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波轮洗衣机及其洗衣方法

文档序号:1747289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波轮洗衣机及其洗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的洗衣方法,特别是一种双波轮洗衣机及其洗衣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洗衣机通常采用的是面积较大的单一波轮,虽然也有在洗衣机中设置一个以上的波轮的洗衣机,但是,这些设置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双桶洗衣机的构造。
现有技术的洗衣机中,通常安装底部的波轮正反转拨动水流带动衣物翻转洗涤,也有在波轮正反转的同时利用内桶壁上的凸肋进行所谓的手搓洗涤的方式。现有技术的洗衣机波轮只能正反转带动衣物翻转,大量衣物及洗涤较长时间后,容易产生缠绕。由于波轮洗衣机是靠水流带动衣物翻转洗涤,因此,洗涤时用水量大。
本发明的研究人员希望通过本发明提供一种洗净率高、使用方便、价格低、省时优点的洗衣机及其洗衣方法。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双波轮洗衣机的洗涤方法;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波轮洗衣机;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上述双波轮洗衣机的减速箱。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得以实现一种双波轮洗衣机的翻揉洗衣方法,包括进水、洗涤、排水、脱水等步骤,所述的洗涤是在桶体不转的情形下,利用至少一对波轮旋转带动被洗衣物翻揉洗涤,所述的波轮上设置有一个从波轮中心延伸至波轮边缘的凸肋,被洗物品湿润后波轮单向旋转翻揉衣物,然后波轮停顿使衣物散开,反复数次即可。
洗涤时,其水位可以这样设置,在衣物浸湿后的水位在衣物高度的小于三分之一以下,优选使得衣物保持水分饱和即可,以便进行高浓度洗涤。
所述的洗涤是利用一对相对设置波轮旋转带动被洗衣物翻揉洗涤,所述的波轮上设置有一个从波轮中心延伸至波轮边缘的凸肋。
所述的波轮的凸肋从中心到边缘渐高并呈现渐开线状。
为了加速被洗衣物的横向翻滚,以便衣物能够里外交换,避免出现呈现团状的衣物里外洗涤不均匀的状况,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作为一种实施例,波轮可以这样设置,二个波轮上的凸肋是不对称放置的,二个波轮上的凸肋之间的夹角为0-180°,优选0-90°。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二个波轮转速是差速的,即,二个波轮的转速是不同的,所述的速度较低的波轮的转速是速度较高的波轮的转速的90-100%,优选为94-99%,这样可以在洗涤周期实现多种形式的横向、或者纵向翻揉。
本发明所述的波轮的凸肋的一侧朝向转动反向是坡面的,所述坡面与波轮的基面呈现钝角,所述的波轮的转速为30-50转/分,被洗物品的翻滚速度为20-40转/分,优选波轮的转速为40转/分,被洗物品的翻滚速度约30转/分,波轮的旋转速度高于被洗物品的速度。
本发明所述的翻揉洗涤可以是单一的延波轮转动发现的翻滚,也可以是所述的翻揉同时进行向两侧交替翻滚。
本发明所述的双波轮洗衣机的洗涤方法,包括进水、洗涤、排水、漂洗、排水等步骤,所述的洗涤是利用洗涤桶内一对波轮旋转带动被洗衣物翻揉洗涤,所述的波轮呈锐角相对设置,工作时,波轮的后坡面在波轮转动时始终朝向波轮的旋转方向单向转动。
进一步地说明,本发明洗衣机中所述的波轮为圆形半球状,其形状和洗涤桶底部基本吻合,使圆盘形波轮与洗涤桶之间间隙较小,减少其间的无用的存放水。
