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织机的综框以及配备这种综框的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422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织机的综框以及配备这种综框的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织机的综框以及配备有这种综框的织机。
背景技术
为织布机装备在适当的控制装置(如某种形式的多臂机)作用下 10 垂直地上下运动的综框是^^知的。通常,综框通过将两个立柱和两个 横杆组装在一起制成,当综框处于使用状态时,立柱基本上是垂直的, 而横杆基本上是水平的。有利地,将综框的立柱和一黄杆可逆地组装在 一起,从而能够通过从横杆上将立柱拆除进行零件更换。
第EP-B-1 540 056号文献描述了一种综框,其中采用将立柱相对 15 横杆固定的装置将立柱与横杆组装在一起而制成,该装置设置在橫杆 一端的内侧。在该装置中,通过金属箍从外部对横杆的端部进行加强。 但是,虽然设置了加强箍,但是在立柱相对横杆的端部固定的状态下, 基本上为静态的负载还是会施加在横杆上,从而弱化了综框。另外, 由于每个综框在织机的经纱方向上可利用的空间是有限的,从而通过 20 增加箍的侧面部分的厚度来提高横杆的机械强度是不可能的。还有, 如果加强箍开口以允许属于立柱的突起进入横杆端部,那么在立柱从 横杆上拆除时,例如在零件更换操作过程中,清洁物品或纺织污染物 很有可能进入横杆的空腔中,从而弱化了横杆的结构。
第US-A-1 922 922号文献描述了一种综框,其中,横杆的一个端 25部由螺丝相对形成立柱的金属板固定,该螺丝穿过横杆端部、立柱弯 曲端部和U形轭,这样会对一黄杆和立柱均产生弱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更特别地要克服上述缺点,为此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坚固的
30 综框,在组装或者相对彼此拆除立柱和横杆零件时,该综框的结构不会被弱化。
为此,本发明的主题是用于织机的综框,综框通过将两个立柱和 两个横杆组装在一起而制成,至少 一个横杆的至少 一个端部配备有将 横杆与立柱组装在一起的装置,该组装装置包括连接元件和部件,所 5 述连接元件具有安装在横杆的端部周围的U形截面主体,所述部件用 于将立柱相对连接元件固定,所述U形截面主体安装在横杆的端部周
围,且u形截面主体的底壁面向端部的端面,并且形成u形截面主体 的分支的壁面向端部的上壁和下壁。该综框的特征在于,立柱由固定 部件固定在这样的位置上,即,在所述位置上,所述立柱抵靠在连接
io 元件的U形截面主体的底壁上。
根据本发明所述综框的其它有利特征,以单独的或以任何技术上
可行的方式组合考虑
-在立柱与^f黄杆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固定部件部分地位于连接 元件的U形截面主体中; 15 -连接元件包括容纳固定部件的孔,在立柱与横杆组装在一起的
状态下,该孔与容纳固定部件的、形成于立柱中的孔相通,容纳固定 部件的所述孔的中心在轴线上,在立柱与横杆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 所述轴线相对^黄杆的纵向方向和立柱的纵向方向倾杀+;
-固定部件是螺钉,在容纳该螺钉的孔的至少一个中具有内螺紋; 20 -横杆包括主干部和支承综线滑动条的部分,U形截面主体紧密
地安装在主干部的端部周围,在U形截面主体紧密地安装在主干部周 围的状态下,在端部附近,主干部和支承部彼此分开了用于容纳形成 U形截面主体的分支的壁的空间;
-安装在横杆的端部上的U形截面主体的底壁在综框的经纱的方 25 向上的厚度,至少等于横杆的端部的开口在经纱的方向上的宽度;
-所述综框还包括用于相对连接元件对立柱进行定位的定位部 件,在立柱与横杆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定位部件能够在定位表面处 提供立柱与连接元件之间的连接,所述定位表面具有相对立柱的纵向 方向倾^f的主轴线; 30 -在立柱与横杆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固定部件和定位表面至少部分地包含在同一个角象限中,该角象限限定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 之间, 一方面,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立柱的纵向方向,通过固定部件 的轴线与定位表面的主轴线分别在综框的中心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的相 交点的平面,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平面垂直于横杆的纵向轴线方向,
5 并通过所述相交点;
-在立柱与横杆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固定部件的轴线在综框的 中心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相对横杆的纵向方向的倾斜角,大于定位表面 的主轴线在综框的中心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相对横杆的纵向方向的倾斜 角;
io -在立柱与横杆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固定部件和定位部件在U
形截面主体的底壁处与连接元件接合;
-定位部件是位于立柱和连接元件的孔中的圆柱形销,在立柱与 横杆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所述孔彼此相通,并且容纳定位部件的孔 的中心在轴线上,在立柱与横杆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轴线相对立柱 15 的纵向轴线倾斜;
-定位部件是立柱的斜面,该斜面能够与U形截面主体的底壁的 对应斜面接合,在立柱与横杆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所述定位斜面沿 相对立柱的纵向方向倾斜的轴线延伸;
-连接元件是盒体,其包括U形截面主体,以及封闭U形截面主 20 体的侧面的两个相对的壁;
上;
-所述综框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用于将连接综 框的装置附接在控制综框运动的装置上,所述连接部件固定在所述连
25 接元件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题是配备有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综框的织机。


通过下文对根据本发明的综框和织机的三个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30 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会显而易见,该描述仅作为示例并参照以下附图,
