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针织横机单针选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194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脑针织横机单针选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针织横机的主要部件,尤其涉及电脑针织横机单针选针装置。
背景技术
电脑针织横机的广泛使用,其新技术的应用和产品的优化设计也层出不穷。电脑针织横机一般包括传动机构、卷布机构、针床机构、机头三角成圈机构等,其中三角成圈机构和针板机构是电脑针织横机的主要部件。这两个部件的结构设计直接决定了电脑横机的功能,也直接影响机器的编织性能。传统电脑针织横机选针方式是利用针床织针针踵的高低组合,配合机头三角实现花样选针编织。其三角成圈机构结构简单,不能对每一枚织针进行单独选针,无法实现复杂织物的编织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结构合理的电脑针织横机单针选针装置,充分利用机电配合,方便灵活实现电脑横机的单针选针,解决复杂织物的编织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脑针织横机单针选针装置,包括含有数个针道的针床机构和机头三角成圈机构,机头三角成圈机构中设有左右对称分布的两套编织系统,采取的措施包括针床机构中的每一个针道中设有包含织针在内的一系列编织辅助针,以及一组按顺序排列的选针片和有三个档位的档位控制片;编织系统包含了三角装置、三角装置控制机构,以及针对针床机构上各个档位选针片而设置的选针器,选针器经机电配合单独控制各针道织针的针脚。
采取的措施还包括针道还相配装有针板、镶钢片、推针片、镶条,针板铣有若干的镶槽镶插有镶钢片,镶钢片底面与针板槽底面直接接触,并经钢丝固定在针板槽中,相邻的镶钢片之间均对应形成有一个织针针槽,且针板的上平面为各织针的针槽底部,推针片的头部与织针后部的开口活动联接,档位控制片处在推针片的后上部,其头部底边与推针片后部接触,三角压板压下档位控制片的片脚。
档位控制片后端上半部分有三个档位缺口,移动档位控制片使其三个缺口定位在钢丝上,档位控制片的片脚与三个针道的位置相应,档位控制片的尾部处于钢丝和针床织针槽底之间;选针片位于档位控制片后上方,相对应于选针器的档位本图例中是八档,选针片按各档位分组依次顺序排列在针床槽中,每个选针片头部位于镶条和钢丝之间。
三角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桥三角、移圈三角、眉毛三角、左密度三角、右密度三角、左起针三角、右起针三角、接圈三角、左右下导针三角、中下导针三角、左右档位三角、左右二段密度压板、左右接圈压板、集圈压板、固定压板、选针器、左右选针起针三角、中选针起针三角、左右选针三角、复位三角;三角支板是各三角零件及其控制机构的底座,移圈三角和眉毛三角活动嵌在三角支板的凹型腔内;桥三角固定安装在移圈三角之上,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移圈通道;左密度三角和右密度三角对称分布在眉毛三角两边;眉毛三角上有一个眉毛形状的走针通道;接圈三角固定安装在眉毛三角的下方,其两边是左起针三角和右起针三角;左右二段密度压板、左右接圈压板、集圈压板和固定压板共同组成三针道控制机构;左右接圈压板位于左右二段密度的下方;固定压板直接固定装在三角支板上,压下处于针道上的织针针脚;左右下导针三角分别固定安装在三角支板的左右两端、中下导针三角固定安装在两套编织系统中间。
左右选针起针三角和中选针起针三角固定安装于三角支板的下端;左右选针三角与左右档位三角的位置配置相应;复位三角安装固定在三角支板最下端,并且处在两个系统中心线上对称分布。
选针器的选针刀片分为八档选针刀片,相对应的一组八档选针片,选针器上的每个刀片都由各自电磁铁独立控制,八档选针刀片压接八个选针片的针脚,选针片的推针部沉入针床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针床机构中的每一个针道中设有包含织针在内的一系列编织辅助针,以及一组按顺序排列的选针片和有三个档位的档位控制片;编织系统包含了三角装置、三角装置控制机构,以及针对针床机构上各个档位选针片而设置的选针器,选针器经机电配合单独控制各针道织针的针脚。本实用新型针床机构与机三角成圈机构配合,可以实现对每一个针槽织针的单独选针控制,配套有本实用新型机构的电脑针织横机设备可以编织各种复杂的织物。