上述波轮背面设有一圈齿轮,分别通过传动机构与变速箱连接,该传动机构包括支架和设于支架内的与圈齿轮啮合的伞齿轮和与伞齿轮同轴的从动齿轮,每个从动齿轮分别与变速箱的输出轴上的齿轮直接啮合或通过中间轮间接啮合。如所述的变速箱包括外壳,行星架,外壳上、下端有上、下端盖,行星架中间有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和输出轴上安装有太阳齿轮,行星架上安装有至少一组双联齿轮,外壳与双联齿轮之间设有内齿圈,每个双联齿轮下端齿轮和内齿圈及输入轴上的太阳齿轮相互啮合,其上端齿轮和输出轴上的太阳齿轮相啮合,内齿圈与输出轴套通过突起与定位孔卡合实现传动,输出轴和输出轴套之间,输出轴套和外壳上端盖之间,输入轴和外壳下端盖之间均通过轴承固定。所述的输出轴和输出轴套顶端分别设有与从动齿轮直接啮合的齿轮。
所述的变速箱包括外壳,中心轴,行星架,中心轴上安装有太阳齿轮,行星架上安装有至少一行星齿轮,外壳上、下端有上、下端盖,外壳内有内齿圈,太阳齿轮和行星齿轮相互啮合,行星齿轮和内齿圈相互啮合,行星架上端连接有输出轴套,中心轴穿过外壳,中心轴和输出轴套之间,中心轴和外壳下端盖之间,输出轴套和外壳上端盖之间均通过轴承固定。中心轴和输出轴套顶端分别设有与从动齿轮直接啮合的齿轮。
也可于上述变速箱的中心轴上再安装一方丝棘轮。
或者所述的变速箱包括外壳,行星架,行星架中间有输出轴,输出轴上安装有太阳齿轮,外壳内壁上有内齿圈,输出轴套和输入轴分别固定在行星架上、下端,行星架上安装有至少一组双联齿轮,每个双联齿轮下端齿轮和内齿圈相互啮合,上端齿轮和太阳齿轮相啮合,输入轴、输出轴套与外壳之间通过轴承相连,输出轴与输出轴套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输出轴和输出轴套顶端分别设有与从动齿轮直接啮合的齿轮。
再或者所述的变速箱包括外壳,中心轴,外壳上、下端有上、下端盖,上下端盖之间安装有传动轴,中心轴上固定安装有主齿轮,中心轴上套装有输出轴套,输出轴套下端固定有被动齿轮,传动轴上安装有二组传动齿轮,分别和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啮合,中心轴和输出轴套之间,输出轴套和外壳上端盖之间,中心轴和外壳下端盖之间均通过轴承固定。所述的中心轴和输出轴套顶端分别设有一齿轮,其中一齿轮与从动齿轮通过中间轮间接啮合,另一齿轮与从动齿轮直接啮合。
上述的变速箱还可适用于双波轮同轴转动的双波轮洗衣机内,中心轴/输出轴和输出轴套分别直接与各波轮轴连接;上述变速箱轴承为含油轴承或/和滚珠轴承,行星齿轮或双联齿轮的个数优选为2-4个。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二波轮上的凸肋以0-180°的方式相对设置,在传动装置带动下,像车轮似的在内桶壁旋转,从而带动衣物向前和向两侧交替翻转翻揉洗涤,该种洗涤方式,洗涤形式同滚筒洗衣机,均是洗涤物在桶内翻转,磨损率低;又优于滚筒洗衣机,在衣物向前翻滚的同时还向两侧交替翻滚,有利于衣物散开,不缠裹,提高洗净率;2、由于波轮的搅动(同搅拌机),使洗涤效果更好,洗净比更高;3、内外桶设计为球形,外桶底部尺寸小,且最高水位只需要达到波轮高度的1/3即可进行满载洗涤,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为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有进一步了解,兹列举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双波轮洗衣机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所述双波轮的波轮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变速箱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变速箱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变速箱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变速箱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