9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织机综框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II的放大-图3是图1的综框的横杆的连接盒和端部的放大立体图; 5 -图4是沿图2的线IV-IV的截面-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综框的类似于图2的视以及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综框的类似于图2的视图。
io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了被设计成安装在织机(未示出)上的综框1。该综框1 用于通过例如多臂机的织机的梭口形成装置而基本上垂直地上下运 动。综框1通过将两个立柱3和两个横杆5组装在一起制成。当综框 1处于使用状态时,每个立柱3都具有其纵向轴线A3,纵向轴线A3
15 指向综框1前后运动所依循的、基本上垂直的方向Z,而每个横杆5 都具有其纵向轴线a5,纵向轴线As指向垂直于方向Z的方向X且基 本上是水平的。
综框1的每个立柱3是基本上呈直线形的铝制型材件。如图1所 示,每个立柱3在其下部配备有附件2,该附件通过未示出的牵引装
20置连接在梭口形成装置上,以便垂直地上下驱动综框1。
横杆5由包括树脂和由碳素纤维制成的纤维增强材料的合成材料 制成。每个横杆型材件5包括由矩形截面管材制成的主干部51,以及 用于支承综线滑动条9的突缘59。综线滑动条9基本上在其全部长度 上与支承突缘59连接。主干部51是中空的,并且在其每个端部53
25 具有开口 53A。尤其从图4更清楚地看到,主干部51与支承突缘59 在主干部51的壁54处连接在一起,在综框1处于组装状态时,该壁 54被定位成面向另一个横杆5,即对综框1的上横杆5而言是面向其 主干部51的下壁。每个一黄杆5还具有两个切除部57,该切除部57平 行于横杆的纵向轴线A5,并且每一个切除部形成于主干部51和支承
30突缘59之间的主干部51的一个端部53附近。在以下内容中,会详细地对位于图1左侧的立柱3与综框1的上 横杆5的组装进行说明,这样也就说明了位于图1左侧的立柱3与下 横杆3的组装,或者位于图1右侧的立柱3与横杆5的、具有相同结 构和功能特征的一个或者其它横杆5的组装。特别地,由于综框1具 5 有大量的对称轴线,因而能够通过对将位于图1左侧的立柱3与上横 杆5组装在一起的装置的结构的轴向对称,得出用于将综框1的每个 立柱3和横杆5对组装在一起的装置的结构。
尤其从图2更清楚地看到,立柱3与横杆5是通过连接盒7组装 在一起的,连接盒7安装在邻近立柱3的横杆5的端部53周围。通过 io 相对连接盒7固定立柱3的螺钉8将立柱3相对横杆5固定。综框1 还包括销6以便相对连接盒7固定立柱3,在立柱3与横杆5组装在 一起的状态下,该销6能够对静态固定力在立柱3与连接盒7之间进 4亍重新分配。
连接盒7具有金属U形截面主体71,其被设计成紧密地安装在主 15 干部51的端部53周围。主体71可以例如是U形截面件形成的。如 图2所示,在连接盒7与端部53紧密安装的状态下,U形主体71的 底壁73面向端部53的端面56,该端面56位于与4黄杆5的纵向方向X 垂直的平面中,而形成U形主体71分支的壁72和74分别面向端部 53的上壁53和下壁54。由于主体71安装在端部53周围,而没有紧 20 密地安装在该端部53内部,因而壁73、 72和74在综框1的经纱方向 Y上的厚度不会受到端部53内部可利用空间的限制。在连接盒7紧密 地安装在端部53周围的状态下,主体71的下壁74位于邻近端部53 的4黄杆5的切除部57中,该切除部57将端部53和突纟彖59分开并通 向端面56。
25 在该实施方式中,底壁73在综框1的经纱方向Y上的厚度e7基
本上等于端部53在方向Y上的厚度es。特别地,厚度e7大于端部53 开口 53A的宽度ls。
连接盒7还具有两个相对的金属壁75,每个金属壁75与主体71 的侧面焊接在一起,并封闭主体71的U形截面的侧面,并且在主体
30 71紧密地安装在端部53上的状态下,面向端部53的两个侧壁55。因而连接盒7限定了容纳端部53的内部空间,端部53与连接盒7的内 部空间大致吻合,且留有一定的组装间隙。另外,端部53的端面56 被机械加工成在横杆5的纵向方向X上、在后侧与设置在支承突缘59 的端部的端面58距离长度L。从而,将连接盒7紧密地安装在端部 553周围不会减少综线滑动条9的有用长度。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连接盒7紧密地安装在横杆5的端部53周围 的状态下,通过用粘合物10粘合的方式将连接盒7保持在适当的位置。 粘性固定实现了在横杆5的纵向方向X上相对端部53调整连接盒7 的位置。这提供了获得综框的非常精确长度的可能性。另外,粘合意
io 味着不会弱化横杆型材件5。作为可选的方式,可以采用任何其它的 合适方式,例如用螺钉或铆钉将连接盒7安装在端部53上。
如图2所示,在立柱3与横杆3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用固定螺 钉8将立柱3固定压靠在U形主体7的底壁73上,其中螺钉8位于 连接盒7中的、与立柱3的螺紋孔38相通的孔78中。从下面的内容
15 会清楚的得知,孔38中螺钉8的紧固力将立柱3牢固地压靠在壁73 的外侧面上,即压靠在壁73的、与在壁72和74之间限定的用于容纳 端部53的空间相反的面上。
连接盒7的孔78形成于主体71的底壁73的突起77中,并延伸 至主体71的上壁72之上。由于螺4丁 8完全^皮容纳在孔78和38中,
20因而其不会穿透端部53并且不会因此弱化端部53。
在立柱3与横杆5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孔78的中心轴线A^基 本上与立柱3的孔38的中心轴线A38重合。在该情况下,螺钉8的头 部81压靠在连接盒7的突起77上,同时螺钉8的杆体83相继进入孔 78和38中,并且杆体83的外螺紋85与孔38的内螺紋啮合。
25 在立柱3与横杆5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孔38和78的中心轴线
A^和八78相对横杆5的纵向方向X和立柱3的纵向方向Z倾斜。特 别地,在所述示例中,轴线Am和A78平行于图2的图面,即平行于综 框1的、由横杆5和立柱3的纵向方向X和Z限定的中心平面Ti。轴线 A38和A78不垂直于立柱3抵靠在连接盒7上时所通过的表面。因此,
30当螺钉8旋入对准的孔78和38中时,在图2中箭头F^向上指向的方向上,会产生立柱3相对横杆5的相对运动。将横杆5的纵向轴线
As与轴线A78之间的夹角表示为OC。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两轴线间
限定的夹角指这两轴线所形成的两个互补的夹角中较小的夹角。该夹 角ot在大约5。到85。的范围内,并且优选地是65。。 5 在立柱3与横杆5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圆柱形定位销6被牢固
地预装在立柱3的孔36中。因而销6是立柱3的附件(continuation), 并以一定的间隙位于连4妄盒7的、与孔36相通的圓柱形孔76内。连 接盒7的孔76形成于主体71的底壁73的、靠近主体71的下壁74 的部分中。在立柱3与横杆5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孔76的中心轴线 io 八76基本上与孔36的中心轴线A36重合,并相对横杆5的纵向方向X