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机头三角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床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2选针器各选针刀片全部下摆压下各档选针片的示意图;图4是选针器各选针刀片分别动作时相应各档选针片的示意图;图5是图2织针选针时针床状态示意图之一;图6是图2织针选针时针床状态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电脑针织横机单针选针装置,包括含有数个针道的针床机构和机头三角成圈机构,机头三角成圈机构中设有左右对称分布的两套编织系统,针床机构中的每一个针道中设有包含织针29在内的一系列编织辅助针,以及一组按顺序排列的选针片23和有三个档位的档位控制片27;编织系统包含了三角装置、三角装置控制机构,以及针对针床机构上各个档位选针片而设置的选针器,选针器经机电配合单独控制各针道织针的针脚。
附图1所示是机器机头上前后两个三角成圈机构之一的正面图,机头三角由左右对称的二个编织系统S1和S2组成。每个系统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桥三角15、移圈三角14、眉毛三角17、左密度三角12、右密度三角19、左起针三角13、右起针三角18、接圈三角16、左右下导针三角3、中下导针三角21、左右档位三角20、左右二段密度压板2、左右接圈压板4、集圈压板9、固定压板5、选针器6、左右选针起针三角7、中选针起针三角11、左右选针三角8、复位三角10等。其中,三角支板1是各三角零件及其控制机构的底座,移圈三角14和眉毛三角17活动嵌在三角支板1的凹型腔内,可以垂直于三角支板1做上下移动,并且两者的动作互相关联,移圈三角14伸出三角支板时眉毛三角17则缩回,反之则相反;桥三角15固定安装在移圈三角14之上,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移圈通道,配合移圈三角14引导移圈织针针脚走向,起作把织针推到移圈位置和退回的作用;左密度三角12和右密度三角19对称分布在眉毛三角17两边,通过活嵌在三角支板1左右对称两“八字”凹槽中的密度三角导块22,在由密度步进电机驱动的密度调节机构控制下,可以沿“八字”凹槽做平行于三角支板1的上下运动,左右密度三角的高低直接反应弯纱的深度,从而控制织物的松紧密度;眉毛三角17上有一个眉毛形状的走针通道,起作把编织织针推至脱圈位置和下降时压回织针的作用;接圈三角16固定安装在眉毛三角17的下方,其两边是左起针三角13和右起针三角18,三者共同组成了移圈时接圈织针针脚的行走轨迹,同时,左、右起针三角还起到把织针推起到集圈位置或推起到眉毛三角17走针通道的作用;左右二段密度压板2、左右接圈压板4、集圈压板9和固定压板5共同组成了一套三角控制机构-----三针道控制机构,左右二段密度压板2在电磁铁的控制下分别可以做上下摆动,摆上时为不工作状态,摆下时压下处在三针道的A针道上的针脚,使对应织针形成第二个密度;左右接圈压板4位于左右二段密度2的下方,在电磁铁的控制下分别可以垂直于三角支板1做伸缩运动,伸出时压下处于H针道的织针针脚,使这部分织针在移圈时的进入接圈通道;集圈压板9处在中央位置上,在电磁铁的控制下可以做上下的摆动,摆下时压下处于H针道的织针针脚,使其不进入脱圈的眉毛三角通道中,使织物不进行脱圈而形成集圈;固定压板5直接固定装在三角支板1上,压下处于不编织针道----B针道上的织针针脚,使织针不参与编织动作,具体该部分机构在申请号为200620101730.1“电脑针织横机三针道控制机构”的专利中有详细描述;左右下导针三角3分别固定安装在三角支板的左右两端、中下导针三角21固定安装在S1和S2两系统中间,它们的作用是把处于A针道上的针脚引导压回B针道位置;左右档位三角20分别活嵌于三角支板1上,在机构的控制下可以做垂直于三角支板1的伸缩运动,系统S1和S2各有一个在位置上成镜相关系的左右档位三角20,并且它们的伸缩运动是相互关联的,即系统S1和系统S2的左档位三角一起动作伸出时,两系统右档位三角一起缩回,反之则相反,四个三角的作用是把处于H针道的织针针脚引导压回B针道;选针器6在单个三角成圈机构上有四个,对称固定安装在系统S1和系统S2的左右,其上面设有若干个档位的选针刀片6a,各个档位的选针刀片6a分别可以在电磁铁的控制下做上下摆动,向上摆动时让开附图2中选针片23的针脚23a,向下摆动时压下选针片23的针脚23a,使相应的一路织针不参加编织;左右选针起针三角7和中选针起针三角11固定安装于三角支板的下端,其作用是将那些没有被选针器选针刀片6a压下的织针针脚推至H针道上;左右选针三角8与左右档位三角20的位置配置类似,动作也与左右档位三角20相同,并且左右选针三角8和左右档位三角20由一套控制机构控制,产生相互关联的动作,当机头向右运行时,该控制机构使系统S1和系统S2的两个左选针三角和两个右档位三角伸出三角支板,同时两个右选针三角和两个左档位三角缩进三角支板,当机头向左运行时各三角的动作则相反;复位三角10安装固定在三角支板最下端,并且处在两个系统中心线上对称分布,其作用是把经选针器选针刀片压下的选针片23复位到原来的位置上,以便下一个选针器的选择。
