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制游针绣绣品的方法

文档序号:1747833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绣制游针绣绣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游针绣绣制绣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苏绣大师杨守玉采用乱针绣绣制风景、人物肖像,在绣制风景时是先打印好画稿,然后按同一方向用各种颜色的线铺满,用的是乱针加施针。绣制人物脸部时,乱针绣一般都用1/4根线(4丝)铺底,刻画最上一层往往只用半丝。乱针绣虽然线的交叉乱,但方向都是朝一个角度,是有规律可寻的。
目前有记载的汉绣有25种针法,采用平、铺、枝、锁、扣、盘等表现形式,色线布满画面,整个形象设计和氛围烘托全部有刺绣来完成,丝线重重叠叠,突出绣本身的特点,重绣而不重画,具有富丽堂皇、楚韵浓郁的特点,汉绣作为楚文化分支有其独特的魅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汉绣特点,在苏绣的乱针绣法基础上,旨在提供一种粗针大线、用线多样、针法灵活多样,游走龙蛇,可根据物象的质感和作品的需要自由变化,色彩丰富、表现力强的绣制游针绣绣品的方法。
游针绣是汉绣中较为古老的一种针法,她具有汉绣粗针大线的特点,整个形象设计和氛围烘托全部由刺绣来完成,突出绣本身的特点,重绣而不重画。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为,绣制游针绣绣品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选择好绣稿,根据作品需要配好所需的线,将底料上绷,并绷紧,2)用衣纹笔或铅笔将绣稿勾摹到底料上,描人物时,要将人物的五官、脸上的表情纹路及衣服上的衣纹描得清楚准确,在描国画及风景油画时,将山、水、云的基本形状及原画作者的笔触描出,3)铺底,a用整线将所绣作品的轮廓顺着物象的结构自由勾画出来,针脚不要太整齐,便于后面的掺色,b找出画面物象的前后层次和块面,认准画面的基本色调和大色块,用整线稀稀的铺上一层底,铺底要顺着所表现物体的纹理盘旋运针,针脚根据画面的需要长短参差,线条交叉根据物象的结构和质感自由运针,没有固定的方向性,丝线光泽不考虑光源角度的变化,4)铺色,对照绣稿,较详细的将画面上的各个物象轮廓用比铺底略细的线再次细致勾出,将各物体的明暗、三大面以及物象间的联系表现清楚,一般后面的物象先绣,前面的物象压在后面的物象上,远处的先绣,近处的物象压在远处的物象上,绣制时每针和下一层的针交叉,但不宜出现垂直交叉及网纹交叉线条,铺色应稀疏运针,每一层的线比上一层略细一些,不可一次加密,每一层都不和已经做好的前几层中任何一层重叠,通过绣线在一次再次的加色中,层层掺合直到将绣底绣密,5)刻划,灵活游针,真实表现出绣物的形态,让整个画面富有动感,6)修改,将作品立起,结合自然光线放在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和绣稿对照,进行修改,7)下绷,将作品四周画面以外的部分粘到硬板上,再将作品从绷子上卸下,8)装裱。