和立柱3的纵向方向Z倾斜。特别地,在所示示例中,轴线A36和A76
平行于综框1的、由横杆5和立柱3的纵向方向X和Z限定的中心平 面兀。
相对立柱3的轴线A3倾斜的销6允许当综框1被垂直地上下驱动
15 时,惯性力在立柱3与横杆5配备的连接盒7之间可以有效传递。当 销6相对立柱3的纵向方向Z倾斜时,甚至当销6平行于横杆5的纵 向方向X时,即当角度(3为零时,销6实际上起到了立柱3与连接盒7 之间阻碍物的作用,并且有助于平移垂直惯性力。另外,在立柱3与 横杆5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由于螺4丁 8相对4黄杆5的纵向方向X和
20 立柱3的纵向方向Z倾斜,因而惯性力在立柱3和横杆5之间的传递 是最理想的。实际上,在将螺钉8旋入孔78和38时所产生的立柱3 相对横杆5在箭头Fi的方向上的相对运动,使销6与孔76的底部接 触。因而销6提供了立柱3与连接盒7之间、在定位表面Se上的连接, 该定位表面S6是销6的表面或与该销6的表面相接触的孔76的表面,
25 并且该定位表面S6还包括母线,或主轴线AS6。在所述示例中,由于 孑L76和销6是圆柱形的,因而主轴线As6是销6的外表面的轴线,此 时其与孔76的内表面的轴线线性接触,或者,主轴线As6是孔76的 内表面的轴线,此时其与销6的外表面的轴线线性接触,该轴线AS6 平行于轴线八36和A76。将横杆5的纵向轴线As与主轴线As6之间的
30夹角表示为P。角度p在大约0°和70。之间,并且优选地是35。这一角度。由于孔76的底部在图2的箭头F2的、指向下的方向上反作用于销6 上,因而由销6提供的立柱3与连接盒7之间、在表面S6上的连接, 对螺钉8从立柱3向连接盒7的紧固所产生的静态力进行重新分配。 更具体地,由于螺钉8在旋入时使立柱3沿着不垂直于螺钉杆体83 5 轴线的表面与连接盒7的底壁73接触,从而在旋紧螺钉8时,这些表 面能够因固定螺钉8与孔78之间的适当间隙而产生在方向Z上的相 对运动,这样就使销6与孔76接触,并使紧固螺钉8时所产生的某些 力传递到销6与连接盒7的孔76之间的接触上。
根据本发明的未示出的可选形式,圓柱销6还可以牢固地预装在
io连接盒7的孔76中。从而销6是连接盒7的附件,并能够容纳在相应 的、立柱3的圓柱形孔36中,其中孔36与孔76相通。在该情况下, 在立柱3与横杆5安装在一起的状态下,销6提供了立柱3与连接盒 7之间的、在定位表面上的连接,其中该定位表面的主轴线是销6的 外表面的轴线,此时其与孔36的内表面的轴线线性接触,或者,该主
15 轴线是孔36的内表面的轴线,此时其与销6的外表面的轴线线性接触, 该轴线平行于轴线八36和A76。
有利地,角度(3小于角度ot。由销6施加的穿过孔76底部的垂直 反作用力,实际上对于小的角度卩和大的角度ot而言被最大化,从而当 角度P小于角度a时,能够在立柱3与连接盒7之间传递基本上垂直的
20 惯性力。由于销6与连接盒7的孔76之间的接触面上的反作用力,在 紧固螺钉8时,定位表面Se与螺钉8的相对布置使得立柱3与连接盒 7接触,更具体地讲,这种相对布置是定位表面S6的主轴线Aw相 对才黄杆5的纵向方向X倾斜,并且定位表面S6和螺4丁 8至少部分地包 含在同一个角象限或扇形Q中,该扇形Q限定于平面Po和平面P!之
25 间, 一方面,平面Po垂直于立4主3的纟从向方向Z,通过主轴线As6与 螺钉的轴线八38-人78的相交点O,另一方面,平面Pt垂直于横杆5的 纵向轴线方向X,通过前述相交点O。
使立柱3在紧固螺钉8时与连接盒7接触的、螺钉8与定位表面 S6的上述有利相对布置的另一定义,能够以基于角度的考虑而给出。
30因此,将轴线Ao定义成平行于横杆5的纵向方向X,并穿过主轴线As6与螺钉8的轴线A38-A78的相交点O。当从轴线A。到螺钉8的轴线
A38-A78的、在逆时针方向测量的角度,和从轴线Ao到定位表面S6的
主轴线As6的、在逆时针方向测量的角度均包含在角度范围
中,或者[90。; 180°]中,或者[180。; 270。]中,或者[270。; 360°]中时, 5就实现了螺钉8和定位表面S6的有利相对布置。
为了制作综框1,先对综框1的两个横杆5进行准备,即在每 个横杆型材件5的两个端部53中的每一个上设置连接盒7。为了实现 这种设置,将连接盒7紧密地、如图3的箭头E所示地安装在端部53 周围,以使得连接盒7的底壁73面向端部53的端面56,并使得连接
io 盒7的壁72和74分别面向端部53的上壁52和下壁54,还4吏得连接 盒7的側壁75面向端部53的侧壁55。在连接盒7紧密地安装在端部 53上的状态下,如图4所示,例如通过用粘合物10填充连接盒7与 端部53的每对相对表面之间的空隙来粘合,/人而实现了对连接盒7 的固定。特别地,这种粘合能够通过这样一种操作来实现,即通过
15 在将连接盒7紧密地安装在端部53上之前,将粘合物10涂敷在端部 53的壁52、 54、 56和55上。
配备有连接盒7的横杆5与立柱3能因而够可逆地将组装在一起。 从而,可能仅通过将两个立柱3全部或其中之一相对综框1的横杆5 拆除就可进行零件更换,同时,当综框l处于拆解状态时,连接盒7
20仍保持在横杆5的适当位置上。
一种将综框1的立柱3与综框1的、配备有连接盒7的横杆5组 装在 一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牢固地预装在立柱3的两个孔36中的两个销6中的每一 个置于相应的横杆5的连接盒7的孔76中。为了进行该操作,先将两
25 个横杆5的端部53在立柱3的纵向方向Z上分离,然后将这两个沿 其各自倾斜轴线八36指向的销6分别插入连接盒7的对应孔76中,该 连接盒7安装在上横杆5和下横杆5上。横杆5的端部53在方向Z 上所需的分离被设计成具有适当的数值,甚至当另一立柱3已经与横 杆5组装在一起、并且将综线安装在综线滑动条9上时也能得到该数
30'值。对于每一个横杆5,固定螺钉8然后被引入对应连接盒7的孔78 中并旋入立柱3的孔38中,从而杆体83的外螺紋85与孔38的内螺 紋39啮合。紧固螺钉8使螺钉头81抵靠在连接盒7的突起77上。由 于之前的、将预装在立柱3上的销6定位在两横杆5上的连接盒7的 5孑L 76中的步骤会使所述横杆5的连接盒7的孔78与对应的立柱3中 的孔38对准,从而方便了对螺钉8的紧固。
在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类似的元件 标为相同标号加上100。才艮据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综框101部分地示出 在图5中,其会配备在未示出的织机上。综框101通过将两个立柱103
io 和两个横杆105组装在一起制成,只有一个立柱103和一个横杆105 在图5中可见。综框101被设计成在梭口形成装置的作用下基本上垂 直地上下运动。当综框101处于使用状态时,每个立柱103具有指向 综框101上下运动所依循的、基本上垂直的方向Z的纵向轴线A103, 而每个横杆105具有指向垂直于方向Z的方向X、基本上水平的纵向
15轴线A105。
综框101的立柱103和横杆105的结构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 综框1的立柱3和横杆5。特别地,如在图5中可以看到的,每个横 杆型材件105包括由矩形截面管材制成的主干部151,以及用于支承 综线滑动条109的突缘159,综线滑动条109基本上在其全部长度上 20 连接在支承突缘159上。主干部151与支承突缘159在主干部151的 壁154处连接在一起,该壁154被定位成当综框101处于组装状态时 面向另一横杆105,即对综框101的上横杆105而言是面向其主干部 151的下壁154。