附图2是针床机构中针床一个针道上的截面示意图,包括针板25、镶钢片24、选针片23、档位控制片27、推针片28、织针29、镶条30、钢丝26等主要零件。其中针板25是机构其它零件的载体,其上铣有若干的镶槽,镶钢片24就镶插在这些槽中,镶钢片底面与针板槽底面25a直接接触,并通过钢丝26c固定在针板槽中,各镶钢片之间形成一个个织针针槽,针板的上平面25b就成了各织针的针槽底;推针片28的头部28a与织针29后部的开口活动联接,推动推针片28的针踵28b或者针踵28c就可以带动织针的上下运动;档位控制片27处在推针片的后上部,其头部底边27b与推针片28后部接触,三角压板压下档位控制片27的片脚27c,从而压下推针片28的后部,使之产生向下弯曲变形,此时,推针片针踵28c沉入由镶钢片排列形成的针床面24a,避开机头三角机构的控制;档位控制片27后端上半部分有三个档位缺口,移动档位控制片使其三个缺口定位在钢丝26b上,从而使档位控制片27的片脚27c可以处在A、H、B三个不同针道的位置上,档位控制片27的尾部处于钢丝26a和针床织针槽底25b之间,只能在其间运动;选针片23位于档位控制片27后上方,相对应于选针器的档位(本图例中是八档),选针片23根据选针脚23a的不同相对应也有若干种,这些选针片按各档位分组依次顺序排列在针床槽中,每个选针片的头部位于镶条30和钢丝26d之间,当选针器刀片6a如图中所示处于摆下的位置时,压下选针片选针脚23a时,选针片23以钢丝26d为支点向下摆动,致使选针片的推针部23b沉入各镶条组成的针床上平面24b,从而不被机头上的选针起针三角推动,此时档位控制片27的片脚27c停在B针道上。
附图3所示选针器6的选针刀片6a分为若干个档,图例中是八档选针刀片编号从A到H,相对应的一组八档选针片编号从23A到23H,选针器上的每个刀片都由各自电磁铁独立控制,图例中八个选针刀片是一起下摆的状态,各刀片压下八个选针片23的针脚23a从而使选针片的推针部23b沉入针床面。
附图4所示选针器6的A档、D档、F档、G档和H档选针刀片,各自在电磁铁的作用下向上摆,让开选针片23的针脚23a,相对应的选针片23A、23D、23F、23G和23H的推针部23b此时高出针床面,等待选针起针三角或者选针三角的推动;选针器6的B档、C档和E档选针刀片,各自在电磁铁的作用下向下摆,压下相应23B、23C和23E的选针片针脚,从而使选针片的推针部23b沉入针床面,避开选针起针三的作用。
附图5中所示是针床某一个针道的织针选针状态图,选针片的针脚未被选针器刀片压下,机头上的选针三角8推动选针片的推针部23b,向上(图中向右)方向移动,位于选针片下面的推针针脚23c同时推动档位控制片27的尾部,把档位控制片的片脚27c推入A针道的位置上,钢丝26d起了定位的作用。
附图6与附图5类似,选针片的针脚未被选针器刀片压下,机头上的选针起针三角7推动选针片的推针部,向上(图中向右)方向移动,位于选针片下面的推针针脚23c同时推动档位控制片的尾部,把档位控制片的片脚27c推入H针道的位置上。
从上可知,本实用新型针床机构与三角成圈机构配合,可以实现对每一个针槽织针的单独选针控制,配套有本实用新型机构的电脑针织横机设备可以编织各种复杂的织物。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权利要求1.电脑针织横机单针选针装置,包括含有数个针道的针床机构和机头三角成圈机构,所述的机头三角成圈机构中设有左右对称分布的两套编织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针床机构中的每一个针道中设有包含织针(29)在内的一系列编织辅助针,以及一组按顺序排列的选针片(23)和有三个档位的档位控制片(27);所述的编织系统包含了三角装置、三角装置控制机构,以及针对针床机构上各个档位选针片而设置的选针器,所述的选针器经机电配合单独控制各针道织针的针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机单针选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针道还相配装有针板(25)、镶钢片(24)、推针片(28)、镶条(30),所述的针板(25)铣有若干的镶槽镶插有镶钢片(24),镶钢片(24)底面与针板槽底面(25a)直接接触,并经钢丝(26c)固定在针板槽中,相邻的镶钢片(24)之间均对应形成有一个织针针槽,且针板的上平面(25b)为各织针的针槽底部,推针片(28)的头部(28a)与织针(29)后部的开口活动联接,档位控制片(27)处在推针片(28)的后上部,其头部底边(27b)与推针片(28)后部接触,三角压板压下档位控制片(27)的片脚(27c)。