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废棉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826阅读:10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废棉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棉处理机。主要用于棉纺织厂处理下脚棉,如清钢落棉、统破籽、斩刀花等。它既可单机使用,也可以也抓棉机、开棉机、打包机及滤尘器等设备配套组成自动废棉处理收集系统。属棉纺机械
背景技术
以往的废棉处理设备,主要利用些清花设备来处理废棉。其废棉开松除杂率低,回用棉质量低。需进一步通过分梳除杂箱再进行开松除尘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系统除杂率高、纤维损伤小、回用棉质量高的新型废棉处理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废棉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凝棉器、鼻形打手棉箱、分梳除杂箱和落杂箱,所述的凝棉器,包括尘笼、风机、剥棉打手和箱体,尘笼、风机和剥棉打手均连接于箱体的左、右墙板之间,剥棉打手置于尘笼后下方,风机置于尘笼前下方,尘笼上方为凝棉器进棉口,剥棉打手下方为凝棉器出棉口;所述的鼻形打手棉箱,位于凝棉器下方,与凝棉器出棉口相连通,内装鼻形打手,在鼻形打手下方配置尘棒;所述的分梳除杂箱,位于鼻形打手棉箱下方,与鼻形打手棉箱的出棉口相连通;所述的落杂箱,位于鼻形打手棉箱下方,与鼻形打手棉箱的出杂口相连通,并置于分梳除杂箱前侧,用于联接鼻形打手棉箱和分梳除杂箱,其下部装有除杂辊。
所述的分梳除杂箱,包括输棉帘子、喂棉罗拉、给棉罗拉、给棉板、锯齿打手、除尘刀、尘笼、剥棉罗拉、风机、控风量板、排杂辊和箱体,输棉帘子置于鼻形打手棉箱的出棉口下方,喂棉罗拉置于输棉帘子后上方,给棉板置于输棉帘子后侧,给棉罗拉置于输棉帘子上方,给棉罗拉与给棉板形成的一个钳口,锯齿打手置于给棉板后侧,除尘刀置于锯齿打手前下侧,尘笼置于锯齿打手后方,剥棉罗拉置于尘笼后上侧,风机置于尘笼下方,控风量板置于锯齿打手后下侧,排杂辊置于锯齿打手下方,喂棉罗拉、给棉罗拉、锯齿打手、尘笼、剥棉罗拉、风机以及排杂辊均纵向连接于箱体的左、右墙板之间。
工作原理废棉经管道输送,有效纤维吸附至凝棉器尘笼表面,由剥棉打手刮下落入鼻形打手棉箱。鼻形打手对其疏打除杂后,出棉落至分梳除杂箱的输棉帘子上。杂质经尘棒、落杂箱的除杂辊随气流送至纤维压紧器收集处理。
纤维层通过输棉帘子和喂给罗拉进入给棉罗拉与给棉板形成的一个钳口,供锯齿打手进行梳理,最后通过尘笼凝聚,由剥棉罗拉剥取输出。
纤维层通过分梳除杂箱的除尘刀和小漏底时,杂物经落杂区由排杂辊经风道排出机外收集。
采用本实用新型废棉开松除杂工艺合理,纤维损伤小。除杂效果好,系统除杂率大于90%,回用棉质量大幅提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新型废棉处理机,主要由凝棉器1、鼻形打手棉箱2、分梳除杂箱3、落杂箱4、排杂系统和电控系统组成。
所述的凝棉器1,主要由尘笼1.1、风机1.2、剥棉打手1.3和箱体1.4组成。尘笼1.1、风机1.2和剥棉打手1.3均连接于箱体1.4的左、右墙板之间,均由三角带传动,噪声低,维修方便,尘笼1.1两端用毛毡径向密封,简单可靠,耐磨损,剥棉打手1.3置于尘笼1.1后下方,风机1.2置于尘笼1.1前下方,尘笼1.1上方为凝棉器1进棉口,剥棉打手1.3下方为凝棉器出棉口,前下方为除尘区。
鼻形打手棉箱2,位于凝棉器1下方,与凝棉器出棉口相连通,内装鼻形打手2.1,采用自由打击,不损伤纤维,在鼻形打手2.1下方配置小三角尘棒2.2,供排除杂质。工作时棉箱储棉量由光电开关控制。
分梳除杂箱3,位于鼻形打手棉箱2下方,与鼻形打手棉箱2的出棉口相连通,由输棉帘子3.13、喂棉罗拉3.1、给棉罗拉3.2、给棉板3.3、锯齿打手3.4、除尘刀3.5、尘笼3.6、剥棉罗拉3.7、风机3.8、挡风量板3.9、排杂辊3.10以及和箱体3.11等组成。输棉帘子3.1置于鼻形打手棉箱2的出棉口下方,喂棉罗拉3.1置于输棉帘子3.13后上方,给棉板3.3置于输棉帘子3.13后侧,给棉罗拉3.2置于给棉板3.3上方,给棉罗拉与给棉板形成的一个钳口,锯齿打手3.4置于给棉板3.3后侧,除尘刀3.5置于锯齿打手3.4前下侧,尘笼3.6置于锯齿打手3.4后方,剥棉罗拉3.7置于尘笼3.6后上侧,风机3.8置于尘笼3.6下方,挡风量板3.9置于锯齿打手3.4后下侧,排杂辊3.10置于锯齿打手3.4下方,喂棉罗拉3.1、给棉罗拉3.2、锯齿打手3.4、尘笼3.6、剥棉罗拉3.7、风机3.8以及排杂辊3.10均纵向连接于箱体3.11的左、右墙板之间。排杂辊3.10下方设有杂质出风道3.12,杂质出风道3.12与排杂系统相连通。