所述的变速箱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适用于本发明所述变速箱的其它双波轮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所述的传动机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所述的另一传动机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所述的再一传动机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一的变速箱用于同轴双波轮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附图中各部件的名称和标注关系如下波轮1,洗涤桶2,甩干侧3,甩干侧盖4,洗涤桶盖5,控制面板6,外壳7,基座8,中心安装柱9,凸肋10,拨水前面11,后坡面12,圈齿轮13,伞齿轮14,从动齿轮15,输出轴16A、16B,齿轮17A、17B,中间轮18,内波轮19,外波轮20,内桶21,驱动马达22,皮带轮23,外波轮轴24,内波轮轴25,棘轮26,外壳1a、1b、1c、1d、1e,中心轴2b、2c、2e,输入轴2a、2d,行星架3b、3c、3d,传动轴3e,太阳齿轮4a、4a′、4b、4c、4d,主动齿轮4e,行星齿轮5b、5c,双联齿轮5a、5d,传动齿轮5e,内齿圈6a、6b、6c、6d,被动齿轮6e,输出轴套7a、7b、7c、7d、7e,上端盖8a、8b、8e,方丝棘轮8c,下端盖9a、9b、9e,输出轴8a′、8d。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洗衣机进行洗涤时,利用一对互成锐角相对设置、具有凸肋的波轮同向旋转,二波轮上的凸肋相差0-180°相对设置,所述的二波轮所夹的锐角约为60°。
如果采用非对称设置,被洗衣物先被其中的一波轮的凸肋带动翻转,由于另一侧的波轮出现一定的空间,因此,被洗衣物在向前翻转的同时还存在侧向另一波轮翻转的作用,如此向前交替侧翻,对衣物进行翻揉洗涤。
图1所示是本发明所述的双波轮洗衣机,包括波轮1,洗涤桶2,甩干侧3,甩干侧盖4,洗涤桶盖5,控制面板6,外壳7,基座8,洗涤桶2和甩干侧都安装在外壳中,外壳安装在基座8上,在洗涤桶和甩干侧上分别设置洗涤桶盖5和甩干侧盖4,在外壳的上面后部设置控制面板6。
其中,在洗涤桶2中设置的波轮1为二个,且相对枢设于洗涤桶下方。这是于现有波轮洗衣机最大的区别,由于采用了两个相对设置的波轮,才有可能实现对被洗衣物的翻揉洗涤。
所述的二个波轮为圆盘形,可以参见,以一定夹角相对枢设于内桶1侧下方,为避免衣物进入波轮与内桶之间二被夹住,所述的内桶1桶底设计成相应的球形,使圆盘形波轮3与内桶1之间间隙较小,以保证不夹衣物。所述的外桶2的桶底也相应为圆球形,如此设计所带来的另一效果是节约用水。
图2所示是本发明双波轮洗衣机所用波轮的立体示意图,由图可知,所述的波轮1呈凹球冠形,该波轮上至少设有一条由拨水前面11和后坡面12所组成的凸肋10,该凸肋的棱脊大致平行于波轮直径且与中心安装柱9相切,该凸肋10从凹球冠面中心安装柱9大致以渐开线走向边缘,在洗涤、漂洗过程中,加水至刚浸没衣物的水位高度,在高浓度洗涤剂中,应用所述的一对互成锐角相对设置的波轮同向旋转带动。
所述的后坡面12在波轮转动时始终朝向波轮的旋转方向,换句话讲,波轮的转动是单向的。
本发明所述的波轮背面设有一圈齿轮13,分别通过传动机构与变速箱连接,该传动机构包括支架和设于支架内的与圈齿轮13啮合的伞齿轮14和与伞齿轮14同轴的从动齿轮15,每个从动齿轮15分别与变速箱的输出轴16A、16B上的齿轮17A、17B直接啮合或其中一个从动齿轮15通过中间轮18间接啮合(参阅图9、图10),或者,两从动齿轮15与变速箱的输出轴16A上的齿轮17A啮合,输出轴套16B与内桶轴连接(参阅图11)。