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脑针织横机单针选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档位控制片(27)后端上半部分有三个档位缺口,移动档位控制片使其三个缺口定位在钢丝(26b)上,档位控制片(27)的片脚(27c)与A、H、B三个针道的位置相应,档位控制片(27)的尾部处于钢丝(26a)和针床织针槽底(25b)之间;选针片23位于档位控制片27后上方,相对应于选针器的档位;选针片(23)按各档位分组依次顺序排列在针床槽中,每个选针片的头部位于镶条(30)和钢丝(26d)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脑针织横机单针选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三角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桥三角(15)、移圈三角(14)、眉毛三角(17)、左密度三角(12)、右密度三角(19)、左起针三角(13)、右起针三角(18)、接圈三角(16)、左右下导针三角(3)、中下导针三角(21)、左右档位三角(20)、左右二段密度压板(2)、左右接圈压板(4)、集圈压板(9)、固定压板(5)、选针器(6)、左右选针起针三角(7)、中选针起针三角(11)、左右选针三角(8)、复位三角(10);所述的三角支板(1)是各三角零件及其控制机构的底座,移圈三角(14)和眉毛三角(17)活动嵌在三角支板(1)的凹型腔内;所述的桥三角(15)固定安装在移圈三角(14)之上,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移圈通道;所述的左密度三角(12)和右密度三角(19)对称分布在眉毛三角(17)两边;所述的眉毛三角(17)上有一个眉毛形状的走针通道;所述的接圈三角(16)固定安装在眉毛三角(17)的下方,其两边是左起针三角(13)和右起针三角(18);所述的左右二段密度压板(2)、左右接圈压板(4)、集圈压板(9)和固定压板(5)共同组成三针道控制机构;所述的左右接圈压板(4)位于左右二段密度2的下方;所述的固定压板(5)直接固定装在三角支板(1)上,压下处于B针道上的织针针脚;所述的左右下导针三角(3)分别固定安装在三角支板的左右两端、中下导针三角(21)固定安装在两套编织系统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脑针织横机单针选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选针起针三角(7)和中选针起针三角(11)固定安装于三角支板的下端;左右选针三角(8)与左右档位三角(20)的位置配置相应;复位三角(10)安装固定在三角支板最下端,并且处在两个系统中心线上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脑针织横机单针选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选针器(6)的选针刀片(6a)分为八档选针刀片,相对应的一组八档选针片,选针器上的每个刀片都由各自电磁铁独立控制,八档选针刀片压接八个选针片(23)的针脚(23a),选针片(23)的推针部(23b)沉入针床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针织横机单针选针装置,包括含有数个针道的针床机构和机头三角成圈机构,机头三角成圈机构中设有左右对称分布的两套编织系统,针床机构中的每一个针道中设有包含织针在内的一系列编织辅助针,以及一组按顺序排列的选针片和有三个档位的档位控制片;编织系统包含了三角装置、三角装置控制机构,以及针对针床机构上各个档位选针片而设置的选针器,选针器经机电配合单独控制各针道织针的针脚。本实用新型针床机构与机三角成圈机构配合,可以实现对每一个针槽织针的单独选针控制,配套有本实用新型机构的电脑针织横机设备可以编织各种复杂的织物。
文档编号D04B15/00GK2923760SQ200620104700
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5日
发明者郑向阳 申请人:宁波红旗马纺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