图5仅示出了将图5中示出的综框101左侧的立柱103与综框101 25的上横杆105组装在一起的装置。然而,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能够 通过对将图5所示的组装装置的结构进行轴向对称得出用于将综框 101的剩余立柱103和横杆105对中的每一对组装在一起的装置的结 构。
将立柱103与横杆105组装在一起的装置包括连接盒107,该连 30 接盒107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盒7,并紧密地安装并连接在
16邻近立柱103的主干部151的端部153的周围。连接盒107包括截面 呈U形的金属主体171,其中,在连接盒107与端部153紧密安装的 状态下,主体171的底壁173被定位成面向端部153的端面156,而 主体171的壁172和174则形成了 U形主体171的分支,并^皮定位成 5 分别面向端部153的上壁152和下壁154。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主 体171的下壁174位于横杆105的切除部157中,该切除部157将端 部153和突缘159分开并通向端面156。另外,底壁173是实心的, 且其在综框101的经纱方向Y上的厚度基本上等于端部153在方向Y 上的厚度。因此,底壁153在方向Y上的厚度大于端部153的开口 153A
io的宽度。连接盒107还包括两个金属壁175,每个金属壁175均与主 体171的一个侧面焊接在一起,并且在连接盒107紧密地安装在端部 153上的状态下,这两个金属壁175面向该端部153的两个侧壁155。 如图5所示,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综框101与之前所述的综框 1不同,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每一个附件102在横杆型材件所配备的
15连接盒107上与横杆105相连接,该附件102用于将综框101连接在 牵引装置上,从而综框101能够被梭口形成装置上下驱动。特别地, 在该实施方式中,每个附件102固定在综框101的上横杆105所配备 的两个连接盒107其中之一上。为此,上横杆的每个连接盒107具有 螺紋孔177,其形成于U形主体171的上壁172中,每个螺紋孔177
20 均用于容纳将附件102固定的螺钉121。有利地,U形主体171的上 壁172的长度Ln2大于U形主体171的下壁174的长度Ln4。这种将 每个附件102直接固定在连接盒107上的方式不会弱化横杆型材件 105。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尤其根据牵引装置的配置,综框101的每个 25附件102可以固定在综框101的下4黄杆105所配备的两个连"l妄盒107 上。在另一种可选方式中,每个附件102可以与相应的连接盒107形 成为一体。
通过将立柱103固定压靠在连接盒107的底壁173上的螺钉108, 将立柱103相对一黄杆105固定。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在立柱103与 30 横杆105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固定螺钉108位于连接盒107中的、
17并形成在底壁173中靠近上壁172的部分中的孔178中,以及位于立 柱103上的、与孔178相通的螺紋孔138中,/人而孔178的中心轴线 Ans基本上与孔138的中心轴线A,38重合。螺钉108未穿过端部153, 乂人而不会弱化该端部153。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立柱103由螺4丁压 5 靠在底壁173的外表面上,该外表面与在壁172和174之间容纳端部 153的空间相反。但是,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螺钉108的头部181 抵靠在立柱103上,而不是类似于之前实施方式那样地抵靠在连接盒 上,螺钉108的杆体183相继进入孔138和178中,并且杆体183的 外螺紋与孔178的内螺紋179啮合。在立柱103与横杆105组装在一
io 起的状态下,孔138和178的中心轴线Aw和Ans相对对黄杆105的纵 向方向X和立柱103的纵向方向Z以这样一种方式倾斜,即,使得将 螺钉108旋入对准的孔178和138中会在图5中指向下的箭头Fs的方 向上,产生立柱103相对横杆105的相对运动。将横杆105的轴线A178 与纵向轴线AK)5之间的夹角表示为ot,。该夹角ot,在大约5。到85°的范
15围内,并且优选地是45。这一角度。
综框101还包括用于相对连接盒107对立柱103进行定位的定位 销106。圆柱形定位销106被牢固地预装在立柱103的孔136中,在 立柱103与横杆105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销106位于相应的孔176 中,该孔176形成于连接盒107的底壁73中、靠近下壁174的部分中,
20 并与孔136相通。在立柱103与横杆105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孔176 的中心轴线Aw基本上与孔136的中心轴线A136重合,并相对横杆105 的》从向方向X和立纟主103的纟从向方向Z倾在+。
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立柱103的轴线A朋倾斜的销106允 许当综框101被垂直地上下驱动时,惯性力通过连接盒107在立柱103
25 与4黄杆105之间有效传递。另外,在立柱103与横杆105组装在一起 的状态下,由于在固定螺4丁 108时,所产生的立柱103相对对黄斥干105 在指向下的箭头F3的方向上的相对运动使销106与孔176的底部接触, /人而螺钉108相对一黄杆105的纵向方向X和立柱103的纵向方向Z的 倾斜还允许惯性力在立柱103和横杆105之间最理想地传递。类似于
30第一实施方式,因而销106^是供了立柱103与连4妄盒107之间、在定位表面S,。6上的连接,该定位表面Si。6是销106的表面或与该销106 的表面相接触的孔176的表面,并且该定位表面S賜还包括母线或主 轴线AS106。由于孔176和销106是圓柱形的,因而主轴线AsK)6是销 106的外表面的轴线,此时其与孔176的内表面的轴线线性接触,或 5 者,主轴线Ask)6是孔176的内表面的轴线,此时其与销106的外表面 的轴线线性接触,该轴线八51。6平行于轴线Aw和A176。将横杆105 的纵向轴线Aw与主轴线As賜之间的夹角表示为p,。角度p,在大约0° 和75。之间,并且优选地是35。这一角度。由于孔76的底部在图5的 箭头F4的、指向上的方向上反作用于销106上,因而由销106提供的
io 立柱103与连接盒107之间的、在表面Sk)6上的連接,对螺钉108从 立柱103向连接盒107的紧固所产生的静态力进行重新分配。
另外,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在紧固螺钉108时,定位表面S106 与螺钉108的相对布置使得立柱103与连接盒107接触。更具体地, 定位表面S!。6和螺钉108至少部分地包含在同一个角象限Q中,该角
