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横机双面自动收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031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织横机双面自动收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横机的自动收针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使针织横机实现双面自动移圈收针功能的收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针织厂仍普遍使用手摇针织横机编织,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特别是毛衫的加针和减针的操作,使得编织效率低,人工费用大,针织业又面临难以招工的问题。而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的价格昂贵,仍无法普及使用。因此市场上十分需要低成本的自动机器,近年来开发成功的自动加针机已得到许多厂家的推广使用,还有是电脑织领机,以及可自动加针、自动移床和三角自动控制的多功能机等。但这些机器都无法实现自动收针,需用人工收针,使得机器的适用范围小,当编织衣片和袖片时,还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不能大幅提高编织效率,因此开发出能够自动收针的机器已成为市场迫切的要求。
而已有的一些自动收针装置,一种是拷针只能将线圈直接脱下,还要经过后道缝合的工序,线圈才不会脱散,只适用于低档的毛衫上;另一种是完全仿手工的动作,可以进行移圈的收针,但它的缺陷是只能单面针床的收针,只适用于织单面的织物。公告号为CN1269435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具有至少一个针床和一个沿着针床滑动之三角座滑架的横机,该滑架至少有一个带选针装置和弯纱三角的编织三角系统;可运动地安装在弯纱三角上的弯纱部件总是与弯纱三角协同作用,前者可独立于弯纱三角地进行控制并与弯纱三角共同地根据其位置形成不同尺寸的或形状的弯纱面。公告号为CN2312233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针织横机,设有机座、分别与机座连接的机头导轨、机座支架、前后针床、装在针床上的织针、装在机头导轨上的机头总成、装在与机座连接的梭箱导轨上的梭箱、高梭总成和矮梭总成、装在机座左端的扳手总成和与机座连接的针床升降机构,内外拉条分别与机头总成的前、后三角底板活动连接,内、外拉条的一端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长杆螺丝分别与旁角两端活动连接,旁角与固定在机头总成龙头上的托板活动连接,旁角手柄与旁角连接。该机操作方便,有利提高工效。公告号为CN2576740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针织横机的收放针装置,主要包括机架,机架的上部安装有导杆,导杆上设置有花板和梭箱,梭箱的下侧安装有梭子;在机架上还安装有丝杠,丝杠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一段螺纹,并且这两段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在丝杠的这两段螺纹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调节块,所述的梭箱设置在这两块调节块的中间,在调节块上安装有两端成楔形的换向块;在丝杠和机架上还设置有能驱动丝杠旋转的驱动装置。公告号为CN2637517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改进的针织横机用收针装置,包括一端带有环形针眼的母针和固定母针用的母针固定板,其中母针固定板是由上母针固定板和下母针固定板组成的;在上母针固定板和下母针固定板内侧相互对应的位置之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母针用的与母针的后部形状相配合的母针定位凹槽;在上母针固定板和下母针固定板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上母针固定板和下母针固定板的固定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半自动横机不能自动收针或者只能完成脱圈的拷针,或只能单面收针,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编织效率低,适用范围小等缺点,提供一种可提高编织效率的针织横机双面自动收针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有2套收针装置,2套收针装置分别设于针织横机机头的前部右侧和后部右侧。