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罗拉座座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80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罗拉座座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配件,具体地说是用于细纱机牵伸机构中的罗拉 座座体。
背景技术
细纱机的牵伸机构是决定细纱机生产效率和成纱质量的关键部件。该牵伸 机构由几对牵伸罗拉组成,每对罗拉的下罗拉装在罗拉座座体的轴承孔内,中、 后罗拉装在罗拉座上,罗拉座可沿罗拉座座体上的滑轨移动,以调节前、中、
后下罗拉间的距离。目前,罗拉座座体上的滑轨与座体底面的夹角a—般为45 度,该角度均小于导纱角度P。由于导纱角e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故不可能太 小。为减小加捻三角区,人们不得不采用较大的前上罗拉的前冲量(有时达 5mm),以增大前上罗拉的倾角r,以使3更接近r角,但即使这样,仍然是P >r。在纱线出纱时,在前罗拉上仍可形成较大的包角,且前冲量加大的同时前 区牵伸隔距增大,纱条在前牵伸区的浮游段加长,从而影响了成纱质量及纺纱 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细纱机成纱质量及纺纱效率的 罗拉座座体。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罗拉座座体,包括有底座、罗拉座滑轨臂,其设计要 点是罗拉座滑轨臂与底座的底面的夹角a为55 60°角。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大罗拉座座体滑轨臂与底座底面的角度,调整前上罗拉 的位置,由此可控制前上罗拉的前冲量近于0,使得其在纺大纱时r"e,从而 使喂入纱条的方向与出纱方向趋于一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减小了前罗拉出纱的加捻三角区,从而有效减少了毛羽和断头,提高了 成纱质量;
2、 由于可控制前罗拉的前冲量f"O,因而保证了前区牵伸具有最小的隔距, 縮短了纤维的浮游区,有利于提高成纱质量;
3、 当前罗拉的前冲量减小到近于零时,使上、下罗拉间处于正压状态,有 利于加压稳定,同时还可克服由前上罗拉前冲而形成的与纤维流动方向相反的 分阻力,因而有利于提高成纱质量;
4、 由于加大了罗拉座滑轨臂与罗拉座座体底面的角度,使断纱接头更为方 便,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5、 由于加大了罗拉座滑轨臂与罗拉座座体底面的角度,使罗拉座与牵伸机 构中的摇架均向前上倾斜,故可充分利用前上部空间对整机进行布局;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与现有罗拉座座体基本相同,它由底座lb 和罗拉座滑轨臂la构成,底座lb上设有插接前下罗拉的轴承孔5,罗拉座滑轨 臂la上设有供罗拉座2移动的滑轨,制造的关键点是将罗拉座滑轨臂la与底座 lb底面倾斜55 60°铸成一体,即罗拉座滑轨臂la与底座lb的底面的夹角a 为55 60° ,最优选的夹角为a为60。。在实际应用中,罗拉座座体通过底座 lb与细纱机身9相连接固定;细纱机牵伸机构中的摇架7通过摇架轴8与罗拉 座座体相连,前下罗拉插接在罗拉座座体底座lb的轴承孔5中;中下罗拉3通 过罗拉座2装在罗拉座滑轨臂la上的滑轨中。在纺纱时,根据工艺要求,将罗 拉座2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后,将其用螺钉固定在罗拉座滑轨臂la上。纺纱时纱 条可从细纱机中部引入,通过中下罗拉3上部,进入前上罗拉6和前下罗拉之 间,并将经过牵伸后的纱条加捻,再穿过导纱钩4巻到纱管10上形成管纱。在 牵伸机构中采用本实用新型,其罗拉的工作状态如图2所示,其a为55 6(T 角,r"e, f&0,由此产生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罗拉座座体,包括有底座(1b)、罗拉座滑轨臂(1a),其特征在于罗拉座滑轨臂(1a)与底座(1b)的底面的夹角α为55~60°角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罗拉座座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夹角a为60°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罗拉座座体,包括有底座、罗拉座滑轨臂,其设计要点是罗拉座滑轨臂与底座的底面的夹角α为55~60°角。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大罗拉座座体滑轨臂与底座底面的角度,调整前上罗拉的位置,由此可控制前上罗拉的前冲量近于0,使得其在纺大纱时r≈β,从而使喂入纱条的方向与出纱方向趋于一致,提高了细纱机的生产效率和成纱质量。
文档编号D01H5/70GK201006916SQ20072010062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3日
发明者王立敬, 王过江 申请人:河北太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