间上分别与两端的带线梭的带线卡口[8]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换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杠[1]通过一斜杆[12]支撑在机头导轨[22]上,其位置位于机头连杆[9]的上方,调梭器[3]对应设置在机头连杆[9]上,调梭器[3]的伸缩舌向上伸出,与天杠[1]两端的带线梭的带线卡口[8]对应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换梭机构,其特征在于本机构中还包括两个撞击拨杆[13],它们分别固定设置在横机的两端,其拨杆头与调梭器[3]的操作拨轮[14]相配合,以此构成自动换梭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换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梭器[3]主要由支座[15]、切换凸轮轴[16]和两个伸缩舌构成;所述切换凸轮轴[16]上设置有两段凸轮作用面[17],切换凸轮轴[16]转动支撑在支座[15]上,其一端延伸与拨动手柄[18]连接,另一端上连接操作拨轮[14];两个伸缩舌垂直于切换凸轮轴[16]穿插在支座[15]上,其两伸缩舌根部抵靠在切换凸轮轴[16]的两段凸轮作用面[17]上,与凸轮作用面[17]配合,两伸缩舌头部与天杠[1]两端的带线梭的带线卡口[8]对应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换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伸缩舌与支座[15]间设置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弹力迫使两伸缩舌根部抵靠在切换凸轮轴[16]的两段凸轮作用面[17]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换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凸轮轴[16]的周向上设有定位凹陷[26],支座[15]上对应设有弹性定位珠[20],该弹性定位珠[20]通过压簧[21]嵌设在支座[15]上,弹性定位珠[20]与各定位凹陷[26]配合构成档位定位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双向换梭机构,包括天杠[1]、带线梭和调梭器[3],天杠[1]在空间上平行于机头导轨[22]设置,带线梭由梭头[4]、梭杆[5]和梭箱[6]连接构成,每个带线梭均以梭箱[6]滑动连接在天杠[1]上,其梭头[4]位于针板中缝[23]的正上方,梭箱[6]上设有带线卡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线梭分布在天杠[1]的两端,机头连杆[9]设置在机头[10]的中部,调梭器[3]也设置在机头[10]的中部,它的伸缩舌在空间上分别与两端的带线梭的带线卡口[8]相配合。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换梭机构上进行改进,达到横机两端均可换梭的效果,以此使横机可以左右交替地编织出领部及挂肩,提高编织质量,也提高编织效率。
文档编号D04B15/38GK2873824SQ20052014010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6日
发明者宋得安 申请人:宋得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