本发明有以下特点1)粗针大线,具有汉绣粗针大线的特点,整个形象设计和氛围烘托全部由刺绣完成,突出绣本身的特点,重绣而不重画;2)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还可用孔誉毛捻楼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等等,根据作品的需要一切线皆可入绣;3)针法灵活,游针绣十分重视针法技巧和用色技巧的巧妙组合运用,采用游走龙蛇的针法,根据物象的结构自由交叉,合顺均匀,绝不是杂乱无章;用色灵活,施色丰富多彩,但镶色合理,蔬密合度,绝不是乱加堆砌;绣线的粗,细,疏,密排列可根据物象的质感和作品的需要自由变化,错落得当,全在刺绣者对作品的感悟;4)色彩丰富,游针绣采用长短交叉的线条,分层加色的手法来表现画面,运用线条的反复交叉,组合,集中突出线条本身的作用,两种不同色线因向不同方向相交得出另一种色相感,原来相交的两种色线还在画面上交相辉映,所以色彩的变化比传统刺绣更复杂,光感、色感更有趣味。
5)表现力强,色线布满整个画面,远看有形的美、色的美;近看则是丝线相互交叉、相互纠缠、相互辉映的丝线舞动之美!又因游针绣不需遵循传统刺绣的很多规则,线条没有方向的限制,所以在绣制肖像上较之乱针绣更加灵活自如和节约工时。
本发明的游针绣法是一种根据作品的需要自由发挥的一种针法,可适合于绣制山水画、人物肖像等各种油画、水墨画绣品,其色彩丰富、光感、色感有趣、表现力强。


图1是游针绣的基本针法示意2是顺着物象的结构勾画出轮廓线绣3是整线细细铺底状态绣4是稀疏运针铺色状态绣5、6是刻画状态绣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选择好绣稿,然后根据作品的需要配好所需的线,然后将丝绸或棉麻等面料(下称底料)根据绣稿量好尺寸用绣绷绷紧。
第二步用衣纹笔或铅笔将绣稿勾摹到底料上,如果底料太厚,在描稿时可以将绣稿固定在底料反面,然后平放在玻璃拷贝台上,在拷贝台下面打上灯光,绣稿就很容易透过底料,看得更清楚,描搞应注意在描人物时,除要将人物的五官描得清楚准确外,还要将人物脸上的表情纹路及衣服上的衣纹描出,应尽量描绘得详细些,以便在绣制时可自由运针,不必为造型分散精力,在描国画及风景油画时,除将山、水、云等的基本形状描出外,还需将原画作者的笔触描出以便更好的突出原作的个性特征和游针绣的表现力。
第三步铺底参照图1,用整线将所绣作品的轮廓顺着物象的结构自由勾画出来,注意针脚不要太整齐,便于后面的掺色,要和平绣里的接针和滚针区分开来,参照图2,找出画面物象的前后层次和块面,认准画面的基本色调和大色块,用整线稀稀的铺上一层底,铺底注意顺着所表现物体的纹理盘旋运针,针脚可根据画面的需要长短参差,线条交叉的形式一般是根据物象的结构和质感自由运针,没有固定的方向性,丝线光泽不随光源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第四步铺色对照绣稿,较详细的将画面上的各个物象轮廓用比铺底略细的线再次细致勾出,将各物体的明暗、三大面以及物象间的联系交代清楚。一般在后面的物象先绣,前面的物象压在后面的物象上;远处的先绣,近处的物象压在远处的物象上,要注意空间感和立体感。
参照图3、4,绣制时每针和下一层的针交叉,但不宜出现垂直交叉及网纹交叉线条,以避免线条交叉板滞,而影响绣面效果。铺色也应稀疏运针,每一层的线可比上一层略细一些,不可一次加密。每往上铺一层应注意针脚角度的变化,如铺到第三层,还能看到底层的色线,以后的每一层都不可和已经做好的前几层中任何一层重叠。通过绣线在一次再次的加色中,层层掺合直到将绣底绣密。
在铺色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游针绣的线条根据物象的结构自由交叉,合顺均匀,绝不是杂乱无章,施色丰富多彩,但要镶色合理,疏密合度,绝不是乱加堆砌。在绣制表面光滑的物体时,要充分利用丝线的光泽,线条宜细,长,交叉宜平正;在绣制粗糙的物体时要避免丝线的光泽,线条宜粗,短,交叉宜乱,角度宜大。如绣近山和远山,近山色线宜刻画清楚,细致,线条宜粗,交叉宜乱,而远山因受天光的影响,色线宜转灰色调,刻画亦宜模糊,运用线条宜细,交叉宜平正,因线条,色彩,运针都有区别,才表达出绣面的远近层次。
