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电熨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81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电熨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熨衣物用的电熨斗,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随产生水蒸汽的加热过程而发光,并随加热停止而熄灭的发光电熨斗。
背景技术
电熨斗是一种人们熟悉的服装加工和护理用具,它通过熨斗内的发热元件将熨斗底板加热,再通过底板将热量传递给织物,使其受热后产生变形熨烫平整。普通电熨斗都有一个由底壳、底板和手柄构成的熨斗主体,在底壳内底部与底板之间装有发热元件。为了避免干熨对衣物造成损伤,人们设计出了通过蒸汽为被熨的衣物增湿的蒸汽电熨斗,这种电熨斗上设有水箱和蒸汽喷嘴,可通过发热元件将水箱内的水加热后产生蒸汽,经蒸汽喷嘴喷到织物上,使熨烫部位始终保持一定的潮湿状态,有利于被熨织物变形和避免损伤织物。现有蒸汽电熨斗只设有简单的温度控制电路,并直接将外接电源连接到发热元件加热,且现有蒸汽电熨斗一般都没有灯光指示或只有单一的电源指示,人们无法得知加热过程在进行或已经停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通过灯光显示来指示电熨斗的工作状态,结构新颖,造型美观的发光电熨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电熨斗,该电熨斗包括熨斗主体,其特征在于,在熨斗主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指示熨斗工作状态的发光体,该发光体与控制电路相连接,控制电路则与产生蒸汽的发热器件及可调温度控制器相连接,该发光体发出的光透射到外部,且发光体随发热器件的开始加热或停止加热而发光或熄灭。
熨斗主体包括熨斗底板、连接于底板上部的底壳、设于底壳上的机身、设于机身上的水箱、与机身连为一体的手柄,在手柄上设有加水盖、喷水嘴、加强蒸汽按钮、连续蒸汽旋钮和喷水按钮,在水箱上设有温度旋钮和清洗按钮。
发光体设置于熨斗主体的手柄上。
发光体沿手柄的外轮廓线设置,形成一封闭的环状发光体。
发光体装在手柄上的沿外轮廓线设置的凹槽内,凹槽上部装有透明槽盖,发光体发光时在手柄周边形成环形指示灯。
发光体为电致发光线。
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单元、控制单元及输出单元,其输入端分别与发热器件、可调温度控制器及保险丝并接,其输出端与发光体连接。
电源单元包括电阻R1、R2、R3、R4、R5,电容C1、C2、C3、C4,电解电容E1、E2,桥式整流电路DB1、二极管D5、D6及稳压管Z1、Z2,其中,电阻R1、桥式整流电路DB1、电解电容E1、电容C2、稳压管Z1、电阻R4并接于电源的正负极之间,电阻R2、电容C1及桥式整流电路DB1串接于电源正极,并联的稳压管Z2、电解电容E2、电容C4一端经二极管D5、电阻R5并接于发热器件30与可调温度控制器50之间,另一端经二极管D6与控制单元42连接;所述控制单元42包括集成定时器U1、三极管Q1、电阻R6、R7、R8、R9,集成定时器U1分别经三极管Q1和电容C3与输出单元43及电源单元41连接;所述输出单元43包括三极管Q2、电阻R10、R11、电容C7、电解电容E3及变压器T1,该单元的输入端与控制单元42的三极管Q1并接,其输出端经变压器T1与发光体20并接。
控制电路设于电路板上,电路板则装在手柄的下部。
发热器件为发热管,它装在熨斗底板的后端。
本发明的贡献在于,它改变了现有电熨斗不能直观反映熨斗工作状态的问题。由于在电熨斗上设置了发光体,使得当电熨斗工作时,即电熨斗开始加热时,发光体开始发光,当电熨斗达到设定的温度而停止工作时,发光体熄灭,这样即可直观地反映电熨斗的工作状态,使使用者一目了然,而且醒目的发光体发出的彩色光又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发热器件、可调温度控制器与电路板连接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电路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本发明不构成任何限制。
参阅图1~图3,本发明的发光电熨斗有一个熨斗主体10,该熨斗主体10底部设有铝质熨斗底板101,它是熨烫衣物用的发热件,在熨斗底板上固定有工程塑料制成的板状底壳102,在底壳上部设有机身103,机身上设有水箱104,水箱上部设有温度旋钮110和清洗按钮111,其中温度旋钮上设有织物种类和材料标识,用户可根据不同织物种类和材料设定使用温度,清洗按钮的作用是将水箱内的水加热后,按动按钮使沸水和蒸汽从熨斗底部的喷孔渗出,同时将污物或杂质带出。在机身上部设有与之一体的弧形手柄105,该手柄为中空体,它与机身注塑成一整体。在手柄前端设有加水盖106、喷水嘴107、加强蒸汽按钮108、连续蒸汽旋钮109和喷水按钮112,其中,打开加水盖可向水箱104内注水。按下喷水按钮112,即可从喷水嘴107向织物喷水,使织物处于潮湿状态。连续蒸汽旋钮109用于设定蒸汽烫熨功能,把该旋钮转到所需位置时,蒸汽便会从熨斗底部的喷孔中喷出。当按下加强蒸汽按钮108时,强烈的蒸汽便会从熨斗底部的喷孔中喷出。