每套收针装置设有退针块、推刮针块、套刺组、扭簧、固定轴、挡销、套刺滑座、左上导杆、左下导杆、右上导杆、右下导杆、压簧、推刮针凸轮、退针凸轮、追针凸轮、推刮针摆杆、退针摆杆、追针摆杆、小轴承、步进电机、皮带、皮带轮和外壳。
推刮针块装在左上导杆和左下导杆上,推刮针块可在导杆上滑动,不能转动,压簧设于推刮针块与外壳左侧壁间,推刮针块的上端与推刮针摆杆连接,推刮针块下端为卡槽,针床上的织针的针踵位于卡槽内;套刺滑座装在左上导杆和右上导杆上,套刺滑座可在导杆上滑动,不能转动,套刺滑座与外壳右侧壁间设有压簧,套刺组设于套刺滑座的头部,套刺组可设7~9支套刺,套刺组固定为一体,固定轴设于套刺组与套刺滑座之间,套刺组可绕固定轴转动,固定轴处设有扭簧,挡销位于套刺组前方并固定于外壳上,当套刺组没有碰到挡销时,扭簧起复位的作用,套刺滑座的上端与追针摆杆连接;退针块装在右上导杆和右下导杆上,退针块可在导杆上滑动,不能转动,退针块与外壳左侧壁间设有压簧,退针块上端与退针摆杆连接,退针块下端凸块位于针床上织针的针踵上方;推刮针凸轮、追针凸轮、退针凸轮、推刮针摆杆、追针摆杆、退针摆杆、小轴承和步进电机等组成凸轮驱动部分,推刮针摆杆、追针摆杆、退针摆杆的上端铰接于外壳上,推刮针摆杆另一端与推刮针块固定,退针摆杆另一端与退针块固定,追针摆杆另一端与套刺滑座固定,推刮针摆杆、追针摆杆、退针摆杆的中部均设有小轴承,在压簧的作用下,使小轴承紧靠推刮针凸轮、追针凸轮和退针凸轮等3个凸轮,推刮针凸轮、追针凸轮和退针凸轮等3个凸轮由步进电机驱动,推刮针凸轮、追针凸轮、退针凸轮等3个凸轮分别通过对应的推刮针摆杆、追针摆杆、退针摆杆等3根摆杆分别驱动推刮针块、退针块、套刺滑座在导杆上的滑动,从而带动织针在针槽的上下移动,完成移圈的收针。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收针装置内的步进电机、推刮针凸轮、追针凸轮和退针凸轮与推刮针摆杆、追针摆杆、退针摆杆驱动收针手内的推刮针块、退针块、套刺滑座协调动作,通过电控部分并结合横机机头的横向平移,实现自动移圈收针,因套刺组的动作始终位于两针床中心线下方,不影响对面的收针,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双面的收针,解决了双面针床的自动移圈收针的难题,既可明收,又可暗收,适用范围更广,更具实用性,真正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编织效率,实现一人多机。电控部分可由CPU、电源、电机及其程序盒等组成。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在针织横机机头上侧面的装配图。
图2为图1的B-B旋转示意图。
图3为推刮针凸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追针凸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退针凸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拆去上盖后的俯视图。
图7为图3的A-A剖面图。
图8为图3的C向视图。
图9为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合的电路工作原理流程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操作工序1~11示意图。在图10中的工序分别为工序1减针动作开始后,套刺逐渐离开绕挡销0转动而下摆,套刺下边的凹槽嵌入针杆,推刮针块推动织针上升。
工序2织针上升,套刺间隔针舌一定距离后也随织针一起上升。
工序3织针、套刺继续上升,套刺此时上升比织针快,套刺尖追入针舌下方。
工序4织针、套刺以相同速度继续上升,线圈滑过针舌落入套刺,套刺停止上升,织针继续上升。
工序5织针上升到最高点后,在推刮针块作用下下降,线圈转移至套刺上。