本发明所述的变速箱必须保证两个波轮同时为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变速箱结构如下实施例一如图3所示,所述的变速箱包括外壳1a,行星架(图中未示出),外壳1a上、下端有上、下端盖8a、9a,下端盖9a中间有输入轴2a,上端盖8a中间有输出轴8a′,输入轴2a和输出轴8a′上安装有太阳齿轮4a和4a′,行星架上安装有多组双联齿轮5a,外壳1a与双联齿轮之间设有内齿圈6a,每个双联齿轮5a下端同时和内齿圈6a及输入轴2a上的太阳齿轮4a相互啮合,上端和输出轴8a′上的太阳齿轮4a′相啮合,内齿圈6a与输出轴套7a通过突起与定位孔卡合实现传动,输出轴8a′和输出轴套7a之间,输出轴套7a和外壳上端盖8a之间,输入轴2a和外壳下端盖9a之间均通过轴承固定。所述的变速箱输出轴8a′和输出轴套7a分别设有一与从动齿轮15啮合的齿轮17A、17B(参阅图9,即,图9中的输出轴16A为图3中的输出轴8a′,图9中的输出轴16B为图3中的输出轴套7a),或者所述的变速箱输出轴8a′设有一与从动齿轮15啮合的齿轮17A,而输出轴套7a可活动的接内桶(参阅图11,即,图11中的输出轴16A为图3中的输出轴8a′,图11中的输出轴16B为图3中的输出轴套7a)。
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所述的变速箱包括外壳1b,中心轴2b,行星架3b,中心轴2b上安装有太阳齿轮4b,行星架3b上安装有行星齿轮5b,外壳1b上、下端有上、下端盖8b、9b,外壳1b内有内齿圈6b,太阳齿轮4b和行星齿轮5b相互啮合,行星齿轮5b和内齿圈6b相互啮合,行星架3b上端连接有输出轴套7b,中心轴2b穿过外壳1b,中心轴2b和输出轴套7b之间,中心轴2b和外壳下端盖9b之间,输出轴套7b和外壳上端盖8b之间均通过轴承固定。中心轴2b和输出轴套7b上端分别设有与从动齿轮15啮合的齿轮17A、17B(参阅图9,即,图9中的输出轴16A为图4中的中心轴2b,图9中的输出轴16B为图4中的输出轴套7b)。
实施例三如图5所示,也可于上述实施例变速箱的中心轴上再安装一方丝棘轮,即,该变速箱包括有外壳1c,中心轴2c,行星架3c,中心轴2c上安装有太阳齿轮4c、方丝棘轮8c,行星架3c上安装有行星齿轮5c,外壳1c内有内齿圈6c,太阳齿轮4c和行星齿轮5c相互啮合,行星齿轮5c和内齿圈6c相互啮合,行星架3c上端连接有输出轴套7c,中心轴2c穿过外壳1c,中心轴2c和输出轴套7c之间,输出轴套7c和外壳1c之间均通过轴承固定,中心轴2c和输出轴套7c上端分别设有与从动齿轮15啮合的齿轮17A、17B(参阅图9,即,图9中的输出轴16A为图5中的中心轴2c,图9中的输出轴16B为图5中的输出轴套7c)。
实施例四如图6所示,所述的变速箱包括外壳1d,行星架3d,行星架3d中间有输出轴8d,输出轴8d上安装有太阳齿轮4d,外壳1d内壁上有内齿圈6d,输出轴套7d和输入轴2d分别固定在行星架3d上、下端,行星架3d上安装有多组双联齿轮5d,每个双联齿轮5d下端和内齿圈6d相互啮合,上端和太阳齿轮4d相啮合,输入轴2d、输出轴套7d与外壳1d之间通过轴承相连,输出轴8d与输出轴套7d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输出轴8d和输出轴套7d分别设有与从动齿轮15啮合的齿轮17(参阅图9,即,图9中的输出轴16A为图6中的输出轴8d,图9中的输出轴16B为图6中的输出轴套7d)。
实施例五如图7所示,所述的变速箱包括外壳1e,中心轴2e,外壳1e上、下端有上、下端盖8e、9e,上、下端盖8e、9e之间安装有传动轴3e,中心轴2e上固定安装有主齿轮4e,中心轴2e上套装有输出轴套7e,输出轴套7e下端固定有被动齿轮6e,传动轴3e上安装有二组传动齿轮5e,分别和主动齿轮4e和被动齿轮6e啮合,中心轴2e和输出轴套7e之间,输出轴套7e和外壳上端盖8e之间,中心轴2e和外壳下端盖9e之间均通过轴承固定。所述的中心轴2e和输出轴套7e分别设有一齿轮17A、17B,其中一齿轮与从动齿轮15之间设有一中间轮18,齿轮与中间轮18啮合,中间轮18与从动齿轮15啮合,另一齿轮直接与从动齿轮15啮合(参阅图10,即,图10中的输出轴16A为图7中的中心轴2e,图10中的输出轴16B为图7中的输出轴套7e)。