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要点在于,在熨斗主体10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指示熨斗工作状态的发光体20,本例中,发光体为电致发光(EL)线,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颜色的发光线,该发光体设置于熨斗主体的手柄105上,如图1、图2,发光体20沿手柄105的外轮廓线设置,具体地说,该发光体装在手柄105上的沿外轮廓线设置的凹槽1051内,凹槽上部装有透明槽盖1052,发光体发光时在手柄周边形成封闭的环形指示灯。电熨斗处于加热状态时,发光体20会发出彩色光,光线经所透明槽盖1052透射到外部,且发光体随发热器件30的开始加热或停止加热而发光或熄灭,它不仅直观地指示出电熨斗的工作状态,而且在手柄与机身的结合部形成一彩色的光带,因而具有良好的效果。
所述发光体20与控制电路40相连接,控制电路结构如图5、图6所示,它包括电源单元41、控制单元42及输出单元43,其输入端分别与发热器件30、可调温度控制器50及保险丝60并接,其输出端与发光体20连接。所述发热器件30为发热管,如图5,两个发热管压铸于铝质熨斗底板101的后端,并通过导线与电路板44连接,当电路接通时,该发热管开始发热,将底板加热。所述可调温度控制器50选用市售产品,它固定于底壳102上,并用导线分别与电源线及电路板44连接,用于设定并控制熨斗底板的温度,使熨斗底板的温度恒定在设定范围。
图6中,所述电源单元41包括电阻R1、R2、R3、R4、R5,电容C1、C2、C3、C4,电解电容E1、E2,桥式整流电路DB1、二极管D5、D6及稳压管Z1、Z2,其中,电阻R1、桥式整流电路DB1、电解电容E1、电容C2、稳压管Z1、电阻R4并接于电源的正负极之间,电阻R2、电容C1及桥式整流电路DB1串接于电源正极,并联的稳压管Z2、电解电容E2、电容C4一端经二极管D5、电阻R5并接于发热器件30可调温度控制器50之间,另一端经二极管D6与控制单元42连接。
当接通电源瞬间,设电源处正周期,电源信号由正极性端(此时为L端),经保护电阻R2、降压电容C2、泄放电阻R3、整流电路DB1及由电解电容E1,泄放电阻R4,高频滤波电容C2,稳压管Z1以及后级控制电路负载发热器件30并联成的等效阻抗,再由整流电路DB1回到电源负极性端,完成正半周循环。电源负周期时,电源信号由正极性端(此时为N端,经整流电路DB1及由电解电容E1,泄放电阻R4,高频滤波电容C2,稳压管Z1以及后级控制电路负载发热器件30并联成的等效阻抗及降压电容C2、泄放电阻R3、保护电阻R2回到电源负极性端,从而在稳压管Z1两端产生+12V的直流电压,作为控制电路及变压器的工作电源,同时在电解电容E8正负两端产生约为+5V的直流电压,作为控制单元42的检测信号。
在电源电路的另一路,当接通电源瞬间,发热器件30导通,设电源处正周期,电源信号由正极性端(此时为L端),经可调温度控制器50、发热器件30、降压电阻R5、二极管D5、电解电容E2、稳压管Z2及高频电容C4及整流电路DB1回到电源负极性端,从而在稳压管Z2两端产生+5.1V左右的直流电压,再通过二极管D5作为发热管工作状态检测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42包括集成定时器U1、三极管Q1、电阻R6、R7、R8、R9,集成定时器U1选用型号为NE555P的集成电路芯片,它分别经三极管Q1和电容C3与输出单元43及电源单元41连接,其上还连接有电容C5、C6和电阻R8、R9,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分别连接有电阻R7、R6。
接通电源,直流电源未稳定时,集成定时器U1的第2,6脚电平因电容C6未充满电相当于短路为0V(发热管加热工作,则检测信号将变为约为0V),则集成定时器U1内部比较器控制第3脚输出为高电平,当电容C6充电到2/3VDD电平时,集成定时器U1内部比较器控制第3脚输出低电平,然后电容C6开始放电,当其两端电平放电低于1/3VDD电平时,集成定时器U1内部比较器控制第3脚输出又转为高电平,电容又开始充电...如此周而复始,即在第3脚输出端产一个固定频率(约为1Hz)的方波,此方波通过电阻R7加到三极管Q1的B极,当输出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1因发射极反偏,集电极正偏截止,+12V电源未接通到后级输出电路,当为低电平时,则三极管Q1因发射极正偏,集电极反偏而导通,+12V电源接通到后级输出电路,输出电路工作。
当发热器件30上的可调温度控制器50因温度超过其规定温度时断开,则检测信号处电平约为+5.1V,即集成定时器U1的第2,6脚电平约为5.1V,大于2/3VDD,则集成定时器U1内部比较器控制第3脚保持输出低电平,则三极管Q1因发射极正偏,集电极反偏而导通,+12V电源接通到后级输出电路,输出电路工作。
所述输出单元43包括三极管Q2、电阻R10、R11、电容C7、电解电容E3及变压器T1,该单元的输入端与控制单元42的三极管Q1并接,其输出端经变压器T1与发光体20并接。
当三极管Q1导通时,+12V电源接通到输出电路,首先经电阻R6、三极管Q1、并联的电阻R10和电容C7(刚上电时相当于短路)、电阻R11、电解电容E3(刚上电时相当于短路)、变压器TI的初级线圈返回到直流电源负极性端,同时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将产生一个与变压器TI初级线圈相同相位的感应电压,完成正半周循环。