工序6套刺上升,在挡销作用下绕0转动逐渐上摆,使套刺底部高出针床齿口以便套刺横移。
工序7机头连收针手整体横移,要减几针就横移几个针距,然后套刺后退绕0转动下摆。
工序8套刺下摆,套刺底部的凹槽嵌入织针,此时推刮针块推动织针上升,针头从套刺凹槽中穿入新线圈。
工序9织针上升到位后停止,套刺稍微下降,线圈从套刺转移到织针上。
工序10套刺上升,到达挡销后绕0摆起,套刺底部高出针床齿口,工序11机头连收针手再次整体横移,使退针块对准需要退出工作位置的几枚织针,然后退针块下移将空针退出编织区,这样就完成一次减针过程。
在图1~10中,各部件或配件的标记为A1.收针装置、A2.收针装置、A3机头、D.机座、E.针床、F.织针;1.退针块、2.推刮针块、3.套刺、4.扭簧、5.固定轴、6.挡销、7.套刺滑座、8.左上导杆、9.左下导杆、10.右上导杆、11.右下导杆、12.压簧、13.推刮针凸轮、14.退针凸轮、15.追针凸轮、16.推刮针摆杆、17.退针摆杆、18.追针摆杆、19.小轴承、20.步进电机、21.皮带、22.皮带轮、23.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2套收针装置A1和A2,2套收针装置A1和A2分别设于现有的自动针织横机机头A3的前部右侧和后部右侧,自动针织横机包括机座D、机头A3、针床E、织针F和电控部分(电控部分可采用通用的设备,在图中未画出)等,针床E设于机座D上,机头A3上三角由电磁铁控制,起针三角可自动开关,织物密度可自动调节的功能。
参见图3~8,每套收针装置内由退针块1、推刮针块2、套刺组3、扭簧4、固定轴5、挡销6、套刺滑座7、左上导杆8、左下导杆9、右上导杆10、右下导杆11、压簧12、推刮针凸轮13、退针凸轮14、追针凸轮15、推刮针摆杆16、退针摆杆17、追针摆杆18、小轴承19、步进电机20、皮带21、皮带轮22和外壳23等组成。收针装置内设有4根导杆(如图8所示),按位置分为左上导杆8、左下导杆9、右上导杆10和右下导杆11。推刮针块2装在左上导杆8和左下导杆9上,因此推刮针块2可在左上导杆8和左下导杆9上滑动,不能转动;推刮针块2与外壳左侧壁间设有压簧12,推刮针块2的上端与推刮针摆杆16连接,推刮针块2下端为倒“U”形卡槽,针床E上的织针F的针踵刚好位于卡槽内;
参见图4和7,套刺滑座7装在左上导杆8和右上导杆10上,套刺滑座7可在左上导杆8和右上导杆10上滑动,不能转动;套刺滑座7与外壳右侧壁间设有压簧12,套刺组3设于套刺滑座7的头部,本实施例中套刺组3设有7支套刺(也可改为8支或9支),7支套刺固定为一体,可绕固定轴转动,固定轴处设有扭簧4,挡销6位于套刺组3前方并固定于外壳23上,当套刺组3没有碰到挡销6时,扭簧4起复位的作用。套刺滑座7的上端与追针摆杆18连接。
参见图5,退针块1装在右上导杆10和右下导杆11上,退针块1可在右上导杆10和右下导杆11上滑动,不能转动。退针块1与外壳左侧壁间设有压簧12,退针块1上端与退针摆杆17连接,退针块1下端凸块位于针床E上的织针F的针踵上方。
参见图6,凸轮驱动部分由推刮针凸轮13、退针凸轮14、追针凸轮15、推刮针摆杆16、退针摆杆17、追针摆杆18、小轴承19和步进电机20等组成。
参见图3~5,推刮针摆杆16、退针摆杆17和追针摆杆18的上端铰接于本实用新型的外壳23上,推刮针摆杆16的另一端与推刮针块2固定,退针摆杆17的另一端与退针块1固定,追针摆杆17的另一端与套刺滑座7固定,推刮针摆杆16、退针摆杆17和追针摆杆18的中部均设有小轴承19,在压簧12的作用下,使小轴承19紧靠着推刮针凸轮13、退针凸轮14和追针凸轮15等3个凸轮,推刮针凸轮13、退针凸轮14和追针凸轮15等3个凸轮由步进电机20驱动。推刮针凸轮13、退针凸轮14和追针凸轮15等3个凸轮分别通过对应的推刮针摆杆16、退针摆杆17和追针摆杆18等3根摆杆分别驱动上述推刮针块2、退针块1、套刺滑座7在导杆上的滑动,从而带动织针F在针床上的针槽内上下移动,完成移圈的收针。
在实施例中自动针织横机机头右侧安装有一收针装置,与针床平行。参见图9给出的电路工作原理流程图,当需要减针时,首先,机头上起针三角先关闭,主电机高速运行靠近织幅最外的针踵,装在机头内部的光电感应器提前感应到针踵位置后,将探针放下,机头由高速运行逐渐减速接近,当织针碰到微动开关后发出信号使机头制动停止,探针抬起。然后,收针手内步进电机开始转动,带动各凸轮转动,拨动紧靠着推刮针凸轮、退针凸轮和追针凸轮的推刮针摆杆、退针摆杆和追针摆杆,从而带动推刮针块、退针块和套刺滑座在导杆上滑动。收针手内机构实现收针动作顺序如下(参见图10)1、推刮针块将织针退上,同时套刺绕挡销下摆,套刺底部靠近织针,并嵌入针杆中,套刺也随织针一起上升,而套刺上升速度快于织针速度,套刺尖插入针舌下方,同时织针上的线圈滑过针舌,使针舌打开;