落杂箱4,位于鼻形打手棉箱2的出杂口下方,置于分梳除杂箱3前侧,用于联接鼻形打手棉箱2和分梳除杂箱3。其下部装有除杂辊4.1,除杂辊4.1下方设有杂质出风道4.2,杂质出风道4.2与排杂系统相连通。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废棉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凝棉器(1)、鼻形打手棉箱(2)、分梳除杂箱(3)和落杂箱(4),所述的凝棉器(1),包括尘笼(1.1)、风机(1.2)、剥棉打手(1.3)和箱体(1.4),尘笼(1.1)、风机(1.2)和剥棉打手(1.3)均连接于箱体(1.4)的左、右墙板之间,剥棉打手(1.3)置于尘笼(1.1)后下方,风机((1.2)置于尘笼(1.1)前下方,尘笼(1.1)上方为凝棉器(1)进棉口,剥棉打手(1.3)下方为凝棉器出棉口;所述的鼻形打手棉箱(2),位于凝棉器(1)下方,与凝棉器出棉口相连通,内装鼻形打手(2.1),在鼻形打手(2.1)下方配置尘棒(2.2);所述的分梳除杂箱(3),位于鼻形打手棉箱(2)下方,与鼻形打手棉箱(2)的出棉口相连通;所述的落杂箱(4),位于鼻形打手棉箱(2)下方,与鼻形打手棉箱(2)的出杂口相连通,并置于分梳除杂箱(3)前侧,用于联接鼻形打手棉箱(2)和分梳除杂箱(3),其下部装有除杂辊(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废棉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梳除杂箱(3),包括输棉帘子(3.13)、喂棉罗拉(3.1)、给棉罗拉(3.2)、给棉板(3.3)、锯齿打手(3.4)、除尘刀(3.5)、尘笼(3.6)、剥棉罗拉(3.7)、风机(3.8)、控风量板(3.9)、排杂辊(3.10)和箱体(3.11),输棉帘子(3.13)置于鼻形打手棉箱(2)的出棉口下方,喂棉罗拉(3.1)置于输棉帘子(3.13)后上方,给棉板(3.3)置于输棉帘子(3.13)后侧,给棉罗拉(3.2)置于输棉帘子(3.12)上方,给棉罗拉与给棉板形成的一个钳口,锯齿打手(3.4)置于给棉板(3.3)后侧,除尘刀(3.5)置于锯齿打手(3.4)前下侧,尘笼(3.6)置于锯齿打手(3.4)后方,剥棉罗拉(3.7)置于尘笼(3.6)后上侧,风机(3.8)置于尘笼(3.6)下方,控风量板(3.9)置于锯齿打手(3.4)后下侧,排杂辊(3.10)置于锯齿打手(3.4)下方,喂棉罗拉(3.1)、给棉罗拉(3.2)、锯齿打手(3.4)、尘笼(3.6)、剥棉罗拉(3.7)、风机(3.8)以及排杂辊(3.10)均纵向连接于箱体(3.11)的左、右墙板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废棉处理机,主要用于棉纺织厂处理下脚棉,如清钢落棉、统破籽、斩刀花等。它包括凝棉器(1)、鼻形打手棉箱(2)、分梳除杂箱(3)和落杂箱(4),鼻形打手棉箱(2),位于凝棉器(1)下方,与凝棉器出棉口相连通,内装鼻形打手(2.1),在鼻形打手(2.1)下方配置尘棒(2.2);所述的分梳除杂箱(3),位于鼻形打手棉箱(2)下方,与鼻形打手棉箱(2)的出棉口相连通;所述的落杂箱(4),位于鼻形打手棉箱(2)下方,与鼻形打手棉箱(2)的出杂口相连通,并置于分梳除杂箱(3)前侧,用于联接鼻形打手棉箱(2)和分梳除杂箱(3),其下部装有除杂辊(4.1)。本实用新型系统除杂率高、纤维损伤小、回用棉质量高。
文档编号D01G11/00GK2895444SQ200620073529
公开日2007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日
发明者赵建康, 陆振华, 杨国清, 周德明, 任文华, 何华 申请人:江阴市正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