在电容C7充电时,三极管Q2的BE两端电压小于0.7V,发射极反偏,集电极反偏而截止,当电解电容两端电平因充电达到0.7V时,三极管Q2因发射极正偏,集电极反偏而导通,电源经电阻R6、三极管Q1、三极管Q2、变压器TI的初级线圈2返回到直流电源负极性端,同时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将产生一个与初级线圈1相反相位的感应电压,完成负半周循环。此时电解电容E3经电阻R11、三极管Q2的BE极(此时正向导通)、TI的初级线圈2、电源负极性端开始放电,当其两端电压小于0.7V时,三极管Q2又因发射极反偏,集电极反偏而截止,电源又重新按正半周路径工作,如此循环。
经以上两个正负循环后,变压器的TI的次级将输出电压约为150Vac频率约为4KHz的交流电,驱动直接连接的发光线发光。
当三极管Q1截止时,则,+12V电源未接通到后级输出电路,输出电路无法工作,变压器的TI的次级将无输出,发光体20停止发光。
通过以上工作过程实现了,当发热体30加热时,电致发光线按约1Hz的频率闪亮发光,当发热体停止加热时电致发光线常亮。
如图3、图4所示,所述控制电路40设于位于水箱后部的电路板44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光电熨斗,包括熨斗主体(10),其特征在于,在熨斗主体(10)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指示熨斗工作状态的发光体(20),该发光体与控制电路(40)相连接,控制电路(40)则与产生蒸汽的发热器件(30)及可调温度控制器(50)相连接,该发光体发出的光透射到外部,且发光体随发热器件(30)的开始加热或停止加热而发光或熄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熨斗主体(10)包括熨斗底板(101)、连接于底板上部的底壳(102)、设于底壳上的机身(103)、设于机身上的水箱(104)、与机身连为一体的手柄(105),在手柄(105)上设有加水盖(106)、喷水嘴(107)、加强蒸汽按钮(108)、连续蒸汽旋钮(109)和喷水按钮(112),在水箱(13)上设有温度旋钮(110)和清洗按钮(1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20)设置于熨斗主体的手柄(105)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20)沿手柄(105)的外轮廓线设置,形成一封闭的环状发光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20)装在手柄(105)上的沿外轮廓线设置的凹槽(1051)内,凹槽上部装有透明槽盖(1052),发光体发光时在手柄周边形成环形指示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20)为电致发光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40)包括电源单元(41)、控制单元(42)及输出单元(43),其输入端分别与发热器件(30)、可调温度控制器(50)及保险丝(60)并接,其输出端与发光体(20)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单元(41)包括电阻(R1、R2、R3、R4、R5),电容(C1、C2、C3、C4),电解电容(E1、E2),桥式整流电路(DB1)、二极管(D5、D6)及稳压管(Z1、Z2),其中,电阻(R1)、桥式整流电路(DB1)、电解电容(E1)、电容(C2)、稳压管(Z1)、电阻(R4)并接于电源的正负极之间,电阻(R2)、电容(C1)及桥式整流电路(DB1)串接于电源正极,并联的稳压管(Z2)、电解电容(E2)、电容(C4)一端经二极管(D5)、电阻(R5)并接于发热器件(30)与可调温度控制器(50)之间,另一端经二极管(D6)与控制单元(42)连接;所述控制单元(42)包括集成定时器(U1)、三极管(Q1)、电阻(R6、R7、R8、R9),集成定时器(U1)分别经三极管(Q1)和电容(C3)与输出单元(43)及电源单元(41)连接;所述输出单元(43)包括三极管(Q2)、电阻(R10、R11)、电容(C7)、电解电容(E3)及变压器(T1),该单元的输入端与控制单元(42)的三极管(Q1)并接,其输出端经变压器(T1)与发光体(20)并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40)设于电路板(44)上,电路板则装在手柄(105)的下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器件(30)为发热管,它装在熨斗底板(101)的后端。
全文摘要
一种发光电熨斗,该电熨斗包括熨斗主体(10),其特征在于,在熨斗主体(10)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指示熨斗工作状态的发光体(20),该发光体与控制电路(40)相连接,控制电路(40)则与产生蒸汽的发热器件(30)及可调温度控制器(50)相连接,该发光体发出的光透射到外部,且发光体随发热器件(30)的开始加热或停止加热而发光或熄灭。本发明可通过灯光显示来指示电熨斗的工作状态。
文档编号D06F75/08GK1804195SQ200610033369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4日
发明者陈达 申请人:百灵达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