上述的变速箱还可适用于双波轮同轴转动的全自动双波轮洗衣机内(参阅图8),中心轴/输出轴和输出轴套分别直接与各波轮轴连接。该双波轮洗衣机的波轮结构为同轴设置于内桶底部,内波轮19同轴设于外波轮20内,洗涤时外波轮20和内波轮19同轴旋转;脱水时,内外波轮随同内桶21高速旋转。
如图12所示,为同轴双波轮结合实施例一所述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洗涤或漂洗时,电脑板发出指令驱动马达22按一定方向旋转,马达22带动皮带轮23旋转,即通过输入轴2a带动太阳齿轮4a转动,从而带动双联齿轮5a反向转动(以输入轴2a转动方向为正方向),双联齿轮5a下端又和内齿圈6a啮合,从而带动内齿圈6a与双联齿轮5a相同方向转动,内齿圈6a与输出轴套7a通过突起与定位孔卡合实现传动,输出轴套7a与外波轮轴24连接,进而带动外波轮20反向旋转;同时,双联齿轮5a上端与输出轴即内波轮轴25上的太阳齿轮4a′啮合,带动内波轮轴25正方向转动,即带动内波轮19正向旋转;实现内外波轮反方向旋转,且内波轮转速高于外波轮。由于棘轮棘爪作用使得内桶无动力驱动而自由状态。进入脱水阶段,电脑板发出指令,棘爪松开棘轮26,皮带轮驱动内桶高速旋转,内外波轮轴与内桶一起旋转。上述双波轮结构中,外波轮可以是普通的平板波轮、盘型波轮、盆形波轮,但不限于普通的平板波轮、盘型波轮、盆形波轮;内波轮可以是搅拌波轮、平板波轮、盘型波轮、盆形波轮,但不限于搅拌波轮、平板波轮、盘型波轮、盆形波轮。
本发明所述的变速箱均可用于上述双波轮洗衣机结构,内外波轮反向同速/差速转动或者同向差速转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凡是熟悉此项技艺人士极易据此而做出各种修饰或变更,因此,凡种种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精神所作的等效替换,均应包括于本专利保护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双波轮洗衣机的洗涤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进水、洗涤、排水、漂洗、脱水等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洗涤是利用洗涤桶内一对波轮旋转带动被洗衣物翻揉洗涤,所述的波轮呈锐角相对设置,工作时,波轮的后坡面在波轮转动时始终朝向波轮的旋转方向单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洗涤时的水位可以这样设置,在衣物浸湿后的水位在衣物高度的小于三分之一以下,优选使得衣物保持水分饱和即可,以便进行高浓度洗涤;被洗物品湿润后波轮旋转翻揉衣物,然后波轮停顿使衣物散开,反复数次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波轮设置成不对称放置的,二个波轮上的凸肋之间的夹角为0-180°,优选0-90°;或者,二个波轮转速是不同的,所述的速度较低的波轮的转速是速度较高的波轮的转速的90-100%,优选为94-99%;这样可以在洗涤周期实现横向和/或纵向翻揉;所述的波轮的转速为30-50转/分,优选波轮的转速为40转/分。
4.一种实现上述权利要求所述方法的双波轮洗衣机,所述的洗衣机包括波轮,洗涤桶,甩干侧,控制面板等,其特征在于在洗涤桶中设置二个波轮,且相对枢设于洗涤桶下方,所述的二个波轮呈锐角相对设置,波轮的后坡面在波轮转动时始终朝向波轮的旋转方向单向转动,所述的波轮上设置有一个从波轮中心延伸至波轮边缘的凸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波轮所夹的锐角约为40-70°,优选约60°;波轮的凸肋从中心到边缘渐高并呈现渐开线状,凸肋的一侧朝向转动反向是坡面的,所述坡面与波轮的基面呈现钝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二个波轮为圆形半球状,其形状和洗涤桶底部基本吻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轮呈半球形,该波轮上至少设有一条由拨水前面和后坡面所组成的凸肋,该凸肋的棱脊大致平行于波轮直径且与中心安装柱相切,该凸肋从凹球冠面中心安装柱大致以渐开线走向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波轮的转速为30-50转/分,优选波轮的转速为40转/分。