在用游针绣绣制绣品时,绣线的粗、细、疏、密排列可根据物象的质感和作品的需要自由变化,同样的线条因角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如垂直方向的线条较之水平方向的线条色度明,而倾斜方向的线条色度又会趋中间。
第五步刻划绣制风景时,除刻划出油画的笔触外还要考虑风对景物造成的影响,灵活游针,让整个面面富有动感;绣制写意国画时,要认真的刻划出山石的棱角,及不同画家的富有个性的用笔技巧。参照图5、6绣制人物时,要抓住人物表情特点,每一针线都为表情服务,如笑的表情,嘴角及眼睛周围的线都应朝斜上游走,苦着的脸则线围着眼睛和嘴唇斜着朝下游走等。每一针都围绕主题,为更好的表现主题服务。
第六步修改刻划完后应该将作品立起,结合自然光线放在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和绣稿对照,进行适当的修改。
第七步下绷将作品四周的画面以外多出的部分刷上万能胶水,然后粘在预先切好尺寸的木板上,或是在木板的四边刷上胶水,将作品放到木板上,用力将之粘合。等胶水和木板完全粘合干燥后用刀片将作品从绷子上切下。
第八步完成后的艺术作品再配上合适的画框进行装裱,作品就完成了。
权利要求
1.绣制游针绣绣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选择好绣稿,根据作品需要配好所需的线,将底料上绷,并绷紧,2)用衣纹笔或铅笔将绣稿勾摹到底料上,描人物时,要将人物的五官、脸上的表情纹路及衣服上的衣纹描得清楚准确,在描国画及风景油画时,将山、水、云的基本形状及原画作者的笔触描出,3)铺底,a用整线将所绣作品的轮廓顺着物象的结构自由勾画出来,针脚不要太整齐,便于后面的掺色,b找出画面物象的前后层次和块面,认准画面的基本色调和大色块,用整线稀稀的铺上一层底,铺底要顺着所表现物体的纹理盘旋运针,针脚根据画面的需要长短参差,线条交叉根据物象的结构和质感自由运针,没有固定的方向性,丝线光泽不考虑光源角度的变化,4)铺色,对照绣稿,较详细的将画面上的各个物象轮廓用比铺底略细的线再次细致勾出,将各物体的明暗、三大面以及物象间的联系表现清楚,一般后面的物象先绣,前面的物象压在后面的物象上,远处的先绣,近处的物象压在远处的物象上,绣制时每针和下一层的针交叉,但不宜出现垂直交叉及网纹交叉线条,铺色应稀疏运针,每一层的线比上一层略细一些,不可一次加密,每一层都不和已经做好的前几层中任何一层重叠,通过绣线在一次再次的加色中,层层掺合直到将绣底绣密,5)刻划,灵活游针,真实表现出绣物的形态,让整个画面富有动感,6)修改,将作品立起,结合自然光线放在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和绣稿对照,进行修改,7)下绷,将作品四周画面以外的部分粘到硬板上,再将作品从绷子上卸下,8)装裱。
全文摘要
绣制游针绣绣品的方法,涉及一种利用游针绣绣制绣品的方法。方法是,选择好绣稿,配线,底料上绷,用衣纹笔或铅笔将绣稿勾摹到底料上,描出所有纹路、形状,铺底,用整线将所绣作品的轮廓顺着物象的结构自由勾画出来,找出画面物象的前后层次和块面,铺底要顺着所表现物体的纹理盘旋运针,针脚长短参差,线条交叉没有固定的方向性,铺色,对照绣稿,细致勾出各个物象轮廓,将各物体的间的联系表现清楚,层层掺合直到将绣底绣密,刻划,修改,下绷,装裱。本发明的游针绣法是一种根据作品的需要自由发挥的一种针法,可适合于绣制山水画、人物肖像等各种油画、水墨画绣品,其色彩丰富、光感、色感有趣、具有动感,表现力强。
文档编号D05C1/00GK101016680SQ20071005126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6日
发明者杨小婷 申请人:杨小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