15 象限Q限定于平面Po与平面P,之间, 一方面,平面Po垂直于立柱103 的纵向方向Z,通过主轴线Ask)6与螺4丁 108的轴线A^-An8的相交点 O,另一方面,平面Pi垂直于4黄杆105的纵向轴线方向X,通过前述 相交点O。
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通过将连接盒107紧密地安装、并例如通 20过粘合的方式固定在每个横杆105的两个端部153中的每一个周围来 制成综框101。配备有连接盒107的横杆105因而能够可逆地与立柱 103组装在一起。
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将综框101的立柱103与综 框101的配备有连接盒107的横杆105组装在一起,即将预装在立
25 柱103的两个孔136中的两个销106中的每一个置于相应的^f黄杆105 的连接盒107的孔176中。为了进行该操作,先将两个横杆105的端 部153在立柱103的纵向方向Z上更靠近,然后将两个沿其各自倾斜 轴线Au6指向的销106分别引入固定在上横杆105和下横杆105上的 连接盒107的对应孔176中。接着,将固定螺钉108插入立柱103的
30 每一个孔138中,并且将螺钉108旋入相应冲黄4干105的连接盒107的孑L 178中,从而使杆体183的外螺紋185与孔178的内螺紋179啮合。螺钉108的紧固使得螺钉头181抵靠在立柱103上。
在指示图6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类似的元件标为相同标号加上200。部分地示出在图6中的综框201会配5 备在未示出的织机上,该综框201通过将其结构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综框1的立柱3和横杆5的两个立柱203和两个4黄杆205组装在一起制成。类似于前述实施方式,综框201被设计成在梭口形成装置的作用下基本上垂直地上下运动,并且当综框201处于使用状态时,每一个立柱203具有指向综框201上下运动所依循的、基本上垂直的方
io 向Z上的纵向轴线A2Q3,而每个横杆205具有指向垂直于方向Z的方向X上的、基本上水平的纵向轴线A205。
图6仅示出了图6中综框201左侧的立柱203与综框201的上横杆205的组装装置,要理解的是,能够通过对将图6所示的组装装置的结构进行轴向对称得出用于将综框201的剩余立柱203和横杆205
15 对中的每一对组装在一起的装置的结构。将立柱203与横杆205组装在一起的装置包括连接盒207,该连接盒207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盒7,并紧密地安装并例如通过粘合的方式固定在邻近立柱203的才黄3干205的主干部251的端部253的周围。
连接盒207包括截面呈U形的金属主体271,该主体271的底壁
20 2 73被定位成在连接盒207与端部253紧密安装的状态下面向端部253的端面256,而该主体271的壁272和274则形成了 U形主体271的分支,并被定位成分别地面向端部253的上壁252和下壁254。主体271的下壁274置于^f黄杆205的切除部257中,该切除部257将端部253和;f黄杆205的与综线滑动条209连接的突缘259分开。底壁273
25 在综框201的经纱的方向Y上的厚度基本上等于端部253在方向Y上的厚度,从而底壁253的这个在方向Y上的厚度也大于端部253的开口 253A的宽度。连接盒207还包括其中的每一个均与主体271的侧面焊接在一起的两个金属壁,并且这两个金属壁在连接盒207紧密地安装在端部253上的状态下,面向该端部253的两个侧壁。
30 能够从图6中看到,综框20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综框1不同,表231,该切口 231能够通过形状的吻合来容纳连接盒207的底壁273的突出部273A。切口 231被限定在其下部,即,当突出部273A通过用于相对连接盒207定位立柱203的定位斜面236而被容纳在切口 231中时,切口 231被限定在连接盒207的下5 壁274附近。斜面236能够与由连接盒207的突出部273A限定的对应斜面276接合。在立柱203与横杆205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斜面236的、平行于综框201的中心平面的准线八236基本上重合于斜面276的准线A236,准线八236也平行于综框201的中心平面,并相对;晴杆205的纟从向方向X和立;f主203的纟从向方向Z倾杀+。
io 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在立柱203与^f黄杆205组装在一起的状态
下,通过将固定螺钉208置于连接盒207中的、形成在底壁273的突起部277中、靠近主体271的顶壁272的孔278中,并置于立柱203上的、与孔278相通的螺紋孔238中,/人而将立柱203相对冲黄杆205固定。螺钉208未穿过端部253,并将立柱203压靠在底壁273的外
15 侧面上。在组装状态下,孔278的中心轴线A278基本上与孔238的中心轴线A238重合,而且螺钉208的头部抵靠在突起部277上。在立柱203与横杆205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孔238和278的中心轴线A238和八278相对横杆205的纵向方向X和立柱203的纵向方向Z倾斜,从而在螺钉208被旋入对准的孔238和278时,会产生立柱203相对横
20 杆205的、在图6中箭头Fs的方向上的、指向下的相对运动。将横杆205的纵向轴线A2。5与轴线A278之间的夹角表示为a"。该夹角a"在大约5。到85。的范围内,并且优选地是65。这一角度。
类似于前述实施方式,相对立柱203的轴线A203倾斜的斜面236与276的接合允许当综框201被垂直地上下驱动时,惯性力通过连接
25 盒207在立柱203与横杆205之间有效传递。另外,在立柱与横杆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由于螺钉208相对横杆205的纵向方向X和立柱203的纵向方向Z倾斜,从而在固定螺钉208时所产生的立柱203相对横杆205在指向下的箭头Fs的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压靠立柱203的定位斜面236以使其与连接盒207的斜面276牢固地接触在一起。因
30而定位斜面236提供了立柱203与连接盒207之间的、在定位表面S206上的连接,该定位表面S加6是斜面236的表面或与该斜面236相接触 的斜面276的表面,并且该定位表面S,还包括主轴线,即斜面236 的准线A236 。将横杆205的纵向轴线A2Q5与主轴线A236之间的夹角表 示为P"。角度卩"在大约0。和75°之间,并且优选地是35。这一角度。 5 通过连接盒207的斜面276在图6的箭头F6的、指向下的方向上反作 用于立柱203的斜面236上,由定位斜面236提供的立柱203与连接 盒207之间的、在表面S236上的连接,对螺钉208从立柱203向连接 盒207的紧固所产生的静态力进行分配。
另外,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在紧固螺钉208时,定位表面S236 io与螺钉208的相对布置使得立柱203与连接盒207接触,这种相对布 置是定位表面S236和螺钉208包含在同一个角象限Q中,该角象限 Q限定于平面Po与平面Pi之间, 一方面,平面Po垂直于立柱203的
