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纤维及其成品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99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纤维及其成品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单丝纤维,尤其是防臭型的纺织型单丝纤维。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及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除臭等功能的纤维及其面料,目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添加氧化锌,氧化锌是在化妆品原料中也常被用到的一种化学原材料。具有将空气中的水分和紫外线进行化学反应,从而中和发散臭味的成分,以达到除臭效果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可以抑制造成臭气的根源——细菌的繁殖;另一种是添加酸化亚铅,在无光环境中可以照常发挥除臭作用。
但铅及锌的化学成分对于皮肤有刺激作用,容易引起毒性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防臭功能的单丝纤维及其成品布。
本发明技术构成如下一种芳香型能单丝纤维,由聚合物通过喷丝板和熔体直纺技术生产,其特征是采用皮芯双层结构,表层采用0.5~3%的二氧化钛和熔点相对较低的聚合物捏和,芯层采用含低沸点的香料与聚合物捏合。表层的二氧化钛在光作用下会产生触媒作用,迅速除臭。
与原来技术相比,其除臭时间更短、除臭力更强。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际应用中,芯部也可以采用高比例的氧化锌,外层采用低比例氧化锌或者纯聚合物,这样保持缓释状态,既可以延长使用寿命,也可以减轻过敏反应。除臭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原本到达100ppm浓度的残留ammonia(氨),在30分钟后降低至25ppm。即便将该面料在20次洗涤后再进行同一测试,100ppm浓度的残留ammonia(氨)在30分钟内也可降低至36ppm,对于硫化氢和醋酸也同样有非常好的除臭性能。
还可以在表层添加锆氧化碳,使之融入每根细小纤维中,这样能够吸收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热能,而且锆氧化碳还具有反射波长较长的远红外线的特性,因此能将体热(远红外线)反射后留存于衣内。正是基于上述“吸收、热转换”和“热反射”两种特质,该原料才能发挥其储热保温功效,具备良好的耐洗性。
也可以采用在聚合物中融入陶瓷纤维和导电碳的方法,使其表面防漏阻力达到105~109欧姆,可以有稳定的抗静电效果。该导电纱被用于IT行业和电力行业相关工厂以及加油站的工作服成衣上,同时也有用其与原来的纱交织来应对外套类成衣在不粘水加工处理后容易产生静电的情况。
这种原料是在尼龙纱中加入特殊的陶瓷抗菌剂,与一直以来的后加工处理的抗菌防臭原料相比,具有更佳的耐洗性,而且使用此抗菌剂也无需担心上色和发黄问题。同时也保持了尼龙惯有的柔软和鲜艳成色的特性。
另外,可以将纤维经液氨浸泡瞬间湿润膨胀后纤维结构变成圆形。这一变化造成的结果将赋予面料以下特性1、增强防缩;2、增强防起皱;3、弹性增强;4、更柔软;5、更耐用。
还可以将锗元素加入纤维的技术,离子化的锗电子能起到促进对其接触表面的血液循环和激活细胞的作用,也可以将一定比例的锗元素加入芯层,这样也具备缓释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芳香型能单丝纤维,由聚合物通过喷丝板和熔体直纺技术生产,其特征是采用皮芯双层结构,表层采用0.5~3%的二氧化钛和熔点相对较低的聚合物捏和,芯层采用含低沸点的香料与聚合物捏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芯部也可以采用高比例的氧化锌,外层采用低比例氧化锌或者纯聚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将一定比例的锗元素加入芯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防臭功能的纺织型单丝纤维,由聚合物通过喷丝板和熔体直纺技术生产,并采用皮芯双层结构,表层采用0.5~3%的二氧化钛和熔点相对较低的聚合物捏和,芯层采用含低沸点的香料与聚合物捏合,这样与原来技术相比,其除臭时间更短、除臭力更强,广泛用于运动服等各个领域。
文档编号D01F1/10GK101050556SQ200710040218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8日
发明者缪汉根 申请人: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