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轮背面设有一圈齿轮,分别通过传动机构与变速箱连接,该传动机构包括和设于支架内的与圈齿轮啮合的伞齿轮和与伞齿轮同轴的从动齿轮,每个从动齿轮分别与变速箱的输出轴上的齿轮直接啮合或通过中间轮间接啮合。
10.一种用于上述双波轮洗衣机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速箱包括外壳,外壳上、下端有上、下端盖,外壳内设有两组太阳齿轮,分别与输入轴和输出轴连接,外壳内设有内齿圈,内齿圈与输出轴套通过突起与定位孔卡合实现传动,至少一组双联齿轮介于一太阳齿轮与内齿圈之间,所述双联齿轮下端齿轮分别与内齿圈及输入轴上的太阳齿轮啮合,其上端齿轮和输出轴上的太阳齿轮啮合。
11.一种用于上述双波轮洗衣机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速箱包括外壳,中心轴,中心轴穿过外壳,外壳上、下端有上、下端盖,外壳内有内齿圈,中心轴上安装有太阳齿轮,至少有一行星齿轮介于太阳齿轮和行星齿轮之间,行星齿轮连接输出轴套,所述行星齿轮分别与太阳齿轮和内齿圈啮合。
12.一种用于上述双波轮洗衣机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速箱包括外壳,输出轴,输出轴上安装有太阳齿轮,外壳内壁上有内齿圈,至少一组双联齿轮介于一太阳齿轮与内齿圈之间,所述双联齿轮下端齿轮和内齿圈相互啮合,上端齿轮和太阳齿轮相啮合,双联齿轮上、下端分别与输出轴套和输入轴连接。
13.一种用于上述双波轮洗衣机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速箱包括外壳,中心轴,外壳上、下端有上、下端盖,上下端盖之间安装有传动轴,中心轴上固定安装有主齿轮,中心轴上套装有输出轴套,输出轴套下端固定有被动齿轮,传动轴上安装有二组传动齿轮,分别和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啮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轴/输出轴和输出轴套顶端分别设有齿轮。
15.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速箱还包括行星架,所述的双联齿轮/行星齿轮安装于行星架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速箱还可适用于双波轮同轴转动的洗衣机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波轮洗衣机及其洗衣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进水、洗涤、脱水、排水等步骤,其特征在于洗涤步骤是洗涤桶不转,利用一对互成锐角相对设置、具有凸肋的波轮同向旋转,带动被洗衣物翻揉洗涤,转动时,转动方向是单向的。本发明不仅具有滚筒洗涤的翻转效果、低磨损的优点,且相对于波轮洗衣机,在衣物向前翻滚的同时还向两侧交替翻滚,有利于衣物散开,不缠裹,提高洗净率;同时还具有波轮洗涤的洗净比高的特点;由于波轮和洗涤桶配合地设计为球型,洗涤桶底部尺寸小,且最高水位只须达到波轮高度的1/3即可进行洗涤,从而达到省水的目的。
文档编号D06F17/10GK101016685SQ20071000268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7日
发明者吕佩师, 胡海涛, 杨旭光 申请人:海尔集团公司,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