纵向方向Z,通过主轴线A236与螺4丁 208的轴线八238-八278的相交点O,
另一方面,平面Pi垂直于横杆205的纵向轴线方向X,通过前述相交
15 点O。
从上述三个实施方式清楚地看到,由于连接盒7、 107、 207在其 与立柱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被安装在每个横杆上,并且吸收了相对横 杆固定立柱所产生的全部静态力,因而在综框处于组装的状态下,根 据本发明的综框l、 101、 201的横杆型材件5、 105、 205没有承受用 20 于固定立柱的静态力。即使固定部件和/或定位表面不是相对方向X或 方向Z倾斜的,该优点仍然存在。乂人而与现有4支术中的综框相比,才艮 据本发明的综框具有更好的机械完整性,特别是其横杆具有更好的机 械完整性。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综框是牢固的,并且能够用于速度非 常高的织机。
25 更具体地,相对横杆对立柱的固定所产生的静态力被连接盒7、
107、 207的底壁在该底壁的以下部分中吸收,即在底壁与固定部件 (具体地是前述示例中的固定螺钉)之间的接触区域中,以及在底壁与 定位部件(具体地是前述示例中的定位斜面或销)之间的接触区域中, 该底壁是连续的、实心的和非常牢固的。特别地,由于根据本发明的
30将综框立柱和横杆组装在一起的装置的布置,因而使得连接盒7、 107、207的上壁72、 172、 272,下壁72、 172、 272和侧壁75、 175、 275 不会承受相对横杆固定立柱所产生的静态力。因此,壁75、 175、 275 的厚度能够被减少到最低,并且对于综框在经纱方向Y上的给定的可 利用空间中,根据本发明的综框的每一个横杆型材件在方向Y上的宽 5 度大于现有技术的综框的横杆型材件的宽度,从而具有更高的抗弯强 度。
另外,安装在根据本发明的综框的横杆的每 一 个端部周围的连接 盒7、 107、 207的U形截面主体,有助于在综框^皮垂直地上下驱动时, 在连接盒与横杆型材件之间有效地传递惯性力。无论综框的附件2、
io102以何种方式固定在梭口形成装置、固定在综框的立柱或横杆上, 惯性力都会在U形主体的上壁与横杆的上壁之间、以及在U形主体的 下壁与横杆的下壁之间交替地传递。这些相对的惯性力传递表面垂直 于上下运动的方向Z延伸,并在经纱方向Y上覆盖横杆的端部53、 153、 253的全部厚度,即,具有最理想的表面积。由于设置了切除部57、
15 157、 257,因而可以对壁74、 174、 274与横杆型材件之间的接触面积 进行优化。往复垂直力会以因而优化的方式在根据本发明的综框的立 柱与横杆之间传递,并且不存在任何将连接盒7、 107、 207扯掉的风 险。
另外,在旋入螺钉时,根据本发明的综框的定位表面与固定部件 20的相对布置使得立柱与连接盒7、 107、 207的底壁接触,更具体地讲, 这种相对布置是定位表面和固定部件至少部分包含在同 一个角象限 中,该角象限限定于平面Po与平面P!之间, 一方面,平面Po垂直于 立柱的纵向方向,通过定位表面的主轴线与定位部件的轴线的相交点 O,另一方面,平面Pi垂直于横杆的纵向轴线方向,通过相交点O。 25另外,在立柱与横杆组装在一起的每一个区域中,定位部件的存在也 实现了横杆相对立柱在经纱的方向Y上精确定位,从而降低了根据本 发明的综框卡在相邻综框上的风险,并且实现了综框的两个横杆在垂 直方向Z上的精确相对定位,从而确保了在立柱^皮固定后对两个综线 滑动条9、 109、 209的间距的良好控制。 30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综框l、 101、 201的每一个横杆的两个端部中的开口 53A、 153A、 253A基本上^皮两个连4妄盒7、 107、 207的底 壁封闭,横杆配备该两个连接盒并由连接盒的实心U形主体和侧壁加 固,这些连接盒被设计用于在立柱从横杆上拆下的状态下保持在适当 的位置。从而横杆免于受到会在其端部对结构有负面影响的任何损坏 5 或者任何污染。
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和说明的这些示例。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 综框的横杆的、由在其侧面被两个侧壁封闭的U形截面主体形成的每 一个连接盒7、 107、 207,可纟皮替代为由单个的U形截面主体形成的、 没有侧壁的连接元件,该呈U形截面的连接元件紧密地安装并连接在
io 横杆的端部周围。例如这种没有侧壁的U形截面的连接元件的底壁在 经纱方向Y上的厚度,有利地等于或大于横杆的每一个端部开口在方 向Y上的宽度,以使得该底壁能够封闭该开口。
在类似于附图中所示的、连接盒7、 107、 207与侧壁75、 175、 275安装在一起的状态下,如图4中的虛线所示,连接盒的侧壁之一
15 还可以沿横杆的支承突缘继续延伸,从而在连接盒与横杆之间形成了 额外的连接界面。连接盒的底壁73、 173、 273在经纱方向Y上的厚 度还可以大于横杆的端部53、 153、 253在方向Y上的厚度。
另外,在前两个实施方式中,在将立柱与^f黄杆组装在一起之前, 每个定位销6、 106都可被牢固地预装在立柱的孔36、 136中,该过程
20与定位销6、 106被安装在连接盒7、 107的孔76、 176中一样方便。 在连接盒7、 107中容纳销6、 106的孔76、 176还可以不在横杆型材 件5、 105的侧面上开口。在所有的情况下,由于连4妻盒7、 107的底 壁73、 173在综框1、 101的经纱方向Y上的厚度大于横杆的端部的 开口 53A、 153A在方向Y上的宽度,因而在综框处于组装状态时,
25 连接盒7、 107封闭了横杆的端部。如果容纳销的孔76、 176是非露出 (non-emergent)孔时,或者如果销被牢固地预装在该孔中时,在立柱 从横杆上被拆除的状态下,横杆的端部也是被封闭的。另外,无论在 哪一个实施方式中,与每个连接元件7、 107、 207关联的固定部件的 数量还可以超过一个。
30 将综框与牵引装置连接在一起的附件2、 102,既可以选择安装在用于连接横杆的连接盒7、 107上,也可以选择安装在立柱上,而与在 上述平面Po与Pi之间限定的、定位表面和固定部件所在的角象限Q 无关。特别地,可采用如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定位表面和固定部件的 布置方式将连接附件2、 102固定在连接盒上,或者可选地,采用第二 5 实施方式所示的定位表面和固定部件的布置方式将连接附件2、 102 固定在立柱上。
另外,在本发明所述的连接盒7、 107、 207中,定位表面S6、 S106、
S206的主轴线相对横杆的纵向轴线的倾斜角P、卩,、p",小于固定部件
8、 108、 208的轴线相对对黄杆的纵向轴线的倾斜角ot、 a,、 a"。然而, io 如果固定部件相对于立柱抵靠连接盒所通过的表面倾斜,并且如果定 位部件在定位表面与连接盒接合,那么就实现了从立柱向连接盒7、 107、 207的静态固定力的重新分配。特别地,角度P、 (3,、 (3"可以大 于角度a、 ot,、 a"。