2、套刺追上织针,线圈滑过针舌落入套刺,套刺停止上升,织针则在推刮针块的作用下,继续向上移动至最高点停止;3、推刮针块作用在针踵处,向下拨动织针,使其退回正常工作位;4、套刺继续上升,在挡销的作用下绕O点转动,则套刺尖就向上摆起,套刺带着线圈高于齿口,以便下一步的横移动作,此时步进电机停止转动;5、主电机带动机头及收针手移动,需要收掉几针就横移几个针距,横移完后,再发出信号,使步进电机继续转动,完成下面的接圈动作;6、套刺滑座在凸轮作用下逐渐下移,套刺先绕O点向下摆动,直至脱离挡销,此时套刺底部的凹槽嵌入针杆上,同时推刮针块推动织针上移,从套刺上的线圈中穿过;7、织针到达最高位后停止,套刺则继续后退,使线圈从套刺上滑下,落在织针上,然后,套刺再上升,直至向上摆起,高于针床齿口,以便机头正常的编织;8、根据收针工艺需要,判断进行第二次的横移的距离,使退针块刚好对准已无线圈要退出工作位的织针,退针块动作,拨动织针退到非编织区,这样完成一次的收针动作,步进电机停止。
9、机头再次横移至编幅的外边,并打开起针三角,继续下一横列的编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机构,合理设计凸轮外缘曲线,配合通用的电控部分,由电脑按程序控制主电机带动机头的左右横移及步进电机驱动整个收针装置协调动作,就可以完成自动移圈收针的动作。
权利要求1.针织横机双面自动收针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2套收针装置,2套收针装置分别设于针织横机机头的前部右侧和后部右侧;每套收针装置设有退针块、推刮针块、套刺组、扭簧、固定轴、挡销、套刺滑座、左上导杆、左下导杆、右上导杆、右下导杆、压簧、推刮针凸轮、退针凸轮、追针凸轮、推刮针摆杆、退针摆杆、追针摆杆、小轴承、步进电机、皮带、皮带轮和外壳;推刮针块装在左上导杆和左下导杆上,推刮针块在导杆上滑动,压簧设于推刮针块与外壳左侧壁间,推刮针块的上端与推刮针摆杆连接,推刮针块下端为卡槽,针床上的织针的针踵位于卡槽内;套刺滑座装在左上导杆和右上导杆上,套刺滑座在导杆上滑动,套刺滑座与外壳右侧壁间设有压簧,套刺组设于套刺滑座的头部,套刺组固定为一体,固定轴设于套刺组与套刺滑座之间,固定轴处设有扭簧,挡销位于套刺组前方并固定于外壳上,套刺滑座的上端与追针摆杆连接;退针块装在右上导杆和右下导杆上,退针块在导杆上滑动,退针块与外壳左侧壁间设有压簧,退针块上端与退针摆杆连接,退针块下端凸块位于针床上织针的针踵上方;推刮针摆杆、追针摆杆、退针摆杆的上端铰接于外壳上,推刮针摆杆另一端与推刮针块固定,退针摆杆另一端与退针块固定,追针摆杆另一端与套刺滑座固定,推刮针摆杆、追针摆杆、退针摆杆的中部均设有小轴承,小轴承紧靠推刮针凸轮、追针凸轮和退针凸轮,推刮针凸轮、追针凸轮和退针凸轮接步进电机,推刮针凸轮、追针凸轮、退针凸轮分别通过对应的推刮针摆杆、追针摆杆、退针摆杆分别驱动推刮针块、退针块、套刺滑座在导杆上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横机双面自动收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刺组设7~9支套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横机双面自动收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刮针块下端为倒“U”形卡槽。
专利摘要针织横机双面自动收针装置,涉及一种针织横机的自动收针装置,提供一种针织横机双面自动移圈收针装置。推刮针块、套刺滑座和退针块接导杆,压簧设于推刮针块与外壳间,推刮针块上端接推刮针摆杆,针床上的织针的针踵位于推刮针块下端卡槽内;套刺滑座与外壳间设有压簧,套刺组设于套刺滑座头部,固定轴设于套刺组与套刺滑座间,固定轴处设有扭簧,挡销位于套刺组前方,套刺滑座接追针摆杆;退针块与外壳间设压簧,退针块上端接退针摆杆,退针块下端凸块位于织针的针踵上方;推刮针摆杆与推刮针块固定,退针摆杆与退针块固定,追针摆杆与套刺滑座固定,凸轮经摆杆驱动推刮针块、退针块、套刺滑座在导杆上滑动,带动织针移动,完成移圈的收针。
文档编号D04B7/10GK2900569SQ20062009992
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7日
发明者陈红岩 申请人:陈红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