另外,在本发明所述的定位部件和固定部件的相对布置中,定位 15 表面S6、 S106、 8206的主轴线和固定部件8、 108、 208的轴线平行于综 框l、 101、 201的中心平面兀。作为一种可选方式,这些轴线可以不平 行于平面兀。在该情况下,倾斜角a、 ot,、 a"和P、 (3,、 p" ^皮限定在4黄 杆5、 105、 205的纵向方向X与固定部件的轴线和定位表面的主轴线 在平面兀上的各自垂直投影之间。因而,满足定位表面和根据本发明的 20 综框的固定部件的有利相对布置的条件是在立柱与横杆组装在一起 的状态下,固定部件和定位表面必须至少部分地包含在同一个角象限 中,该角象限限定于平面Po和平面Pi之间, 一方面,平面P。垂直于 立柱的纵向方向Z,并通过固定部件的轴线与定位表面的主轴线分别
在综框的中心平面7U上的垂直投影的相交点O,另一方面,平面Pi垂
25 直于横杆的纵向方向X,并通过相交点O。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 综框的定位表面和固定部件的有利相对布置是,使得当从之前定义的 轴线AQ到定位部件的轴线在综框的中心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的、在逆时 针方向测量的角度,和从轴线Ao到定位表面的主轴线在综框的中心平 面上的垂直投影的、在逆时针方向测量的角度,均包含在角度范围
中,或者[90。; 180。]中,或者[180。; 270。]中,或者[270。; 360。]中。
最后,根据本发明的综框的连接盒可以安装在任何类型的横杆型 材件上,尤其是由铝、钢、合成材料或某种其它材料制成的横杆型材 件上。根据本发明的综框的、接收连接盒的横杆型材件的形状还可以
5 与上述内容中的不同。特别地,^t杆的主干部51、 151、 251可以具有 I形截面。综线滑动条9、 109、 209还可以通过除横杆的支撑突缘之外 的方式与横杆连接。
权利要求
1. 用于织机的综框(1;101;201),所述综框通过将两个立柱(3;103;203)和两个横杆(5;105;205)组装在一起而制成,至少一个所述横杆(5;105;205)的至少一个端部(53;153;253)配备有将所述横杆(5;105;205)与所述立柱(3;103;203)组装在一起的组装装置(7,8;107,108;207,208),所述组装装置(7,8;107,108;207,208)包括连接元件(7;107;207)和部件(8;108;208),所述连接元件(7;107;207)具有安装在所述横杆(5;105;205)的所述端部(53;153;253)周围的U形截面主体(71;171;271),所述部件(8;108;208)用于将所述立柱(3;103;203)相对所述连接元件(7;107;207)固定,所述U形截面主体(71;171;271)安装在所述横杆(5;105;205)的所述端部(53;153;253)周围,所述U形截面主体(71;171;271)的底壁(73;173;273)面向所述端部(53;153;253)的端面(56;156;256),并且形成所述U形截面主体(71;171;271)的分支的壁(72,74;172,174;272,274)面向所述端部(53;153;253)的上壁和下壁(52,54;152,154;252,254),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103;203)由所述固定部件(8;108;208)固定在这样的位置上,即,在所述位置上,所述立柱(3;103;203)抵靠在所述连接元件(7;107;207)的所述U形截面主体(71;171;271)的所述底壁(73;173;273)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3; 103; 203)与所述横杆(5; 105; 205)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所述固 定部件(8; 108; 208 )部分地位于所述连接元件(7; 107; 207)的 所述U形截面主体(71; 171; 271)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7; 107; 207)包括容纳所述固定部件(8; 108; 208)的孔(78; 178; 2 7 8 ),在所述立柱(3; 103; 203 )与所述横杆(5; 105; 205)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所述孔(78; 178; 278 )与容纳所述固定部件(8; 108; 208)的、形成于所述立柱(3; 103; 203 )中的孔(38; 138; 238)相通,容纳所述固定部件(8; 108; 208)的所述孔(38, 78; 138, 178; 238, 278)的中心在轴线(A38, A78; A138, A178; A238, 5 A278 )上,在所述立柱(3; 103; 203 )与所述横杆(5; 105; 205 ) 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所述轴线(A38, A78; A138, A178; A238, A278 ) 相对所述横杆(5; 105; 205)的纵向方向(X)和所述立柱(3; 103; 203 )的纵向方向(Z)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8;108; 208)是螺钉(8; 108; 208),在容纳所述螺钉(8; 108; 208) 的所述孔(38, 78; 138, 178; 238, 278 )的至少一个中具有内螺紋 (39; 179)。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综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5; 105; 205 )包括主干部(51; 151; 251)以及支承综线滑动条(9; 109; 209)的部分(59; 159; 259),所述U形截面主体(71;171; 271)紧密地安装在所述主干部(51; 151; 251)的端部(53;153; 253 )周围,在所述U形截面主体(71; 171; 271)紧密地安装 20 在所述主干部(51; 151; 251)周围的状态下,在所述端部(53; 153;253 )附近,所述主干部(51; 151; 251)和所述支7 义部分(59; 159;259)彼此分开了用于将形成所述U形截面主体(71; 171; 271 )的分支的壁(74; 174; 274)容纳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综框,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所述横杆(5; 105; 205)的所述端部(53; 153; 253 )上 的所述U形截面主体(71; 171; 271 )的所述底壁(73; 173; 273 ) 在所述综框(l; 101; 201)的经纱的方向(Y)上的厚度(e7),至少 等于所述横杆(5; 105; 205 )的所述端部的开口 ( 53A; 153A; 253A)在所述经纱的方向(Y)上的宽度(15)。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综框还包括用 于相对所述连4妄元件(7; 107; 207)对所述立柱(3; 103; 203 )进 行定位的定位部件(6; 106; 206),在所述立柱(3; 103; 203 )与所述横杆(5; 105; 205 )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所述定位部件(6; 106; 206)能够在定位表面(S6; S1()6; S236 )处提供所述立柱(3; 103; 203 ) 与所述连接元件(7; 107; 207)之间的连接,所述定位表面(S6; S106; S236 )具有相对所述立柱(3; 103; 203 )的纵向方向(Z)倾斜的主 轴线(AS6; ASK)6; A236 )。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综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3; 103; 203 )与所述横杆(5; 105; 205 )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所述固 定部件(8; 108; 208 )和所述定位表面(S6; S1{)6; S236 )至少部分地 包含在同一个角象限(Q)中,所述角象限(Q)限定于第一平面(P0)与第二平面(PJ之间, 一方面,所述第一平面(P。)垂直于所述立 柱(3; 103; 203 )的所述纵向方向(Z),并通过所述固定部件(8; 108; 208)的所述轴线(A38, A78; A138, A178; A238, A278 )与所述定 位表面(S6; S106; S236 )的所述主轴线(AS6; AS106; A236 )分别在所 述综框(l; 101; 201)的中心平面(兀)上的垂直投影的相交点(0),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平面(P!)垂直于所述横杆(5; 105; 205 )的所 述纵向方向(X),并通过所述相交点(0)。
9. 根据权利要求7和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综框,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立柱(3; 103; 203 )与所述横杆(5; 105; 205 )组装在 —起的状态下,所述固定部件(8; 108; 208 )的所述轴线(A38, A78; A138, A178; A238, A278 )在所述综框(1; 101; 201)的所述中心平面 (兀)上的垂直投影相对所述横杆(5; 105; 205 )的所述纵向方向(X) 的倾斜角(ot; a,; a"),大于所述定位表面(S6, S1()6, S2()6)的所 述主轴线(AS6; AS106; A236 )在所述综框(1; 101; 201)的所述中心平面(7i)上的垂直才殳影相对所述^f黄杆(5; 105; 205 )的所述纵向方向(X)的倾斜角(p; (3,; |3")。
10. 根据权利要求7和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综框,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立柱(3; 103; 203 )与所述横杆(5; 105; 205)组装在5 —起的状态下,所述固定部件(8; 108; 208)和所述定位部件(5; 105; 205 )在所述U形截面主体(71; 171; 271)的所述底壁(73; 173; 273 )处与所述连接元件(7; 107; 207)接合。
11. 根据权利要求7和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综框,其特征在 io 于,所述定位部件是位于所述立柱(3; 103)和所述连接元件(7; 107)的孔(36, 76; 136, 176 )中的圓柱形销(6; 106),在所述立柱(3; 103)与所述横杆(5; 105)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所述孔(36, 76; 136, 176)彼此相通,并且容纳所述定位部件(6; 106)的所述孔(36, 76; 136, 176)的中心在轴线(A36, A76; A136, AnJ上,该轴线(A36, 15 A76; A136, A176)在所述立柱(3; 103)与所述横杆(5; 105)组装 在一起的状态下,相对所述立柱(3; 103)的所述纵向方向(Z)倾 斜。
12. 根据权利要求7和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综框,其特征在 20于,所述定位部件是所述立柱(203 )的斜面(236),所述斜面(236)能够与所述U形截面主体(271 )的所述底壁(273 )的对应斜面(276) 接合,在所述立柱(203 )与所述横杆(205 )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 所述定位斜面(236)沿相对所述立柱(203 )的所述纵向方向(Z) 倾斜的轴线(A236; A276 )延伸。
13.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综框,其特征在 于,所述连接元件(7; 107; 207)是盒体,所述盒体包括所述U形 截面主体(71; 171; 271),以及封闭所述U形截面主体(71; 171) 的U形截面的侧面的两个相对的壁(75; 175; 275 ),并且所述连才妻 元件(7; 107; 207)通过利用粘合物(10)将其粘合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横杆(5; 105; 205 )的所述端部(53; 153; 253 )上。
14. 根据权利要求l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综框,其特征在 于,所述综框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部件(102),所述连接部件(102)用 于将连接所述综框(101)的装置附接至控制所述综框的运动的设备, 所述连接部件(102)固定在所述连接元件(107)上。
15. 织机,其特征在于,其配备有至少一个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 任一项所述的综框(l; 101; 201)。
全文摘要
用于织机的这种综框(1)通过组装两个立柱(3)和两个横杆(5)制成。至少一个横杆(5)的至少一个端部(53)配备有组装横杆(5)与立柱(3)的装置(7,8),该组装装置(7,8)包括具有安装在横杆(5)的端部(53)周围的U形截面主体(71)以及用于将立柱(3)相对连接元件(7)固定的部件(8)。U形截面主体(71)安装在横杆(5)的端部(53)周围,U形截面主体(71)的底壁(73)面向端部(53)的端面(56),并且形成U形截面主体(71)的分支的壁(72,74)面向端部(53)的上壁和下壁(52,54)。立柱(3)由固定部件(8)固定在立柱(3)抵靠在连接元件(7)的U形截面主体(71)的底壁(73)上所作用的位置上。
文档编号D03C9/06GK101457431SQ200810184030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2日
发明者吉恩-皮埃尔·佩奇斯, 安德烈·菲梅 申请人:施托布利法韦日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